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柴胡证与少阳证、半表半里证名异质亦不同。少阳证以口苦、咽干、目眩为纲;柴胡证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呕而发热四大主证为凭;而半表半里只不过是前人对少阳区域划分的一种形式,故三者不能概而言之、一方统之。柴胡证专指小柴胡汤证,而不合《伤寒论》中以柴胡名方的另五个汤证。其四大主证之口苦、咽干、目眩三证在柴胡证辨证中应统为一证,不宜单列。“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是以“伤寒中风”为前提。虽日“但见一证便是”,但临证亦需详查。  相似文献   

2.
柴胡证与少阳证、半表半里证名异质亦不同。少阳证以口苦、咽干、目眩为纲;柴胡证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呕而发热四大主证为凭;而半表半里只不过是前人对少阳区域划分的一种形式,故三者不能概而言之、一方统之。柴胡证专指小柴胡汤证,而不合《伤寒论》中以柴胡名方的另五个汤证。其四大主证之口苦、咽干、目眩三证在柴胡证辨证中应统为一证,不宜单列。“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是以“伤寒中风”为前提。虽日“但见一证便是”,但临证亦需详查。  相似文献   

3.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少阳病之小柴胡汤证,人称半表半里证。持此论,自宋迄今,代不乏人:读仲景书,悟仲景义,用仲景方,愚谓“半表半里”之释,不能泥定于小柴胡汤,否则有违仲景原旨,亦与临床不大合拍。心感于斯,试为辨析,疏漏之处,尚祈教正。  相似文献   

4.
少阳证即小柴胡汤证或半表半里证,出自《伤寒论》。其提纲证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其本证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  相似文献   

5.
小柴胡汤,作为六经主方之一、和法的典型代表,其主治病症之多、适用病种之广,似已远远超过一般方剂,加之其配伍之巧妙、功效之奇特,更增添了其临证化裁的用途,然而,有关小柴胡汤的证治与功效,却一直疑惑颇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下疑问:(1)其所主的少阳之半,实质何在?(2)少阳病与柴胡证的关系究竟如何?(3)在柴胡证中胆与三焦的地位如何?(4)小柴胡汤和解的实际意义为何?(5)其主治少阳与泛治他病的的统一性何在?(6)如何驾驭小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经旨?本着理论指导实践、辨证结合论治的要求,试对这些古今争议较多的问题,作了理论上的分析与沟通,进而提出了统一证治的若干基本观点,为中医经典证治体系的系统化、规范化研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证与少阳病的关系是历代医家反复探讨的问题之一,少阳病的基本病变是胆气内郁,胆火上炎。小柴胡汤证病机以枢机不利为主,胆火内郁之邪不甚。少阳病与小柴胡汤证,虽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证与少阳病的关系是历代医家反复探讨的问题之一,少阳病的基本病变是胆气内郁,胆火上炎。小柴胡汤证病机以枢机不利为主,胆火内郁之邪不甚。少阳病与小柴胡汤证,虽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柴胡证以指导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方法:遵照张仲景提出少阳病治疗禁忌是以条文中脉症乃少阳病为前提进行分析。结果:柴胡证包括诸多小柴胡汤相关条文中的脉症。结论:张仲景提出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是由于少阳病具有枢机不利的病机特点,涉及的病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旨在说明小柴胡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报》2013,(9):1287-1291
目的:探讨《伤寒论》关于柴胡类证的辨证治疗。方法:对《伤寒论》中第98条、第101条、第104条、第147条、第149条进行分析。结果:①根据少阳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少阳病大致可分为气郁证、水郁证、气水同郁证。由于气郁程度的不同,还可分为气郁证、气滞证和气结证。②少阳病气机不畅而成气郁者,典型证候就是小柴胡汤证。少阳气郁较重而成气滞者,以大柴胡汤证为代表证候。如果少阳气机郁结日久不解,导致气机结滞而成柴胡加硭硝汤证。邪入少阳,影响水道,即会形成少阳水郁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③少阳气郁证呕而不渴,小便自利,是病在气分,气郁不畅,但气机郁结也会波及水道,兼有水道不利,所以小柴胡汤证间或有小便不利症状;少阳水郁证渴而不呕,小便不利,是病在水分,水郁不化,但水道郁滞也会波及到气机,所以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亦有胸胁满微结。④少阳气水同郁证与少阳气郁证、少阳水郁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少阳气郁证伴有水郁,是气郁不畅影响了水道的通调;少阳水郁证伴有气郁,即水道郁阻影响了气机的通畅。而少阳气水同郁证是气机与水道共同发生病变,郁滞较深,症状较重,涉及到与少阳相关的经脉和脏腑,是少阳气郁和少阳水郁误治后病变加重的证候。⑤柴胡类证并不全是少阳病,而少阳病中的大多证候属于柴胡类证,这就是柴胡类证与少阳病的关系。结论:《伤寒论》关于柴胡类证辨证治疗的条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小柴胡汤是《伤寒论》的著名汤方,专为少阳病而设。运用小柴胡汤必须掌握其要点,随证加减,唯柴胡不可更;大柴胡汤证由小柴胡汤证演化而来,是病邪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转重,邪热传入中清之腑所致。用大柴胡汤取其外解少阳和内清相火之腑实的作用。少阳所主的部位在半表半里,外与太阳相连,内与阳明相邻,故少阳病往往兼有太阳未尽之邪或兼见阳明之证,其病势不一定按规律出现,加之因患者体质、宿疾、误治等因素,都能使病情有不同变化,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兼变证。  相似文献   

11.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和解少阳、枢利气机之代表方剂,由于少阳位于半表半里之间,内系胆及三焦,涉及病位广泛,病证繁杂,且小柴胡汤方寒热并用,具有表里同治,升降相因,宣通内外的作用。临床上小柴胡汤不仅可以治疗伤寒少阳病,而且对心血管系统中的病证亦具有调治、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少阳病为半表半里之说提出执疑,依其证机、部位、治宜等逐条阐明少阳病非半表半里半证,以供研究《伤寒论》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少阳病治法临证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阳病是病邪侵袭少阳半表半里,影响少火敷布与枢机运转而出现的少火被郁与枢机不利的病变。《伤寒论》中对少阳病的治疗提出“和枢机,解郁热”,方用小柴胡汤或大柴胡汤。通过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对感冒、胆囊炎、胆道感染、顽固性失眠、痢疾、产后发热、牙痛的治疗,分析少阳病的症状和病机,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的方药分析,突出了少阳病的治疗以“清”为主,即清解少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小柴胡汤证的解释 ,对方中药物的分析以及通过医案的佐证 ,得出小柴胡汤证的病机是少阳之气郁滞 ,清阳不升 ,而致肺胃浊阴不降。  相似文献   

15.
本通过对小柴胡汤证的解释,对方中药物的分析以及通过医案的佐证,得出小柴胡汤证的病机是少阳之气郁滞,清阳不升,而至肺胃浊阴不降。  相似文献   

16.
深度挖掘《黄帝内经》病证结合思想,《黄帝内经》首开辨病论治之先河,在此基础上,又将辨病与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经络辨证及六经辨证有机结合,开启了病证结合思想的萌芽,为后世病机、证候、治则治法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病机、证候、治法、方药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与统一性,提出病证结合是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立论基础,循证病机-证治体系以疾病为研究基础,以病机为核心要素,以临床疗效为评价标准,“基于疗效,评价病机”是构建疾病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关键。在疾病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借鉴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通过“以方测证、验证病机”的方式,为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少阳、三焦、膜原系统论,旨在运用系统复杂性研究方法论,揭示其“一样的”半表半里证,“一样的”在以和为圣度的和解法。在类证求同系统层次上,探索其“不一样”的少阳、三焦、膜原半表半里证空间病位。“不一样”的和解少阳—胆腑、分削走泄—三焦、疏利透达膜原的证治法则。以及在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杏朴苓温胆汤,达原饮类方辨证求异子系统层次上,承传经典,开拓外感热病半表半里证候学研究,为中医中药积极主动地介入当今全球化烈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8.
柴胡汤类方证及和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柴胡汤类方证及和法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认为 :半表半里不应理解为一半表证一半里证 ;大柴胡汤非治少阳兼阳明证而是少阳病之主方正方 ;对“但见一证便是”的理解应是着眼于少阳位于半表半里及主持枢机的特殊性方面 ;和法只是针对少阳病的一种治法 ;小柴胡汤非扶正祛邪而是扶正以祛邪 ,体现治法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大,小柴胡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小柴胡汤是《伤寒论》的著名汤方,专为少阳病而设。动用小柴胡汤必须掌握其要点,随证加减,碓柴胡不可更;大柴胡汤证由小柴胡汤证演化而来,是病邪由浅入深,病情由轻转重,邪热传入中清之腑所致。用大柴胡汤取其外解少阳和内清相火之腑实的作用。少阳所主的部位在半表半里,外与太阳相连,内与阳明相邻,帮少阳病往往兼有太阳未尽之邪或兼见明之证,其病势不一定按规律出现,加之因患者体质、宿疾、误治等因素,都能使病情有  相似文献   

20.
浦琼华  廖华君  张红陶 《中医学报》2019,34(9):1840-1843
现代医家大多将皮肤瘙痒病的病位归之于肺,责之于风、湿、热、瘀等。然早在汉代,张仲景便从六经"三阳"的角度辨治:其在太阳,其位最表,故宜汗之散之,可选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加术汤、大青龙汤等治之;其在阳明,病为在里,故宜清之利之,可选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皮炎汤等治之;其在少阳,病为半表半里,故宜和之解之,可选用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治之。然而,临床病证往往错综复杂,治疗时不可拘于一经,需灵活辨治,方可收到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