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亚健康的诊断与预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亚健康是一个新的医学概念。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第三状态”。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存在,已成为国际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亚健康状态是指非病非健康状态,亚健康的初期常表现为疲劳、失眠、精神不振、周身倦怠、四肢不温、胃口差、口淡无味、大便不爽、头晕少寐、健忘多梦、皮肤粗糙和性欲下降等症状,以后可发展成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身心失调,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和精力不支等症状,但去医院检查却无任何器质性病变.艾灸是用艾叶作为灸料通过对体表穴位进行施灸,并通过全身经络腧穴的作用,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是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手段.2010年7月-2012年9月我们选择来自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就诊的亚健康患者共60例,采用艾灸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疲劳已成为中老年人群中多见的亚健康症状,表现为气息低弱、容易疲乏,精神不振,对外邪的抵御能力下降、五脏功能衰减、精神不支等症状。造成慢性疲劳的原因,主要则之于气虚。因此,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调理应以培元补气、益气健脾、补益肺气为主。  相似文献   

4.
一、何谓慢性疲劳综合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亚健康状态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时间超过6个月)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记忆力减退、气短、头痛、关节痛、睡眠紊乱及抑郁等多种躯体及精神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5.
亚健康是一个新的医学概念.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第三状态".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存在,已成为国际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白领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平时工作紧张、压力大,身体处于严重“亚健康”状态。疲劳是一种信号,它在提醒你,你的机体已经超过正常负荷,应该进行调整和休息。慢性疲劳综合症是新发现的一种危险的现代疾病,它是一组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睡眠质量差(如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脱发白发、认知功能下降及一些躯体症状(如腰酸背痛、头晕头痛等)等为特征的临床征候群。很多人将慢性疲劳等同于亚健康,以为休息一下就能恢复,其实,积极运动是消灭慢性疲劳的武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处方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 方法 整群分层随机抽取湖南省某高校761名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处于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269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135名,实施处方运动干预;对照组134名,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3个月后随访。 结果 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发生率为35.35%;不同年级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57,P<0.01);干预组的有效率为87.4%,对照组的自然好转率为38.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19,P<0.01);处于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经处方运动干预后,疲劳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8,P<0.05)。 结论 处方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改善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彭敏 《家庭健康》2020,(2):44-44
习以为常的小毛病,诸如感冒、腰酸背痛、失眠等,都会让人感觉疲劳,但疲劳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兆。疲劳了,很多人会给自己戴上个亚健康的帽子,而亚健康如果不加以控制,易演变成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疾病。如果总是感到疲劳,千万别用慢性疲劳综合征或者亚健康来敷衍自己,一定要搞清疲劳的原因,以免疾病到来时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9.
则润 《自我保健》2009,(7):45-45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人体的一种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机体疲劳、精神紧张,以及轻度的心、肺、脑、消化和内分泌功能异常。常见的症状有:疲倦乏力、肌肉酸痛、烦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健忘.以及性功能减退、心率稍快、头晕、胸闷、心悸等。  相似文献   

10.
今天,亚健康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在军营,亚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常见的亚健康症状一般表现为身体持续疲劳、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古语有"上医医未病之病",所谓"未病之病",指的就是今天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即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亚健康距疾病的发生只有一步之遥。专家指出,导致亚健康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最不能忽视的是一些看似平常的观念和习惯。  相似文献   

11.
彭应涛  彭慕斌 《职业与健康》2007,23(19):1765-1766
疲劳为主观感觉症状,是指一种倦怠、精力不够或周身精疲力竭的感觉。临床上疲劳是一个常发的、非特异性的、涉及范围很广的症状,为多种疾病的重要症状或很多疾病的伴随症状。以慢性疲劳作为具有诊断特征的中心症状的症侯群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为之命名,并拟定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慢性疲劳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目前又称亚健康,在1988年提出以后,经过5年时间,临床上确定了它是代表一组症状的独特疾患。其特征是严重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近期睡眠失调、骨骼肌疼痛、无红肿的关节痛等。这些症状连续或间断存在6个月或以上,经有关检查能排除内科或神经科疾病为其病因者,即可定为CFS。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学本科生的亚健康疲劳现状,探讨导致本科生亚健康疲劳的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某医科大学向在读住校本科生发放问卷,参考有关资料并结合本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 [结果]①调查对象亚健康率为44.60%,女生亚健康率高于男生;②亚健康疲劳者占亚健康人数的80.27%;③调查对象亚健康疲劳症状主要为:经常打哈欠、没精力应付日常生活、容易感冒等;④相关的因素有:缺乏安全感、缺乏休闲活动、学习压力、睡眠不足、钱不够花等. [结论]医学生亚健康及亚健康疲劳问题不容忽视,可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李国民 《长寿》2012,(9):21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人体的一种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机体疲劳、精神紧张,以及轻度的心、肺、脑、消化和内分泌功能异常。常见的症状有:疲倦乏力、肌肉酸痛、烦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健忘,以及性功能减退、心率稍快、头晕、胸闷、心悸等。在保证均衡营养和足够睡眠的同  相似文献   

15.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目前又称亚健康,在1988年提出以后,经过5年时间,临床上确定了它是代表一组症状的独特疾患.其特征是严重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近期睡眠失调、骨骼肌疼痛、无红肿的关节痛等.这些症状连续或间断存在6个月或以上,经有关检查能排除内科或神经科疾病为其病因者,即可定为CFS.  相似文献   

16.
代银  夏蒨  郑薇薇  谢梦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3):444-445,447
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和心理体验[1].以往研究认为,亚健康主要发生在生活压力大的成年人身上;而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亚健康的发生呈低龄化,一些中学生正受其困扰,主要表现有忧郁、焦虑、疲劳、学习效率下降、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等[2-4].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亚健康既表现为个体的亚健康,又表现为群体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而且三者间存在内在的联系[5-6].  相似文献   

17.
某高校学生颈椎病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学生的亚健康症状除疲劳、失眠等疲劳综合征外,以颈椎病相关症状尤为多见,如头晕、颈痛等.这可能与大学生自身的工作、生活特点,如长期低头伏案作业、做实验,致颈椎长期处于不良体位,易出现慢性劳损有关.笔者于2007年1-12月围绕高校学生颈椎病的常见症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颈椎病发病的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防治大学生颈椎病相关症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怡 《保健医苑》2004,(4):12-14
<正>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灰色状态”,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灰色状态"等称谓。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因为其表现复杂多样,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具体  相似文献   

20.
慢性疲劳分3个等级 美国针对“9·11”事件进行了一项有关慢性疲劳的调查。他们将慢性疲劳分为3个等级:1.延期疲劳:指不能解释的疲劳持续1个月左右;2.慢性疲劳:指疲劳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包括6个月);3,慢性疲劳综合征: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其中以抑郁、焦虑等症状为核心的心理疲劳是必备条件。有学者指出,这3种疲劳的发生都与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应激引起的情绪障碍关系密切。[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