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学勤主任医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霍传彬 《河南中医》2009,29(8):748-749
总结刘学勤主任医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认为本病主要与饮食、情志有关;胃气上逆、酸水泛溢是其主要病机,病位在食管,为胃气所主;初病多实,病理因素有气、痰、热、瘀。治疗上以泄热制酸为要,善用左金丸辛开苦降。  相似文献   

2.
郭娟英 《陕西中医》2011,32(8):1037-1038
的:介绍张治祥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论:导师张治祥主任医师认为冠心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脏气亏损、气阴两虚为其本,瘀热内阻、心神被扰、虚风内动为其标。治疗以滋补心肾、益气养阴,化瘀清热,熄风安神为法,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胸痹心痛有多种病机,不外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标实多为痰热瘀阻,痹阻心脉。清热化痰、活血祛瘀法是目前治疗痰热瘀阻型胸痹心痛最常用的方法。黄连温胆汤以清热化痰为主,佐以行气以助血行,加味三七活血不留瘀,祛瘀不伤正。本文拟从胸痹心痛中医痰热瘀阻型病因病机探讨笔者导师王卫星主任医师经验方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机理。  相似文献   

4.
张天华 《中医研究》2013,(11):44-45
刘学勤教授是开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导师,国家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悬壶50余载,善用经方治疗各类疑难杂症.文中介绍刘学勤教授运用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汗证验案2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脑血管病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共同的发病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导师李军教授认为"气滞、血瘀、痰阻"是其根本原因所在,虚实夹杂、痰瘀互结为其病机关键。根据其病程长短、舌象脉象、舌下脉络、口唇颜色等将其证情的轻重分为痰瘀交滞证、痰瘀交结证、痰瘀胶结证三型,并结合现代医学对痰瘀的认识,提示痰瘀伴随心脑同病始终,强调"见痰及瘀"、"见瘀及痰"的重要性,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6.
孙跃农主任医师运用痰瘀学说治疗妇科诸疾,收效明显。现将老师从痰瘀论治痛经、从痰瘀论治月经后期、从痰瘀论治卵巢囊肿、从痰瘀论治产后缺乳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学勤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 40余年 ,笔者侍诊数年 ,试将吾师运用温化痰瘀法治疗胸痹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以教正于同道 :1 审证求因 ,整体辨治本病病位在心胸 ,病变主在心脏 ,病因多以正虚为本 ,气血阴阳失调、痰瘀痹阻血脉等为标。临床发病又与寒邪内侵、情志失调、饮食不当等诸多诱因密切相关。且与其他四脏的生理、病理和病证又相互关联 ,特别是与脾肾两脏的关系尤为密切。2 脾肾失调 ,气血瘀阻脏腑功能失调 ,直接影响气血运行。阴阳失去相对平衡 ,出现偏盛或偏衰 ,导致气血瘀阻阴阳失调。脾胃失调 ,运化无权 ,精微物质化源不…  相似文献   

8.
李怀珍  孟海燕 《陕西中医》2006,27(7):833-835
目的:探讨老年心脑血管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收集各专家之长,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立论、方法等。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病的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从痰立论的治法更深入地指示了心脑血管病的本质,具有确切的临床意义,坚实可靠的实验研究基础,化痰浊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挥。  相似文献   

9.
王立琴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王老师认为中医治疗甲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从情志、脏腑、气痰瘀、发展转归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总结王立琴老师对甲亢的认识、治疗及运用药物等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梅国强教授运用化痰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叶勇  梅国强 《光明中医》2003,18(6):22-24
梅国强教授 ,现为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从事《伤寒论》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 40年。穷毕身心 ,精勤治学 ,于理论及临床多有建树 ,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证 ,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尤深 ,高脂血症在心血管疾病中恒属多见 ,谨就侍诊心得 ,论述于下 :1 晓彻病机 痰瘀为主  高脂血症 (hyperlipidmia ,HLP)是脂质代谢异常使血浆 (或血清 )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的病症。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 ,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直接相关。高脂血症属于“痰浊”、“血瘀”范畴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高上林主任医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经验。方法:将跟师所得心得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甲状腺结节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气、火、痰、瘀为标,在治疗上养阴清热,解郁化痰为基本原则,将其分为气郁痰结、肝火旺盛、痰瘀互结、气阴两虚。故采用行气开郁、宽胸理气、理气化痰、行气活血等法运用其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刘学勤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10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勤主任医师运用标本兼顾、内外并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把改善全身症状与局部外治处理相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扶正化瘀法治疗子宫腺肌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腺肌病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侵入和扩散至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笔者导师陈少春主任医师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痰瘀为标.故治疗本病应标本兼治,以扶正化瘀为治疗大法,其经验方结合中医调周法在治疗本病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曹玉山教授是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中医学"肺胀"范畴,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本文介绍了曹师多年治疗经验,如活血化瘀,痰瘀同治贯穿始终;温心肾之阳,利水消肿;养阴清热生津,排痰定喘;解肺热、通肺气、下浊污,表里互解;适当益气,升中有降。  相似文献   

15.
杨飞 《吉林中医药》2009,29(7):559-560
杨秀清主任医师在分析中风的发病机制时,认为肝肾阴虚为中风病的发病之本,风、火、痰、瘀为其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该始终兼顾肝肾,早期以标实为主者可加强化痰开窍、活血通络,晚期以滋养肝肾为主,随机而施。  相似文献   

16.
刘静生  刘静宇 《中医药学刊》2004,22(9):1578-1579
刘学勤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40余年,笔者侍诊数年,试将吾师运用温化痰瘀法治疗胸痹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以教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7.
曹玉举 《中医研究》2012,25(1):51-53
娄多峰教授、主任医师,从事风湿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六十余载,他根据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虚、邪、瘀"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本文介绍了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正虚、外邪、痰瘀.该病病"本"为正虚,"标"为邪、痰瘀,治疗时要合理运用扶正、祛邪、疏通气血,使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化繁为简,用于临床每获良效.现将娄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孙媛主任医师治疗眩晕的经验。孙媛认为眩晕的发生与心、肝、肾、脾功能失调相关,常见病理因素有风、痰、瘀、虚、郁,以风、痰、瘀相兼者最为多见,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肝风内动,痰瘀互结,上蒙清窍,治以平肝息风、祛痰化瘀,自拟化痰祛瘀定眩汤治疗。临证常根据不同兼夹病因,辨证施治,灵活化裁用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杨耀峰  刘筱茂 《陕西中医》2011,32(9):1210-1211
目的:介绍刘茂林主任医师治疗抑郁症的经验。方法:跟师临床学习,总结其所长。结论:刘茂林认为抑郁证由郁、痰、瘀、火、虚等引起,其病独在心肝,与脾肾密切相关,业师对抑郁症分型论治,列为3型,分别为:痰瘀互结,肝郁化火,心脾虚损。治疗中既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痰、养心宁神,又有心理疏导,治疗灵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高旋  黄诗雄  李唯尊  邓德强 《光明中医》2023,(10):1873-1876
介绍邓德强主任医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邓德强主任医师认为痛风总属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肝肾不足为本,湿热、痰瘀、浊毒为标,根据自身经验将痛风分为风湿热痹、湿瘀阻络、痰瘀痼结3个证型。治疗上以清热祛湿、化浊散瘀为则,急性期以治标缓急为主,加用滋补肝肾药物,自拟痛痹方,主治痛风急性期之湿热偏盛,临床随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