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5种探针药物(安非他酮、美托洛尔、咪达唑仑、非那西丁和甲苯磺丁脲)及其代谢产物(羟基安非他酮、羟基美托洛尔、1-羟基咪达唑仑、对乙酰氨基酚和羟基甲苯磺丁脲),评价大黄对大鼠CYP450酶活性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大黄组和对照组2组。大黄组灌胃给予大黄14 d,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4 d。5种探针药物通过灌胃给予大鼠,用UPLC-MS/MS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大黄组和对照组对比结果中,安非他酮、美托洛尔、非那西丁和甲苯磺丁脲药代动力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组与对照组对比,美托洛尔AUC_((0-t))降低(P0.05),CL升高(P0.05),其代谢产物羟基美托洛尔变化趋势与母药相似;非那西汀AUC_((0-t))升高(P0.01),CL降低(P0.01),C_(max)升高(P0.01),其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变化趋势与母药相似;甲苯磺丁脲AUC_((0-t))升高(P0.01),CL降低(P0.01),C_(max)升高(P0.01),其代谢产物对羟基甲苯磺丁脲变化趋势与母药相似。结论大鼠灌胃大黄可能会诱导大鼠CYP2D6酶活性,可能会抑制大鼠CYP1A2、CYP2C9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曲马多对细胞色素P450(CYP)酶代谢能力的影响,采用鸡尾酒法评价CYP2B1、CYP2D1、CYP1A2、CYP3A2、CYP2C11的活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曲马多组(低、中、高)和对照组。曲马多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0 mg/kg、20 mg/kg、30 mg/kg(低、中、高)曲马多14 d。然后灌胃给予安非他酮、美托洛尔、非那西丁、咪唑安定和甲苯磺丁脲5种探针药物,UPLC-MS/MS测定血浆浓度。结果曲马多组与对照组比较,安非他酮和美托洛尔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曲马多灌胃14 d后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肌酐(Cr)、尿酸(UA)、谷草转氨酶(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曲马多连续14 d灌胃可抑制大鼠CYP2B1和CYP2D1的活性。生化检测结果显示连续14 d给予曲马多不会造成肝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Cocktail技术评价水飞蓟素干预扑热息痛大鼠CYP450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扑热息痛组、水飞蓟素干预扑热息痛组和对照组3组。扑热息痛组,生理盐水灌胃9 d,第10 d腹腔给扑热息痛800 mg/kg;水飞蓟素干预扑热息痛组,水飞蓟素800 mg/kg灌胃9 d,第10 d腹腔给扑热息痛800 mg/kg;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9 d,第10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种探针药物(安非他酮、非那西汀、甲苯磺丁脲、美托洛尔、咪达唑仑)通过灌胃给予大鼠,用UPLC-MS/MS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对探针药物细胞色素P450的亚型CYP2B6、CYP2D6、CYP3A4、CYP1A2和CYP2C9底物的药动学参数指标统计。结果扑热息痛组与水飞蓟素干预扑热息痛组对大鼠CYP2B6酶活性无明显影响(P 0. 05)。扑热息痛可能会抑制大鼠CYP2D6、CYP3A4酶活性,水飞蓟素干预扑热息痛组可以改善大鼠CYP2D6、CYP3A4酶的抑制(P 0. 05)。扑热息痛会抑制大鼠CYP1A2、CYP2C9酶活性,水飞蓟素干预后,还是抑制CYP1A2酶,但是有一定的改善,而对CYP2C9抑制效果未得到改善。结论本研究中,水飞蓟素干预扑热息痛,从CYP450酶活性角度还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评估敌敌畏对大鼠CYP450酶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敌敌畏组和对照组。敌敌畏组给予腹腔注射12.5 mg/kg敌敌畏,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然后灌胃给予5种探针药物(安非他酮、美托洛尔、非那西丁、睾酮和甲苯磺丁脲),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探针浓度;同时分离肝脏,用PCR法测定5种亚型酶mRNA的表达量。结果敌敌畏组CYP1A2、CYP2D1和CYP3A2的AU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CYP2B1和CYP2C11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CYP2D1和CYP3A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YP1A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YP2C11和CYP2B1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PCR结果,腹腔注射敌敌畏可以抑制大鼠CYP2D1和CYP3A2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地西泮为内标,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5种探针药物(安非他酮、美托洛尔、咪达唑仑、非那西丁和甲苯磺丁脲),这5种探针药物分别是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2D6、CYP3A4、CYP1A2、CYP2B6、和CYP2C9底物。方法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法去除蛋白,色谱分离采用UPLCBEHC18(2.1 mm×50 mm,1.7μm)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MRM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结果日间精密度和日内精密度12%,准确度为90.3%~111.4%,提取回收率为78.6%~98.8%,基质效应为93.8%~109.5%,血浆标准曲线在1 ng/ml~2 000 ng/m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5。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并成功应用到拉帕替尼对大鼠CYP450酶活性影响研究,表明拉帕替尼对大鼠CYP2B6、CYP2D6、CYP3A4、CYP1A2酶都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地西泮为内标,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羟基安非他酮、羟基美托洛尔、1-羟基咪达唑仑、对乙酰氨基酚和羟基甲苯磺丁脲。方法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法去除蛋白,色谱分离采用UPLC BEHC_(18)(2.1 mm×50 mm,1.7μm)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多反应监测模式定量。结果日间和日内精密度13%,准确度为94.5%~107.2%,提取回收率在83.2%~92.6%。血浆标准曲线在1 ng/ml~1 000 ng/ml浓度内呈线性,相关系数(r)0.997。结论该方法可用于5种CYP450亚型探针药物给药后的代谢产物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牙托水对大鼠CYP1A2、CYP2B6和CYP2C19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牙托水3 d组、灌胃牙托水10 d组。牙托水干预结束后,各组大鼠联合灌胃给予非那西丁10 mg/kg、安非他酮10 mg/kg和奥美拉唑10 mg/kg并测定探针药给予前及给药后的0.083 h、0.25 h、0.5 h、1 h、1.5 h、2 h、2.5 h、3 h、4 h、6 h、8 h、12 h和24 h的血药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0 d组大鼠奥美拉唑AUC下降;清除率CL/F显著性升高;平均驻留时间MRT下降;10 d组大鼠安非他酮表观分布体积V/F显著性降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针药的其余药代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托水可诱导肝CYP2C19酶活性,而对CYP1A2与CYP2B6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细胞色素P450酶(CYP)的特异性底物非那西丁(CYP1A2)和右美沙芬(CYP2D6)为探针,比较底物消除法和传统产物生成法测定的差异,评价底物消除法的可行性。方法: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底物及其特征代谢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测量底物在不同起始浓度下的消除初速率("底物消耗法")和形成产物的初速率("产物生成法");采用线性回归法和曲线拟合法求算酶动力学参数Km和Vmax。结果:采用底物消除法测得非那西丁(CYP1A)的Km和Vmax与产物生成法相近;但测定CYP2D活性时,因右美沙芬同时被小鼠肝微粒体其它同工酶代谢,所得表观参数有较大差别。结论:对特异性强的探针药物,两方法结果一致。只要选择合适底物探针和数据处理方案,底物消耗法是一种可靠、简便测定微粒体酶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YP450酶的活性与远志NFDE8酮Ⅲ以及远志寡糖酯类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性探针反应评价远志寡糖酯类化合物telenhiose A、telenhiose C、tenuifoliside C、tenuifoliside D以及远志NFDE8酮Ⅲ对CYP450酶8个亚型的活性的抑制作用,测定探针药物代谢产物的含量来评价各个化合物对CYP450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远志NFDE8酮Ⅲ以及远志寡糖酯类化合物对CYP2C19、CYP3A4、CYP2D6、CYP2C9、CYP2C8、CYP2A6以及CYP1A2的抑制率均低于50%,但其对CYP2E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远志寡糖酯类化舍物以及远志NFDE8酮Ⅲ对CYP450酶中CYP2E1亚型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故在用药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与CYP2E1底物药物合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包皮环切术时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和局部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包皮环切术治疗的患儿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舒芬太尼、咪达唑仑、丙泊酚和苯磺顺阿曲库铵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舒芬太尼、咪达唑仑、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同时采用2%利多卡因实施局部麻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进行机械通气的ICU患者4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注射进行镇静,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进行镇静.比较2组患者Ramsay评分,咪达唑仑使用量、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Ramsay评分与对照组中患者Ramsay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咪达唑仑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达到满意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咪达唑林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对照组采用地西泮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结果:咪达唑仑组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咪达唑仑组癫痫状态控制时间(36.5±4.73)min,对照组的癫痫状态控制时间(47.9±5.8)min,两组的癫痫控制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合并1例肺部感染,1例低血压,对照组出现2例肺部感染,1例低血压,经过对症处理后均缓解。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起效快、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13.
唐明富  胡俊毅 《现代保健》2011,(28):127-128
目的观察静注咪达唑仑、芬太尼对七氟醚吸入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40例,年龄1~6岁。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芬太尼静注组(A组)及对照组(B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8%七氟醚+吸氧(5L/min)诱导。A组在麻醉诱导后静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2~3μg/kg,七氟醚2%~3%+吸氧(2L/min)维持麻醉。B组七氟醚3%~5%+吸氧(2L/min)维持麻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A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静注咪达唑仑、芬太尼可以有效地预防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复合不同麻醉药物对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及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ICU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共58例,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联合吗啡,试验给予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效果,采用Ramsay镇静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29例患者在治疗之后,患者镇静评分结果为(3.40±0.58),对照组为(3.41±0.40),两组间镇静效果对比差异不显著,其中,对照组咪达唑仑用量明显低于试验组(0.04±0.01vs 0.07±0.03mg/.kg.h),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谵妄发生率(1/29vs 5/29),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但试验组较对照物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结论:ICU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对于接受咪达唑仑镇静的患者,吗啡与芬太尼相比,可减少咪达唑仑用量,并降低谵妄发生率。对ICU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为降低谵妄发生率,可使用咪达唑仑联合吗啡镇静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咪达唑仑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镇静深度时间以及患者苏醒时间分别为(35.13±7.66)s、(61.40±9.25)min和(51.40±10.43)min,均优于对照组的(56.53±8.65)s、(39.80±8.21)min和(34.53±8.4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续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单采用咪达唑仑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镇痛镇静效果,而采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经鼻滴注在小儿静吸复合全麻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外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前15 min,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经鼻滴注,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混合液经鼻滴注。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麻醉躁动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T1和T2时的HR、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PAED和FLACC疼痛评分均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观察组t1、t2、t3时的PAED评分和FLACC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滴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小儿静吸复合全麻的镇静效果较佳,可改善患儿的躁动情况,降低患儿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的镇静、呼吸和循环等临床作用的影响.方法 择期在CSEA下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L3-4行CSEA操作,麻醉平面固定在T8后,三组分别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或0.9%氯化钠.记录麻醉前(T0)、麻醉平面固定后(T1)及给药10、15、30、45、60 min(T2 ~T6)的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呼吸频率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T2~T6时Ramsay评分高于本组T0、T1时和同期对照组,MAP低于本组T0、T1时和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T2~T6时心率低于同期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T2~T6时PErCO2高于同期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低于同期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术中知晓率低于对照组[16.7%(5/30)和13.3%(4/30)比9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能提供良好的镇静效果,减少术中知晓,轻度抑制血压.右美托咪定抑制心率,对呼吸没有影响,而咪达唑仑抑制呼吸.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30例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达唑仑组和联合组各15例。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持续经过中心静脉泵入咪达唑仑,联合用药组加用瑞芬太尼1-2μg/(kg·h)。比较镇静镇痛效果和对持续静脉泵入药物剂量的影响。结果:咪达唑仑和瑞芬太尼联合静脉泵入获得的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咪达唑仑组;并且达到相同镇静镇痛效果下静脉泵入药物剂量明显减少,用药量、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咪达唑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静脉持续泵入镇静镇痛疗效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咪达唑仑组(A组)和盐酸右美托咪定组(B组),每组各45例,记录使用前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评分,Ramsay评分和PaO2/FiO2指标;记录镇静中3、6、9h的心率、血压和呼吸;镇静满意程度、恢复时间。结果患者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咪达唑仑组,恢复时间较咪达唑仑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盐酸右美托咪定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滴鼻与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行小儿麻醉的患儿52例,按照奇偶数分组发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参照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患儿生理盐水,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患儿咪达唑仑滴鼻与酮咯酸氨丁三醇,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手术完毕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时间段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麻醉应用咪达唑仑滴鼻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有利于患儿治疗过程顺利进行,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