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方法,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复杂的重度颅脑损伤疾病的抢救及治疗。结果:出院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病情恢复良好5例,轻度残疾17例,重度残疾44例,植物生存19例,死亡21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重点是解决颅内压增高,采取药物治疗及外科减压等方法,加强病情监护,全面系统的综合诊疗,有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存活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高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增加了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为满足颅脑损伤后的高能量消耗,一般采取胃肠内营养,临床上常行鼻胃管插管,但有置管困难、异常的现象,因此要掌握其操作方法的多样性及个体化。笔者现将2001年10月-2002年5月98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及留置胃管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颅脑外伤手术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居全身各部位损伤中的第二位,仅次于四肢损伤,但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居首位,其预后起决定作用的是颅脑损伤的程度及治疗效果。2005年1—12月本院共收治50例脑外伤患者,均行颅脑损伤手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情况。结果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49例,非手术治疗18例,按GCS评分,出院时恢复良好36例,伤残17例,死亡14例,病死率为20.9%。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早期救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强调早期的有效救治。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属于器质性精神障碍,是脑外伤后早期及后期常见并发症,但多发生在伤后早期。多项研究表明,颅脑损伤所致的精神障碍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深入了解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笔者对2004年1月-2006年6月因外伤性颅脑损伤于本院就诊的160例患者进行了前瞻观察,并对发生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护理,现将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因临床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而使其抢救成为临床神经外科医师非常关注的一个课题。目前,大量临床研究及实验表明,大剂量纳洛酮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COS评分、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2003年4月-2005年2月,本院采用大剂量纳洛酮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是指因暴力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的颅骨及脑组织损伤,当格拉斯哥昏迷记分≤8分时为重度颅脑损伤。由于重度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故密切观察、详细记录、早期合理诊治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现将重度颅脑损伤护理观察结合文献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的病因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32例并发高钠血症,总结此32例患者的病因、治疗和转归。结果32例患者中死亡18例,死亡率为56.3%,显著高于重型颅脑损伤非高钠血症者(P〈0.05)。随着GCS的下降,死亡率逐渐升高口〈O.05)。合并有高钠血症的患者均经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患者的血清钠和血渗透压明显下降,APPECHEⅡ评分改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死亡率较高,高钠血症与颅脑损伤本身病理机制有关,脑损伤越严重,高钠血症病情越重。CBP疗能平稳有效地纠正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的高钠血症。  相似文献   

9.
高血糖与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型颅脑损伤多伴有高血糖,伤情越重血糖升高越明显,预后越差。本文通过分析68例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变化的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以探讨血糖变化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起病突然,患者多伴有意识、循环、呼吸、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应分秒必争,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合理有效的救护,以提高对本病的抢救成功率。现将2002年3月-2004年12月本院接诊的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处理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脑部创伤性疾病,针灸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康复治疗中。本研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分析,针灸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在康复期所出现的运动功能受限、认知及神经功能障碍等病症临床效果肯定,且中枢神经系统中高表达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颅脑损伤的康复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这是针灸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具有康复治疗效应的可能机制之一,针灸促颅脑损伤的康复效应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相关受体的释放和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占全身损伤的10%~15%,尤其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重,来势凶猛,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情突发、易发、多发,病死率较高。现将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奕华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9):1322-132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出车院前急救1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88.00%;15例死亡。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成活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减少合并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消化道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型颅脑损伤常因有意识障碍、高热以及严重脑水肿极易出现并发症。据报道,75%的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上消化道急性损害,出现应激性溃疡,并且伤后的营养不良可以延缓患者的恢复甚至使病死率增加。我院1993年1月-2002年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941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238例,占25.6%。通过对其观察与护理,认为加强消化道的护理,对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减少其并发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伤后容易出现躁动不安,加重颅内出血及增高颅内压,使病情加重。而引起躁动的原因也不尽相同。2000年12月-2004年12月,本院收治颅脑损伤躁动患者105例,现将躁动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干预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1年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13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并发脑疝10例,立即手术脱离危险,但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死亡10例,36例出现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及其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起颅脑外伤的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坠落伤、斗殴等,颅脑外伤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特重型颅脑外伤的病死率居高不下。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病情变化复杂,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恰当处理及长期精心护理,才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现将144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状态时,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极易发生误吸或痰阻塞,造成肺部感染和窒息的发生,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危及患者的生命。笔者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早期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肺部进行预防治疗,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动态脑电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76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动态脑电检测,随访患者预后情况并研究患者预后情况和脑电图变化的相关性。结果:76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脑电图分级越高,GCS评分越低,患者昏迷程度越深。脑电图分级越高,脑电图改变越严重,患者预后越差。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脑电图改变和患者伤情及患者预后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以用动态脑电监测结果评估患者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0.
急性颅脑损伤后,容易出现心脏损伤及心电图变化,产生脑心综合征(BHS)的一系列变化。BHS是急性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文献报道为62%-90%,而且病死率、致残率高,预后差,有文献报道BHS病死率高达66.7%,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院ICU2004-2006年收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