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全腹腔镜下改良三角吻合技术治疗远端胃癌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2017年10月102例远端胃癌患者,采用全腹腔镜下改良三角吻合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组)42例,采用传统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术(对照组)60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评估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分期、性别等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用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消化道重建时长、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距上下切缘距离、术后并发症等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三角吻合技术治疗远端胃癌安全可行,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性,49岁。因患食管癌,于1995年9月4日行放射治疗,总剂量68Gy,术后1年发生食管气管瘘,1996年至2003年置鼻饲管进流质饮食。为改变鼻饲饮食,恢复正常进餐,修复食管气管瘘,于2003年11月30日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术前检查:瘘口15cm×40cm。术后患者仍进食呛咳,不能恢复正常饮食,需继续保留鼻饲饮食,同时经常出现胸闷、咳嗽、咯痰等症状,且症状逐渐加重。患者于2003年12月20日再次住院治疗,诊断为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合并右肺中叶不张,伴阻塞性肺炎。2004年1月8日出院,于2004年1月29日以胸闷、咳嗽、咯痰3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后诊断为右下…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性,4岁。出生后父母即发现胸背部有鸡蛋大小的囊性肿物,来我院检查诊断为“脊柱裂并脊膜膨出”,于1991年10月9日收入院。经术前准备后于1991年10月12日(生后11d)行修补术。术后伤口感染,经3周换药伤口愈合,双下肢活动及大小便无异常,治愈出院。两个月前患儿双下肢渐感无力,活动差,于1995年11月18日再次住院。本次住院前半年内曾发生两次脑膜炎。查体:T7节段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触觉及位置党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左下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Ⅰ级。双膝及跟腱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双侧阳性。MRI示T7~T8水平髓外硬…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62岁。 2 0 0 4年 2月2 3日入院。患者于 1999年 10月发现右上腹壁一拇指大小包块并伴有痛、痒、红肿 ,包块逐渐增大 ,于 2 0 0 0年 3月在当地医院行穿刺活检 ,诊断为“腹壁炎性包块” ,给予消炎治疗无效 ,不久包块穿刺处有胶冻状液体溢出 ,约 5~ 1ml/d。 2 0 0 0年 10月在当地医院住院 ,诊断为“腹壁窦道” ,行窦道切除术 ,术后伤口愈合。 2 0 0 1年4月右上腹壁包块复发并溃烂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腹壁窦道伴感染”。行窦道切开清除术 ,术后伤口经久不愈 ,且切口周围出现数个直径约为 2cm ,1.5cm及 1cm ,0 .5cm的红色硬结 ,并先…  相似文献   

5.
化某某,女,26岁,工人,住院号:05747,因右侧腰腿痛一年,症状加重三月,于1978年9月2日第一次住院,患者发病前无外伤史。体检:腰脊柱向右侧弯,L_(4-5)右侧压疼(+),脊柱运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右45°,左80°,加强试验(+),诊断为右L_(4-5)腰椎间盘突出症,同年10月18日于气管插管麻醉下施行L_4及L_5右半椎板切除,见L_(4-5)椎间盘突出5mm,施椎间盘摘除术,切口一期愈合,术后腰腿痛症状明显好转,直腿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中灌洗后一期吻合62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8月至2004年10月,我们在切除病变后采用术中灌洗肠管后一期吻合法治疗大肠癌合并急、慢性肠梗阻6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2例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45~78岁。肿瘤位于脾曲39例,乙状结肠23例。不完全梗阻47例,完全梗阻15例。Dnkes分期:B期6例,C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1岁,因“左肱骨软骨肉瘤截肢术后3年,双肺转移1年,腹膜转移4个月”于2004年2月1013入院。患者2000年10月因左肱骨软骨肉瘤行左上肢截肢术,术后病理为透明软骨肉瘤。于2002年体检发现双下肺小的转移病灶,2002年10月出现间断性咳嗽、咳痰,劳力性胸闷、气短,逐渐加重于2003年10月2513~11月27日在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方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2月—2013年10月22例行PD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中采用常规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10例(传统组),采用改良的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12例(改良组),比较两组术后胰瘘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术后胰瘘发生率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PD术中使用改良的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方式可降低胰瘘发生率并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 例1 男性,59岁。因乏力2月,黑便3周于2005年5月15日入院。患者因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直肠腺癌,于1978年10月27日行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癌侵及肠壁全层,送检淋巴结未见癌转移,两切缘未见癌组织。术后予以化疗,于1978年12月8日出院。1987年4月11日年因发现右侧腹部包块行钡灌肠检查诊断为回盲部肿瘤,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4岁。因无痛性血尿1个月余,以膀胱肿瘤复发入院。患者于16年前因无痛性血尿,经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膀胱左侧壁肿瘤,并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术后膀胱灌注噻替哌60mg/次,共6次,定期复查膀胱镜无肿瘤复发。1个月前再次出现血尿。体检: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无异常,B超膀胱右前壁1.0cm×1.5cm肿瘤,双肾无异常。X线片:双肺未见肿块阴影,膀胱镜检查:膀胱右前壁1.5cm×1.5cm×1.0cm菜花状肿物,基底部宽,周围膀胱黏膜正常,于2004年10月18日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TURBT,术中见膀胱右前壁1.5cm×1.5cm×1.0cm菜花…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男性,94岁。因"左髋部摔伤后疼痛伴活动受限1周"于2016年10月25日于北京同仁医院骨科诊断为"左粗隆间骨折"入院。患者于2016年10月30日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予低分子肝素0.6ml(1次/日)抗凝治疗。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左腹股沟区搏动性肿物伴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查体:血压105/45 mm Hg(1 mm Hg=0.133 k Pa),左腹股沟区包块大小约5 cm×5 cm×4 cm,局部张力增高伴有皮下瘀血斑,包块搏动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行肠低位双吻合微创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46例诊断为中低位直肠癌的患者行腹腔镜肠低位双吻合,3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开腹肠低位双吻合,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等。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吻合口漏、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原因及6个月、1年生存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低位双吻合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了吻合口漏及肠梗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毕Ⅱ式+Braun吻合与单纯毕Ⅱ式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毕Ⅱ+Braun吻合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74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毕Ⅱ+Braun吻合(毕Ⅱ+Braun组),39例行毕Ⅱ式吻合(毕Ⅱ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胃镜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毕Ⅱ+Braun组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均低于毕Ⅱ组,胃潴留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毕Ⅱ+Braun吻合安全、可行,可显著减少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因碱反流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腹膜后盲肠后阑尾1例报告李继生女,48岁,1993年4月1日住院。于1965年开始常有右下腹部疼痛。1989年11月当地医院检查诊断阑尾炎。1990年6月再次出现右下腹部疼痛,当地医院手术,术中未找到阑尾而关腹,术后抗炎治疗好转。本次住院前7天再次出...  相似文献   

15.
刘凯  李楠  杨家和 《腹部外科》2006,19(1):59-59
病人,男,53岁。右肝癌术后2年,肝内多处复发伴肺部多发转移,于2004年12月15日入院。2年内多次在我院行TAE及PEI治疗肝脏复发灶。本次入院为第10次,入院时一般情况尚可,AFP>1 000μg/L,CEA、CA19-9阴性。胸片提示两肺野可见多发小结节样密度增高影,大小不一,边缘稍模糊。诊断为两肺转移瘤(与之前胸片相比病灶增多增大)。CT提示为:肝癌术后多发复发灶+TACE后表现,肝硬化。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未见明确骨转移灶。本次住院后仅行护肝、支持等内科治疗。2005年01月09日晨起出现头昏、左侧头痛、右侧肢体无力,并出现恶心、呕吐,体检发现右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直肠癌Miles术与传统Miles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指标。方法对本院2004年8月至2009年10月行腹腔镜下直肠癌Miles术与传统Miles术的临床资料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式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Miles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明确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7.
国际泌尿学会(SIU)27^th会议于2004年10月3日至10月7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大会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讨论主要围绕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诊断和基础研究方面,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腹主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分析(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我院从1999年10月至2004年1月期间经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破裂6例。结果1例患者因术后失血性休克而死亡;5例患者随访4年,1例术后2年死于心肌梗死,余4例存活。结论腹主动脉瘤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旦破裂应迅速诊断、急诊手术,手术时应注意阻断腹主动脉的方法以及防止术后下肢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10年10月间直肠癌保肛术235例,共发生吻合口漏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一例死亡,非手术治疗治愈10例,手术治疗治愈4例。结论吻合口漏是直肠癌保肛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要及时诊断并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尽早促进漏口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经肛门吻合口漏置管引流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1例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肛门吻合口漏置管引流治疗9例(经肛引流组),采用传统腹腔引流管冲洗引流12例(腹腔引流组)。对比不同引流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21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腹膜炎及腹腔感染。经肛引流组病人发生吻合口漏后住院时间短于腹腔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8±6.1)d vs.(27.4±12.5)d,P=0.012]。经肛引流组无须再次手术病例,腹腔引流组有2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行近端结肠造口。随访2个月至3年,两组病人长期症状(便秘、腹泻、肛门不适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结论 经肛门吻合口漏引流可作为中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后吻合口漏的重要治疗措施,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引流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