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和(或)消痔灵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该院2000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27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和(或)消痔灵。肿瘤直径〈4cm的不予治疗;直径4-6cm的肿瘤单独注射平阳霉素;直径≥6cm的肿瘤注射平阳霉素和消痔灵两组药物。结果全组27例患者,共39个肿瘤,治疗35个,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治愈23个(65.7%),显效8个(22.8%),有效3个(8.6%),无效1个(2.9%),总有效率97.1%。穿刺治疗后3例出现发热,2例退针后出现穿刺部位灼痛。所有病例无出血、胆瘘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平阳霉素和(或)消痔灵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谢剑峰 《华夏医学》2004,17(6):962-963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颌面部脉管瘤的疗效及优点。方法: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86例。结果:经过1~6次注射,有效率为95.35%,治愈率为84.88%,无效为4.65%。无效4例中蔓状血管瘤占3例。结论: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颌面部脉管瘤是一种优于其它治疗手段、安全、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分布全身各处,尤其是口腔颌面部多见,有相当数量的患者血管瘤可持续生长并产生并发症,我科自1994年起应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各类血管瘤36例[1,2].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2风度~56岁;按血管瘤常规分类:毛细血管瘤14例,海绵状血管瘤18例.蔓状血管瘤4例。1.2治疗万法胸透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者给予治疗.取平阳霉素8mg溶于2%利多卡因5ml内,局部常规消毒后根据瘤体大小、部位、类型及患者年龄决定用药多少,原则上每次用药量不超过8mg.儿童用药量少,小面积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唇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995.01~2002.01,用国产抗肿瘤药物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唇部海绵状血管瘤72例。平阳霉素每次用量1~8mg,7~10d注射1次,3~5次为一疗程。结果 治愈34例(47%),基本治愈29例(40%),有效5例(7%),无效4例(6%)。总有效率94%。结论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唇部血管瘤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配伍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60例,采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配伍注射治疗。用地塞米松5mg/1ml,配平阳霉素8mg,加2%利多卡因4mg,按体表瘤体面积每1cmx1cm注射1ml混合液计算计量,进行瘤体内注射。每隔10天注射1次,3—5次为一疗程,未愈者可重复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经半年至两年的随访,治愈203例(78.1%),基本治愈41例(15.8%),好转16例(6.1%),有效率100%。结论: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配伍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疗程短,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病变28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4年以来,使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病变2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中男21例,女7例;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30岁;瘤体部位下唇8例,咬肌内3例,额部2例,下眼睑1例,舌部5例,颊粘膜下4例,腮腺内4例,咽侧壁1例;按临床分类:毛细血管瘤6例,海绵状血管瘤13例,血管痣3例,混合性血管瘤6例.2方法2.1术前胸透和血常规检查,健康者为治疗对象。2.2根据瘤体大小和部位,以1%利多卡因1~4ml稀释8mg平阳霉素(国产),首次使用半量。2.3分点注入,注入量以瘤体适度肿胀或粘膜、皮…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4~1999年应用瘤体周围压迫加平阳霉素及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各类血管瘤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中,男21例,女24例,男女之比为1:1.14,年龄30天~50岁。1岁以内者32例,占71.1%。本组按传统分类法进行分类,杨莓状血管瘤23例,混合性血管瘤10例,海绵状血管瘤9例,鲜红斑病3例,其中面额部21例,唇部11例,舌部及腮腺区各6例,软腭及颊粘膜各4例,耳廊及耳垂各3例,鼻尖及唇珠部2例。多发性血管瘤9例,占20%,瘤体最大者14.0cm×13.0cm,最小者0.5cm×0.4cm(瘤体均位于唇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2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男7例,女14例,瘤体直径6~20.8cm.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肝海绵状血管瘤供血动脉,注射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巨大肿瘤用明胶海绵条配合阻断供血动脉主干血流.根据肿瘤大小分别进行1~3次栓塞,术后3~6个月后复查.结果 21例患者供血动脉栓塞均获得成功,达到血窦内碘化油聚集和瘤体血供截流的栓塞效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肝功能损害,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瘤体病灶内瘤状血管消失,随时间延长,瘤体逐渐缩小.结论 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供血动脉栓塞应成为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后的病理变化及疗效,为阐明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4例咽喉部海绵状血管瘤进行瘤内平阳霉素注射并随访观察疗效,同时对平阳霉素注射后的瘤体组织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24例咽喉部海绵状血管瘤经平阳霉素治疗后痊愈20例,治愈率为83.3%。而未治愈的4例患者,2例行手术治疗时,出血量明显减少。病理检查显示海绵状血管瘤注射平阳霉素后纤维组织增生并部分机化,血窦变窄小、融合,腺体变性、融合。结论 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高,并发症少。其病理变化是瘤体组织纤维增生和机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33例38个肝血管瘤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瘤内多点、多面注射平阳霉素治疗,术后随访0.5~2年。结果本组38个瘤体,治愈32个(84.2%),有效6个(15.8%),总有效率为100%,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肝血管瘤效果好,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痛苦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方法 :以平阳霉素、2 %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混悬液作血管瘤瘤体内注射 ,每次注射的量视瘤体大小注入平阳霉素 2~ 8mg不等 ,但总量少于 80mg。结果 :2 1例患者 ,经 1~10次不等的注射治疗后 ,治愈 19例 (占 90 .5% )好转 2例 (占 9.5% ) ,总有效率 10 0 %。结论 :平阳霉素对血管瘤内的血管内皮细胞有广泛抑制作用 ,最终导致瘤体纤维化 ,治愈血管瘤。此法操作方便 ,副作用少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小儿体表特殊位置血管瘤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平阳霉素行小儿体表特殊位置血管瘤局部注射的疗效。方法:将平阳霉素8mg用生理盐水3mL~5mL溶解,以皮试针头分点刺入瘤体回抽有血后可注药至瘤体苍白和肿胀为准。间隔2周~3周复诊,根据治疗效果决定是否再次注射,总药量不超过40mg。结果:65例患儿经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随访3个月~1年,治愈率78.4%,显效率12.3%,总有效率90%。全身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特殊位置血管瘤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杨谦  杨辉 《中外医疗》2012,31(21):3-4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50%高渗糖水联合瘤腔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将平阳霉素4-8mg,地塞米松2.5-5mg,1%利多卡因2-5mL,高渗糖水适量(根据瘤体大小决定),混合溶解均匀后行瘤体内注射至肿胀发白.然后用冰块局部冷敷15min,4周后瘤体由硬变软,若未完全消失再注射1次,2~5次为1个疗程。结果该组50例,治愈3l例,基本治愈11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100%,术后随访6-1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高渗糖水联合治疗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经济、创伤小、恢复快、操作方便,易于患者接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观察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婴幼儿眼睑血管瘤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取0.4%普鲁卡因2 mL溶解平阳霉素8 mg,按医嘱抽取所需量,穿刺瘤体使其全部或部分变苍白肿胀,每3~4周注射1次,直至瘤体消失,每2~3个月复诊一次,随诊8~36个月。结果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112例,完全治愈112例(100%),其中复发4例(4%),经再治疗后完全消退。结论 平阳霉素局部血管瘤体内注射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见效快,注射次数少,毒副作用小,复发率很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婴幼儿口腔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口腔血管瘤62例(101个瘤体),每次1-4mg,2周重复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48例(81个瘤体)占77.42%。好转12例(18个瘤体)占19.35%,无效2例(3个瘤体)占3.23%。治愈好转率96.77%。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口腔血管瘤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方法对20例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结果随访1年,20例中治愈15例(75%),有效4例(20%),好转1例(5%)。结论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曾俊仁  向述天  徐松  周芸  岳黎蓉 《当代医学》2009,15(23):435-436
目的评价和分析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经腹部B超,腹部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确诊的大小不等、单发及多发肝海绵状血管瘤,瘤体直径最大30cm、最小4cm,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导管超选入肝海绵状血管瘤供血动脉,缓慢推注平阳霉素16~24mg+碘化油8~15ml,最后用明胶海绵颗粒及条栓塞治疗,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12月;结果25例患者术后6到12月后复查,24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1例患者变化不明显,有效率达96%;结论介入栓塞治疗为肝海绵状血管瘤治疗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今用平阳霉素治疗的98例颌面部血管瘤患者。7~20d治疗1次,4~5次为1疗程,随访6个月至10年。结果 治愈92%,好转8%,总有效率100%。结论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波  邹同荣  吕英 《四川医学》2003,24(5):F004-F004
我院整形烧伤科近两年来 ,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 34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 ,男 14例 ,女 2 0例 ,年龄 3个月至 5 2岁。 <14岁者 19例 ,平均 13岁。部位 :颈部 4例 ,头面部 19例 ,四肢 9例 ,躯干 2例。瘤体 1cm× 0 .8cm~ 7cm× 6cm ;血管瘤类型 :草莓状血管瘤 7例 ,海绵状血管瘤 14例 ,混合型血管瘤 13例。1 2 治疗方法1 2 1 选择不能手术切除及手术切除后将严重影响外观的体表血管瘤进行治疗。先作血常规和胸透 ,结果正常者可接受治疗。1 2 2 注射方法 :取平阳霉素 8mg(1支 ) ,以 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儿年龄、病变部位等不同,使用不同浓度、剂量的平阳霉素,治疗单纯性、混合性和海绵状血管瘤286例。1次未愈者,2周重复注射1次,2—5次为1个疗程。结果286例患儿326个瘤体,经6个月~2年的随访,治愈率55.5%,显效率31.3%,总有效率86.8%。结论本方法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适合小儿体表单纯性、混合性、海绵状血管瘤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