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及内固定的方法治疗64例前牙冠折的患者,获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1990~1996年我科收治的64例患者。男性52例,女性12例,年龄9~65岁。其中外伤50例75颗牙,楔状缺损14例24颗牙。外伤牙中有60颗牙是唇舌向斜向冠折,唇侧冠折线位于颈部,舌侧位于龈下,有15颗牙是颈部水平折断。楔状缺损的冠折牙均为颈部水平折断。治疗方法:(1)外伤引起的冠折:常规消毒,局麻下先拔除冠折部分,拔髓,预备根管,生理盐水灭滴灵液交替冲洗后,吸干,用牙胶尖及糊剂充填根管,拍X线片,确定充填…  相似文献   

2.
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病因与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上颌中切牙在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方面均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中切牙埋伏阻生一直是口腔科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1,2 ] 。研究中切牙埋伏阻生的病因与诊断对开展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临床角度对上颌中切牙阻生的病因及诊断进行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1 病例收集 收集近几年在我院正畸科及儿童牙科就诊 ,经病史询问、临床检查、X线片检查确诊为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病例 40例 ,年龄 7~ 13岁 ,男 2 2例 ,女 18例。2 诊断标准 健侧中切牙已萌出并与下切牙建立覆牙合、覆盖关系 ,或者X线片显示上颌恒中切牙牙根已发育完成但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投照角度X线片在诊断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需行根管治疗的88颗下颌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每颗患牙均拍摄术前X线正位、偏位投照片判断是否为多根管牙;K型锉探查和定位根管口,冠下法预备根管,冷侧压法充填根管,充填时记录根管形态及数量,并拍摄根管充填术后X线正位和偏位投照片,对根管进行分型。结果88颗下颌第一前磨牙中,术前X线片诊断多根管31颗,临床发现多根管30颗。术前X线诊断为多根管的31颗牙,临床治疗中3颗未定位到多根管;而术前诊断为单根管的2颗牙,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为多根管。术前正位X线片诊断多根管牙13颗,术前偏位X线片诊断多根管牙25颗,其中7颗牙的术前正位和偏位X线片均表现为多根管影像。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的临床发现率为34.09%(30/88),其中Ⅳ、Ⅴ型根管为21颗,占多根管牙的70.00%。结论不同投照角度X线片有助于提高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的临床发现率。  相似文献   

4.
《口腔医学》2013,(3):210-211
目的探讨冠延长术在外伤致前牙根面达龈下患者桩冠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0月对158例患者216颗前牙因外伤造成冠折腭侧达龈下2~5 mm患牙进行了完善的根管治疗术、冠延长术、桩核冠修复术。结果随访1颗中切牙半年后根折,2颗前牙腭侧1年后发生牙龈退缩,其余患牙修复后无脱落、龈炎及松动,患者均感到满意,X线片示牙周及根尖周情况良好。结论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前牙外伤至龈下的患牙效果理想,可广泛应用于残根的保留。  相似文献   

5.
自 1994年以来 ,共治疗外伤性冠根斜折 46例 5 0个前牙 ,患牙根端无明显松动 ,临床不能行桩冠修复 ;X线片示断根有足够长度 ,牙周组织及牙槽嵴均健康。年龄 9~ 43岁 ,男 2 6例 2 8个牙 ,女 2 0例 2 2个牙。切牙 36个 ,侧切牙 11个 ,尖牙 3个。冠根斜折分离但未脱落 ,唇侧折裂线在龈缘上 1~ 1.5mm ,舌侧折裂线在根颈 1/ 3~ 1/ 2处 ,均于外伤后 1~ 7d内就诊。1 方法牙冠断端处理 :用金钢砂磨除少许釉质 ,形成凹形 ,以增加树脂粘结面。用 30ml/L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冲洗牙冠断端 ,使裂隙内清洁 ,隔湿 ,酸蚀裂隙缘 ,涂粘结剂 ,稍用…  相似文献   

6.
1998~ 2 0 0 0年应用二次充填法治疗单根牙纵折 3例 ,均为前磨牙 ,冠根纵折至根尖 1/ 3处。1 方法X线片确诊 ,在冠颈 1/ 3区磨 0 .5mm深的环形沟 ,用钢丝结扎固定 ,降牙合做全冠保护。在冠牙合面开窗 ,开髓引流 ,常规根管预备 ,清理 ,封药。炎症控制后 ,Ca(OH) 2 糊剂严密充填根管 ,玻璃离子体暂补。术后隔月复诊 ,待X线片示根尖周无病变 ,患牙无叩痛及咬合不适 ,再行二次充填。小心清理根管 ,牙胶糊剂充填 ,去除根管上部牙胶至牙槽嵴水平 ,用有流动性玻璃离子体垫底 ,银汞合金充填。注意磨除与冠结合部位的粘结剂 ,防止渗漏的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恒磨牙折裂后的保存修复效果。方法38颗折裂磨牙完善根管治疗后钢丝“用”形结扎、固定,3M玻璃离子充填,再以全冠或与邻牙联冠修复,定期随访。结果38颗患牙随访2年,有4颗患牙因松动、疼痛拔除,失败率为10.5%(4/38)。失败的4颗患牙中,2颗患牙随访6个月出现松动、疼痛,X线榆查根分叉阴影明显,均为下颌第二恒磨牙,拔除后见远中为单根管且牙折裂线位于根管口边缘或横跨根管口。1午后2颗第一恒磨牙出现咀嚼痛,其中1颗为上颌第一恒磨牙,X线片示烦侧近中根尖阴影,有折断影像,拔除后证实足近中颊尖根折;另外1颗为下颌第一恒磨牙,X线片示近中根纵裂,分析认为可能足磨牙纵裂时受力过火,虽然纵裂牙颊、舌侧尤明显松动,但根面已有裂纹,全冠修复后仍难以承受[牙合]力而导敛牙根纵裂。结论通过采用完善根管治疗钢丝“同”形结扎、固定,再以全冠或与邻牙联冠修复,可有效地保留成年人磨牙折裂的患牙。  相似文献   

8.
作者1994~1998年对24名患者经X线证实的32个外伤性根折的前牙,进行根管治疗后根管攻纹钉根管内卡壁连接。男15例,女9例。年龄15~55岁。牙齿分布:上颌中、侧切牙分别为17个和10个,上颌尖牙2个;下颌中、侧切牙分别为1个和2个,下颌尖牙2牙。牙折类型:根折合并冠折12牙,单纯根折20牙。根冠侧1/3折18牙,根中1/3折13牙,根中1/3和根下1/3处双折1牙。1 操作方法局麻下行牙槽骨及断牙的复位后,以釉质粘合剂与邻牙固定。行根管治疗,2周后以热器械或氯仿逐步去除充填于根管中的牙胶尖及根充剂,至距根尖3~5mm处,然后慢速逐号扩大根管,以所选攻纹…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锥形束CT与根尖牙片在根折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拔牙或外科探查证实的35 例(37个患牙)根折裂患者,均作CBCT和根尖牙片检查,对比分析图像。结果:37个患牙中,CBCT在检出根折35个,根尖牙片检出折裂线16个。结论:CBCT检知牙根折裂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根尖牙片,能清晰显示根折位置及类型,对临床制定根折治疗方案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X线根尖片和锥体束CT在上颌磨牙腭根折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临床检查25例可疑为腭根横折,9例腭根纵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拍摄X线根尖片及锥形束CT,分别根据X线片诊断标准和CBCT诊断标准对影像学检查结果做独立判断,并与拔除患牙或翻瓣术中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BCT在腭根纵裂中诊断敏感率为87.5%,X根尖片诊断敏感率12.5%。 CBCT在腭根横折中诊断敏感度为91.7%,X线片诊断敏感率为63.6%, CBCT敏感度均高于X线片(P<0.01)。结论上颌磨牙腭根折裂的临床诊断中,CBCT诊断的敏感度显著高于X线根尖片,且CBCT能准确判断折裂位置、方向及角度,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牙根牵引联合龈切治疗上前牙冠根联合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牙根牵引联合龈切、树脂冠修复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上前牙冠根联合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患牙根管治疗后,应用牙根牵引方法使牙根延伸2~4 mm不等,平均3.125 mm,再联合患牙舌侧牙龈切除2 mm和树脂冠修复,治疗上前牙冠根联合折病例16例,16颗患牙。结果 2年后临床检查树脂冠修复情况、患牙牙周和根尖周健康情况,X线片上牙根和根周牙槽骨情况。16颗患牙治疗后,疗效达成功标准的有5颗,有效10颗(患牙唇侧牙龈轻微增生),失败的1颗(患牙再次外伤拔除)。结论牙根牵引联合龈切、树脂冠修复是保守治疗儿童及青少年上前牙冠根联合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金属烤瓷冠修复成人后牙残根残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自 1994年起 ,应用金属烤瓷冠修复成人后牙残根残冠 2 2 6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后牙冠部缺损 1/ 2以上 ,但缺损不超过龈下 ,髓室底及根分叉处牙体组织尚完整 ,牙根不松动 ,且有一定长度 ,行完善牙周及根管治疗术后 2~ 3个月 ,叩诊及X线片检查根尖及周围组织临床状况良好者。 2 2 6例患者中 ,男性 10 4例 ,女性 12 2例 ,年龄在 2 1~ 48岁之间 ,患牙2 6 7颗。1.2 修复方法 ①参照X线片选择牙根较粗直 ,虽多根但根管间角度小 ,易取得共同就位道者。去除病变组织及无基釉 ,尽可能保存有一定抗力…  相似文献   

13.
断冠再接术     
1996年起我科开展断冠再接术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18~ 6 5岁。下颌前磨牙 15例 ,前牙 2例 ;上颌前磨牙 5例 ,前牙 8例。随访 2 7例 ,失访 3例 ,随访最长时间 4年 ,最短 0 .5年。再接牙无自觉症状、无松动 ,牙龈正常 ,功能良好为成功 ,共 2 4例 ,占随访病例的 88.9%。 2例再接牙牙冠折裂 ,改金属烤瓷冠修复 ,1例牙根折裂松动 ,无法保留而拔除。1 适应证严重楔形缺损冠折 ;牙冠完整颈部深龋冠折 ;外伤牙牙颈部折断。2 方法2 .1 根管治疗断冠牙根拍X线片后 ,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及充填 ,观察 1~ 2周。2 .2 根管预备 ,粘根管桩按…  相似文献   

14.
Vitapex诱导年轻恒牙牙根形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采用Vitapex诱导牙髓感染或坏死的年轻恒牙 ,使之牙根继续发育直至完成 ,取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本组共 35例 ,48颗患牙 ,年龄 7~ 14岁。男性2 1例 ,31颗患牙 ,女性 14例 ,17颗患牙 ,其中上下颌切牙 30颗 ,前磨牙 9例 ,后磨牙 9例 ,临床诊断 :外伤露髓 2 3颗 ,畸形中央尖及龋病致牙髓炎、尖周炎 2 5颗 ,X线片显示所有患牙根尖孔均未闭锁2 .方法 :①常规将患牙开髓拔髓后 ,不扩挫根管而只将根管清洁 ,注意尽量减少器械超出根尖处 ,防止损伤牙乳头 ,封CP棉捻一周后复诊 ;②炎症控制叩疼消失后 ,将Vit…  相似文献   

15.
两种方法固定外伤前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种方法固定外伤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71例前牙外伤患者163颗患牙,按固定方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A组使用全牙列[牙合]垫固定,B组使用真空压膜牙托固定。6个月后通过临床和X线片检查比较疗效。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对于牙震荡、半脱位和(或)侧方移位的患牙,两种固位方法治疗效果均良好;而对于全脱位再植牙或根折的患牙,A组固定效果优于B组(P=0.035)。结论牙震荡、半脱位和(或)侧方移位的患牙,由于真空压膜牙托制作方便,使用舒适美观,可选用此种方法固定;而全脱位再植牙或根折的患牙,则应选用全牙列[牙合]垫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后牙残根、残冠、纵折牙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视 ,人们对牙齿的保留意识也逐渐增强。我科自 1998年来对后牙残根、残冠、纵折牙采取修复治疗的方法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 196个后牙残根、残冠、纵折牙的修复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选择因龋病或襞裂致牙体硬组织毁损达 1/3以上及纵折牙 ,其健康牙体应在龈上 2mm或龈切后露出根面 2mm、X线片显示根管通畅、牙周情况良好的磨牙和前磨牙共 16 7人 196牙 ,其中女 75人 ,男 92人 ,年龄 17~ 6 5岁。1.2 分类及治疗方法①牙体硬组织损毁达 1/3~ 1/2者 :患牙行常规根…  相似文献   

17.
关于牙槽骨内根折的预后及治疗,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作者汇集了50多年来的多篇文献,对这些病例随访观察1~40年,将发生在恒牙的有牙槽骨内根折与没有根折的外伤牙之结果进行比较后认为,前者的牙髓有较强的修复力或成活率。文献指出,在无牙槽骨内根折并受到较大的外伤时,牙髓坏死率较高。牙髓坏死主要取决于外伤的严重程度,此外还包括根尖发育程度、牙折的位置、牙折片的移位程度、冠部碎片的松动度等,牙折愈接近根尖预后愈好。然而,如果牙颈部的松动度经2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恒前牙外伤根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1例共42个恒前牙外伤根折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法和愈后情况。结果:根折多发于男性,约占65.85%,儿童和青壮年约占85.37%,根折多位于根中1,3或根尖1/3(占88.10%)。部分病例初诊时X线表现根折线不明显,数日后复诊时才显现出来。采取牙弓夹板钢丝结扎即刻复位固定,有36例37个牙(87180%)达到完全复位愈合。结论:外伤牙根折治疗效果与牙根发育程度,牙髓损伤及根折断端移位情况,外伤后就诊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磨牙根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磨牙根折不同于前牙根折,尤其是部分根折或非横断性根折,明确诊断很困难[1]。一般在拔牙后才被发现而确诊。笔者近几年对106例患者经拔牙后被证实根折的患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106例。男74例,女32例。其中36例为咬硬物后就诊的患者,28例为车祸坠落、拳击后的患者,42例为经牙髓治疗后的患者。其中以35~60岁的患者最多,共89例(占89.96%)。患牙根折情况:牙颈部折裂11例(占10.37%),其余均在颈部以下;单根折79例(占74.53%),双根折16例(占15.09%),牙位所在区域无明显差别。所有患牙在临床检查时牙冠无龋、牙体…  相似文献   

20.
后牙根折1例     
患者女 ,40岁。因左侧上颌后牙咬合痛于 1999- 12来诊。检查 :2 6无龋 ,颊侧近中牙龈萎缩 ,伴有窦道 ,按压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溢出 ,探诊无敏感区 ,颊侧近中 5mm深牙周袋 ,腭侧 4mm深牙周袋 ,Ⅱ度松动 ,叩 ( )。X线片示 :牙槽骨呈弧型吸收达根长的 1/ 2 ,牙周膜腔增宽 ,根分叉区有稀疏区。诊断 :2 6创伤性尖周炎。处理 :2 6牙合面开髓 ,牙髓已坏死 ,扩大根管 ,远颊及腭侧根通畅 ,近颊根只能扩至根中 1/ 3,仔细观察X线片 ,根管无明显钙化 ,其走向似有错位 ,故怀疑 2 6根折。再探测近中牙周袋 ,沿近中牙根探测有一台阶 ,局麻下纵形切开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