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温治癌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期阐明高温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的机制。方法: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Tca-8113进行体外43℃加温,通过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研究加温后该舌癌细胞MMP-2、MMP-9及TIMP-2表达量的改变。结果:加温与未加温细胞MMP-2、MMP-9和TIMP-2均有表达,但加温后的细胞MMP-9和MMP-2蛋白表达量减少,TIMP-2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高温可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抑制物(TIMP-2)的表达量来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温治癌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之间的关系 ,以期阐明高温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的机制。方法 :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Tca 8113进行体外 4 3℃加温 ,通过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进行观察和分析 ,以研究加温后该舌癌细胞MMP 2、MMP 9及TIMP 2表达量的改变。结果 :加温与未加温细胞MMP 2、MMP 9和TIMP 2均有表达 ,但加温后的细胞MMP 9和MMP 2蛋白表达量减少 ,TIMP 2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 :高温可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MMP 9)及其抑制物 (TIMP 2 )的表达量来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与肿瘤细胞及其基质诱导产生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水平呈正相关.Ⅳ型胶原酶(包括MMR-2和MMP-9)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是金属蛋白酶研究的热点.研究证明,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金属蛋白酶活性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胞内抗体(intracellular anti-body,intrabody)技术是指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在非淋巴细胞内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抗体,从而特异性干扰或阻断某些生物大分子的活性或加工、分泌过程,引起细胞的一系列生物过程发生改变.它是新兴的基因治疗途径.研究证明,胞内抗体技术可以在分泌途径上、在细胞质或细胞核内阻断癌相关蛋白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转染IkBα基因抑制NF-KB活性对A549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B, NF-kB)的活化能够调节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本研究探讨抑制NF-kB的活性对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表达NF-kB抑制物a同分异构体(inhibitor of NF-kB, α isoform, IkBα)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 )/IkBα.体外培养A549细胞,分为未转染组(不转染质粒)、转染pcDNA3.1( )组、转染pcDNA3.1( )/IkBα组,分别转染相应的质粒.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IkBα的表达情况,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检测各组细胞NF-kB的活性,应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MMP-2、MMP-9的mRNA水平,应用明胶酶谱法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的活性.结果:酶切鉴定结果显示pcDNA3.1( )/IkBα质粒构建成功.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pcDNA3.1( )/IkBα质粒能够在A549细胞中表达IkBα.转染pcDNA3.1( )/IkBα组A549细胞NF-kB活性、侵袭细胞数目、MMP-2活性及MMP-9活性均低于未转染组和转染pcDNA3.1( )组(P值均<0.05),而转染pcDNA3.1( )组与未转染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转染IkBα基因能够抑制A549细胞中NF-KB的活性.NF-kB的活性下降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MP-2、MMP-9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5.
黎进  马炬明 《中国肿瘤》2015,24(5):403-407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中的MMP-2、9是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酶。MMP-2、9的激活可以形成Ⅳ型胶原酶,降解细胞外基质,破坏完整的基底膜,导致胃癌细胞浸润周围组织,侵入血管和淋巴管,向远处转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MMP-2、9调节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信号通路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预后中所发挥的作用。全文探讨了MMP-2、9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同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胃癌发生发展、预后及其抑制剂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行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属于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明胶酶类,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在肿瘤细胞生长、分化、侵袭、转移、调节肿瘤血管生成及免疫监视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近几年,针对MMP-2和MMP-9的抑制剂与药物也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398对肺癌H460细胞增殖及其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em-brane type 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T1-MMP)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免疫荧光法检测MT1-MMP蛋白质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浓度。结果:NS398可抑制H460细胞的增殖及MT1-MMP蛋白质的表达,减少H460细胞培养液中活性型MMP-2的含量,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NS398可能通过抑制肺癌细胞MT1-MMP表达及MMP-2的激活而抑制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8.
肿瘤从原发性转变成浸润性、发生远距离的转移,要发生多次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降解以及血管的内渗和外渗。在肿瘤侵袭转移的复杂过程中,蛋白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降解ECM而形成肿瘤细胞转移的通道。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组蛋白酶,又以MMP-2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TIMP-2是MMP-2的特异性抑制剂,可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且在多个环节产生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BF-GF是较强的血管新生诱导剂,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相关,抑制bFGF的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封菊  苑中甫  邱海峰 《癌症进展》2018,16(2):179-182
目的 探讨黏着斑激酶(FAK)表达量降低对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机制研究.方法以宫颈癌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转染RNA干扰载体,实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的细胞)、阴性对照组(细胞转染对照载体FAK-pGenesil-Ctrl)、干扰组(细胞转染重组质粒FAK-pGenesil-siRNA).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的FA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干扰组细胞中FAK蛋白的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干扰组细胞的迁移、侵袭数少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干扰组细胞中MMP-2、MMP-9蛋白的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但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RNA干扰FAK的表达量可以降低宫颈癌HeLa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MMP-2、MMP-9、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基因沉默Survivin对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凋亡、侵袭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性的影响。方法:培养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构建Survivin-shRNA载体。按照处理不同分为Survivin-shRNA组、GFP组和CON组。分别检测三组HXO-RB44细胞凋亡指数、细胞侵袭能力以及VEGF、MMP-2、MMP-9、CAS-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与CON组和GFP组相比,Survivin-shRNA组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显示Survivin-shRNA能明显降低HXO-RB44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结果发现,Survivin-shRNA可降低VEGF、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提高CAS-3的表达水平。结论:Survivin-shRNA可诱导HXO-RB44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能力,下调血管形成相关因子VEGF、MMP-2、MMP-9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陈景  黄香  宋海珠  陈龙邦 《癌症进展》2011,9(6):631-638,645
目的 观察顺铂( Cisplatin,DDP)预处理化疗联合CIK细胞对B16恶性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探讨DDP预处理化疗增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 induced killer cells,CIK cells)抑瘤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 建立C57BL/6小鼠B16黑色素瘤模型,测量肿瘤体积,绘制...  相似文献   

12.
Lung cancer is a devastating disease and a major therapeutic burden with poor survival rates. The discovery of rare cells with stem cell‐like properties in solid tumours is emerging as an important area of cancer research and may help explain the resistance of these tumours to current therapeutics. Despite rapid developments in cancer stem cell research in other solid tumours, progress in the lung has been hampered by an in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epithelial stem cell hierarchy, the heterogeneity of disease and the lack of a suitable in vivo transplantation model to assess stem cell behaviour. In this review we critically discuss what is currently known about the role of normal stem cells and cancer‐initiating cells in lung tumour development, and briefly discuss strategies aimed at advancing the field of lung stem cell biology,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design and manipulation of state‐of‐art mouse models.  相似文献   

13.
记忆性干细胞样T细胞(stem memory T cells,TSCM)是最近几年发现的一个细胞亚群,约占外周血中总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2%~4%,是记忆性T细胞的早期分化阶段,具有记忆性细胞和干细胞的特点,基因谱介于初始T细胞和中央记忆T细胞之间.记忆性干细胞样T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长期存活能力,这些特点使它们成为肿瘤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将简述记忆性干细胞样T细胞的一些特点,以及它们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CIK细胞在癌症患者外周血中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CIK细胞在癌症患者外周血与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对 145例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的CIK细胞 (CD+ 3 CD+ 56)及NK细胞 (CD-3 CD+ 56)进行标记分析。结果 :在中、晚期实体瘤患者中 ,CIK细胞表达呈高水平 ,CIK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为 (9 4 5± 5 4 4%) ,在早期表达水平不高 ,为 (3 2 2±2 2 9%)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并不影响其在外周血中的水平。NK细胞水平不如CIK细胞明显 ,两者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CIK细胞在中、晚期恶性肿瘤外周血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 ,发挥其重要的抗肿瘤细胞免疫作用 ,并不受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疾病种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相关基础研究显示其对多种血液及实体肿瘤有显著杀伤活性,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其对肿瘤患者有明确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CIK细胞治疗肿瘤是一种前景广阔且安全的方法,因此建立规范的培养和应用标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自1989年1月至1991年10月,我们应用6~7个月龄的胎儿脾脏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IL-2)共培养3天后制备成胎儿LAK细胞,静脉输注或肝动脉插管灌注治疗中晚期肝癌18例.结果疼痛减轻16例,占88.9%;食欲增加14例,占77%;临床完全缓解2例,占11%;部分缓解14例,占77%;总有效率占88.9%(16/18).而且LAK细胞治疗后患者周围血OKT_4比率升高,OKT_8比率下降,说明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改善.结果提示:①胎儿脾脏含有丰富的LAK前身细胞;②胎儿LAK细胞治疗中晚期肝癌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苯乙酸钠处理的胃癌细胞对LA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分化诱导剂苯乙酸钠是否能够增强LAK细胞的治疗效果,作者采用MTT法分析了苯乙酸钠处理的胃癌细胞对LA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苯乙酸钠处理的胃癌细胞MKN-28和MKN-45对LA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均增强。另外,苯乙酸钠处理的胃癌细胞粘附LAK细胞的活性亦增强。因此,苯乙酸钠处理的胃癌细胞对LA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增强可能在于其增强了效靶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苯乙酸钠与LAK细胞相结合有可能增强LAK细胞治疗肿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Weihua Z  Lin Q  Ramoth AJ  Fan D  Fidler IJ 《Cancer》2011,117(17):4092-4099

BACKGROUND:

Large multinucleated cells (MNCs) commonly exist in tumorigenic cancer cell lines that are used widely in research. However, the contributions of MNCs to tumorigenesis are unknown.

METHODS:

In this study, MNCs were characterized in the murine fibrosarcoma cell line UV‐2237 in vitro and in vivo at the single‐cell level.

RESULTS:

The authors observed that MNCs originated from a rare subpopulation of mononuclear cells and were positive for a senescent marker, β‐galactosidase. In addition, MNC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majority of clonogenic activity when cultured in hard agar; they were more resistant to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than mononuclear cells; they could undergo asymmetric division (producing mononuclear cells) and self‐renewal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most important; a single MNC produced orthotopic, subcutaneous tumors (composed mainly of mononuclear cells) that gave rise to spontaneous lung metastases in nude mice.

CONCLUSIONS:

The curr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owth of MNCs may be arrested under stress and that MNCs are highly resistant to chemotherapy and can generate clonal, orthotopic, metastatic tumors. Cancer 2011. © 2011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相似文献   

19.
Wu YY  Huang Q  Dong J  Lan Q 《癌症》2008,27(1):109-112
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大部分肿瘤来源于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一样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能够产生肿瘤组织团块中的各种增殖和分化的细胞。肿瘤干细胞可能来源于正常干细胞或分化细胞。干细胞niche是干细胞生存的微环境,通过提供抑制细胞增殖和生长的信号来维持干细胞于静止状态。干细胞niche功能异常会导致niche的数量增加,以及干细胞功能异常和数量增加。肿瘤干细胞可能在异常的niche中存活,打破这种异常的niche就会削弱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靶向肿瘤干细胞异常微环境的治疗策略可能是癌症治疗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20.
实体瘤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i XG  Zhao P 《癌症》2006,25(6):775-778
干细胞与肿瘤细胞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可能是肿瘤细胞的起源细胞。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中均分离和鉴定出具有干细胞特征的细胞群,称之为肿瘤干细胞。它们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肿瘤可能是一种干细胞疾病,这对认识肿瘤的发病机理和有效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