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老年性的膝关节慢性退行性病变,是引起老年人下肢功能障碍、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是基本病变为关节软骨退变,继而新骨增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关节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本文对膝关节镜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进展综述如下。1历史背景自从1960年Wantanabe和Takeda将第一台实用关节镜用于临床以来,关节镜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膝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1972年,Jackson对200例膝关节疼痛患者,采用关节镜观察关节内部的病理变化,并行镜下摘除游离体,切除损伤半月板,临床症状有所好转。1981年,Sprague[1]采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采用切除损伤半月板、滑膜、骨赘,刨削软骨面等方法治疗69膝,结果优良率为74%。近年来,由于微骨折技术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及其使用成本较低,常被用作首选治疗方案。2手术方法2.1关节镜冲洗术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病变常累及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和滑膜。软骨表面软化、脱落、溃疡,形成关节内游离体。滑膜充血、炎症细胞浸润,后期滑膜呈绒毛样增生,包埋破碎软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病变特征与血清微小RNA-27a(miRNA-27a)、Toll样受体4(TLR4)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诊断为膝骨关节炎并接受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1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膝骨关节炎组,同时间1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排除临床资料不全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iRNA-27a、TLR4水平,观察关节镜下患者病变特征,主要为软骨损伤程度、半月板损伤程度、滑膜改变、游离体及骨质增生形成,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病变特征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miRNA-27a、TLR4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miRNA-27a与TLR4水平的关系。 结果膝骨关节炎组患者血清miRNA-27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53.706,P<0.05),血清TLR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47.037,P<0.05),且两者呈负相关(r=-0.462,P<0.05)。不同软骨损伤程度和半月板损伤程度患者血清miRNA-27a水平从高到低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血清TLR4水平从高到低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792、76.093、81.652,均为P<0.05);不同滑膜改变分级患者血清miRNA-27a水平从高到低为Ⅰ、Ⅱ、Ⅲ级,血清TLR4水平从高到低为Ⅲ、Ⅱ、Ⅰ级,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81、24.999、12.426,均为P<0.05);各级别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游离体和骨质增生Ⅰ级患者血清miRNA-27a水平均明显低于0级患者(t=7.280、6.756,均为P<0.05),血清TLR4水平均明显高于0级患者(t=5.511、5.128,均为P<0.05)。 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miRNA-27a水平降低、血清TLR4水平升高,两者水平变化与患者关节镜下病变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3.
全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积分对膝骨关节炎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积分(WORMS)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门诊及住院KOA伴膝关节积液患者70例,男12例,女58例;年龄46~75岁,平均(59.66±9.93)岁。用WOMAC量表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用K-L分级及全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积分(WORMS)进行放射学评估,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关节液中COMP及CTX-Ⅱ的浓度。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WOMAC评分及WORMS分别为(57.50±8.20)和(64.54±16.45)分,CTX-Ⅱ及COMP含量分别为2.42ng/ml和4.56ng/ml。选择WORMS四分位数中轻和严重2组,比较2组COM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P=0.039),而CTX-Ⅱ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Z=0.79,P=0.427)。相关性分析发现WORMS与WOMAC评分、K-L分级呈正相关(r=0.777,P<0.01;r=0.716,P<0.01),K-L分级与WOMAC评分也呈正相关(r=0.692,P<0.01)。WORMS中关节软骨积分、骨赘积分、滑膜炎积分分别与WOMAC评分、K-L分级及COMP亦呈正相关(r=0.771,P<0.01;r=0.509,P<0.01;r=0.917,P<0.01)。以WOMAC评分为应变量,年龄、性别、K-L分级、WORMS、COMP和CTX-Ⅱ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F=20.327,P<0.01),KOA病情主要受WORMS、K-L分级影响(P=0.015,P=0.025)。结论:WORMS对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WORMS高时,关节液中COMP含量升高。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受WORMS、K-L分级影响。  相似文献   

4.
膝骨关节炎肌骨超声与X线片表现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比较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与X线片的表现特点,研究两者在膝骨关节炎诊断中各自的优势。方法:收集整理2015年2月至2015年5月门诊病历,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患者的肌骨超声以及X线片表现,共纳入57例(66膝),其中女48例,男9例,年龄41~78岁,平均(58.9±9.8)岁,主要症状以双膝或单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有确切的压痛点为主,平均病程(13.6±3.0)个月。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膝关节X线片Kellgren-Lawrence分级Ⅰ级患者的肌骨超声检查结果:滑膜增生9膝,关节积液20膝,半月板病变13膝,髌下脂肪垫炎症5膝,髌韧带病变8膝。Kellgren-Lawrence分级Ⅱ级患者肌骨超声检查结果:滑膜增生20膝,关节积液31膝,半月板病变22膝,髌下脂肪垫炎症16膝,髌韧带病变17膝。Kellgren-Lawrence分级Ⅲ级患者的肌骨超声表现:滑膜增生6膝,关节积液6膝,半月板病变7膝,髌下脂肪垫炎症7膝,髌韧带病变5膝。结论:肌骨超声可以很好地反应早期和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理变化,可以更好地定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变位置,并且在X线片表现不明显时做到早期的病变发现。在临床过程中应将肌骨超声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诊断之中。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镜治疗老年人盘状半月板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治疗老年人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9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老年患者进行关节镜手术,依具体损伤情况采用半月板成形术15例,次全切除术2例,全切除术2例。同时对伴随的骨关节炎、关节游离体、内侧半月板损伤、滑膜皱襞增生给予切除增生滑膜、关节软骨修整、游离体取出及内侧损伤半月板次全切除。结果18例获得随访,时间6~24(15±9)个月,按I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优13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膝关节镜下治疗老年人盘状半月板损伤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老年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所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5年6月老年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150例(182膝),①收集X线片,记录膝关节面的破坏情况、关节间隙狭窄程度、骨赘形成的部位及数量;②部分行MR I检查,记录膝关节内纤维软骨的改变、半月板的位置。将其结果对比术中所见。结果150例中内翻畸形108例,内翻角平均12.5°(0°~25°);外翻畸形21例,外翻角平均18.3°(15°~25°);单纯屈曲挛缩畸形21例,平均15.3°(0°~40°)。行人工关节表面置换的150例病膝中X线均有膝关节间隙不同程度狭窄、间隙不均的表现,131例152膝后缘或侧方有骨赘、游离体形成。行MR I检查的11例15膝中,图像显示纤维软骨下不连续,囊性变,关节面纤维软骨磨损,间室破坏。内外侧半月板出现侧后方脱位。手术中可见间隙狭窄侧胫股关节面纤维软骨磨损严重,侧副韧带挛缩,胫、股骨后方骨赘、游离体存在,关节间隙纤维软骨磨损侧半月板磨损或向侧后方脱位。结论老年骨关节炎除以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外,仍有膝关节力线改变,关节软组织挛缩,游离体、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股骨髁远端及胫骨平台关节面纤维软骨损害,半月板磨损或向侧后方脱位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7.
背景: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是软骨中非胶原蛋白的主要成分,软骨的损伤、修复和代谢变化均可能影响COMP的表达水平。目的:研究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关节滑液中COMP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注射玻璃酸钠对关节滑液中COMP的影响。方法:52例膝关节0A患者接受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行X线片检查,按Kellgren放射学诊断标准评级,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5周、6个月时患者膝关节的WOMAC评分。采用ELISA方法测定在接受透明质酸钠治疗前、治疗开始后5周关节液中的COMP水平。19例因半月板或韧带损伤接受关节镜手术的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OA组患者滑液中COM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36)。OA组患者滑液中COMP水平与OA严重程度(WOMAC评分)呈正相关(P=0.001),与影像学Kellgren分级标准无相关性(P=0.12)。结论:滑液中COMP水平与OA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测定OA患者血中COMP水平对进一步研究OA发病机理、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防治策略及监测防治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protein,COMP)水平与骨关节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和22例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及关节液中的COMP水平。结果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COM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水平,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中COMP水平与骨关节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测定骨关节炎患者血中COMP水平对进一步研究OA发病机理及早期发现骨关节炎并采取有效防治策略,监测防治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修忠标  陈文通  孙克民 《中国骨伤》2010,23(12):890-893
目的:探讨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与细胞因子及关节镜下病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诊治提供客观量化指标。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膝骨性关节炎住院患者90例,男17例,女73例;年龄40~70岁,平均57.2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3.4年;左膝31例,右膝59例。对纳入病例行中医辨证,选择瘀血阻滞型患者,术前均有膝关节固定刺痛、晨僵,大部分有交锁现象,均无关节肿胀。术前采集关节液,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同时在关节镜下观察关节内病理改变。综合以上资料探讨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病变程度,同时对不同类型关节镜下病理改变与细胞因子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关节液IL1β和TGFβ1水平分别为(28.18±5.57)pg/ml和(51.69±6.56)pg/ml。Ⅲ~Ⅳ度软骨退变组IL1β水平为(30.65±3.48)pg/ml,高于Ⅰ~Ⅱ度软骨退变组的(20.55±3.50)pg/ml;Ⅰ~Ⅱ度软骨退变组TGFβ1水平为(58.18±3.98)pg/ml,高于Ⅲ~Ⅳ度软骨退变组的(49.59±5.8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与软骨退变呈正相关,r=0.744,TGFβ1与软骨退变呈负相关,r=-0.563。Ⅱ~Ⅲ度滑膜增生组IL1β水平为(33.48±2.95)pg/ml,高于Ⅰ度滑膜增生组的(25.40±4.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与滑膜增生呈正相关,r=0.801。Ⅰ级骨赘增生组IL1β水平为(34.18±2.69)pg/ml,高于0级骨赘增生组的(25.74±4.48)pg/ml;0级骨赘增生组TGFβ1水平为(53.11±6.78)pg/ml,高于Ⅰ级骨赘增生组的(48.21±4.4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与骨赘增生呈正相关,r=0.762;TGFβ1与骨赘增生呈负相关,r=-0.340。结论: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关节软骨退变、滑膜增生等病理改变,IL1β水平对软骨退变、滑膜增生和骨赘增生程度的估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晚期膝骨关节炎(OA)患者中滑膜厚度分级与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间的关系,从而明确滑膜炎的MRI厚度分级是否可用于作为膝关节置换的适应证标准。 方法选择晚期膝OA患者31例,接受:①MRI对膝内、外侧间沟和内、外侧髌上囊4个观察部位滑膜的厚度进行分级测定,根据厚度可将滑膜炎程度分为0~3级;②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前的膝关节疼痛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滑膜厚度分级与WOMAC以及VAS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晚期膝OA 4个观察部位滑膜的MRI厚度分级无显著性差异,不同部位滑膜厚度与疼痛评分不具有相关性,不同部位滑膜厚度与功能评分同样不具有相关性。晚期膝OA滑膜炎的MRI厚度分级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无相关性(rs=0.17,P >0.05;rs=0.32,P>0.05)。 结论晚期膝OA滑膜炎的严重程度与主观评分无相关性,滑膜MRI厚度分级不能作为关节置换手术指征的判断标准,不能用滑膜炎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行膝关节置换手术,也不能用主观评分来评估OA的病情发展、评价治疗。  相似文献   

11.
袁斌  张伟 《中国骨伤》2023,36(10):965-969
目的:探讨40~60岁怀疑或伴膝骨关节炎患者在非负重位下内侧半月板内突指数(medial meniscus displacement index,MDI)与内侧胫股关节软骨3度以上损伤的相关性和具有预测意义的临界值。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因膝关节慢性疼痛而行初次膝关节镜探查术的患者共308例,年龄36~71(56.40±1.82)岁,男105例,女203例。排除关节外畸形(力线异常)、外伤史、炎症性关节炎及其他特异性关节炎的患者,最终获得符合条件患者89例,年龄42~60(59.50±0.71)岁,其中男45例,女44例。记录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损伤程度,根据Outer-Bridge分级,将软骨损伤程度分为2组,≥3度组和<3度组。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滑膜厚度评级、是否半月板损伤以及MDI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可能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实施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3度以上软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若MDI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关节镜手术治疗成人外侧盘状半月板的短期疗效,观察伴随的软骨损伤对疗效的影响。方法笔者自2013-08—2016-08诊治23例(24膝)成人外侧盘状半月板合并软骨损伤,均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对于不稳定者(8例)附加缝合术。术中观察外侧盘状半月板分型、损伤、稳定程度及软骨损伤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Ikeuchi评分。结果 24膝中Watanabe分型Ⅰ型17膝,Ⅱ型7膝。均有外侧盘状半月板的撕裂损伤,16例为稳定盘状半月板,8例为不稳定盘状半月板。软骨损伤按Outerbridge分级:0~Ⅱ级18膝,Ⅲ~Ⅳ级6膝。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93.0±4.9)分,较术前(61.9±13.9)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Ikeuchi评分优良率达91.7%。结论对于成人外侧盘状半月板,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不稳定者附加缝合术能取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伴随的关节面软骨损伤的严重程度影响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液中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含量与关节软骨损伤和滑膜炎两种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7例患者(骨性关节炎组,即OA组)、膝关节其他疾病34例患者(非OA组)关节液中CTX-Ⅱ含量进行检测,并在关节镜下利用Outerbridge软骨损伤评分法和Ayral滑膜炎评分法对软骨损伤程度和滑膜炎程度进行评价。结果OA组关节液中CTX-Ⅱ含量高于非OA组(t=-7.558,P〈0.05);Outerbridge软骨损伤累计评分≥10分组关节液CTX-Ⅱ的含量高于Outerbridge软骨损伤累计评分〈10分组(t=-7.235,P〈0.05);Ayral滑膜炎评分≥60分组关节液CTX-Ⅱ的含量高于Ayral滑膜炎评分〈60分组(t=-5.113,P〈0.05);71例膝关节疾病患者CTX-Ⅱ含量除主要与Outerbridge软骨损伤累计评分呈正相关外(r=0.743,P〈0.05),还与Ayral滑膜炎评分呈正相关(r=0.706,P〈0.05);OA组中Out—erbridge软骨损伤累计评分与Ayral滑膜炎评分呈正相关(r=0.418,P〈0.05);OA组中CTX-Ⅱ含量与Outerbridge软骨损伤累计评分(r=0.533,P〈0.05)和Ayral滑膜炎评分均呈正相关(r=0.522,P〈0.05)。结论膝关节液中CTX-Ⅱ的含量除主要反映关节软骨损伤累计程度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关节滑膜炎程度;膝关节液CTX-Ⅱ含量升高提示软骨损伤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4.
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与X线表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与X线片表现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门诊78例(108膝)膝骨关节炎患者,年龄41~77岁;女65例(89膝),男13例(19膝).对所有病例进行严重性指数(Lequesne膝关节指数)问卷调查,计算严重性指数,并将病例分成轻度组(Lequesne指数≤8)和重度组(Lequesne指数>8).摄负重站立位膝关节正侧位、髌股关节Skyline位X线片,分部位观察评价关节间隙狭窄、骨赘生成、软骨下骨硬化、软骨下囊变,测量下肢力线角及外侧髌股角.对膝骨关节炎严重性与各X线表现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膝骨关节炎轻度组和重度组在外侧胫股关节间隙、内侧髌股关节间隙狭窄程度、内侧胫骨骨赘、内侧股骨骨赘、外侧胫骨骨赘、外侧股骨骨赘、内侧滑车骨赘、外侧髌骨骨赘、外侧滑车骨赘、胫骨髁问骨赘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侧股骨骨赘的相伴概率(0.009)最小,Wald值最大(6.779),提示外侧股骨骨赞为判断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最重要的放射学表现.结论:评价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时,关节间隙狭窄与骨赘生成是最有意义的X线表现,其中外侧胫股关节间隙狭窄、内侧髌股关节间隙狭窄、内侧胫骨骨赘、内侧股骨骨赘、外侧胫骨骨赘、外侧股骨骨赘、内侧滑车骨赘、外侧髌骨骨赘、外侧滑车骨赘、胫骨髁问骨赘更加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手术治疗中老年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部分滑膜切除、骨赘咬处、半月板修整或成形、游离体摘除、软骨修整、软骨下硬化骨钻孔等方法治疗骨关节炎42例(71膝,其中早期5膝,中期53膝,晚期13膝)。结果42例随访3~36个月,平均16个月,优:症状完全消失,膝关节功能正常,活动恢复正常9例14膝(〉85分);良:偶有疼痛,膝关节功能正常不影响日常生活22例38膝(70~84分);可:膝关节功能改善日常活动仍有疼痛但不影响生活8例15膝(60~69分);差:症状无改善3例4膝(〈59分);优良率73.8%(31/42)。结论关节镜手术是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MRI探讨膝骨关节炎病人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骨髓水肿及滑膜炎等常见损伤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于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就诊的膝骨关节炎病人150例,近期均无外伤、疼痛明显加重,均行MRI检查。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中的疼痛评分表示病人膝关节疼痛程度,与MRI检查中的各项关节损伤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探讨膝骨关节炎病人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 150例(100%)膝骨关节炎病人均有软骨损伤MRI表现,136例(90.67%)有骨髓水肿影像学表现及明显阳性体征,65例(43.33%)MRI示有半月板损伤但仅有14例病人有相应临床表现,50例病人(33.33%)有滑膜炎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研究表明软骨损伤、骨髓水肿与关节疼痛呈中度相关(ρ=0.592、ρ=0.695),半月板损伤、滑膜炎与关节疼痛呈低度相关(ρ=0.388、ρ=0.452)。结论 膝骨关节炎病人的疼痛主要由软骨损伤、骨髓水肿导致,半月板损伤、滑膜炎亦与关节疼痛具有一定联系,临床工作者应合理使用MRI检查,明确膝关节疼痛病因,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7.
背景:众所周知,肥胖是引起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人群容易发生关节炎的原因是超载作用和代谢因素。脂肪组织是一个活跃的器官,它的分泌脂肪细胞因子包括脂联素进入全身循环,参与了骨关节炎的发病。 目的:测量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滑液中脂联素水平,分析其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64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炎组)和19例因半月板或韧带损伤患者(对照组,行关节镜检查后排除软骨损伤)被纳入本研究。采用Kellgren-Lawrence(KL)标准对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前后位X线片进行评估分级。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脂联素在对照组和关节炎组患者血清和关节滑液中的表达水平。使用WOMAC量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 结果:骨关节炎组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水平[(6177.8±991.0)ng/ml]高于对照组[(5793.4±673.3)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但在骨关节炎组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浓度[(6177.8±991.0)ng/ml]显著高于关节滑液中的脂联素[(824.3±304.7)ng/ml,P〈0.001)。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脂联素浓度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1,P〈0.001),但血清脂联素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关联不显著(r=-0.17,P=0.18)。血清脂联素水平、滑膜液脂联素水平与MOMAC疼痛评分均不显著相关(r=-0.01和r=-0.13,P>0.05)。 结论:骨关节炎患者滑膜液中脂联素水平与膝关节炎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检测关节滑液中的脂联素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关节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膝关节液中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含量与滑膜炎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膝关节液中CTX-Ⅱ含量进行检测,并在关节镜下利用Ayral滑膜炎评分法和Outerbridge软骨损伤评分法对滑膜炎程度和软骨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骨性关节炎关节液中CTX-Ⅱ含量高于非骨性关节炎OA组(t=-7.558,P<0.05);在Ayral滑膜炎评分≥60分组的关节液中CTX-Ⅱ含量高于Ayral滑膜炎评分<60分组(t=-5.113,P<0.05)。将71例膝关节疾病CTX-Ⅱ含量与Ayral滑膜炎评分呈正相关(r=0.706,P<0.05)。结论膝关节液CTX-Ⅱ含量可作为生物标记物反映关节软骨损伤累计程度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关节滑膜炎程度;膝关节液CTX-Ⅱ含量升高提示滑膜炎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软骨下骨不全骨折(subchondral insufficiency fracture of the knee,SIFK)诊断中价值,评估其危险发生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7例(58处)SIFK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女35例,年龄48~83岁,平均(65.9±8.4)岁;男22例,年龄36~84岁,平均(63.8±9.5)岁。评估病变发生部位、伴发半月板、关节软骨、副韧带损伤等情况。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其中45个膝关节同时进行X线片检查。结果 X线片病变显示率为53.3%,MRI显示率为100%。SIFK合并半月板撕裂、半月板后根损伤、半月板突出、软骨损伤、副韧带损伤分别为65.5%、74.1%、86.2%、34.5%、51.5%。经统计示SIFK的MRI分级与半月板突出、软骨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副韧带损伤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MRI能敏感显示SIFK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诊断准确,同时能发现膝关节韧带、半月板及软骨损伤,为SIFK首选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 COMP)水平与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骨科收治的双侧KOA患者255例(KOA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KOA组男168例,女87例;年龄28~85岁,平均年龄(59.77±11.01)岁。对照组男67例,女33例;年龄20~86岁,平均年龄(58.96±12.42)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OMP水平。采用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WOMAC)骨关节炎指数及Lequesne指数评估KOA疾病严重程度。结果 KOA组患者血清COM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COMP诊断KOA的曲线下面积为0.789。血清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