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7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4例(33个髋关节),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总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42°提高到术后的平均185°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2分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进行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2例(35髋),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24~4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最后一次随访中,22例患者均表示髋关节的疼痛已经基本完全消失,无1例出现神经血管、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症状。髋关节的活动度为85~225°,平均186.47°,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65,P<0.05);Harris评分为84.24分,优良率为88.57%。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术后近期均未发生大血管损伤、关节脱位、感染等并发症;术中术后引流量1100~2500 ml;术后1年测量髋关节总活动度,作Harris评分,满意度测评。髋关节总活动为120°~230°,平均187°;Harris评分86~95分;17例术后生活均能自理,术后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我们认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与其他病因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并无较高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AS的研究较少,病例随访时间也不长,要想更进一步了解其治疗效果,需长时间的随访及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强直性脊柱炎并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8例(22个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术后的18例患者随访,均未出现髋关节脱位、假体移位,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情况。患者髋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65°提高为术后的平均192°,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0.2±3.2)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缓解髋关节的疼痛,显著提高患者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临床应用价值高,应予以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马向辉  王丽  郭磊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38-39,4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全髋置换术的手术特点,评价其术后疗效。方法 1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其中全髋单髋置换4例,全髋双髋置换10例。结果随访时间2~10年,平均5.25年。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6.33分(12~46分)提高到随访时的平均82.96分(74~96分),髋关节术前总活动度由术前的100.04°(0°~172°)改善为术后的185.38°(186°~247°)。14例术后均可生活自理。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获得满意疗效,选择合理的手术策略及合适的假体对手术效果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科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患者资料。患者共18例(28髋),其中男性13例(20髋),女性5例(8髋),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位病程为17.8年(5~28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变化,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围手术期输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得到明显改善,由术前的(25±8)分改善为(89±8)分,活动度由41°±28°并提升至1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改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由(8.2±2.6)分降至(2.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输血率分别为33%与39%。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可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Ⅰ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双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11例髋关节强直患者行Ⅰ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11例术后恢复顺利,平均随访28个月,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Ⅰ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双髋关节强直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经验.方法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30例,术前髋关节总活动度0°~100°,平均31.4°.其中双髋同时置换20例,分次手术3例,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20.5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发生大血管损伤、关节脱位、感染等并发症,髋痛完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受累强直,施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中19例行单侧、7例行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骨水泥型假体15髋,非骨水泥型假体18髋。结果患者髋关节疼痛都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29髋活动时巳无痛感,只有4髋活动时轻微痛感。所有患者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行临床效果评定,增高到65~90分,平均78.1分。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增大到165°~265°,平均215°,治疗效果满意。无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均无关节腔内感染或切口感染,平均随访(1.2±0.4)年,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NPRS评分以及髋关节总活动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角度楔形板矫正对痉挛型双瘫患儿下肢关节活动度的影响,以选取最佳治疗角度。方法随机选取可扶站能配合的痉挛型双瘫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2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①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采取控髋位,让其正向(踝关节背伸)站立到不同角度的(5°、10°、15°、20°)楔形板上,测量其膝关节角度。②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采取自主位,让其正向(踝关节背伸)站立到不同角度的(5°、10°、15°、20°)楔形板上,测量其膝关节和髋关节角度。结果观察组踝关节背伸时,控髋位和自主位膝关节平均角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踝关节背伸时,控髋位和自主位膝关节平均角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踝关节背伸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膝关节和髋关节平均角度比较皆在5°和10°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15°和20°时,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楔形板进行踝背伸牵伸时,最佳角度为稍大于伸膝位最大被动背伸角度,尤其适用于伴有膝关节屈曲时,大多数为0°~10°。  相似文献   

12.
从先锐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17-2318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并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52膝) KOA伴内翻屈曲畸形患者行TKA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膝关节内翻角度(174.50±2.10)°、屈曲挛缩度(0.30±0.16)°、HSS膝关节评分(87.60±4.70)分、疼痛分(29.61±2.76)分均较术前的(19.80±1.30)°、(21.20±0.90)°、(37.30±3.50)分、(7.38±1.43)分明显改善(t=451.68、165.99、69.05、51.57,均P<0.05)。结论 TKA治疗KOA伴内翻屈曲畸形疗效理想,准确的切骨、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彻底松解平衡,是矫正内翻屈曲挛缩畸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1例(52个髋关节)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手术前后的髋关节疼痛情况、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手术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其中优25髋,良16髋,中11髋,总有效率为100%。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术后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对41例患者进行12-24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均能生活自理,治疗效果均比较满意,未出现感染、脱位等近期并发症。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能够显著的提高髋关节的活动度,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后内角松解在膝关节屈曲内翻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月获得完整资料的膝关节屈曲内翻畸形184例217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1年观察畸形矫正情况及HSS评分.结果 184例获随访平均37个月,膝关节屈曲角度、膝外翻角度、HS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后内侧结构功能不稳.结论 在膝关节屈曲内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膝关节后内角松解,膝关节畸形矫正满意,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髋关节强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19例髋关节强直患者经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的临床资料。其中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融合15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患病时间5~40年。其中15例髋关节完全强直,各方向均没有活动度,强直体位在双髋内收、屈髋10°~45°位。对术前、术中、术后的处理进行总结,提出预防和解决方法。结果本组1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5年,平均(2.5±0.5)年。患者手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肺栓塞、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肺内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早期并发症。在随访期间无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或下沉,无术后迟发性感染,髋关节活动度比术前明显增加。有3例发生异位骨化,占15.8%。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强直的理想方法,能明显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手术技术直接影响术后效果,髋臼的处理是术中难点。髋关节外侧入路操作简便,出血少,能有效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同定术中动态监测提携角及评价其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35例,术中切开复位骨折的三维移位后.根据术前已测最的对侧正常肘关节屈曲0度、30度、60度、90度、120度时提携角角度变化为依据,动态监测患肢肘关节屈曲0度、30度、60度、90度、120度时提携角角度变化,并证实患侧与健侧提携角无明显差异时同定肱骨髁上骨折.平均随访34个月,参照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结果:35例中无一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Volkmann挛缩及肘内翻.最后随访时健侧提携角平均(11.16±4.99)度,患侧提携角平均(10.62±4.50)度,经t检验;P=0.409>0.05,差异无显著性.3例患者提携角减少5度~10度,无一例减少大于10度.术后采用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优25例,良9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7.2%.结论:动态监测提携角对降低肘内翻发生率,减少肱骨髁上骨折后肢体畸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钱宏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421-422
目的分析并评价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给予骨牵引治疗2周,术中松解与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以及髋关节外展功能,术后对肢体延长情况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该组患者手术平均用时为(100.5±9.5)min,手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90.4±31.5)mL;所有患者的关节旋转中心重建在正常解剖位置。术后对患者进行15个月的跟踪随访,没有发现臼杯与股骨假体松动情况,Harris评分结果为平均(90.4±3.1)分;随访期间未发现关节脱位、骨折和假体周围组织感染病例。结论对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实施手术前胫骨牵引、对髋关节旋转中心的松解和重新建立、对假体的合理选择、对神经血管的有效保护等措施,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效果还是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本院77例(80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综合评价患者满意度、疼痛、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外观有无畸形、X线改变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8±2.4)周。术后X线显示,掌倾角-2°~13°(平均8.41°)。尺偏角12°~24°(平均19.01°)。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分辨CT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骶髂关节高分辨CT检查,观察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高分辨CT表现特征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的髂骨侧,表现为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面毛糙、破坏伴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52例中0级0例,Ⅰ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25例,Ⅳ级2例。结论:高分辨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