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市郊区某镇青少年近视屈光不正筛查中屈光度的纵向变化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近视流行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郊区某镇2所小学1 346名学生,从上海市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获取学生2017和2020年裸眼视力、非睫状肌麻痹下屈光检查参数和体格发育指标。评估青少年屈光度的指标等效球镜(SE)纵向变化情况。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检查SE的变化率与学生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  筛查性近视年平均发病率为16.36%,3年时间持续近视组学生左右眼SE度数均降低225度。女生(Z右眼=-4.33,Z左眼=-3.75,P值均 < 0.01)、新发近视状态和持续近视状态(Z右眼=634.45,Z左眼=638.85,P值均 < 0.01)是屈光度下降较快的关键因素。  结论  学生重度视力不良比例较高,持续近视的学生纵向屈光度中度负移。有关部门应结合屈光度变化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来延缓青少年近视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庆市大足区儿童青少年屈光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屈光异常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以重庆市大足区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2021年4—5月随机抽取重庆市大足区3所小学、3所中学(1所初中,1所高中,1所初高中均有),抽中学校的所有非毕业班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视力检查及收集人口学因素,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中小学生视力异常情况进行描述,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视力异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获得有效人数2 694人,小学生占41.30%,初中生占31.80%,高中生占26.90%。屈光异常1 295例,检出率为48.06%,其中远视性、近视性、混合散光性屈光异常比例分别为36.06%(467/1 295)、47.18%(611/1 295)、16.75%(217/1 2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段越高(OR=1.380)、超重及肥胖(OR=1.732、1.887)、近亲屈光异常史(OR=1.519)是中小学生屈光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大足区中小学生屈光异常现状突出,儿童青少年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监测随着年龄增长正视化过程是否正常,积极预防近视性、混合散光性屈光异常,要关注体重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及近亲屈光异常史者,防控儿童青少年屈光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远视力联合小瞳计算机验光法在儿童近视筛查中的可行性,以便为大规模儿童近视筛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城区某重点小学三年级6个班228名学生,按照知情同意原则,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和TOPCON-KR8800计算机自动验光仪散瞳前后屈光状态检查。结果共174名学生348只眼完成全部检查。裸眼视力5.0有229只眼(65.8%);散瞳后近视(SE≤-0.50D)有112只眼(32.2%);小瞳计算机验光等效球镜度数(SE)较散瞳后验光SE向近视方向增大(0.54±0.46)D,散光度数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视力筛查近视最佳界值为4.9,Youden指数为0.66;小瞳计算机验光(SE)筛查近视最佳界值为-0.50D,Youden指数为0.78;远视力联合小瞳计算机验光法筛查近视最佳界值为裸眼视力5.0且小瞳SE-0.50D,Youden指数为0.83。结论远视力联合小瞳计算机验光法在8岁儿童近视筛查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金湖县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2020年金湖县城区7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19 390名,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ight手持式筛查仪进行屈光度检查。结果 2018—2020年金湖县学龄前儿童屈光正常率、屈光可疑率、屈光异常率分别为80.95%、8.13%和10.91%,2020年屈光异常率(12.19%)高于前两年(10.47%、1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33,P<0.01)。屈光异常主要为远视和单纯性散光,分别占49.86%和47.83%。男、女童屈光异常率分别为10.84%和1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P=0.743)。3岁、4岁和5~6岁儿童屈光异常率分别为6.18%、9.93%和12.00%,随着年龄增加屈光异常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02,P<0.01)。远视、近视和单纯性散光检出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各年龄间远视和单纯性散光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远视2=95.768;χ散光2=9.922,P<0.01)。结论 金湖县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率较高,应提高儿童保健水平,加强视力筛查,采取干预措施,保障儿童视力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上海市闵行区青少年儿童的屈光状态,为制定上海市儿童眼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2019年3-9月期间对上海市闵行区14所学校共15 590名青少年儿童进行了检查,包含裸眼视力(标准对数视力表)、自动电脑验光及眼部健康检查等。结果 共15 527名青少年儿童完成检查,其中男生8 230人,女生7 297人。双眼裸眼视力均≤4.7者占21.62%(3 357/15 527),仅有2 205人配戴眼镜,占65.68%。女性近视、高度近视和散光的患病率(分别为44.65%、3.00%、24.80%)均高于男性(分别为39.81%、2.26%、23.17%)。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和高度近视的患病率逐渐增高(χ2=1 962.095、787.61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女性与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明显相关(年龄:OR=1.339,95%CI:1.321~1.358,P<0.001;女性:OR=1.230,95%CI:1.149~1.317,P<0.001)。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学龄期青少年儿童屈光不正患病率较高。 年龄、性别均与近视和高度近视的患病率存在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纵向研究来评估儿童个体屈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且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控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对视力屈光初筛异常儿童转诊的有效干预措施,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提供线索依据。  方法  2019年4—6月,对上海市闵行区颛桥镇22家幼儿园共4 464名学龄前儿童开展视力普查。对初筛视力异常的1 724名儿童,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按不同幼儿园类型进行随机分层,分为干预组(896名)和对照组(828名)。干预组给予3个月的强化健康指导与卫生服务,对照组给予3个月的常规保健管理。  结果  2019年上海市某社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与屈光初筛异常发生率为38.62%,其中裸眼视力异常发生率为4.40%,存在近视风险发生率为37.10%,存在远视风险发生率为2.20%,存在散光风险发生率为6.10%。干预后,干预组转诊率为68.75%,高于对照组的17.15%(χ2=465.09,P < 0.01);在转诊就医的儿童中前往定点医院比例,干预组为45.94%,对照组为1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4,P < 0.01)。干预后,在选择就诊医院意向上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01,51.51,15.40,27.79,19.96,24.24,P值均 < 0.01)。  结论  学龄前儿童视力与屈光现状不容乐观。实施儿童视力健康评估、儿童眼保健自我管理指导、提供社区眼保健服务等干预措施,能提高家长对儿童视力初筛异常的转诊率,对及时发现学龄前儿童视力问题、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预防近视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3种近视筛查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中小学生3种近视筛查方法 比较,提出适宜的近视筛检方法 ,为中小学生近视监测和干预效果评估服务.方法 选择上海市虹口区3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发放知情同意书,由家长带领孩子到上海市和平眼科医院用3种视力筛查方法 检查视力情况.结果 共有395名学生进行了全部检查.左眼与右眼的度数呈高度相关,裸眼视力筛查视力不良率为48.7%,小瞳检影近视率为49.4%,散瞳检影近视率为35.7%.小瞳检影的灵敏度为97.2%,阳性预测值为70.3%;裸眼视力筛查的灵敏度为95.0%,阳性预测值为68.2%.结论 在无散瞳验光条件下,学生群体近视筛查可以考虑小瞳检影法和插片验光法相结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盐城市5~17岁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与屈光不正状况,为近视的评估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兼顾农村和城市、小学和中学,随机抽取4 330名在校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结果 盐城市2018年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率、近视率分别为69.15%、59.98%。女生视力不良率(72.13%)高于男生(6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69,P<0.001)。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68.63%)与农村学生(6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1,P=0.430)。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近视率(62.71%)高于男生(57.52%),城市学生近视率(62.56%)高于农村学生(56.98%)。学生视力不良率和近视率均随着学段升高而增加,近视占视力不良比例也随学段升高而增加,近视率增长幅度最大的年龄段为8~11岁。结论 盐城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与近视率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进行防控,逐步降低视力不良与近视的发生,保障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5~6岁儿童视力与屈光状态的关系,为儿童视力不良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本科门诊5~6岁验光者中100例视力正常(≥1.0)儿童119眼散瞳验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视力检查正常(≥1.0)5~6岁儿童中进行屈光状态检查,在119眼中,轻度散光所占比例最多为44.54%,右、左眼分别为15.97%和28.57%;其次为轻度远视所占比例为35.30%,右眼左眼分别为19.33%和15.97%;中度远视和显著散光占有一定比例为13.44%,中度远视为4.20%,右眼左眼分别为1.68%和2.52%,显著散光为9.24%,右眼左眼分别为5.04%和4.20%;近视也有一定发生趋势所占比例为4.20%右眼左眼分别为0.84%和3.36%。正视眼(3/119)与屈光不正眼(116/119)比较,屈光不正眼明显高于正视眼(χ2= 210.824,P=0.000)。 【结论】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远视力正常不等于屈光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及其屈光状态,为社区预防儿童视力不良、防治屈光不正提供参考。方法在家长知情同意下,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在册登记的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裸眼视力及屈光筛查。结果共1,606名儿童(3,212只眼)完成筛查。视力异常检出率为6.91%。,不同年龄组间视力异常检出率存在差异(χ~2=18.508,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视力异常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2.912,P0.05)。屈光异常眼数占检查眼数的26.87%,以散光为主。公办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检出率(28.26%)高于民办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2.37%,χ~2=10.258,P0.05)。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情况不容乐观。应巩固眼保健的宣教、常规视力检测和屈光状态筛查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学龄前儿童初级眼保健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南通市儿童青少年视力及屈光状态,摸清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总体情况,为近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兼顾农村和城市、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随机抽取4967名在校学生进行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检查、屈光检查.结果 调查南通市4 967名青少年儿童中,检出近视患病人数3 177人,总体近视患病率67.89%...  相似文献   

12.
仲晓芸  邱娴颖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74-2675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无锡市南长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视力防治提供依据,寻找影响因素,制定预防策略。方法对南长区15所小学、4所中学在校学生进行现场视力检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灯箱逐个检查受试者左、右眼裸眼视力。结果 2009—2011年南长区中小学生50 054人,视力不良率为38.47%,3年视力不良率分别为39.07%,38.26%和38.08%,学生视力不良率随学习阶段升高而递增,不同学习阶段的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南长区中小学生视力情况不容乐观,应针对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善校舍硬件条件和学习环境,同时对于预防近视进行大力宣教,提供安全有效的预防、矫治措施,有效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视力情况和屈光状态分布,为制定青少年视力不良防控政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17个县区抽取中小学生41 206人,分别对其进行裸眼远视力和非睫状肌麻痹下台式自动电脑验光屈光度检测。结果 2018年河南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72.51%,近视检出率57.82%,视力不良学生中近视检出率79.74%;视力不良检出率为城市学生(74.30%)高于农村学生(69.92%)(〖XC小五号.EPS;P〗=95.811,P<0.001),女生(77.00%)高于男生(68.39%)(〖XC小五号.EPS;P〗=383.050,P<0.001),随学段的升高而升高(61.56%<81.00%<87.80%)(〖XC小五号.EPS;P〗=2 795.203,P<0.001);屈光状态分析中,相同学段学生,右眼近视屈光度构成比略高于左眼,不同学段学生左右眼中,高度近视屈光度构成比的增高幅度最大(10倍左右);随着年级的增高,中重度视力不良和中高度近视构成比都在增加,且在各个年级中,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都远高于高度近视。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学生视力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叶文静  李兵 《中国校医》2022,36(8):564-567
目的 了解锦州医科大学在读医学专业大学生视疲劳发生现状,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纸质问卷于2021年5月对该校医学生进行视觉疲劳情况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 本次调查医学生689人,其中男生230人(33.38%),女生459人(66.62%)。医学生视疲劳量表得分M(P25~P75)为18(12~24)分,视疲劳总体发生率为61.54%,女生(66.49%)高于男生(5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屈光不正(OR=1.875,95%CI:1.228~2.863)、工作学习时用眼姿势、眼与电脑距离、桌前使用手机姿势及时间均是视疲劳的影响因素(P<0.05)。 视疲劳在医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及时矫正屈光不正,保持良好用眼习惯将可能起到预防和改善视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2—14岁视力不良学生眼屈光状态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2~14岁学生远视力低于正常、近视力正常的346名青少年学生进行眼底检查除外屈光不正以外的其它眼疾,在睫状肌麻痹下检影验光,结果发现:正视眼43只(6.2%),近视眼627只(90.6%),远视眼22只(3.2%);近视眼按年龄和近视程度分类进行统计分析,随年龄增长近视屈光度升高:12岁组与13岁组间、12岁与14岁组间近视屈光度均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低度近视的比例减少,而中度、高度近视的比例增加。在防治近视工作中,不应仅以远视力作为唯一指标,必需在睫状肌麻痹下检影验光方可了解屈光状态,再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使用2009年、2012年、2015年3个年份的样本量来分析重庆地区在2009—2015年间的肥胖检出情况、肥胖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常见疾病的影响情况,为改善学生生理机能、降低相关疾病寻找依据和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2009年、2012年、2015年重庆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累加数据,观察肥胖对学生血压、肺活量、肺活量指数、视力等身体机能的影响以及对近视、龋齿等常见疾病的影响。结果 2009年、2012年、2015年学生累计样本数为202 235人,体质量指数为肥胖的学生9 529人,肥胖率为4.71%,其中男生肥胖率为5.79%,女生肥胖率为3.73%,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66,P<0.01);城市学生肥胖率为5.88%,乡村学生肥胖率为3.66%,城市学生肥胖率高于乡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30,P<0.01)。在生理功能方面,非肥胖组学生右眼视力、左眼视力、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肺活量指数均优于肥胖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组学生龋失补总牙数均值与非肥胖组学生比较,差值为-0.22颗/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1,P<0.01);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的龋齿检出率分别为13.43%和2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4,P<0.01);肥胖组近视检出率右眼左眼分别为57.45%、 57.00%,非肥胖组近视检出率右眼左眼分别为51.86%、51.47%,肥胖组近视检出率与非肥胖组近视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右眼=113.34,P<0.01;χ2左眼=109.11,P<0.01)。结论 2009年、2012年、2015年重庆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均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肥胖表现出了显著的性别间、城乡间差异;肥胖易使学生视力降低、血压升高、肺功能储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