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通常要试行堵管,临床上常规使用胶布将棉签缠绕后用于气管堵管。容易污染到气管内套管,而且缠绕的胶布易掉落,阻塞气道,缺乏安全性。我科2009年开始采用一次性引流袋行气管切开堵管,取得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技术,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拔管前必须试堵管,而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很满意的堵管物。笔者于2006年11月自行设计用热水瓶瓶塞作为堵管物,经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吴爱琴 《护理学杂志》2011,26(15):45-45
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通常需要先试行堵管,观察24~48 h无呼吸困难可拔管。但现有的气管套管都没有配套的堵管用具,给临床带来不便。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就地取材,利用输液器上的莫菲式滴管制成简易气管切开堵管装置,经临床  相似文献   

4.
常规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先试行堵管,观察24~48h无呼吸困难可拔管,但无论是塑料、硅胶还是金属气管套管,目前都没有配备成套的堵管用具,给堵管带来不便。临床常用的堵管用具有软木塞、胶布缠绕棉棒等,以上方法存在制作麻烦、安全性不强、不够美观等缺陷。我科在临床实践中就地取材,利用玻璃瓶翻边瓶塞制作气管套管堵管用具,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制木塞在气管切开试堵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技术,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拔管前必须试堵管,而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很满意的堵管物.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患者在拔除气管套管前需试行堵管,待呼吸平稳,无胸闷、憋气并能自行排痰后方可拔管。临床上气管套管无配套使用的堵管器材,多为医务人员自行设计。我科一直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外套进行堵管试验,但由于注射器针头外套横径小于气管套管内口,无法紧密吻合,在患者咳嗽时易脱落。2012年2月开始试用一次性乳胶尿管阀门段作堵管试验,效果满意,介绍  相似文献   

7.
用翻边瓶塞制作气管切开堵管用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念凤  朱萍 《护理学杂志》2007,22(13):54-54
常规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先试行堵管,观察24~48 h无呼吸困难可拔管,但无论是塑料、硅胶还是金属气管套管,目前都没有配备成套的堵管用具,给堵管带来不便.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通常需要试行堵管,以观察患者是否可以通过口鼻呼吸。我科应用医用输液瓶口贴行气管套管堵管,经临床应用38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渐进式气管套管堵管器在气管切开患者堵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气管切开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橡胶瓶塞全堵管,干预组使用自制气管套管堵管器堵管,从1/2逐渐过渡到3/4,最后达到完全堵管。结果干预组堵管24 h、48 h P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堵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拔管成功率(95.0%)高于对照组(85.0%)。结论渐进式气管套管堵管器可缩短患者的堵管时间,提高拔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气管切开梯度堵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黛琪  肖辉 《护理学杂志》2006,21(11):27-27
目的探索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气管切开拔管前的堵管方式.方法将88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气管切开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器莫菲氏滴管完全性堵管方法,观察组根据患者肌力恢复的程度进行1/3、1/2的梯度堵管.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堵管的有效率分别为54.5%和100.0%,舒适率分别为22.7%和9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梯度堵管可提高堵管有效率,减少不适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气管切开拔管前的堵管方式。方法将88例古兰-巴雷综合征气管切开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器莫菲氏滴管完全性堵管方法,观察组根据患者肌力恢复的程度进行1/3、1/2的梯度堵管。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堵管的有效率分别为54.5%和100.0%,舒适率分别为22.7%和9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梯度堵管可提高堵管有效率,减少不适感。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须先行堵管,由于金属套管本身无相匹配的堵管器具,临床工作中经常因为堵管器具与金属导管连接不严密,频繁脱落,引起不必要的污染,给工作带来不便。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发现了一种比较适用的新堵管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气管套管堵管材料多样,有橡皮、软木塞、棉签及胶布等。但消毒处理不严,易造成继发感染。特别是棉签、胶布类物品,随着呼吸,有堵管不严的可能或吸入气管造成窒息的危险。为了确保气管切开患者的堵管安全,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充分利用便利医疗条件,改进了堵管方法和材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有娟 《护理学杂志》2004,19(20):12-12
气管切开的病人在病情稳定后,决定拔管前需先试堵管.根据病人有无呼吸困难及缺氧情况,再决定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不同麻醉深度下气管拔管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常的临床拔管指征除要求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足够、反射活跃 ,最好还能按指令睁眼、抬头。但拔管前麻醉过浅可能导致呛咳、躁动及不适 ,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适宜。为此我们对“临床麻醉深度”或“浅麻醉”下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及拔管后并发症进行了比较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6 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 ,ASAⅠ~Ⅱ级 ,年龄 2 2~ 6 0岁 ,术前常规给予安定 10mg、阿托品 0 5mg肌注。入室后开放静脉 ,面罩吸氧去氮 ,静注芬太尼 0 1~ 0 2mg、异丙酚2~ 2 5mg/kg、入睡后静注琥珀胆碱 2mg/kg ,气管内插管后行控制呼吸 ,…  相似文献   

16.
全麻后呼吸气末拔管心血管副反应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麻后呼吸气末拔管心血管副反应比较王心田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已受到临床的重视,并已有较多的预防措施。但对全麻后拔除气管内导管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观察研究甚少。我们观察比较了全麻后吸气末与呼气末拔管的心血管副反应,以探讨全麻后拔管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麻醉护士拔管护理的规范性和麻醉护理质量。方法检索数据库,获取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汇总、推荐实践、系统评价等证据等级较高的文献,拟定气管导管拔除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法对方案进行补充修正,最终确立PACU全麻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护理管理方案并应用于102例麻醉苏醒拔管患者,并与应用前的104例患者比较拔管效应。结果方案应用后,拔管后患者的呼吸系统异常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应用前,患者报告咽喉痛程度及对PACU有记忆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P0.01);PACU麻醉护士除拔管后严密观察病情外,其余行为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以循证为依据构建的PACU全麻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护理管理方案切实可行,可以提高临床麻醉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术后气管拔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阐述麻醉和手术对气管拔管后呼吸功能、心血管、神经及内分泌等的影响,提出了预示顺利拔管的标准及拔管技巧,特别强调指出改善困难气道拔管技术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术后应用瑞芬太尼对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均采用快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术中维持:异氟醚吸人,瑞芬太尼泵注。术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术毕将瑞芬太尼剂量减少一半,静滴至拔管后即刻;对照组术毕即停止静滴瑞芬太尼。结果对照组在吸引及拔管后3min,HR明显加快(P〈0.05)。在拔管时及拔管后SBP升高明显。结论延长瑞芬太尼静滴时间可以减轻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介绍2种气管套管堵管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王军玲 《护理学杂志》2007,22(10):69-69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气管套管堵管材料多样,有橡皮、软木塞、棉签及胶布等.但消毒处理不严,易造成继发感染.特别是棉签、胶布类物品,随着呼吸,有堵管不严的可能或吸入气管造成窒息的危险.为了确保气管切开患者的堵管安全,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充分利用便利医疗条件,改进了堵管方法和材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