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酶1(ERCC1)在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对术后铂类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9例Ⅰ~Ⅲ期手术切除、术后铂类辅助化疗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比较ERCC1表达对Ⅰ~Ⅲ期NSCLC手术并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生存期的影响. 结果:59例患者中,ERCC1表达阳性组31例(52.5%),手术后辅助化疗的总体生存期为20.4个月;ERCC1表达阴性组28例,生存期为36.7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ERCC1阴性组在阳性组之上;Log-Rank检验,两者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COX多因素回归示TNM分期和ERCC1表达是该组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 结论:Ⅰ~Ⅲ期NSCLC ERCC1表达阴性组可从铂类辅助化疗中获益,ERCC1可作为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2.
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RCC1和BRCA1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1(ERCC1)和乳癌易感基因1(BRCA1)的表达以及新辅助化疗对两者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110例NSCLC组织(50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60例行常规手术而术前未经化疗)ERCC1、BRCA1的表达.结果 ERCC1主要在NSCLC组织细胞核表达,细胞浆有少量表达,总阳性表达率为59.09%.BRCA1在细胞核表达,总阳性表达率为74.55%.ERCC1、BRCA1表达强度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u=-1.557~-0.032,H=0.003~3.151,P>0.05).新辅助化疗组ERCC1、BRCA1总阳性表达率为68.00%、80.00%,单纯手术组为51.67%、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365、-3.011,P<0.05).ERCC1与BRCA1的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0.264,P<0.01).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影响NSCLC组织中ERCC1、BRCA1的表达,从而影响肿瘤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在肿瘤化疗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含铂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1(ERCC1)和乳癌易感基因1(BRCA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50例NSCLC病人含铂新辅助化疗前后ERCC1、BRCA1的表达。结果 ERCC1主要在细胞核表达,细胞浆有少量表达;BRCA1在细胞核表达。含铂新辅助化疗前ERCC1、BRCA1阳性表达率为48.00%、64.00%,化疗后为68.00%、80.00%,化疗前后二者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657、-3.083,P<0.01)。ERCC1、BRCA1表达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41.67%、40.63%,表达阴性者为73.08%、88.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055、11.016,P<0.05、0.01)。结论含铂新辅助化疗可影响NSCLC组织中ERCC1、BRCA1的表达,从而影响肿瘤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ERCC1表达与患者预后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992年2月~1994年1月及2002~2005年经根治性手术并获长期随访的152例Ⅰ-Ⅲ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Ⅰ期NSCLC患者术后随机分成不化疗组和化疗组;Ⅱ、ⅢA期术后均采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标本的ERCC1表达.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性,并行Cox模型多囚素分析.结果 Ⅰ期NSCLC患者ERCC1高表达者,不论化疗与否其预后都明显好于ERCC1低表达者.其中ERCC1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1.30%、86.74%,低表达组则为96.43%、60.71%、57.14%(P=0.0058).不同于Ⅰ期NSCLC,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低表达则有较好预后.其中Ⅱ期ERCCI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MST)为60.0 月,而高表达者仅为25.5月(P=0.0442);ⅢA期ERCC1低表达组MST为41个月,高表达组仅为24个月(P=0.0203).结论 ERCC1表达对Ⅰ~ⅢA NSCLC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存在双相效应.在Ⅰ期NSCLC中,ERCC1高表达是预后良好的独立指标;而对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高表达更多体现的是对铂类耐药;故采用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可能将无助提高术后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ERCC1表达与患者预后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992年2月~1994年1月及2002~2005年经根治性手术并获长期随访的152例Ⅰ-Ⅲ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Ⅰ期NSCLC患者术后随机分成不化疗组和化疗组;Ⅱ、ⅢA期术后均采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标本的ERCC1表达.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性,并行Cox模型多囚素分析.结果 Ⅰ期NSCLC患者ERCC1高表达者,不论化疗与否其预后都明显好于ERCC1低表达者.其中ERCC1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1.30%、86.74%,低表达组则为96.43%、60.71%、57.14%(P=0.0058).不同于Ⅰ期NSCLC,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低表达则有较好预后.其中Ⅱ期ERCCI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MST)为60.0+月,而高表达者仅为25.5月(P=0.0442);ⅢA期ERCC1低表达组MST为41个月,高表达组仅为24个月(P=0.0203).结论 ERCC1表达对Ⅰ~ⅢA NSCLC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存在双相效应.在Ⅰ期NSCLC中,ERCC1高表达是预后良好的独立指标;而对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高表达更多体现的是对铂类耐药;故采用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可能将无助提高术后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的分析ERCC1和P53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手术切除NSCLC患者石蜡包埋标本中ERCC1和P53蛋白的表达,所有患者接受4~6周期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分析蛋白表达与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和无病生存时间(DFT)的关系。结果①ERCC1和P53的阳性表达率为42.8%和39.6%,与患者的临床特征无关。②单一蛋白阴性组的MST及中位DFT均长于阳性组。③两种蛋白均阴性表达组的MST及中位DFT均长于阳性表达组。结论检测ERCC1和P53蛋白的表达能预测铂类药物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ERCC1表达与Ⅰ-ⅢA NSCLC患者术后生存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ERCC1表达与患者预后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92年2月~1994年1月及2002~2005年经根治性手术并获长期随访的152例Ⅰ-Ⅲ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Ⅰ期NSCLC患者术后随机分成不化疗组和化疗组;Ⅱ、ⅢA期术后均采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标本的ERCC1表达。Kaplan-M 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性,并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Ⅰ期NSCLC患者ERCC1高表达者,不论化疗与否其预后都明显好于ERCC1低表达者。其中ERCC1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1.30%、86.74%,低表达组则为96.43%、60.71%、57.14%(P=0.0058)。不同于Ⅰ期NSCLC,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低表达则有较好预后。其中Ⅱ期ERCC1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MST)为60.0 月,而高表达者仅为25.5月(P=0.0442);ⅢA期ERCC1低表达组MST为41个月,高表达组仅为24个月(P=0.0203)。结论ERCC1表达对Ⅰ~ⅢA NSCLC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存在双相效应。在Ⅰ期NSCLC中,ERCC1高表达是预后良好的独立指标;而对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高表达更多体现的是对铂类耐药;故采用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可能将无助提高术后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8.
Han XP  Zhang X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0):2115-211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内错配切除交叉互补修复酶1(ERCC1)表达与顺铂化疔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天津胸科医院就诊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NSCLC患者168例,以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RCC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在168例NSCLC患者中,ERCC1表达呈阳性者99例(5 8.93%).ERCC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及病理类型无关.在随访的133例NSCLC患者中,显效者91例,其中3例Ⅰa~Ⅰb期患者术后未行化疗.在130例NSCLC患者中,ERCC1呈阳性表达者76例(58.46%).显效者88例,其中ERCC1呈阳性表达者38例(43.18%),阴性者50例(56.82%).而未显效者42例,ERCC1呈阳性表达者为37例(88.10%),阴性表达者仅为5例(11.90%).显效组与未显效组相比,ERCC1表达降低,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0,P<0.01).显效组ERCC1 mRNA表达量为(0.624±0.275),未显效组为(2.758±0.771),可见显效组ERCC1 mRNA表达较未显效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4,P=0.013).结论 ERCC1表达增强可能是NSCLC患者对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不敏感的重要因素,可为临床制定NSCLC患者的个体化化疗方案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RRM1、ERCC1蛋白表达与晚期(IIIB~IV)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曾接受GP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理标本中RRM1、ERCC1蛋白表达,对化疗疗效及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RRM1、ERCC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6.81%(22/47)、42.55%(20/47),其表达与性别、年龄、PS评分、组织学类型、分期、吸烟均无相关性,化疗有效率为36.17%(17/47), RRM1、ERCC1蛋白阳性及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18.18%(4/22)和52.00%(13/25),20.00%(4/20)和48.15%(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47)。RRM1、ERCC1蛋白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皆为14.1个月,RRM1、ERCC1蛋白高表达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8、7.1个月(P=0.008、0.017);RRM1、ERCC1蛋白均阴性表达者的预后明显好于1个或2个阳性表达者,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8、7.6个月(P=0.012)。COX回归分析显示,分期是晚期NSCLC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RRM1、ERCC1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GP方案的化疗近期疗效及预后为负相关关系,RRM1、ERCC1低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更能从GP方案中获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ERCC1)基因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顺铂辅助化疗之间的关系及铂类药物在NSCLC辅助化疗中发生耐药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12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石蜡包埋组织切片ERCC1基因蛋白表达进行了测定,并结合患者年龄、组织病理学类型、TNM分期、化疗及生存情况尤其是ERCC1基因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铂类药物辅助化疗之间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ERCC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NSCLC患者,应用顺铂辅助化疗,其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未用顺铂辅助化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CC1基因蛋白表达阴性NSCLC患者,应用顺铂辅助化疗其生存时间与未用顺铂辅助化疗者的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有优于后者的趋势。在排除了ERCC1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后,NSCLC患者不同年龄、TNM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与生存时间关系的分析显示,NSCLC患者年龄与生存时间之间无明显相关性(χ2=1.008, P=0.297);TNM分期与生存时间之间呈明显相关性(χ2=51.326, P=0.000);组织病理学类型与生存时间之间有相关性(χ2=6.339, P=0.012),腺癌的生存时间要高于鳞癌。分析结果显示,ERCC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无论在年龄、TNM分期、病理类型等方面,其生存时间均都明显长于阴性者。结论① ERCC1基因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应用顺铂辅助化疗可能获得生存受益;② ERCC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提示对于铂类药物耐药而言,ERCC1基因蛋白表达可能成为NSCLC患者是否应用顺铂辅助化疗的指标之一;③ ERCC1基因蛋白表达可能成为NSCLC患者的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