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产期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GBS)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感染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2月本院围产期孕妇产检和分娩的临床资料。结果 6 594例孕妇阴道和直肠分泌物标本共检出GBS 248株,总检出率为1. 88%;其中阴道分泌物检出GBS 175株,检出率为2. 65%,直肠分泌物检出73株,检出率为1. 11%,两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 77,P 0. 05);阴道分泌物和直肠分泌物同时检出GBS67例,占1. 02%。药敏试验显示,GBS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比较敏感,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结论围产期孕妇GBS感染易造成不良的妊娠结局,临床上应加强围产期孕妇孕晚期GBS的检测,对GBS感染者应及早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作为治疗GBS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9,(9):1390-1393
目的了解梅州地区围产期孕妇B群链球菌(GBS)定植及药敏情况,为该地区防治围产期母婴GBS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梅州地区医院就诊的18 704例围产期孕妇的阴道和直肠拭子标本进行GBS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阴道拭子培养阳性1 365例,直肠拭子培养阳性986例,围产期孕妇的GBS阳性率为8. 76%(1 639/18 704);各年围产期孕妇GBS检出率和不同孕周周期孕妇GBS检出率都存在明显差异(P <0. 01); 1 639株GBS菌株中,对万古霉素、头孢曲松和利奈唑胺均无耐药性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依次为:红霉素711例、克林霉素595例、左氧氟沙星308例、氨苄西林57例、青霉素50例。结论监测围产期孕妇GBS的定植情况对于减轻围产期母婴GBS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青霉素仍可作为孕妇治疗GBS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B族链球菌(GBS)临床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患者GBS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某妇产医院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临床送检标本中GBS的分离情况,分析GBS的临床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年份GBS检出情况及耐药率。结果 共分离GBS 2368株,标本来源主要为阴道和肛门括约肌拭子(2229株,占94.13%),检出的主要病区为产科门诊及其病房(占94.97%)。孕35~37周孕妇阴道和肛门括约肌拭子标本中共检出GBS 2229株,检出率为3.68%。围产期孕妇阴道和肛门括约肌拭子标本GBS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趋势2=44.78,P<0.05)。25~34岁年龄段孕妇阴道和肛门括约肌拭子标本中的GBS检出率最高(3.69%)。2368株GBS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最高(78.21%),其次是红霉素(77.62%)、克林霉素(77.15%)和左氧氟沙星(47.68%),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头孢呋辛及头孢曲松均敏感。趋势卡方检验结果表明,GBS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该院孕35~37周孕妇分离的GBS及GBS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青霉素可作为该地区治疗GBS感染的首选药物,临床医务人员应注重GBS的检测及耐药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产期孕妇无乳链球菌(GBS)的感染状况、对妊娠结局影响、血清型与耐药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病区与门诊围产期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069例围产期孕妇进行GBS检测,共检出GBS 172株,检出率为16.1%。不同年龄段、不同标本类型、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度及有无流产史、阴道炎患者的GBS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期孕妇GBS阳性患者剖宫产、产褥感染、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羊水污染比例均高于阴性患者(P<0.05)。GBS血清学分型以Ⅲ型为主(55.7%)。GBS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氯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0.0%,对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45.0%。D试验阳性率为29.7%。结论本地区围产期孕妇GBS检出率较高,Ⅲ型是GBS主要的血清型,GBS定植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青霉素G仍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产前筛查状况和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感染与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妇产科分离出GBS菌株围产期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围产期孕妇GBS检出率在不同标本、不同季节、不同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居住农村和居住城市的孕妇间GBS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表明GBS对多数抗菌药物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对喹诺酮类抗生素中度耐药,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高度耐药。结论围产期孕妇GBS的检出率与标本类型、标本采集季节、孕妇年龄均无显著相关性,应将农村居住孕妇作为GBS重点筛查对象;对于GBS携带者,应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青霉素G可作为围产期孕妇治疗GBS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围产期孕妇B群链球菌(GBS)的带菌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来龙岩市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孕35~37周的妇女1 143名,采集直肠拭子和阴道拭子培养分离GBS,对分离出GBS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 143名孕妇中GBS检出率7.6%(87/1 143),直肠拭子检出率6.2%(71/1 143),阴道拭子检出率4.3%(49/1 143),直肠和阴道拭子同时检出33例(2.9%)。药敏试验结果: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万古霉素100.0%敏感,后依序为左氧氟沙星65.9%敏感、克林霉素53.7%、红霉素50.0%、四环素7.3%。结论孕产妇B群链球菌感染较高,临床应积极开展GBS常规检测,同时送检直肠拭子和阴道拭子可提高GBS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江门地区围产期妇女B族链球菌(GBS)的分布以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降低围产期妇女和新生儿GBS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 230例妊娠35~37周的孕妇进行GBS监测,分析围产期妇女GBS的检测率和耐药率。结果 2 230例孕妇中GBS检测率为10.1%(226/2 230);阴道部位GBS的检出率为8.78%(196/2 230),直肠部位GBS的检出率为5.07%(113/2 230),阴道和直肠部位同时出现GBS的检出率为3.85%(86/2 230);GBS的耐药率分别为青霉素0.9%、氨苄西林0.9%、克林霉素59.2%、红霉素74.3%、头孢曲松0.0%、万古霉素0.0%。结论阴道和直肠均为孕妇携带GBS的部位,建议对孕妇进行GBS监测时应选取阴道和直肠部位同时送检以提高GBS的检出率;GBS阳性的孕妇应进行产时预防性治疗,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是预防GBS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产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2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67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孕妇GBS带菌情况及菌株耐药性、荚膜血清学分型、表面蛋白基因、菌毛蛋白基因分布,收集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674例孕妇共检出GBS阳性98例,阳性率为14.54%。药敏试验显示,98株GBS菌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50%,未检出青霉素、头孢噻肟、万古霉素耐药株;98株GBS菌株共检出5种基因型,其中Ia型14株(14.29%)、Ib型27株(27.55%)、Ⅱ型4株(4.08%)、Ⅲ型45株(45.92%)、IV型8株(8.16%);93株菌株均检出表面蛋白基因,以rib、esp、bca基因为主,alp2/3检出率最低;所有菌株均至少检出一种菌毛蛋白基因,以P1-2a+P1-1、P1-2b为主;GBS阳性孕妇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及总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GBS阴性孕妇(P0.05);Logsi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产妇年龄、产次、有异常孕产史、妊娠合并症、GBS阳性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孕妇GBS带菌率较高,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监测其耐药性、毒力因子分布对于抗菌药物选择、疫苗研发均可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围产期孕妇感染无乳链球菌(GBS)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连续3年的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临床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围产期孕妇的临床资料,按GBS阳性与阴性、孕妇的类型、文化层次、流产次数、年龄段和标本类型、季节、年度进行分组。结果 1 329例孕妇中共检出GBS携带者172例,检出率为12.9%;GBS阳性与阴性者的临床症状发生率、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年度围产期孕妇GBS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和莫西沙星保持较低的耐药率,均1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株;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高度耐药,均70.0%。D试验阳性率为32.7%。结论围产期孕妇GBS检出率较高,呈逐年上升趋势,GBS阳性者临床症状明显,高龄、文化层次低者易于感染,临床应重视GBS筛查并关注其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10.
陈军  荆成宝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264-1266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带菌情况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及耐药性监测。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安康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妊娠晚期孕妇80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孕妇阴道或直肠分泌物进行GBS检测,同时对培养分离出的GBS标本进行临床常见的1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观察所有孕妇及不同年龄、产次、流产史孕妇的GBS阳性率,将800例孕妇分为GBS阳性组和GBS阴性组,分析GBS阳性组与GBS阴性组的母婴结局。 结果 800例晚期孕妇GBS感染阳性率为9.88%(79/800),其中不同年龄分组、产次分组、流产史的孕妇GB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79株GBS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噻肟以及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00%,对红霉素、氯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氨芐西林以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2.03%、17.72%、34.18%、7.59%、58.23%。GBS阳性组的胎儿窘迫、早产、宫内感染以及胎膜早破发生率均明显高于GBS阴性组(P<0.05)。GBS阳性组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GBS阴性组(P<0.05)。 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可用于晚期孕妇GBS感染的检测中,而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噻肟以及利奈唑胺均为有效预防妊娠期GBS感染的理想抗生素。GBS感染会增加胎儿窘迫、早产、宫内感染以及胎膜早破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妇围产期B族链球菌(GBS)的感染情况,并分析GBS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45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阴道和肛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GBS感染,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将GBS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A组孕妇临产后静滴敏感性抗菌药物直至分娩结束,1次/4 h;B组临产后口服敏感性抗菌药物直至分娩结束,1次/4 h,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细菌培养法检测孕妇GBS感染的阳性率为7.11%(32/450),PCR法检测阳性率为15.11%(68/450)。PCR法检测阳性率高于细菌培养法(P<0.001)。GBS感染患者的妊娠结局: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宫内感染、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早产和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4.71%、14.71%、20.59%、23.53%、13.24%、11.76%和14.71%高于未感染者(P<0.001)。GBS对青霉素、头孢噻肟、万古霉素、氨苄青霉素敏感。A组产褥期感染和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3.53%(8/34)和32.35%(11/34)高于B组(P<0.05)。结论 GBS感染增加了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可改善妊娠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支阴道拭子和阴道直肠拭子直接血平板、显色筛查平板培养法以及PCR荧光探针法对孕妇B群链球菌(GBS)的检出率。方法将拭子洗脱于1 ml的生理盐水中,各取50μl接种于血平板、显色筛查平板培养和PCR荧光探针法检测GBS核酸;培养法取菌落进行生化鉴定或CAMP试验,同时原始标本进行Nugent评分。结果单支阴道拭子接种于血平板、阴道直肠拭子接种于血平板、阴道直肠拭子接种于筛查显色平板以及PCR法的阳性率分别为5.33%、5.05%、7.80%、8.72%,检测灵敏度分别为57.1%、61.9%、85.7%、90.5%,阴道直肠拭子筛查显色平板联合PCR法的阳性率最高,为9.63%;CAMP阴性菌株占10.52%,且用PCR法检测结果为阴性;GBS阳性和阴性的标本分组中,细菌性阴道病(BV)和假丝酵母菌阴道炎(VVC)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阴道直肠拭子直接接种于筛查显色平板的方法最为简单、经济、方便,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GBS阳性与BV以及VVC没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围产期孕妇GBS感染状况及其药敏特点,评估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围产保健的7 0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应用荧光定量PCR进行GBS检测,并对分离出的GBS进行药敏实验,分析GBS感染阳性与阴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GBS阳性孕妇药敏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7 000例围产期孕妇GBS阳性率为10.4%(728/7 000)。GBS阳性孕妇胎膜早破和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5.0%、14.7%,均高于GBS阴性孕妇的21.0%和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BS阳性孕妇早产和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略低于GBS阴性孕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8例围产期孕妇GBS感染阳性者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是44.7%、34.6%、58.6%、70.0%。结论对围产期孕妇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GBS具有重要意义。掌握GBS感染阳性的药敏特点有利于积极预防和治疗GBS感染,并能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生期妇女妊娠晚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B group hemolytic streptococcus,GBS)带菌状态及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GBS预防和检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显色平板法对4 454例围产期妇女阴道及肛门直肠拭子进行GBS检测,并结合临床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实际妊娠结局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 454例患者中,GBS阳性率为9.85%(439/4 454);大龄产妇,支原体感染,高血压等与GBS感染具有明显相关性。GBS阳性组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早产、新生儿窘迫、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较阴性组高。结论 GBS感染可引发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早产、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不良妊娠结局,重视围生期孕妇产前GBS筛查,治疗是预防围生期妇女不良妊娠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围产期妇女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和支原体的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定期做围产保健孕妇共4 454例,均采取阴道及肛门直肠拭子分别进行GBS和支原体检测。结果 GBS阳性率为9. 9%,支原体阳性率为17. 3%;随年龄增长支原体的感染呈上升趋势,B群感染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B群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素、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曲松和利奈唑胺的敏感性较高,解尿脲原体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人型支原体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加替沙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加强围产期孕产妇产前GBS及支原体筛查,在孕期给予重点的健康保护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孕期筛查工作,必要时在产前以及产时进行重复检测,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其对分娩结局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状况及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接受产检240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研究;比较分析晚期妊娠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状况和孕妇妊娠结局;同时比较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分析40株GBS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并根据药敏测试结果分析GBS耐药机制。结果 240例晚期妊娠孕妇中,GBS阳性者40例,GBS阳性率为16.67%;GBS阳性孕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35.00%和37.50%,明显高于GBS阴性孕妇组早产率,患者早产和剖宫产率差异显著(P<0.05);GBS阳性孕妇羊水污染、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GBS阴性孕妇,患者在羊水污染和宫内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和胎儿窘迫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离40株GBS对青霉素G、头孢唑林、红霉素、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5.00%、70.00%、67.50%、17.50%、35.00%和60.00%。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达100.00%,对青霉素G的敏感率为95.00%。结论晚期妊娠孕妇感染GBS后可导致新生儿早产、羊水污染、宫内感染等妊娠结局,剖宫产率相应增加,应加强妊娠晚期GBS的防范工作,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一旦发现感染要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及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就诊的胎膜早破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正常孕妇80例为对照组,均行阴道和肛拭子实时定量PCR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检测,观察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GBS阳性率(18.8%)高于对照组(5.0%)(P0.05);观察组GBS阳性孕妇发生新生儿肺炎(6.7%)、胎儿窘迫(26.7%)以及绒毛膜羊膜炎(20.0%)比例高于GBS阴性孕妇,剖宫产(33.3%)、产后出血(13.3%)、早产(6.7%)以及新生儿黄疸(13.3%)、窒息(6.7%)、GBS感染(6.7%)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和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妊娠期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有关,对妊娠结局可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阴道微生物对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妊娠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将GBS感染阳性24例设为观察组、阴性56例设为对照组,检验分析阴道微生物对妊娠晚期孕妇GBS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中阴道PH值异常率(91.7%)更高,真菌阳性(25.0%)和细菌性阴道病(33.3%)GBS检出率高于阴性孕妇(4.0%、7.8%)(P0.05),滴虫阳性与阴性孕妇GBS检出率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过氧化氢(H_2O_2)、白细胞酯酶(LE)、唾液酸苷酶(SnaSe)、脯氨酸氨基肽酶(PIP)、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微生物对晚期妊娠妇女GBS感染有一定影响,应重视对阴道菌群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35周~37周孕妇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定植率,比较不同样本类型及不同培养方法对GBS筛查结果的影响,得出阳性率较高的组合方式。方法 选择2018年5月-10月就诊的1 440例孕妇,采集阴道、直肠拭子单独及联合接种于血平板和显色平板,疑似GBS菌落进行鉴定。结果 普通培养阳性97份(6. 74%):阴道拭子68份(4. 72%),直肠拭子93份(6. 46%),阴道-直肠拭子97份(6. 74%);显色培养阳性125份(8. 68%):阴道拭子90份(6. 25%),直肠拭子120份(8. 33%),阴道-直肠拭子125份(8. 68%);检出CAMP试验阴性GBS 18例,非β溶血GBS 3例。结论 35周~37周孕妇GBS筛查总阳性率为8. 68%,阴道-直肠拭子联合普通和显色培养模式既快速又提高阳性率,适用于基层实验室筛查GBS。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状况及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接受产检240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研究;比较分析晚期妊娠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状况和孕妇妊娠结局;同时比较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分析40株GBS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并根据药敏测试结果分析GBS耐药机制。结果 240例晚期妊娠孕妇中,GBS阳性者40例,GBS阳性率为16.67%;GBS阳性孕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35.00%和37.50%,明显高于GBS阴性孕妇组早产率,患者早产和剖宫产率差异显著(P<0.05);GBS阳性孕妇羊水污染、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GBS阴性孕妇,患者在羊水污染和宫内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和胎儿窘迫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离40株GBS对青霉素G、头孢唑林、红霉素、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5.00%、70.00%、67.50%、17.50%、35.00%和60.00%。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达100.00%,对青霉素G的敏感率为95.00%。结论晚期妊娠孕妇感染GBS后可导致新生儿早产、羊水污染、宫内感染等妊娠结局,剖宫产率相应增加,应加强妊娠晚期GBS的防范工作,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一旦发现感染要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