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HASH)和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其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类似,  相似文献   

2.
正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西方国家和许多亚洲国家慢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变化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等一系列改变。目前,许多研究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因此,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2]。慢性肾脏病被定义为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主要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或)尿蛋白排泄率增加,已成为全球性  相似文献   

3.
巩孟辉  李志忠  张立辰 《临床荟萃》2013,(12):1392-1393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通常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相伴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性疾病,涉及到基因、环境、代谢等多种因素,充分的证据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糖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及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综合征(MS)是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脂肪肝的相关性也备受临床关注。本文通过15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以下简称脂肪肝)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及与代谢综合征(MS)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的水平。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Inso)、血脂、血清瘦素(Leptin)、身高、体质量,计算其体质量指数和胰岛素抵抗(HOMA—IR)。结果(1)非酒精性脂肪肝组Leptin和HOMA—IR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多元回归相关分析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与Leptin、Inso及HOMA—IR均呈独立正相关。结论高Leptin、高Inso和HOMA—IR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叶彬  潘发愤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2):1252-1253
目的 探讨酒精性脂肪肝血清特异性的鉴别指标,并用其来判断病程,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76例酒精性脂肪肝、62例酒精性肝硬化以及7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和血脂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 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比,酒精性脂肪肝的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异常率以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1)的构成比的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酒精性脂肪肝相比,酒精性肝硬化的AST/ALT比值,AST和GGT的水平都有明显增高。结论 AST、AST/ALT(〉1)、GGT等指标对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以及判断其病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岛素(Insulin)、瘦素(Leptin)及脂联素(Adiponectin)等细胞因子胰岛素抵抗(IR)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经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141例(其中轻度脂肪肝42例;中度脂肪肝51例;重度脂肪肝48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正常人做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瘦素和脂联素进行检测.用放射免疫法(RIA)对胰岛素进行检测.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胰岛素及瘦素表达显著升高(p〈0.01),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脂肪肝病情的进程呈正相关,胰岛素抵抗与病程成正相关;而脂联素明显降低(p〈0.01),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病情的进程呈负相关.结论 胰岛素抵抗(IR)和脂质代谢紊乱导致的肝细胞脂质沉积,加重脂肪肝的进程,瘦素不依赖于IR,并且其血清水平与脂肪浸润严重程度相关,高瘦素浓度可致血胰岛素水平上升及肝细胞胰岛素抵抗,改变信号转导,加重脂酸堆积从而促进脂肪肝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可能与胰岛素、瘦素及脂联素的异常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方法对8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病例组)与60例无脂肪肝肥胖者(对照组)测定血清胰岛素等指标,比较两组差异。结果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指数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33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了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调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各期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12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依据病情分为单纯性脂肪肝组5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42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组33例,不嗜酒的体检健康者64名为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氨端肽、Ⅳ型胶原、层黏蛋白水平。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组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1);单纯性脂肪肝组透明质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组各指标水平高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和单纯性脂肪肝组(P〈0.05)。结论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有助于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FOCUS-PDCA程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旨在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家庭护理模式。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 PDCA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PDCA组给予 FOCUS-PDCA程序的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家庭护理,两组干预实施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情况:包括BMI、腰围、掌握脂肪肝相关知识的程度、肝功能( ALT)、血清甘油三酯( TG)水平、肝脏超声检查下的形态改变。结果干预后PDCA组的BMI、腰围、ALT、TG、脂肪肝相关知识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常规家庭护理指导下,ALT、脂肪肝相关知识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DCA组和对照组6月后BMI、腰围、ALT、TG、脂肪肝相关知识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超声下脂肪性肝病的程度在6月后虽可见中重症减少,但比较两组家庭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FOCUS-PDCA程序的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促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善患者的体重、血脂和肝功能水平,值得在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14种食物成分的特异性IgG水平,研究食物不耐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2013年青岛市1052名健康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采用SPSS 17.0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052名受检人群中牛奶不耐受(χ^2=70.457, P<0.05)、螃蟹不耐受(χ^2=49.040, P<0.05)、海虾不耐受(χ^2=20.692,P<0.05)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关;牛奶不耐受与高脂血症有关(χ^2=24.871,P<0.05)。(2)分别以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为因变量,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海鲜和(或)非海鲜类食物不耐受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与海鲜、非海鲜类食物均不耐受组及海鲜类食物不耐受、非海鲜类食物耐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 值(95% CI)分别为1.361(1.018~2.057)、1.372(1.040~6.071)、16.976(2.519~125.634)、2.674(1.481~37.087)。结论牛奶、螃蟹、海虾不耐受以及BMI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关,其中牛奶不耐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脂均有关,海产品中螃蟹、海虾不耐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关;海鲜类食物不耐受较非海鲜类食物不耐受更易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因此,建议据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加强饮食管理,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以肥胖、糖尿病、脂代谢异常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NAFLD是一种肝脏病理生理变化的综合征,从肝脏脂质沉积到肝脏脂肪变性、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可发展为肝细胞癌。NAFLD疾病谱主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NAFLD的发病主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变化的特点。方法检测81例25~65岁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脂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h)、载脂蛋白B(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脂蛋白Lp(a)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血清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有密切关系,与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脂蛋白(a)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10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血液流变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相关因素.方法 检测10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观察组)和5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组)的生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B超进行综合诊断.结果 观察组的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体重指数、血糖、尿酸、血清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胺转肽酶、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高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要做到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16.
王晓曦  王萍  韩纲 《护理研究》2010,(5):1169-117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12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在常规保肝治疗的情况下,针对性地制订护理干预方案并给予实施,于初次发现、干预2年后评价实施干预前后的健康相关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后病人的健康行为和体重指数、腰围、B型超声检查结果、肝功能、血脂水平均存在差异(P〈0.01)。[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其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病治疗仪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门诊确诊为非洒精性脂肪性肝病60例,所有患者采用肝病治疗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同时检测肝功能、甘油三酯、胆固醇及B超等。结果轻度脂肪肝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改变不大(P〉0.05);而中、重度脂肪肝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90d后,各项指标改善明显(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与脂肪肝严重程度及其疗效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思纯  马博 《新医学》2010,41(7):478-481
1引言 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癌。NAFLD是西方常见的肝脏疾病,人口学调查表明约20%~30%的西方人患有NAFL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医疗技术的提高,我国的NAFLD发病也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引起的,以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为其主要特征,目前我国此类脂肪肝发病显著增加,已成为常见的慢性肝损害的肝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本文旨在探讨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检测手段的普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率不断提高,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西医研究认为其发生与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相关。中医研究认为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湿热蕴结,瘀血阻滞等是主要发病原因。中西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和治疗均有不同。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与西医进行比较,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