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例右室心肌病临床均在除外其他器质性累及右心病变的基础上并经彩超证实病变主要累及右室,表现右室内在增大,正常右室内径<20min,17例中右室内径增大至24~29mm,4例石室壁增厚,其厚度为9~12mm。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 ,11岁 ,活动后发绀、气促伴蹲踞 10年余。查体 :口唇轻微发绀 ,杵状指、杵状趾 ,两肺呼吸音清晰、对称 ,胸骨左缘第 3、第 4肋间可闻及 3~ 4/Ⅵ级收缩期粗糙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心电图示右室肥厚。胸片示肺血少 ,肺动脉段凹陷 ,靴型心 ,右心室增大。心超提示右房右室扩大 ,左房室正常 ,主动脉骑跨度为 5 0 %。主动脉∶肺动脉=2 .5∶1,室间隔缺损直径 2 0mm ,双向分流。右室流出道狭窄 ,内径 13mm ,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内径分别为 16mm、10mm和 8mm ,冠状静脉窦扩张直径达 13mm。提示先天性心脏病 ,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了184例高血压病左房增大患者左房内径与左室结构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左房内径≥40mm组,左心室扩大或肥厚的发生率显著高于<40mm组(P<0.01)。提示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内径增大有伴随左室结构改变的趋势,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体征。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心室通道为罕见的心脏畸形。我院手术治疗成功 2例 ,经随访均发育正常。例 1,女性 ,8岁 ,以活动后心慌、气短 3年入院。查体 :Bp 14 /8kPa ,P 90 ,身高 110cm ,体质量 2 5kg。无紫绀及杵状指 ,心前区隆起 ,胸骨左缘 3、4肋间可触及连续性震颤 ,并听到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P2 亢进 ,固定分裂。EKG右室肥大。心胸比率 :0 .5 8。超声心动图见右房、右室及主动脉内径增大 ,右冠瓣上离右冠状动脉口左上 5mm处见一管状物通向右室流出道 ,内径 7mm ,右室内瘘口 7mm。1995年 3月 7日 ,在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 ,胸骨正中劈开…  相似文献   

5.
陈世蓉  高祖玲 《重庆医学》1998,27(5):298-299
回顾分析的10年收治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增大患者60例,左心房戏在0-59mm为第一组,≥60mm,为第二组(30例),比较两组左心房附壁血栓,脑栓塞、心房纤颤、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发现第二组左心房附壁血栓、脑栓塞、心房纤颤、心力衰竭镁较高,其发生率与左房内径有较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右心室病变为主的心肌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以右心室病变为主的心肌病患者13例.结果11例患者右心房明显增大,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患者左心室轻度增大。超声心动图观察右心室形态变化.8例以右心室显著增大为主要特点,表现为右心室弥漫性扩大或局限性扩张.右室壁变薄,右室壁普遍性或局限性运动减弱,心尖小梁部和右室流人部肌小梁粗大,回声增强。5例以右室心尖小梁部闭塞为主要特点,表现为右室腔缩小、变形,心尖小梁部明显缩小或完全闭塞,右室流出道正常或扩张,增厚的右室壁回声增强,心包膜厚度正常。结论以右心室病变为主的心肌病超声显像特点为右室扩大、室壁变薄、运动减弱或右室腔缩小、变形.心尖小梁部明显缩小或完全闭塞等两种表现。这些特征对以右心室病变为主的心肌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2 0岁 ,以腹胀、心悸、颜面浮肿一年就诊。查体 :紫绀面容 ,颜面部轻度浮肿 ,颈静脉怒张 ,双肺呼吸音粗 ,心尖部可闻及 2 / 6级杂音 ,腹部中度膨隆 ,肝脾触诊不满意。腹水征阳性。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早 ,Ⅱ 传导阻滞 ,心室晚电位阳性。胸片 :右房室明显增大 ,肺动脉段增宽。B超检查肝脾肿大 ,少至中量腹水。彩超检查 :右房内径 59mm ,右室内径 65mm ,右室流出道59mm ,主肺动脉径 2 9mm ,左室壁变薄 ,运动弱 ,左房室径相对缩小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三尖瓣少量返流 ,追问病史患者自幼开始活动后口唇发紫 ,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  相似文献   

8.
报告41例巨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直径15mm~36mm计有伴主动脉脱垂关闭不全8例,单纯主动脉瓣脱垂4例,右室流出道梗塞9例和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3例,无一例手术死亡。就混合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病变及肺动脉高压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12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主(30/35,88.6%),合并右室梗塞时多为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胸前常规导联ST段抬高组以累及右室者为多(42.9%,12/28),而合并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则以累及后侧壁为多(54.9%,28/51)。结果提示右室梗塞合并邻近部位梗塞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临床分析138例川崎病,结果:符合其诊断标准中6项主要症状者71例,5项者50例,4项件二维伪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2I)-CFM)检查冠状动脉扩张(CAD)者17例1.75例有心肌炎。2D-CFM检查63例,有30例CAD,内径>3mm,2例4~5mm。1例左右冠状动脉瘤(CAA)[9 11mm],且合并心包积液,二尖瓣主动脉瓣重度返流。随访65例,急性期2D-CFM异常的28例,于病程6个月至1年,26例恢复正常。继续随访3~5年,均正常。有2例(病程3个月),冠状动脉内径仍大于3mm。治疗中首选阿斯匹林,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以自行研制的GP-E骨盆测量仪,对32例临产孕妇的骨盆内径线进行了检测,提出骨盆内径线的测量数据。测量出坐骨棘间径为(101.09±5.19)mm;骨盆出口前矢状径(61.20±3.48)mm;胃盆出口后矢状径(90.40±2.95)mm,骨盆出口前后径(115.34±10.35)mm。为了验证仪器的准确度,又用游标卡尺(精确度1%mm)和GP-E骨盆测量仪对30例骨盆标本径线和34例住院特产  相似文献   

12.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TAPVD)发病率在先心病中占15%,本科超声诊断并手术证实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女,9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易患感冒。体格检查,发育营养不良,紫绀杵状指(趾),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P2)亢进伴固定分裂。周围血管征呈阴性。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所见:①二维超声:右房增大,右室增大(33mm),左房偏小,左室内径正常。主动脉内径14mm,主肺动脉内径23mm。室间隔连续完好,房间隔中部回声中断约18mm。…  相似文献   

13.
报告4l例巨大空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直径15mm~36mm。计有伴主动脉瓣脱垂及关闭不全8例,单纯主动脉瓣脱垂4例,右室流出道梗塞9例和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3例。无一例手术死亡。就混合型空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病变及肺动脉高压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心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彩色多普超声心动图检查58例川崎病患儿,测量冠状动脉直径,测量房室大小,计算心功能(EF%),观察各瓣膜有否返流及心包有无积液。结果58例川崎病患儿中发生心脏异常改变有31例(53.45%),冠状动脉病变28例,其中单纯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17例,右冠状动脉主干3例,左右冠状动脉同时累及8例,2例发生冠状动脉瘤,左室增大9例,右室增大6例,全心增大4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8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6例,心包积液13例,2例有短期内心功能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动态观察冠状动脉的病理改变、进展及估计预后,是无创评价和随访川崎病心脏改变的最具价值的应用工具。  相似文献   

15.
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最有效方法是在喉镜吸引分泌物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本组103例插管中,存活85例,有效率82.5%,插管要准,稳,快,掌握插管的内径和浓度。内径:早产儿,足月儿、巨大儿分别为2.5mm,3.0-3.5mm,3.5-4.0mm,浓度:体重1kg,2kg,3kg患儿插入至唇深度分别7cm,8cm,9cm.要反复练习,熟悉插管技术和注意事项,凤提高新生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肺栓塞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12年2月38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增强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诊断。应用SPSS 13.0软件对超声心动图及肺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示肺动脉分叉处血栓1例(2.6%),右心增大14例(36.8%),肺动脉增宽13例(34.2%);肺动脉压轻度增高13例(34.2%),中度增高6例(15.8%),重度增高7例(18.4%);D型征9例(23.7%),左心增大7例(18.4%),大致正常4例(10.5%)。CT示肺动脉主干及双支病变20例(52.6%),动脉分支及单支病变18例(47.4%)。分支或单支病变者,超声示右室内径(22.5±3.2)mm,肺动脉压力(25.5±26.4)mm Hg;双支及主干病变者,超声示右室内径(26.96±4.7)mm,肺动脉压力(56.3±25.4)mm Hg;两组右室内径及肺动脉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不但可以对肺栓塞高危患者进行筛查,更重要的是可与心脏急危重症进行鉴别。在基层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肺栓塞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ECHO)对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APE的16例患者在4~6h内行床旁经胸ECHO检查。结果 超声直接检出肺动脉血栓2例。间接征象12例,表现为右房舒张末内径(RAJDd)、右室舒张末内径(RVIDd)的增大并有右室室壁运动降低,左房舒张末内径(LAIDd)、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的缩小伴室间隔向左侧偏移,三尖瓣返流10例,ECHO检查正常4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对有直接征象的APE作出诊断,对间接征象的APE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8.
曲和平 《黑龙江医学》2002,26(7):566-566
房间隔膨出瘤是一种很少见的心内结构异常。本文报告2例首先由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房间隔膨出瘤。1 病例摘要病例 1:男患 ,5 0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二维超声心动图 :左房、左室内径轻度增大 ,右房、右室内径正常 ,室壁厚度正常 ,运动协调 ,收缩幅度正常 ,各瓣膜回声、结构、形态、启闭未见异常 ,室间隔连续完整 ,形态正常 ,房间隔连续完整、形态失常 ,于房间隔中段见呈囊袋状膨入右房 ,收缩期与舒张期均向右房膨出 ,其基底宽 2 2mm ,膨出高度约 16mm ,膨出部房间隔较薄 ,无明显活动 ,主动脉、动脉内径正常。彩色多普勒 :各瓣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的PE的19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对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右心功能进行动态评价. 结果 19例PE患者中,17例患者右心室内径增大,肺动脉内径增宽,三尖瓣返流,检出2例右室血栓,1例右房血栓,6例肺动脉附壁血栓;溶栓治疗10天后1例右房、右室、肺动脉附壁血栓消失,1例主肺动脉及右肺动脉附壁血栓消失,3例右房、右室恢复正常,肺动脉内径恢复正常,14例右房、右室内径较前缩小,主肺动脉内径缩小,肺动脉收缩压下降.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动态观察PE患者的右心功能及变化,虽难以直接诊断但可动态评价右心功能,对临床早期诊断及评判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以自行研制的GP-E骨盆测量仪,对32例临产孕妇的骨盆内径线进行了检测,提出骨盆内径线的测量数据。测量出坐骨棘间径为(101.09±5.19)mm;骨盆出口前矢状径(61.20±3.48)mm;骨盆出口后矢状径(90.40±2.95)mm,骨盆出口前后径(115.34±10.35)mm。为了验证仪器的准确度,又用游标卡尺(精确度1%mm)和GP-E骨盆测量仪对30例骨盆标本径线和34例住院待产妇女的骨盆外径线分别进行了对比测量观察。结果表明:两种测量结果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