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顺氯胺铂(cis platinum diamminedicbloride,DDP或PDD)是铂的无机螯合物,简称顺铂,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之一。本品为黄色粉末状结晶,溶于二甲基酰胺,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媒;可部分溶于水,且可随水温的增高而增溶性质不稳定,将其水溶液放置在室温中一定时间后即可变色,析出沉淀,转化为无抑瘤作用的反式结构并发生水解而失效。为避免分解,需放于阴暗处避光保存。顺铂主要对泌尿生殖系的膀胱、睾丸、卵巢、宫颈等处的恶性肿瘤及头颈部癌有效,亦可用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其主要毒副作用有:(1)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2)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建立人喉癌顺铂(CDDP)耐药细胞株并鉴定其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探讨其对CDDP耐药机制及与干细胞的关系。方法以药物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人喉癌Hep 2的顺铂耐药细胞株Hep 2/CDDP;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CCK 8法检测细胞IC50及耐药指数;无血清细胞球体培养观察成球能力;实时定量RT qPCR法检测MDRl/P gp、ABCG2、CD44、CD133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MDRl/P gp、ABCG2、CD44、CD13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顺铂体外缓慢诱导历时12个月建成的Hep 2/CDDP耐药细胞株,与亲本Hep 2细胞相比,细胞形态改变明显;耐药性能稳定耐药指数为5.43;无血清球体培养实验示细胞成球率升高(P<0.05);RT 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耐药相关基因MDRl/P gp、ABCG2表达上调(均P<0.05);干性相关标记基因CD44、CD133升高(均P<0.05)。结论Hep 2/CDDP细胞株具有稳定的顺铂耐药性,是研究喉癌顺铂耐药和逆转机制的良好模型,且其耐药机制与顺铂诱导的肿瘤干细胞有关,可为研究逆转耐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顺铂是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具有抗肿瘤谱广、临床效果显著、价格低廉等优点,然而其耳毒性一直是困扰临床工作者的难题。近年研究发现铜转运蛋白在顺铂进出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铜转运蛋白与顺铂耳毒性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Notch受体在调控鼻咽癌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蛋白免疫印迹检测鼻咽癌及顺铂耐药鼻咽癌细胞(5-8F,5-8F/CDDP)Notch受体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DAPT联合顺铂对5-8F/CDDP细胞凋亡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DAPT抑制Notch信号通路后5-8F/CDDP细胞周期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肿瘤耐药调控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统计学处理数据。结果 5-8F/CDDP细胞中Notch1和Notch4受体表达明显高于5-8F细胞(P=0.003,P=0.004);不同浓度DAPT作用5-8F/CDDP细胞后,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耐药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且与DAPT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DAPT抑制5-8F/CDDP细胞Notch信号通路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CyclinE和CDK-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且伴有细胞周期G1/S阻滞(P0.05);同时EMT调控相关蛋白Slug及DNA切除修复蛋白ERCC1表达下降,E-Cadherin表达上调。结论 Notch1和Notch4受体表达上调与鼻咽癌细胞顺铂耐药相关,抑制Notch信号通路激活,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EMT过程,而非细胞周期G1/S阻滞,提高耐药鼻咽癌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苯乙酸联合化疗药物促喉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2细胞,将苯乙酸(phenylacetate,PA)、5-氟尿嘧啶(5-Fu)、顺铂(CDDP)及PA分别联合5-Fu、CDDP,5组药物作用于Hep-2细胞24小时,以无用药Hep-2细胞做为对照组,进行吖啶橙染色,分别检测喉癌细胞凋亡百分率,同时通过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ep-2细胞中Bax的表达。结果①单一用药组及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相比,细胞凋亡百分率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②单一用药组及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相比,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结论①PA联合5-Fu、CDDP对喉癌细胞的作用与单一化疗药物组比,具有明显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②PA联合CDDP、5-Fu抗喉癌细胞的机制与凋亡有关;③PA联合5-Fu、CDDP促进Hep-2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促进促凋亡基因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头颈部癌化疗始于50~60年代,80年代已确定其为癌治疗方法之一。近代化疗特征是从单剂转向多剂并用,并从晚期癌、复发癌治疗向初诊病例根治疗法的辅助疗法转变。头颈部癌也无例外。至今已研制出多种抗癌剂,获效佳。晚期头颈部癌特别是晚期头颈部鳞癌,仅用抗癌剂是不能根治的,尚待研制新药。头颈部有效抗癌药为氨甲喋吟(MTX)、博来霉素(LBM)、顺铂(CDDP)等。然而,单独应用极少能根治晚期癌,应与其他药或放疗并用。作者就CDDP  相似文献   

7.
抑癌基因PTE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PTEN在鼻咽癌组织的表达缺失情况 ,探讨PTEN与鼻咽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观察鼻咽癌旁正常组织和鼻咽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病理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PTEN在鼻咽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缺失率 (13.3% )低于鼻咽癌组织的表达缺失率 (47.8% )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鼻咽鳞状细胞癌PTEN的表达缺失率(5 8.1% )高于分化型和非分化型非角化癌 (30 .8% ) ;高、中、低分化的鼻咽鳞状细胞癌中 ,PTEN的表达缺失率依次递增 (分别为 2 5 .0 %、6 3.2 %、83.3% ) ;鼻咽癌临床Ⅲ~Ⅳ期的PTEN的表达缺失率 (78.1% )高于临床Ⅰ~Ⅱ期 (2 1.6 % )。结论 :PTEN在鼻咽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有表达缺失 ,且与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苯丁酸钠对喉癌Hep-2细胞株诱导化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苯丁酸钠(PB)与诱导化疗药物对体外喉癌Hep2细胞株的联合作用,探讨PB对喉癌诱导化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PB分别与5氟脲嘧啶(5FU)和顺铂(CDDP)联合作用时对喉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5FU和CDDP分别与PB联合应用时,两药各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及各个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5FU和CDDP的浓度一定时,PB的各个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B能增强诱导化疗药物对体外喉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为临床增强喉癌诱导化疗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和毒性反应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顺铂是临床普遍应用的广谱高效抗肿瘤药物,与多种抗肿瘤药有协同效应、无交叉耐药等特点,为当前联合化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然而,顺铂的毒副作用严重困扰着癌症患者,其耳毒性尤为突出。顺铂耳毒性多为双侧、进展性、不可逆性、剂量依赖性听力损伤,往往导致成人、尤其是儿童患者出现语言交流障碍。大量研究证实,顺铂通过诱发活性氧(ROS)升高导致听觉毛细胞发生caspase-3激活的细胞凋亡。哺乳动物听觉毛细胞无自发再生能力,一旦损伤即为永久性。因此,顺铂耳毒性预防的药物研发或治疗策略开发至关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药物被证实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具有顺铂耳毒性保护作用。然而,绝大部分药物经系统性用药后拮抗顺铂抗肿瘤疗效,无法实现临床上的有效应用。至今仍无有效顺铂耳毒性保护药物被批准上市。耳蜗局部鼓室内用药可部分缓解耳毒性保护候选药物对顺铂抗肿瘤疗效的干扰,但因顺铂需周期性用药,多次鼓室内给予耳毒性保护药物易引起局部创伤和感染。本文总结了具有代表性抗氧化药物预防顺铂耳毒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为顺铂耳毒性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喉鳞状细胞癌为研究对象,探讨FHIT基因蛋白表达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喉癌组织、23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组织中FHIT基因蛋白的表达,分析在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FHIT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FHIT蛋白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0.0%)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78.3%)均高于癌组织中的阳性率(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癌组织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病理分级无关.结论:喉癌的发生、发展与FHIT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密切关系,FHIT基因很可能是喉癌重要的侯选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耐顺铂(CDDP)的鼻咽癌耐药细胞系HNEl/CDDP,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逐步递增培养基中CDDP的方法,体外连续培养建成一株耐CDDP的人鼻咽癌耐药细胞系HNEl/CDDP.用MTT法测定该耐药细胞系对多种抗癌药的敏感性,观察亲本细胞系和耐药细胞系的形态学差异,用生长曲线分别计算亲本细胞系和耐药细胞系的倍增时间,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亲本细胞系和耐药细胞系的周期分布,观测亲本和耐药细胞系黏附、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差别.结果:历时10个月建成人鼻咽癌CDDP耐药细胞系HNEl/CD-DP,能在含CDDP 1 mg/L的培养基中稳定生长并传代,其对CDDP的耐药指数为5.83,并与卡铂、奥沙利铂、足叶乙甙等多种抗癌药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体外群体倍增时间较亲代细胞延长;细胞周期分析发现其S期与G2/M期细胞减少、G0/G1期细胞增多;HNEl和HNEl/CDDP细胞株的黏附、运动、侵袭能力无明显差别.结论:HNEl/CDDP细胞具有耐药表型,且耐药性稳定,能作为体外研究耐药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前以顺铂为主的对头颈部癌的联合化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顺铂等化疗药物通常伴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全身粒细胞减少症(骨髓抑制所致)。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G-CSF)治疗顺铂等化疗所致的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患者肿瘤组织中吲哚胺2,3 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 dioxygenase,IDO)和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 1,BIN1)的表达,探讨其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喉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和23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DO和BIN1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IDO在50例喉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0%,而在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DO表达为17.39%,与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比较,喉癌IDO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IN1在50例喉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0%,而在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中BIN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5.65%,与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比较,BIN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IDO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显著增高,BIN1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喉癌肿瘤组织中,IDO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BIN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结论喉癌患者肿瘤组织和颈部转移淋巴结中IDO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而B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且与患者临床特征紧密相关,这两者可能是影响喉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为研究对象,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BRMS1在其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53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组织、24例鼻息肉组织及10例正常组织中BRMS1基因蛋白的表达,分析在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BRMS1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BRMS1蛋白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0.0%)及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9.2%)均显著高于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癌组织中BRM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病理分级无关。结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与BRMS1基因的失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应用顺铂 (CDDP)前后凋亡相关蛋白 Bcl- 2蛋白家族中 Bcl- 2和 Bax在沙鼠耳蜗 Corti氏器和螺旋神经节 (SG)神经元的表达情况 ,探讨 Bcl- 2蛋白家族是否参与了 CDDP诱导耳蜗细胞凋亡。材料和方法 :对沙鼠进行顺铂连续腹腔注射 ,4 mg/ kg,分别于给药 4、5、6、7天组各处死沙鼠 10只 ,取左侧耳蜗 ,做平行蜗轴的石蜡切片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连续用药不同时间后底转 SG及 Corti氏器的 Bcl- 2及 Bax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在用药 4~ 7天中 ,耳蜗底转 SG及 Corti氏器的 Bcl- 2表达不断下降 ,分别在用药第 6天和第 7天时低于正常 ;Bax在用药第 5~ 7天时显著高于正常。结论 :CDDP作用下 ,Bcl- 2和 Bax表达发生变化 ,Bcl- 2蛋白家族参与了 CDDP诱导的耳蜗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过去17年中,单用姑息化疗治疗头颈晚期癌、局部复发癌150例,1年生存率27%,2年生存率11%,5年生存率3%,10年生存率2.5%。其中,生存6年、10年、11年各1例。治疗远处转移癌63例。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13例,总缓解率33%;平均生存期10个月,最长53个月。作者采用优福定(UFT)与放疗同时进行治疗,动物试验发现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然后用于临床治疗头颈晚期癌29例,CR16例,PR10例,总缓解率达90%。Schnabel采用顺铂  相似文献   

17.
Survivin、bcl-2和bax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bax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喉鳞状细胞癌及10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survivin,bcl-2及bax基因的表达。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率为80%,显著高于正常喉黏膜组织的表达率20%(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urvivin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与bax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喉鳞状细胞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Survivin基因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展中分别起协同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胞S相激酶相关蛋白(S-phase 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 2,Skp2)、p27蛋白与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各临床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9例喉癌患者肿瘤组织的Skp2、p27表达.结果 喉癌中Skp2高表达率(53.16%)显著高于正常喉组织(0%,P<0.05);喉癌Skp2蛋白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72.18%)显著高于高表达组(44.17%,P<0.01).p27蛋白在喉癌和癌旁喉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0.38%和9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喉癌p27蛋白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72.98%)显著高于低表达组(51.13%,P<0.01).将Skp2和p27结合分析,Skp2高表达并p27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最低,与另一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Skp2蛋白通过降解靶蛋白p27可能在喉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结合组织微阵列检测β-catenin蛋白在174例NPC、71例异型增生鼻咽黏膜上皮、48例单纯增生鼻咽黏膜上皮及63例正常鼻咽黏膜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其阳性信号的定位。结果β-catenin在NPC组织细胞浆/细胞核中高表达(71.3%),但其细胞膜呈低阳性表达(19.0%);β-catenin在NPC组织中的细胞浆/细胞核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异型增生鼻咽黏膜上皮、增生鼻咽黏膜上皮和正常鼻咽黏膜上皮(P<0.01)。非角化性鼻咽癌和未分化癌组织的β-catenin蛋白细胞浆/细胞核异常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角化性鼻咽癌(P<0.01)。临床Ⅲ和Ⅳ期NPC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细胞浆/细胞核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临床Ⅰ和Ⅱ期(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NPC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细胞浆/细胞核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NPC(P<0.01)。结论β-catenin蛋白在癌细胞细胞浆/细胞核中的过表达在NP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β-catenin蛋白细胞浆/细胞核阳性可作为预测鼻咽癌临床进展和侵袭、转移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20.
喉声门型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蛋白表达与吸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his tidinetriad,FHIT)蛋白在喉声门型癌组织细胞中定位及分布情况,比较其在吸烟组和非吸烟组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吸烟量和FHIT表达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6例喉声门型癌手术切除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FHIT蛋白在喉声门型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33.3%(22/66),吸烟组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4.5%(12/49),比非吸烟组58.8%(10/17)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6.70,P=0.01)。结论FHIT蛋白在喉声门型癌组织中的表达减弱或缺失是常发事件。喉声门型癌吸烟组FHIT蛋白表达减弱或缺失较非吸烟组高,吸烟组FHIT蛋白表达减弱或缺失与患者吸烟的年支数(每天吸烟量与吸烟年数的乘积)无明显相关关系(rs=-0.0499,P=0.73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