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卡培他滨或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对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等中文数据库,纳入卡培他滨或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对比治疗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日期截至2013年12月,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人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后使用Rev Man 5.0软件对客观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包括4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卡培他滨或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对治疗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在客观缓解率[RR=1.17,95%CI(0.98,1.39),P=0.08]、疾病稳定率[RR=0.79,95%CI(0.58,1.08),P=0.14]和疾病进展率[RR=1.11,95%CI(0.92,1.33),P<0.28]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证明两组疗效相当。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的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足综合征、贫血、恶心呕吐和肌痛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RR值显示手足综合征卡培他滨组较非卡培他滨组的发生率更大,而贫血、恶心呕吐和肌痛的RR<1,显示表柔比星组的发生率更大。结论卡培他滨或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对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相当。卡培他滨不良反应中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大,而贫血、恶心呕吐和肌痛等方面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王军  鲁俊 《中国药业》2013,22(5):103-104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的DE一线方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及疗效评估,研究组有效率为76.00%(1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14/30)(P<0.01)。随访期间,研究组生存时间(MST)、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7.5个月和12.4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2.6个月和6.5个月(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4.00%和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为0~Ⅰ度。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应用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吴小洁  王妮  洪雪佩 《海峡药学》2013,25(5):122-123
目的对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1.8~2012.8期间在本院乳腺外科治疗的100例转移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前四周期采用CEF方案,后4周期单用多西他赛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八个周期均采用CEF方案治疗,观察组采取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为(78.33%和91.67%),显著高于未使用多西他赛治疗的对照组(70%和82.5%),P<0.05,提示两组近期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路径的实施对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有积极的意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且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1年1月对30例转移性乳腺癌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点,卡培他滨1000mg/m2,2次/d口服,第1~14天,21d为一周期,应用2周期后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30例中29例完成化疗,其中CR1例,PR14例,SD10例,PD4例,有效率(CR+PR)为51.17%。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82.76%),其他毒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48.28%),胃肠道反应(41.38%),乏力(20.69%)。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32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d;卡培他滨1200mg/m2口服,2次/d,第1~14d。21d为1个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CR2例(6.3%),PR15例(46.9%),SD10例(31.3%),PD5例(15.6%);RR为53.1%,CBR为84.4%。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与呕吐、粒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多为Ⅰ~Ⅱ度。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作为晚期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晚期乳腺癌49例,应用卡培他滨1250 mg/m2,2次/d间歇治疗(2周治疗后停止治疗1周)至少6周,每3周疗程的第1天使用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注射。2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49例晚期乳腺癌总有效率为38.7%,其中CR2例,PR17例。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确切疗效,并且毒性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耐药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耐药性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卡培他滨治疗,评价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RR)为72.73%,疾病控制率(DCR)为84.85%,均高于对照组的57.57%和72.73%,P<0.05;治疗后,研究组除胃肠道反应外的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耐药性乳腺癌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药物的联合应用提高了药效降低了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联合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乳腺癌拟行化疗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联合化疗,对照组使用表柔比星、氟尿嘧啶与环磷酰胺联合化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联合应用,在对乳腺癌患者的化疗中,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副作用,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罗清华  李华水 《海峡药学》2014,(11):177-178
目的分析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MBC,Metastatic Breast Cancer)的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53例经病理证实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给予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一天;卡培他滨1250mg/m2口服,1日2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14d,治疗周期为21d,每治疗2个周期后评估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本组5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7例(13.2%),部分缓解(PR)26例(49.1%),稳定(SD)12例(22.6%),疾病进展(PD)8例(15.1%),总有效率(CR+PR)为62.3%,肿瘤控制率(CR+PR+SD)为84.9%。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脱发、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予临床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以作为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刘涛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517-518
目的探讨分析多西他赛、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采用蒽环类药物正规化疗后发生肝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0例患者中CR 12例,PR 11例,SD 8例,PD 9例,有效率为57.5%;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Cape OX方案)和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m 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基于Cape OX方案和m 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结果,各方案的终点结局为用药后不同疾病状态。以直接医疗成本进行成本计算,用Tree Age Pro软件构建决策树,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结果:与m FOLFOX6组比较,Cape OX组的成本-效果比值大,影响因素分析及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在有些情况下不太稳定,如采用国内品牌卡培他滨计算成本则Cape OX组的成本-效果比值小。结论:Cape OX组和m FOLFOX6组疗效相当,而成本-效果分析表明完成相应治疗周期后,采用国内品牌卡培他滨的Cape OX组更具有经济学优势。应用该结论时要注意相关概率和成本选择对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基于卡培他滨和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LV)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Meta分析结果,将各个方案的结局终点分别设为缓解、稳定、无效,通过临床调查天津市三级医院相关的医疗服务价格,利用Treeage软件进行决策树的模型建立,最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结果卡培他滨组的疗效略好于5-FU+LV组,其治疗成本高于5-FU+LV组。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发现,结局指标稳定,结局未发生逆转。结论与5-FU+LV方案相比,卡培他滨口服使用方便且临床疗效肯定,尽管直接医疗成本–效果分析发现,其无显著经济学优势,但其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费用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中国卫生体系角度评估特瑞普利单抗与安慰剂联合化疗作为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方法 通过构建3种健康状态的分区生存模型,分析了2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有关成本、健康效用和临床结果等参数信息来自相关网站、已发表的文献和JUPITER-06 III期随机临床试验。采用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为产出指标衡量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s),并选择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作为意愿支付(willingness to pay,WTP)阈值来判断是否经济。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概率敏感性分析评估模型的稳健性,还进行了额外情境分析评价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的经济性。结果 基础案例中,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相比安慰剂联合化疗可以改善生存获益并增加成本,ICER为38 083元/QALY。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每周期特瑞普利单抗成本是影响ICER的关键因素,概率敏感性分析表明,在WTP阈值为每QALY为257 094元的情况下,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具有成本效果的概率为100%。情境分析结果显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相比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为相对优势方案。结论 从中国卫生体系的角度来看,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一线治疗是一种具有成本效果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胃癌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与药品品种间的聚类关系,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收集109家药品生产企业2010-2014年生产的8种胃癌化疗药物氟尿嘧啶、卡培他滨、表柔比星、顺铂、伊立替康、紫杉醇、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的不良反应报告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品种间的关系进行聚类分析,使用Clementine 14.1软件进行统计。结果与结论:共收集有效报告10572份,卡培他滨和顺铂,表柔比星和伊立替康,多西他赛和紫杉醇联合用药发生一般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卡培他滨、顺铂、伊立替康和表柔比星联合用药;多西他赛、氟尿嘧啶和紫杉醇联合用药时,出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瘙痒、过敏性休克、顺铂、多西他赛在聚类过程中的运算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晚期胃癌患者59例,随机分入XELOX组和DX组。XELOX组30例,DX组29例。XELOX组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卡培他滨1000mg/m2,日2次口服,第1~14天,每3周重复给药1次。DX组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卡培他滨用法同前,每3周重复给药1次。2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5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XELOX组的有效率46.7%,其中CR1例(3.3%),PR1例(43.3%),SD8例(26.7%)。DX组的有效率41.4%,其中无CR病例,PR12例(41.4%),SD7例(24.1%)。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多为Ⅰ-Ⅱ度,耐受良好。结论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或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方案均是晚期胃癌的有效的化疗方案,两种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类似,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6.
Epirubicin (75 mg/m2) and docetaxel (75 mg/m2) were administered to 16 patients affected by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following two different schedules: (1) docetaxel as infusion administered 1 h after epirubicin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A); and (2) docetaxel as infusion immediately (10 min) after the end of epirubicin i.v. bolus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B). Experimental non-compartmental analyses such as AUC and Css, were affected very little by the drug combination,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docetaxel was immediately after the epirubicin bolus (10 min) or delayed (1 h). However, serum levels showed evidence of transient drug interaction: in schedule A, docetaxel infu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a transient increase of plasma epirubicin in correspondence with Cssmax of docetaxel. Bi-compartmental analysi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pirubicin clearance between protocols A and B. It is suggested that polysorbate 80, used in minimal amounts to formulate docetaxel, may interfere with epirubicin plasma leve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3例局部晚期乳腺癌初治患者,卡培他滨药2500 mg/(m2?d),分早晚2次,餐后30 min口服。连续服用2周,休息1周为1个周期。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输注1 h滴完。21 d为1个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13例局部晚期乳腺癌中治疗后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2例,进展1例,有效率76.92%(10/13),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2.33%,其中Ⅲ度占29.61%,没有发现有Ⅳ度。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或顺铂一线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将既往用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后转移的29例患者及3例不宜用蒽环类药物且未接受过辅助化疗的患者,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TP方案)化疗;将既往用CMF方案辅助化疗后转移的17例患者及13例既往未接受过辅助化疗的患者,予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TE方案)化疗。TE组药物剂量多西他赛75mg.(m^2)^-1,表阿霉素60mg·(m^2)^-1,d1;TP组药物剂量为多西他赛75mg·(m^2)-1,d1,顺铂25mg·(m^2)^-1,d1~3,21天为1周期,2个周期末评价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6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7例,PR29例,SD17例,PD9例,总有效率为58.1%,TE组和TP组有效率分别为60.0%和56.3%(P=0.963),临床受益率分别为86.7%和84.4%(P=0.897),TTP分别为10.2个月和9.0个月(P=0.713)。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脱发、消化道反应,但均可耐受,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或顺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且TE和TP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9.
3种方案治疗乳腺增生药物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不同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效果。方法:选择乳腺增生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口服新癀片(A组)、小金丸+他莫昔芬片(B组)、乳宁颗粒+他莫昔芬片(C组)进行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治疗总成本A组为309.40元、B组为1435.20元、C组为749.2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56.7%、B组90.0%、C组86.7%。每获得1个单位效果,3组方案所需成本分别为5.46元、15.95元和8.64元,在A组方案的基础上,每增加1个单位效果,B组和C组所追加的成本分别为33.81元和14.66元。结论:乳宁颗粒+他莫昔芬片方案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作为二线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经济性。方法:以多西他赛为对照,构建决策分析模型。效果和不良反应数据来源于文献资料的Meta分析结果,成本项目使用数量和单价来源于文献资料、专家意见和网上药店数据。结果:在基础分析中,吉非替尼组1年内平均成本低于多西他赛组(23 022元vs 24 390元);吉非替尼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26.90%vs 10.30%),而在临床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指标方面,吉非替尼组与多西他赛组无显著差异。因此,吉非替尼组具有优势。在敏感性分析中,结果与基础分析相似。结论:吉非替尼作为二线药物治疗晚期NSCLC效果略优于多西他赛,安全性明显更优;吉非替尼经济性优于多西他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