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微型营养评定 ( MNA)结合人体测量学方法评价老年消化道疾病病人和社区退休居民的营养状况。方法  4 3例消化道疾病住院病人和 1 1 5例社区退休居民接受 MNA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学检测 ,包括身高、体重、体质指数 ( BMI)、中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 ( TSF)、中臂肌围等。结果 有 86 .4 %住院病人和 2 0 .9%社区居民总分在 2 3.5以下 ,属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高危人群 ;80 %社区居民属于超重或肥胖 ,而 39.5%住院病人 BMI>2 3( P<0 .0 1 ) ;根据中臂围、TSF和中臂肌围评估 ,中至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在住院病人中分别为 2 3.3%、6 7.4 %和 1 6 .3% ,社区居民分别为 1 .7%、1 9.1 %和 2 .2 %。结论 住院病人中较高的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高危状态发生率令人担忧 ,必须加强营养干预 ;MNA问卷在临床病人和社区居民的营养状况评价中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微型营养评定(MNA)、人体测量学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调查和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非住院期间营养状况.方法 58例老年COPD患者在非住院期间接受MNA的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学检测和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 (1)根据MNA得分,老年COPD患者中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高危人群的发生率分别是6.9%和60.3%.(2)根据体质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中臂肌围(AMC)的测量值老年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55.2%、31%、24.1%.(3)根据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相淋巴细胞计数显示老年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是13.8%、31%、49.9%.结论 (1)老年COPD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的高危状态的发生率较高,必须加强营养干预.(2)提倡在老年COPD患者中应用MNA问卷进行营养状态评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简易营养评价法(MNA)、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及传统营养评价法进行比较。方法对144例住院老年患者同时应用MNA、MNASF及传统营养评价法进行调查,比较3种方法的异同。结果(1)MNA调查显示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为361%,潜在营养不良为465%;MNASF对营养不良检出率为715%;传统方法的检出率在132%~722%之间;(2)MNA与传统营养评价法中的体质指数(BMI)、腓肠肌围、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白蛋白、前白蛋白、甘油三酯(TG)和血红蛋白(Hb)的相关系数在0204~0671之间(P<005);MNASF值与上述指标的相关系数在0233~0622之间(P<005);(3)MNA和MNASF相关系数为0933(P<005);与MNA相比,MNASF敏感性为857%,特异性960%,准确性875%。结论MNA和MNASF皆是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价的可靠方法,MNA项目较详细,更适合于科研;MNASF简便,比较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MNA和MNA-SF评价老年人营养状况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简易营养评价法 (MNA)和简易营养评价精法 (MNA SF) 2种评价老年人营养状况方法 ,以及 2种方法和传统营养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利用MNA、MNA SF量表对住院老年人进行调查 ,同时测定传统营养指标。  结果 MNA量表测试结果 :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为 3 6 1% ;潜在营养不良的有 46 5 % ;营养正常的有 17 4% ;MNA SF量表测试结果 :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为 71 5 % ;营养正常的为 2 8 5 %。MNA SF与MNA相比 ,敏感性为 85 7% ,特异性 96 0 % ,准确性 87 5 % ,相关系数为 0 93 3 ,且与传统营养指标的相关性一致。  结论 MNA与MNA SF是快捷、简便、可靠的老年营养状况评价方法 ,且MNA SF更简便、更适用于临床调查。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肝硬化营养不良检测手段和评估工具的新动态,本文查阅国内外近年公开发表的有关肝硬化营养不良文献,从肝硬化营养分类、筛查手段及评估工具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手握力和拇内收肌厚度等人体指标是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直接有效的检测手段。生物电的人体成分分析和影像学断面扫描的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lumbar 3 skeletal muscle index,L3-SMI)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营养检测手段,但易受设备条件的影响。改良主观全面评估工具(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和营养风险筛选工具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method,NRS-2002)是肝硬化营养不良评估的敏感工具,主观全面评估工具(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微营养评定工具(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MNA)、微营养评定短表(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short form,MNA-SF)和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MUST)等不宜作为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老年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了解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和传统营养评价的相关性,为MNA—SF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测量52例老年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理想体重比(IBW%),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血清白蛋白(ALB),血色素(U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同时应用传统营养评价法和MNA-SF评估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结果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传统营养评价人体测量为30.8%-48.1%,实验室检查为19.2%~82.7%。MNA—SF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为44.2%。MNA—SF与BMI、IBW%、TSF、MAMC有很好的相关性,P〈0.001。结论老年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用传统营养测量评价为19.2%~82.7%。MNA-SF则为44.2%。MNA-SF是老年人营养评价的可靠方法,简便,适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老年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价老年CKD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对126例老年CKD住院患者应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测定身高、体重、上臂肌围(AMC)、小腿围(CC)等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血红蛋白(Hb)、肌酐(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26例老年CKD患者中,NRS-2002评分≥3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29例(23.0%),CKD V期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53.3%(8/29),与CKDⅡ期(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S-2002评分与肾小球滤过率(GFR)、Hb、BUN、Cr、TP、ALB、PA明显相关(P0.05),与体质指数(BMI)、AMC、CC相关性差(P0.05)。结论 NRS-2002评分可以作为老年CKD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指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营养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营养不良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及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278例,使用微型营养评定(MNA)量表评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分为营养良好组(MNA≥24分,136例)潜在营养不良组(17≤MNA<24分,70例)、营养不良组(MNA<17分,72例)。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RSD)评估不同营养状态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Ghrelin、IL-17、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营养不良组单纯焦虑、单纯抑郁、焦虑合并抑郁的比例明显高于潜在营养不良组和营养良好组,潜在营养不良组明显高于营养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单纯焦虑、单纯抑郁、焦虑合并抑郁患者的营养状况均明显低于无焦虑抑郁患者(P<0.01)。营养不良组血清Ghrelin、IL-17水平明显高于潜在营养不良组和营养良好组,潜在营养不良组明显高于营养良好组(P<0.05)。营养不良组体质量指数、小腿围、上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儿童糖尿病患儿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方法选取2010—2013年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儿童糖尿病患儿40例,对这些患儿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和生化检测来对儿童糖尿病患儿进行一个综合的营养评估。结果微型营养评估法(MNA)显示在儿童糖尿病患儿中营养不良患儿所占的比例为18.75%,具有营养不良危险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63.75%,营养正常的患儿所占的比例为17.50%;而在生化检测中,营养正常的儿童糖尿病患儿与营养不良的儿童糖尿病患儿相比,其总淋巴细胞计数(TLC)都要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测定儿童糖尿病患儿的营养状况,有助于及早发现这类患儿的营养风险并能较早提出改进方案,有利于患儿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评估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状况,为进行营养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MNA对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入院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中,8.3%营养状况良好,22.2%存在营养不良风险,69.4%有确定营养低下;MNA、BMI、ALB和HBG在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组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结论: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多数营养状况不良,心功能Ⅳ级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体内蛋白质储存和血红蛋白水平都不如心功能Ⅲ级患者,应早期及定期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对有确定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与患者临床检验指标及人体测量指标关系,分析影响老年营养状况的可能危险因素及具有辅助诊断价值的指标。方法共纳入311例年龄≥60岁的住院患者,通过MNA-SF评分,分成营养正常组(≥12分)和非营养正常组(12分,包括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统计患者实验室指标及人体测量指标,进一步分析影响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根据MNA-SF评分法,营养正常组148例(47.59%),非营养正常组163例(52.41%),其中营养不良风险128例(41.16%)、营养不良35例(11.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上臂围、腓肠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是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臂围曲线下面积(AUC)0.776,95%CI:0.725~0.827,P0.001;理想阈值24.25 cm,敏感性为85.8%,特异性为58.9%;腓肠肌围AUC 0.742,95%CI:0.687~0.796,P0.001;理想阈值29.75 cm,敏感性为83.8%,特异性为54.6%;肱三头肌皮褶厚度AUC 0.683,95%CI:0.624~0.742,P0.001;理想阈值8.75 cm,敏感性为79.1%,特异性为49.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高,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腓肠肌围对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海南省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44例,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结合血生化指标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结果 144例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MNA,平均(15.46±5.29)分;33例存在营养不良风险,111例营养不良,其中38例严重营养不良。不同年龄、病程、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糖尿病足溃疡程度、糖尿病足分级、膳食摄入、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的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MNA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纠正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注意各种不同营养的搭配,做好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主观全面评定法(SGA)、简易营养评价法(MNA)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营养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SGA法、MNA法和NRS2002法行营养风险筛查。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SGA、MNA和NRS2002对患者营养不良评价的一致性。结果 MNA法判定患者轻中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6.7%,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0.6%,SGA法判定患者轻中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0.6%,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NRS2002法判定患者轻中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5.5%,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5.3%;SGA法与MNA法评定结果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344,差异显著(P<0.05),SGA法与NRS2002法评定结果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476,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NA法与NRS2002法评定结果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463,也差异显著(P<0.05)。结论 现行的营养评估方法在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时,可能存在显著性差异,还需要针对这类人群设计合理、可行的方法评估,以正确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营养状态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IL-17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例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CHF病人,根据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评分将病人分为有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组(MNA<24分)和营养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和探索中国社区人群健康成人的颈围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常住江苏徐州地区的社Ⅸ健康人群2 31 8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受试者颈围、身高、腰围、臀围、体重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等相关生化指标.胰岛素抵抗以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来评价.结果 颈围和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尿酸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校正年龄和其他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后,无论男性和女性,颈围和HOMA-IR的增加趋势显著相关,进一步校正BMI和腰围后,这种相关性并没有明显变化.颈围和BMI或腰围对HOMA-IR有显著的叠加作用(P<0.01);在较大BMI和较大腰围的个体,颈围和HOMA-IR的相关性更明显.结论 在中国健康成人中,颈围和胰岛素抵抗、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独立相关,并且和BMI、腰围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前瞻性调查中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估其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组织中国14个大城市30家大医院,对≥65岁的老年住院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定精法(MNA-SF)等方法进行前瞻、多中心和平行的调查,了解中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营养风险,总结临床结局指标,并分析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老年患者10184例,年龄65~112(74.81±7.01)岁,体质指数(BMI)17.80~35.50(23.32±3.83)kg/m2,利手握力为(16.95±18.42)kg,上臂围为(25.68±3.70)cm,小腿围(32.07±3.89)cm,BMI、握力、小腿围和上臂围随增龄下降明显(F=13.74、97.47、28.31、88.68,均P<0.001);有10182例患者进行了NRS2002评估,其中10.14%(895/10182)为营养不足(BMI≤18.5 kg/m2),46.42%(4726/10182)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3分),随增龄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均呈明显增加趋势(F=43.41、177.05,均P<0.001);有9755例(95.79%,9755/10182)患者完成了MNA-SF检查,14.67%(1431/9755)存在营养不良、35.04%(3418/9755)有营养不良风险、50.29%(4906/9755)营养正常,随增龄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均明显增加(F=172.79、12.10、152.42,均P<0.05).是否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3分)与年龄、BMI、死亡率、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均相关(均P<0.05).结论中国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较高,存在营养风险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老年人体质量指数(BMI)、腰围、颈围等肥胖指标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 2013年8-9月,整群选取上海浦东新区≥65岁老年人2076人,横断面调查身高、体质量、腰围、颈围、血清肌酐以及CKD其他危险因素。采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公式(CKD-EPI)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根据BMI临床分组,腰围和颈围四分位分组的CKD[定义为eGFR≤60mL/(min·1.73m2)]患病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肥胖指标与CKD的相关性。结果女性随着BMI、腰围、颈围水平升高,CKD检出率升高(均P趋势0.05)。以CKD为因变量,3项肥胖指标分别作为自变量建模,调整年龄、吸烟、饮酒、总胆固醇、糖尿病、三酰甘油、服用降压药等因素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BMI与CKD无相关(P=0.32),腰围和颈围与CKD相关(均P0.05),女性BMI、腰围和颈围与CKD发生相关(均P0.05)。进一步将3项肥胖指标纳入同一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仅在男性人群中,颈围与CKD呈正相关,颈围每升高1个标准差(2.8cm),CKD风险增加78%(95%CI1.21~2.62,P0.01)。结论与BMI或腰围相比,颈围可能与老年男性CKD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QOL)及二者相关性。方法应用微型营养评价(MNA)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108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和QOL,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1.1%,营养不良者体质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CMC)、腓肠肌围(CC)均显著低于营养正常者(P<0.05或0.01);不同营养状态老年恶性肿瘤患者QOL各个维度得分差异显著(P<0.05或0.01),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其QOL呈直线正相关,营养状况越好,QOL越好。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QOL明显下降,营养状况与QOL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应及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QOL。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社区老年人进行隐性饥饿与营养不良评估,并进行口服营养补充(ONS)干预,了解老年人隐性饥饿和营养不良发生率,观察营养干预效果。方法对248例老年人进行微型营养评定、隐性饥饿量表评估、体格测量和体成分检测,选择其中40例存在隐性饥饿与营养不良的老年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营养知识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ONS干预,共12周,比较2组营养摄入量及干预前后体格指标、体成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老年人营养不良及隐性饥饿发生率为31.5%(78/248)。干预组每天膳食脂肪、蛋白质、锌、维生素A、维生素B1和B2的平均摄入量及优质蛋白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后,干预组体质量、BMI、体脂肪、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结论31.5%的社区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和隐性饥饿;ONS有利于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提高骨骼肌质量和血浆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80岁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情况,分析营养不良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于入住我院高龄老年患者,应用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form,MNA-SF)评估其营养状况,并根据评分结果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风险)组,比较分析两组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1)共纳入≥80岁老年住院患者258例,平均年龄(85.12±3.91)岁,平均MNA-SF分值为(10.24±3.16)分。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9.77%(51例),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41.09%(106例),营养正常者仅占39.15%(101例)。比较分析发现,两组在年龄和合并脑血管病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相关指标上,两组患者在体质指数(BMI)、上臂围(MAC)、小腿围(CC)、手握力、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80岁的老年住院人群营养不良以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极高。营养相关指标的检测和早期的营养筛查,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营养状态,便于指导临床的治疗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