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严重血管并发症,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通常发现时已存在蛋白尿,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易导致肾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临床上多采用前列地尔治疗DN,有较好效果。为此,本文对老年DN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长期慢性高血糖导致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即为一种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患者常合并抑郁症,使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降低~[2]。本研究探究糖尿病肾病合并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长期慢性高血糖导致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即为一种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患者常合并抑郁症,使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降低~[2]。本研究探究糖尿病肾病合并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何萍  鲁冰冬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52-1453
糖尿病肾病(Diabitese nephrotis,DN)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常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糖尿病肾病早期以微量白蛋白尿为特征,若在此阶段进行有效干预治疗,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有可能控制和延缓DN的进一步发展。有研究证实,无论是否伴有高血压,缬沙坦均能有效减少2型糖尿病的微量白蛋白尿[2]。张芸等报道冬虫夏草制剂有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3],为观察缬沙坦联合冬虫夏草制剂是否可以提高治疗DN的疗效,我院进行了研究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早期治疗DN对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作者收集了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了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DN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DM)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据Anderson等统计,DM患者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约占DM患者的5%~10%[1]。在治疗DN的终末期时,严格控制血糖可延缓肾病及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防止过度分解代谢,减少感染,改善胃麻痹,降低心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 ,与血小板功能亢进有关 [1 ] ,血小板 α-颗粒膜蛋白 (GMP- 140 )是体内血小板活化后的产物 ,因其只识别活化血小板膜蛋白抗原 ,故具有高度特异性 [2 ] 。本文测定 43例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GMP- 140 (2 3例伴 DN,2 0例无 DN)含量 ,并就其在监测 DN早期产生的临床意义作一探讨。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来自本院内科门诊的 43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 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无心、肝、肺功能不全病史。按照其有无肾病分为糖尿病有肾病组和无肾病组。糖尿病有肾病组 2 3例 ,男 13例 ,女 10…  相似文献   

8.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为糖尿病患者主要的微小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有调查显示,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为9.3%,预计2030年将上升至10.2%[1]。国内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DN,其已成为慢性肾脏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2]。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还会导致血脂异常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3]。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其中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则是严重并发症中的一种[1]。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多为肾小球高压力、高滤、高灌注,脂质代谢紊乱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3],进而使患者病情恶化,导致病死率大大增加。目前DN缺乏根治性药物[4],积极的早期干预可延缓或阻止病情进展。目前,保护肾脏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心脏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川芎嗪治疗前后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探讨川芎嗪对DN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及川芎嗪治疗21d后留取空腹静脉血液及24h尿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放免法测定24h尿蛋白排泄率。[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降低(P<0.05)。[结论]川芎嗪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抑制TGF-β1的表达可能是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肾病(DN),其发生率约为20%左右,占终末期肾病患者的30%[1]。本研究通过对疏血通、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的对比来探讨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内  相似文献   

12.
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治疗治疗方法。[方法]66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降血糖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血糖治疗的同时予以阿魏酸钠注射液。[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HbA1C、UA、ET-1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阿魏酸钠(SF)对早期DN微蛋白尿的改善和控制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我国的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2011年,中国成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已上升到11.6%,多种因素促进其发展为糖尿病肾病(DN),微炎症参与其中,而糖尿病肾病患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反过来又促进疾病的进展,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对DN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预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本文将详细阐述微炎症与营养不良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为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营养不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恶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已普遍认为糖尿病肾病 (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 ,对DN的早中期预防和诊治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而饮食治疗又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环 ,必须予以严格实施。一、糖尿病肾病饮食治疗的理论依据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观察到高蛋白饮食能增加肾小球的灌注和压力 ,加重糖尿病所引起的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而低蛋白饮食能延缓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的进程。Zarazaga等[1] 通过对 1988~ 1999年的4 5个相关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得出 ,对于 1型糖尿病 ,特别是已出现肾小球高滤过的患者 ,限制蛋白饮食能在不依赖血糖控制的情况下明显减少夜间微量…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约有40%~50%的1型糖尿病及20%2型糖尿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1]。目前对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2]。而糖尿病肾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过程中并发症高,耐受性差。我科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2015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患病人数为1.096亿,到2040年我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1.5亿[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发达国家,约30%~40%的糖尿病患者并发DN,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2]。在我国,DN是ESRD的第二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特点是持续性蛋白尿、高血压,常伴有心血管并发症和进行性肾功能丧失^[1]。糖尿病足发达国家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发展中国家也将迅速成为ESRD的主要原因。据报道,西方国家50%以上接受肾替代治疗的患者为糖尿病所致的ESRD,近几十年来,糖尿病肾病导致终末期肾病在我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绝大部分需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出量明显增加,并且大量血浆蛋白从肾脏中排出,导致肾小球硬化[3-4]。目前,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在于延缓及阻止病程进展,效果并不理想,且不良反应较为明显[5]。研究证实,中医药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获得良好疗效[6]。本文旨在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治疗的疗效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在我国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ohropathy,DN)是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后第二位构成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常见病因。血液透析是ESRD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发生率20%[1]。DN患者较非DN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更高[2-3]。笔者观察低温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对2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随着糖尿病并发症的增多,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可以改善肾脏功能,延缓肾病的进程。笔者采用新型的ACEI-苯那普利治疗DN患者83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