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临床与大体病理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73例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临床表现及其大体形态等。结果:73例患者中,腺瘤样瘤发生于子宫者72例,其中子宫与卵巢冠同时发生者1例,另有发生于输卵管系膜1例。子宫腺瘤样瘤占同期子宫标本的2.4%,肿瘤多位于子宫浆膜下及近浆膜的子宫肌壁间,粘膜下少见。72例呈结节状,其中单发68例,多发4例,肿瘤直径1~5cm,余1例呈弥漫性生长。合并平滑肌瘤或腺肌病的比例为75%。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主要有月经紊乱21例,月经量增多17例,痛经27例,月经中期疼痛4例。大体检查可见特征性表现,肿瘤切面呈实性,灰白及灰黄色,质地较软,有网格与细小孔隙或小囊腔形成,小孔内有半透明稀粘液,肿瘤与周围肌层分界不清,无假包膜。镜下见肿瘤细胞组成形态不一的腺样及腔隙样结构,腔隙内衬以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伴平滑肌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6例肿瘤细胞间皮细胞抗体(Mc)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均阳性。结论: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为间皮起源,子宫为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子宫腺瘤样瘤的实际发病率远高于文献报道。临床及病理检查均易误诊和漏诊,应引起临床及病理医师的重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子宫和输卵管腺瘤样瘤3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和输卵管腺瘤样瘤的发生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子宫和输卵管腺瘤样瘤3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3例患者中,31例发生于子宫,2例发生于输卵管,肿瘤多位于浆膜下及近浆膜的肌壁间。其中32例呈结节状生长,结节直径1~5cm不等,1例妊娠患者肿瘤弥漫性生长伴梗死。子宫腺瘤样瘤中合并子宫平滑肌瘤19例(58%),子宫腺肌病6例(18%),同时合并两种情况者2例(6%);合并卵巢畸胎瘤4例(12%),仅为腺瘤样瘤3例(9%)。镜下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腔样结构组成,周围可见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肿瘤腺腔样成分呈现CK及Calretinin阳性,CD34阴性。结论子宫和输卵管腺瘤样瘤为间皮起源,子宫为最常见部位。检测CK及Calretinin有助于腺瘤样瘤的诊断。其生物学行为为良性。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瘤样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提高对子宫腺瘤样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全子宫切除及肌瘤剥除术 6 34例中确诊为子宫腺瘤样瘤的 11例进行病理巨检和镜检观察。结果 :子宫腺瘤样瘤合并平滑肌瘤 5例 ,子宫腺瘤样瘤合并子宫肌腺病 3例 ,子宫腺瘤样瘤合并平滑肌瘤及子宫肌腺病 1例 ,子宫腺瘤样瘤 2例。结论 :仔细巨检、取材及镜检能提高子宫腺瘤样瘤的诊断 ;子宫腺瘤样瘤多与子宫平滑肌瘤并存 ,尚可与子宫肌腺病并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研究68例腺瘤样瘤的病例资料。结果:68例腺瘤样瘤中,50例位于子宫肌壁间,12例位于子宫浆膜下,1例位于子宫粘膜下,3例位于卵巢冠,2例位于输卵管系膜。肿瘤直径0.5~6cm。发病年龄24~62岁,中位年龄44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大体检查:均为实性结节型,部分可见小囊腔样结构,囊内容黏液或无内容物。光镜下示:瘤细胞组成形态不一的腺样及腔隙样结构,腔隙内衬以单层扁平上皮细胞。腔隙内黏液物Alician Blue染色阳性,PAS染色阴性。免疫表型:CK(AE1/AE3)、Vimentin、HBME-1均表达,CD31、CEA、EMA均不表达,calretinin仅1例不表达,余均表达。40例有随访资料,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均无复发。结论: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是间皮来源的良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升子宫腺瘤样瘤的诊断水平。 方法 对广东省中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9例子宫腺瘤样瘤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结果 59例子宫腺瘤样瘤患者年龄平均(39.8±8.6)岁,临床表现多样化,以月经异常为主;腺瘤样瘤直径平均(2.7±1.9)cm,多为单发,多位于子宫肌壁;多数患者合并子宫平滑肌瘤或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合并异位妊娠比例较高(7.84%)。免疫组化显示CK AE1/AE3、Vimentin、Calretinin阳性率均达到98.3%。部分病例HBME-1阳性。 结论 子宫腺瘤样瘤是一种临床和病理检查易误诊和漏诊的少见间皮源性肿瘤,临床上常与子宫平滑肌瘤等多种疾病伴发,并可能与异位妊娠的发生有因果关系。免疫组化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子宫腺瘤样瘤的病理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子宫腺瘤样瘤的病理形态和子宫腺瘤样瘤与子宫其他良性肿瘤的区别。方法对4513例子宫标本中的腺瘤样瘤和描述为富于淋巴管、脂肪的子宫肿瘤进行复查,必要时补体切片请病理学家确诊,共诊断子宫腺瘤样瘤18倒,按Lee和Tiltman的诊断分型分为丛状型、腺管型和脉管型。结果18例子宫腺瘤样瘤占同期子宫标本的0.4%,50%的肿瘤位于近宫角处,肿瘤直径1~5cm,切面可见微小孔隙,镜下大部分表现为脉管样形态。多数肿瘤距离浆膜≤3.9mm。18例均伴有平滑肌增生,未见浆膜增生和化生,亦不伴有子宫内膜增殖性病变。结论子宫腺瘤样瘤不少见,主要类型是脉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声像图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及声像图表现。结果:10例子宫腺瘤样瘤7例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或阴道流血,3例无自觉症状。术前体检或超声检查均误诊。超声检查病灶呈中等回声或低回声不均质结节,边界欠清。6例位于浆膜下,4例位于子宫肌壁间,直径1.1~10.0 cm。镜下见肿瘤由腺腔样结构组成,内衬扁平或低柱状上皮细胞,腔内可见淡染的黏液物,间质为疏松或致密纤维或纤维和平滑肌束的组合。免疫组化检查10例患者腺瘤样瘤肿瘤细胞CK(AE1/AE3)(+)、Vimetin(+)、广谱细胞角蛋白(+),癌胚抗原(-)、CD34(-)。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其中4例伴发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结论:子宫腺瘤样瘤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前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诊断,需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腺瘤样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经手术切除物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子宫腺瘤样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分析其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特点。结果:84例子宫腺瘤样瘤超声均显示实性回声,其中显示低回声78例(92.9%),中等回声3例(3.6%),高回声3例(3.6%)。病灶位于肌壁间64例(76.2%),浆膜下13例(15.5%),黏膜下2例(2.4%),5例具体位置不详(6.0%)。肿瘤直径0.5~6.0 cm,以1~3 cm多见,占65.5%(55/84)。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内少许或无彩色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对子宫腺瘤样瘤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子宫内膜癌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为妇女的23/10万。近10年来的5年生存率持续改善,在柏林约为75%。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类:(1)癌前期:轻度腺瘤样增生(I级);中度腺瘤样增生(Ⅱ级),即非典型腺瘤样增生;重度腺瘤样增生(Ⅲ级),即子宫内膜原位癌。(2)癌:腺癌、透明细胞癌、腺棘皮癌、腺鳞癌、乳头状癌、分泌性腺癌、粘液性腺癌、未分化癌。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组织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材料来源于分段刮宫或子宫镜活检。子宫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阴道流血,涉及多个部位的不同因素,其中以子宫的病变最为常见,如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过长或不典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息肉、腺癌及各种类型的肉瘤。宫颈病变如鳞状细胞癌、腺癌、息肉、炎症、萎缩性溃疡等。阴道病变如癌症、炎症等。绝经后输卵管病变引起的阴道流血,以输卵管癌为主要来源。卵巢病变引起的流血,以功能性卵巢肿瘤为主。所以如果检查仅局限于子宫,则必将有部分病例漏诊,  相似文献   

11.
卵巢良性病变的保守性手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卵巢良性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它包括卵巢瘤样病变及卵巢良性肿瘤。卵巢瘤样病变其发病原因涉及生理及病理两方面,常见的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卵巢内膜样囊肿、多囊卵巢等,有时卵巢瘤样病变还涉及卵巢功能,在临床上常和真性卵巢肿瘤混淆。卵巢肿瘤种类繁多,组织结构复...  相似文献   

12.
子宫腺瘤样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虞积荣  王嘉羚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12):727-728,T08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电子显微镜检查方法,观察2例子宫腺瘤样瘤中凝血因子VIII、角蛋白、波形蛋白、癌胚抗原的分布及超微结构的特点,结果:肿瘤细胞中Fviii及CEA阴性;Keratin及Vimentin阳性,共存在肿瘤细胞内。电子显微镜下见细胞之间有桥粒连接,并见张力原纤维,腺腔被覆上皮表面有大量细而长的微绒毛。提示:腺瘤样瘤是一种间皮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和解放军202医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4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病理蜡块进行分析,16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EM组),24例为原发卵巢子宫内膜样癌(NEM组),同期50例原发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为对照组。比较分析3组一般特征、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EM组较NEM组年轻9岁,较对照组年轻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盆腔包块及下腹胀痛,盆腔包块持续半年以上患者多见。NEM组主要为下腹胀痛及阴道不规则流血。EM组5年存活率为75.0%,NEM组为62.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临床医生要认识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伴有子宫内膜异常的盆腔子宫内膜样癌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伴有子宫内膜异常的盆腔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9 例子宫内膜样癌(包括8 例卵巢与1 例阔韧带子宫内膜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40% 的盆腔子宫内膜样癌伴有子宫内膜异常,其中半数内膜病变为癌。子宫内膜与卵巢同时合并癌者在子宫内膜癌中占6.1% 。双癌病人平均年龄较单癌年轻,且更常见异常阴道出血。多数盆腔子宫内膜样癌为部分实性或以实性为主。肿瘤中的纤维性间质显著。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常伴子宫内膜异常,其中半数为同时或单独发生的卵巢与子宫内膜双原发癌。双原发癌组的临床表现与单癌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骨连接素2(SPOCK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40例、正常卵巢组织10例及卵巢异位内膜组织11例中SPOCK2及MMP2蛋白表达,比较各组织中SPOCK2及MMP2的表达差异及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POCK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及异位内膜组织(P0.05),SPOCK2蛋白表达与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分化程度及分期无关(P0.05);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MP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异位内膜组织(P0.05),MMP2蛋白表达与卵巢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SPOCK2及MMP2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SPOCK2表达缺失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相关,MMP2蛋白表达增加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进展具有相关性,参与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的侵袭、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卵巢的子宫内膜样癌p53基因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DNA倍体分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与残存瘤的关系等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及p53、PCNA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对卵巢的子宫内膜样癌13例进行倍体分析及基因、抗原测定。结果:DNA异倍体率为78%,p53基因蛋白表达率为46%,PCNA表达率为92%。DNA倍体分析与临床Ⅱ~Ⅳ期、病理2~3级及残存瘤>2cm者有关,异倍体阳性率分别为90.9%、88.8%、87.5%,明显高于临床Ⅰ期、病理1级及无残存瘤者。p53在临床Ⅱ~Ⅳ期、病理2~3级表达率分别为68.6%和55.5%,均高于临床Ⅰ期及病理1级者,并对DNA倍体水平与p53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论:DNA异倍体与p53基因蛋白表达阳性可作为卵巢的子宫内膜样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p53抑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冷金花,郎景和,郭丽娜,沈铿,许秀英本研究通过检测28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p53抑癌基因的表达情况,以探讨p53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临床和病理表现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及组织标本:我院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子宫、卵巢特殊类型癌C-erbB-2的扩增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鉴别聚合酶链反应(DPCR)检测子宫、卵巢特殊型癌标本23例C-erbB-2癌基因的扩增。结果:23份中,16份(69.5%)含有扩增的C-erbB-2(2~8倍不等),其中子宫内膜透明细胞腺癌、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及卵巢的子宫内膜样癌全部含有扩增的C-erbB-2;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内膜腺棘癌、腺鳞癌中则部分有扩增。组织学分化差、临床期别晚的患者有较高的C-erbB-2扩增率。术后随诊6~48个月,无瘤生存13例中,9例C-erbB-2扩增、占69.2%;带瘤生存及死于肿瘤的10例中,8例C-erbB-2扩增、占8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同常见典型的子宫内膜腺癌一样,C-erbB-2在子宫、卵巢特殊型癌中亦有较高的扩增率。C-erbB-2扩增对预测此类肿瘤患者预后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育龄期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表现形式,严重威胁女性生殖健康,降低患者生育力,给患者心理及经济造成重大负担。目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仍面临着诊断延迟、疾病进展及后续治疗损伤卵巢储备功能、术后高复发率等问题,这些原因都直接或间接降低女性生育力。但临床尚无关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储备功能保护的统一标准治疗方案。从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早诊断及药物治疗、适合的手术方式及生育力保存方式选择、术后管理等方面,综述关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储备功能保护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在最大程度保护卵巢储备功能的基础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女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卵巢间质黄素瘤与妊娠黄素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黄素瘤或称黄体瘤(Luteoma)可分为间质黄素瘤及妊娠黄素瘤,因瘤细胞能产生类固醇,故Janovski(1973)认为来源于性索间胚叶衍化的良性肿瘤,而Fox(1976)则认为系属类脂质细胞组肿瘤,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卵巢组织分型,则单独将妊娠黄素瘤列为瘤样病变。因本瘤近年文献报导渐多,且又往往具备内分泌症状,故引起了妇科临床及病理医师们的重视,国内尚未见报导,兹将本瘤有关特征综述如下,以供参考。卵巢间质黄素瘤 Giordano(1944)报告第一例,患者69岁,阴道不规则出血伴男性化3年。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卵巢皮质肿瘤直径1.5厘米。因双侧卵巢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