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消旋卡多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及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于某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及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消旋卡多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再次腹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呕吐及腹胀腹痛停止时间、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及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安全有效,在提升患儿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可较快促进患儿症状消失,降低腹泻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消旋卡多曲、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 择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28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消旋卡多曲、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肠球菌、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泻时间、呕吐消退时间、脱水纠正时间、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消旋卡多曲、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可改善肠道微生态,调控免疫指标水平,还能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  相似文献   

3.
邱文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1):2504-2505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88例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合理饮食,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除此之外,采用的是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患儿在接受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后疗效。结果患儿接受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后效果优良,显效51例,有效32例,无效5例,有效率高到94.32%。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优良,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7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7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4.3%和94.3%,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体温、便次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更短(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临床治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均为抗病毒、补液(口服或静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口服消旋卡多曲,对照组则予口服双八面蒙脱石散剂+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72h,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6,P〈0.05),且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是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的安全、有效、有前景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探究双歧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差异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活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P0.05)。腹泻患儿采用双歧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小儿腹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锌制剂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肠道菌群情况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数值均明显升高,肠杆菌、肠球菌数值均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锌制剂可以改善肠道菌群情况,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加快患儿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70例小儿病毒性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患儿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4.3%和94.3%,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体温、便次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更短(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效果显著,临床治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及对患儿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应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IL-6、IL-10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多于对照组与治疗前,肠球菌及肠杆菌均少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以调节患儿肠道内菌群平衡,缓解炎症反应,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小儿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口服。对照组给予乳酶生、复合维生素B口服,3 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联用疗效满意,且未见毒副作用,是治疗小儿腹泻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6例过敏性腹泻患儿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8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组给予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止泻、止吐、退热、常规便检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IL-4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道益生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消旋卡多曲在婴幼儿腹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腹泻的婴幼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治疗。对2组患儿疗效、临床症状缓解(大便好转、退热、止泻)时间及治疗前、治疗72 h后症状积分(腹泻、腹痛、腹胀、大便异常)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好转、退热及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儿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2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各项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消旋卡多曲能提高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效果,且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患儿的效果及对机体炎症反应、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RVE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炎症因子指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继发性腹泻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CD4/CD8及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内,观察组继发性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混悬液治疗RVE患儿效果较好,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健脾止泻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健脾止泻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各项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QLSCA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A、IgG和CD4^+/CD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小儿腹泻,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RV肠炎,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14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65例用蒙脱石散治疗,B组77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93.5%)明显高于A组(76.9%),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平均止泻时间(133.20±41.89)h高于B组平均止泻时间(68.63±29.48)h,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岐杆菌四联活茵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显著,止泻时间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D4^+、CD8^+细胞比例及CD4^+/CD8^+,IL-10、IL-17、TGF-β1及IgA、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IL-17、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IgM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对各项免疫指标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肠炎对炎症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12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服用蒙脱石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冷光源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对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54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冷光源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性腹泻(DD)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激素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D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和观察组(32例,半夏泻心汤+双侧天枢穴穴位贴敷)。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积分、血清MTL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双歧杆菌、拟杆菌菌落数量均增加,乳酸杆菌、肠球菌、肠杆菌及酵母菌菌落数量均减少,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DD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及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