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择12例Ⅰb~IIa期巨块型宫颈癌行紫杉醇135~175mg/m2+顺铂50~75mg/m2化疗,1个疗程后手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辅助化疗有效率达75%,手术切除率达100%,患者均能顺利切除病灶,其切缘距离病灶2cm以上。结论:术前紫杉醇+顺铂化疗可提高巨块型宫颈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治疗巨块型宫颈癌(ⅠB2-Ⅱ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2011年入院的巨块型宫颈癌患者86例,术前给予紫杉醇+顺铂化疗,观察近期疗效。结果: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NACT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的缩小(P<0.01),化疗有效率83.7%,手术切除率100%,手术切缘未见肿瘤浸润。结论:术前NACT可提高巨块型宫颈癌治疗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96h新辅助化疗术对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经病理期明确诊断的20例巨块型宫颈癌(Ib2~IIb期)的患者。采用96h化疗2个疗程后手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有效率达90%、手术切除率达100%。术前96h新辅助化疗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和症状改善率。化疗后可使用权肿瘤直径明显较化疗前缩小或消失,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前96h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缩小或消失,使宫颈癌分期下降,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延长患者的无瘤间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幸茂晖  陈典 《西部医学》2010,22(11):2042-2043
目的观察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4例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予PVM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行子宫广泛性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各期化疗后肿瘤直径均不同程度缩小,与化疗前相较有显著差异(P〈0.05);化疗总有效率81.48%;手术切除率100%。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巨块型宫颈癌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 对Ib~IIb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使用输液泵持续96h静注5-FU联合顺铂化疗1~2疗程,化疗后2~3周行手术治疗.结果 对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的临床分期,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全面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是化疗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Ⅰb2~Ⅱb期宫颈癌于根治术前给予(紫杉醇和顺铂方案)新辅助化疗(NAC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化疗总有效率(CR+PR)86.7%,27例肿瘤完全消退,手术切除率100%.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提高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的手术成功率,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新辅助化疗在125例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Ib~IIb期宫颈癌于根治术前给予(紫杉醇和顺铂方案)新辅助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5例Ib~IIb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肿瘤直径>4>cm)行新辅助化疗。于术前行2~3周期(紫杉醇和顺铂方案)的静脉化疗,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有指征者常规补充化疗或放疗。结果新辅助化疗组临床有效率(CR PR MR)95%,新辅助化疗组5a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6%、80%。结论新辅助化疗(紫杉醇和顺铂方案)可提高Ib~IIb期巨块型宫颈癌的手术成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多帕菲联合卡铂化疗对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病理确诊的35例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多帕菲+卡铂化疗2个疗程,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新辅助化疗临床有效率达91.42%,手术切除率100%。结论术前多帕菲联合卡铂化疗可使Ⅰb-Ⅱb期巨型宫颈癌临床分期降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张英  张瑞  朱虹  於明丽 《四川医学》2007,28(4):430-431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巨块型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17例巨块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82.35%,化疗后手术率100%。结论对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的临床分期,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0.
梁小梅 《广西医学》2015,(2):267-269
目的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在巨块型宫颈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Ⅰb期~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32例,术前采用紫杉醇+顺铂的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进行根治性手术或放射治疗,观察化疗效果及术后疗效。结果 32例患者经2个疗程的化疗后肿块直径较化疗前缩小(P<0.01);第2个疗程结束后疗效优于第1个疗程(P<0.05)。化疗期间均无重度毒性反应出现,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化疗后施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1例,手术过程顺利。结论紫杉醇+顺铂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能缩小癌肿病灶,降低手术分期,减少术后转移灶,提高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2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其中Ⅰb2期18例,Ⅱa期14例,Ⅱb期10例。病理类型:鳞癌37例,腺癌5例。宫颈鳞癌介入治疗方案为顺铂+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宫颈腺癌介入治疗方案为顺铂+长春新碱+丝裂霉素,化疗后40例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2例化疗无效而进行放疗。结果化疗总有效率90.5%(38/42),11例肿瘤完全消退(26.2%),27例部分缓解(64.3%)。结论Ⅰb2-Ⅱb期宫颈癌在根治术前给予新辅助动脉介入治疗能使肿瘤缩小,宫旁组织浸润消退,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08年4月我院收住的56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前予以动脉介入化疗1~2个疗程之后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其近期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81.25%,其中4例完全缓解,手术切除率达100%。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化疗效果与期别无关,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腺癌(P〈0.05)。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其作为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全身新辅助化疗(NACT)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观察组初治宫颈癌患者49例,均行病理确诊并采用PT方案(顺铂50 mg/m2+紫杉醇135~175 mg/m2)静脉化疗1~2疗程,化疗后15~20天行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同期手术并术中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顺铂50 mg/m2)+术后紫杉醇135~175 mg/m2静脉化疗35例为对照组。在化疗有效率、术后病理及生存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77.6%;两组术后宫颈深肌层浸润率、宫旁浸润率、盆腔淋巴转移率、阴道切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辅助化疗有反应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宫旁浸润率较无反应者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77.50%,对照组患者为72.75%(P〉0.05)。结论术前全身辅助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玲  唐乾坤 《四川医学》2012,33(2):286-28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治疗在Ⅰb2~Ⅱb期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1年6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Ⅰb2~Ⅱb期宫颈癌行根治性手术治疗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新辅助化疗加手术的术前化疗组62例,与单纯接受手术组27例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对比分析;以及术前化疗组化疗前后自身肿瘤体积的对比。结果①术前化疗组患者中宫颈局部肿块完全消退11例(17.7%),部分缓解41例(66.1%),稳定9例,进展1例,近期有效率83.8%;②与单纯手术组相比,术中出血少(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低(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可以有效缩小局部肿瘤,改善宫旁情况、控制淋巴结转移,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行新辅助化疗的Ⅰb2-Ⅱb期宫颈癌病人88例为新辅助化疗组,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或根治性放疗,55例同期同条件直接行宫颈癌根治术的病人为对照组,分析化疗后的近期疗效,并比较两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宫旁浸润率、阴道切缘阳性率的差异.结果:Ⅰb2-Ⅱb期宫颈癌病人行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为88.64%,其中Ⅰb2期有效率为93.75%,Ⅱa期有效率为85.18%,Ⅱb期有效率为76.9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鳞癌有效率为89.87%;腺癌有效率为77.7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78例新辅助化疗有效者行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0.25%,宫旁浸润率为6.4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近期疗效显著,可缩小局部肿瘤、降低淋巴结转移率、改善宫旁情况、提高手术切除率、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奈达铂用于Ⅰb2~Ⅱb期宫颈癌病人行根治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的48例Ⅰb2~Ⅱb期宫颈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紫杉醇+奈达铂组24例,多西他赛+奈达铂组24例,分别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前/根治性放疗前行辅助化疗1个周期,比较2种化疗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紫杉醇+奈达铂组总有效率和多西他赛+奈达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7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奈达铂组完全缓解率(29.17%)高于多西他赛+奈达铂组(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切除率均为100%,紫杉醇+奈达铂组术后病理不良预后高危因素发生率为33.33%,多西他赛+奈达铂组为16.67%;紫杉醇+奈达铂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67%和95.83%,多西他赛+奈达铂组分别为87.50%和95.83%,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化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奈达铂用于Ⅰb2~Ⅱb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2种化疗方案疗效相近,不良反应相似,病人均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2种新辅助化学治疗方法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化学治疗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Ⅰb2~Ⅱb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行动脉介入栓塞化学治疗(介入组)58例,静脉化学治疗(全身化学治疗组)78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化学治疗不良反应、可手术率、化学治疗后至手术实施间隔时间。结果介入组有效率为84.48%,全身化学治疗组有效率为80.77%,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手术率为96.55%,全身化学治疗组手术率为93.59%,2组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术前住院时间、化学治疗不良反应、化学治疗后至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全身化学治疗组(P<0.01),住院总费用介入组明显高于全身化学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新辅助化学治疗方法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治疗均安全有效;动脉介入化学治疗疗程短,不良作用小,见效快,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宫颈癌患者术前辅助治疗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8.
Wan T  Huang H  Liu JH  Li Z  Feng YL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3):3045-3048
目的 探讨手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子宫颈(简称宫颈)癌疗效的影响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39例局部晚期(肿瘤≥4 cm)宫颈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是否行新辅助化疗分为两组,新辅助化疗(NAC)组117例,其中Ⅰ B期84例,Ⅱa期33例,术前行1~3疗程化疗,化疗结束后3周评价NAC的疗效,并接受根治性手术.直接手术(DOR)组22例,其中Ⅰ B期18例,Ⅱa期4例.两组病例均根据术后是否有高危因素,给予化疗和(或)放疗.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达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68例,有效率为71.8%.PR患者的死亡风险是CR患者的28.82倍,其中12例达到病理CR的患者,复发率及病死率均为0.中位随访时间50个月,NAC组无进展生存期(55.36±2.16)个月,3年生存率82.1%,复发率26.5%,平均复发时间(11.06±9.50)个月.DOR组无进展生存期(61.64±3.63)个月,3年生存率90.9%,复发率9.1%,平均复发时间(12.50±7.78)个月.比较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NAC组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对化疗的反应性及淋巴结转移对预后有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仅淋巴结转移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似未能明显改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宫颈癌患者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如果能达到病理完全缓解,提示死亡风险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Ⅰb2~Ⅱb期子宫颈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Ⅰb2~Ⅱb期子宫颈腺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研究组24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奈达铂化疗1~2个疗程后行广泛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患者化疗前后的肿瘤变化情况及2组患者的术后淋巴结转移、宫旁脉管癌栓、宫颈浸润、出血量、手术时间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新辅助化疗能够使肿瘤体积较化疗前缩小或消失,临床有效率高达70.8%。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0±30)min和(200±3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0±50)ml和(450±50)ml,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宫颈深层间质浸润发生率分别为37.5%和 70.0%,脉管癌栓发生率分别为25.0%和55.5%,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5%和40.0%,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阴道切缘率分别为0.00%和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手术治疗Ⅰb2~Ⅱb期子宫颈腺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34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Ib2-Ⅱb期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08年4月收住的34例I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化疗方案行1-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之后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其近期疗效。结果化疗有效率为76.4%。手术切除率达94.1%,化疗效果与期别无关,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腺癌(P〈0.05)。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其作为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