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肝周韧带,腹膜包裹压迫患侧肝叶(简称肝周韧带肝包裹术),治疗星芒状多处性右肝严惩外伤5例,均获成功。该方法利用截取的左前和右后腹膜韧带片张力缝合,使肝创口闭合,出血停止。其术式简单,有效,术中出血少。  相似文献   

2.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恶性肿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性肝癌民移性肝肿瘤确诊时,多因病变广泛或并有严重肝硬化而不能手术,适于手术切除者不到10%(1,2),近10年来,经导管肝动脉栓塞(THAE)治疗肝恶性肿瘤的报道日渐增多(1-13),证明较现有的其他疗法更为有效,且适应症广泛,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特将有关文献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严重肝外伤的治疗效果并没有随近年来肝外科的进展而有明显的提高。中央肝段的肝外伤常因涉及第 1,2 ,3肝门的大血管及胆管的损伤 ,给手术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往往难以用某一固定的术式加以处理。本科自 1990年 10月~1999年 10月共收治累及中央肝段的严重肝外伤 16例。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在收治的 43例肝外伤中 ,术中证实累及中央肝段 (Couinaud分段 )者 16例。男 14例 ,女 2例。术前均有失血性休克 ,经颈内静脉置管或肘静脉套管针行液体复苏 ,并在全麻下行急症剖腹术。肝损伤按Moore[1] 分级 :Ⅲ级 6例 ,Ⅳ级 6例 ,Ⅴ…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5 9岁。右上腹隐痛 1个月 ,餐后加剧。体检 :腹软 ,剑突下偏右侧触及一质硬包块 ,压痛 ,活动度差 ,3年前曾作右半结肠结核切除术。超声 :肝左外叶、右后叶各见一均匀无回声暗区 ,右上腹另见一 10 0cm×9 2cm无回声区 ,其内见 2处强回声光团 ,约 5cm× 3cm ,形态不规则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olordopplerflowimaging ,CDFI)示其内为漩涡状彩色血流信号 ,动脉频谱。主动脉及门静脉正常。MRI :肝左右叶各见一长T2 信号囊肿 ,肝门区见一 10 5cm× 10 5cm球形占位 ,边缘光滑 ,T1WI…  相似文献   

5.
肝内肝动脉-门脉瘘比较罕见,其病因可为先天性、外伤性及肝动脉瘤破裂。作者报告2例肝内肝动脉-门脉瘘因门脉高压及胆道出血而施行肝动脉栓塞术。常用的栓塞物质有明胶海绵、钢圈及IBCA。应用明胶海绵栓塞时,因瘘孔大有时不能完全栓塞,或经过栓塞的瘘孔再开通,使肝内肝动脉-门脉瘘再发。为此采用比瘘孔稍大的钢圈栓塞。本文2例均采用钢圈栓塞,获良好效果。栓塞时由于肝内外侧枝循环发达,可使瘘再发,为此栓塞应在瘘孔近位端用钢圈进行栓塞,当瘘孔部位不清或导  相似文献   

6.
经皮经肝肝静脉成形术治疗肝静脉阻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评价经皮肝穿刺入路肝静脉腔内成形(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recanalization and angioplasty of hepatic vein,PTRAHV)治疗肝静脉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可行性和中远期疗效。方法自1996年9月至2006年10月收治单纯肝静脉阻塞型及肝静脉阻塞伴有下腔静脉阻塞型BCS患者101例,在PTRAHV前后经导管测定患者肝静脉压力,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并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彩超测量门静脉内径、平均流速和血流方向等,计算对比血流量,随访观察受干预血管的通畅率。结果技术成功率91.1%(92/101)。术中急性肝静脉血栓形成3例,术后发生肝穿刺道出血2例,肝包膜下血肿1例,肺栓塞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未发生致死性并发症。随访74例,术后6个月门静脉平均流速和血流量参数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1年和2年的受干预血管的初始再通率分别为83.8%(62/74)、78.4%(58/74)和76.5%(39/51),其辅助再通率分别为94.6%(70/74)、91.9%(68/74)和84.3%(43/51)。结论采用PTRAHV技术治疗膜性或节段性肝静脉型BCS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其中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宋步需  赵金良 《人民军医》1998,41(12):695-696
常温下阻断入肝血流,行肝叶或肝段切除术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但由于肝脏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一般阻断时限在20min之内。合并肝硬化者,阻断时间稍长即可导致肝功明显损害〔1〕。我院自1986~1996年应用肝钳半肝阻断法行肝段切除术107例,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107例,男80例,女27例;年龄1.5~74岁。其中恶性肿瘤67例:原发性肝癌54例并肝硬化者,占83.7%;转移性肝癌13例(结、直肠癌转移11例,眼黑色素瘤及乳癌转移各1例)。良性病变40例:肝囊肿9例,肝外伤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15例,肝腺瘤2例,肝内胆管结石3例,肝脓肿2例,肝…  相似文献   

8.
肝豆状核变性的肝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脏影像特征及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对 17例有临床症状 ,经眼角膜检查、血铜检测、CT表现及进行驱铜治疗后所确诊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中 15例有结节性肝硬化表现 ,1例出现肝脂肪变性伴门脉高压征象 ;肝内结节呈弥漫分布 ,稍高或高密度 ,边界清楚 ;随病程发展结节逐渐增大 ,密度增高 ,肝脏体积缩小。结论 :年青患者尤其是少儿期出现结节性肝硬化或脂肪变性 ,在排除病毒感染后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肝影像学表现是早期诊断无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患者杨××,男性,50岁,住院号65820因间歇性右上腹绞痛3年加重4天于91年11月18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莫非氏征阳性。B超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门区不同病变的MR表现特征,评价MR对肝门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肝门区胆管阻塞的病人进行MR平扫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其中24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和增强后血管成像。结果:MR清晰显示了肝门区胆管阻情况和胆管内外的病变,33例病变中,肝门胆管癌17例,胆管炎性狭窄4例,其它恶性肿瘤侵犯8例,)包括原发性肝癌3例,胆囊癌3例,胰腺癌2例),胆管结石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误扎肝总管2例,结论:MR平扫结合MRCP和动肪增强,对肝门区胆管阻骞有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和探讨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对12例巨大肝血管瘤进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先用碘油或超液态碘油栓塞肿瘤区小血管,再用明胶海绵细条栓塞供血动脉主干。结果:血管造影复查显示碘油聚积于肿瘤内,肿瘤血管消失,供血动脉闭塞,1~2 个月后复查肿瘤不同程度缩小,其中缩小50% 以上者9例,不足50% 者3 例,2 例栓塞后获手术切除,瘤体大部分纤维化,血管闭塞。结论:巨大肝血管瘤经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认为对需手术切除的巨大肝血管瘤应先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15.
肝内伴有声影的强回声是结石或是钙化是需要鉴别的问题。作者对9例有肝实质钙化经内窥镜或经皮经肝胆管造影证实无肝内结石与40例经胆管造影或手术证实的肝内胆管结石作了回顾性比较。  相似文献   

16.
病人,女,45岁。纳差、乏力、腹胀1年,双下肢肿、尿少半年。门诊肝脏磁共振:(1)肝左叶海绵状血管瘤,(2)肝脏增大,原因待查,(3)少量腹水。自发病以来,体质量减轻约10kg。无肝炎病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6.7℃,脉搏85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0/80mmHg(1mmHg=0.1333kPa)。中年女性,发育正常,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未见肝掌,面部有一枚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相似文献   

17.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经肝动脉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导管超选择插入17例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以碘油或超液态碘油、明胶海棉和(或)钢圈栓塞。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17例中有11例分别于术后1-12个月行CT或B超随访。瘤体缩小>50%者8例,>30%者2例,1例缩小不明显。全部患者中临床症状者消失者11例,明显减轻者5例,总有效率94%,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回顾分析21例严重肝外伤病例行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认为清创性肝切除术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方法,及时准确处理并发症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经导管肝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的栓塞的方法治疗肝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基本原理是在肿瘤局部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和栓塞肿瘤微血管,阻断肿瘤的血供,达到更有效地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我院自1994-11~1995-11月,对12例肝癌患者实施肝动脉灌注化疗、栓...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6岁,因右上腹胀痛伴纳差1个月,于2004年11月9日入院。既往无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史。查体:体温35.7℃,血压110/70mmHg,脉搏75/min。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掌及蜘蛛痣阴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平坦,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脏于剑突下8cm、右锁骨中线肋缘下7cm可触及,质地硬、边缘不整,表面凹凸不平,有压痛,肝区轻度叩击痛。脾脏左肋下2cm可触及,质韧。双下肢无水肿,余检查未见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