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二甲双胍干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型糖尿病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二甲双胍0.75 mg,连用2周;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加用叶酸15mg及维生素B12 0.15 mg,连用2周。治疗前后予以定期抽血检测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较治疗前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下降(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前治疗前各指标均无明显减低。结论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二甲双胍干预2型糖尿病能够维持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有利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患者选择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HCY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让机体HCY水平保持稳定,对糖尿病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吸纳120名II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名,实验组1∶40名为二甲双胍(500mg,3次/d)组,实验组2∶40名为二甲双胍联合维生素B12组,观察患者血清中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下降(P<0.05);与实验组1相比,实验组2维生素,叶酸水平上升(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引起体内维生素B12及叶酸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叶酸、维生素B12结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HCY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病患,随机分为参照组45例,研究组45例,参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比较两组病患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结果未经治疗时两组病患维生素B12水平、叶酸水平以及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参照组病患维生素B12水平和叶酸水平都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HCY水平上升幅度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上述指标都无明显变化(P0.05);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病患采取叶酸、维生素B12结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能较好的维持机体HCY水平,降低了并发症情况出现,提高了治疗效果,具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探究。方法选取该院在2017年1—12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将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用维生素B_(12)与叶酸,对比两组维生素B_(12)、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维生素B_(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维持机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稳定,减轻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2DM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Vit B12)、叶酸(FA)水平的变化.方法 44例T2DM患者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测定血清Hcy、Vit B12、FA水平.结果 口服二甲双胍半年后,血清Vit B12、FA水平下降,Hcy水平升高,其升高与二甲双胍使用剂量、Vit B12、FA下降相关.结论 二甲双胍口服半年可降低T2DM患者Vit B12、FA水平,升高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评价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0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在叶酸、维生素B_(1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4、1.237、1.579,P0.05);经积极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水平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5.385、11.482、8.563,P0.05)。此外,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00%,明显要比对照组的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9,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具备显著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探讨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叶酸片,观察二组在观察一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_(12),最后对各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上升(P0.05);观察一组患者叶酸水平无显著变化,维生素B_(12)水平明显下降(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两组患者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维持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维生素B_(12)(甲钴胺)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100例。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维生素B_(12)(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血清Hcy及维生素B_(12)水平变化。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年内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 hPG、GHb水平均降低,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时观察组Hcy水平低于对照组,维生素B_(12)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维生素B_(12)(甲钴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Hcy水平,降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2DM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_(12)(Vit B_(12))、叶酸(FA)水平的变化。方法 44例T2DM患者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测定血清Hcy、Vit B_(12)、FA水平。结果口服二甲双胍半年后,血清Vit B_(12)、FA水平下降,Hcy水平升高,其升高与二甲双胍使用剂量、Vit B_(12)、FA下降相关。结论二甲双胍口服半年可降低T2DM患者Vit B_(12)、FA水平,升高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及叶酸、维生素B12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治疗前检测两组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观察组治疗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cy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治疗前对比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叶酸、维生素B12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后对比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cy水平方面,脑梗死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可有助于降低Hcy水平,从而改善脑梗死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每日口服二甲双胍,连续服用2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每日增加叶酸、维生素B_(12),连续服用2周。治疗前后定期抽血检测患者叶酸、维生素B_(1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高低情况。结果对照组服用叶酸及维生素B_(12)后两项指标检测结果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维生素B_(12)联合叶酸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明显提高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降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在2018年8月—2019年2月期间全科门诊诊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单独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应用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叶酸水平、治疗前后维生素B_(12)水平、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该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叶酸水平分别为(6.44±1.26)、(6.52±1.41)、(6.56±1.54)nmol/L,均要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维生素B_(12)水平分别为(406.44±99.26)、(405.53±103.40)、(406.56±95.52)pg/mL,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对照组数据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发展。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分别为(20.81±1.31)、(20.44±1.26)、(19.67±1.53)mmol/L,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探讨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的相关性及Hcy与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性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心梗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脑梗组,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做组间比较、相关性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心梗组Hcy高于对照组(P<0.05),叶酸、维生素B12低于对照组(P<0.05);脑梗组Hcy高于对照组(P<0.05),叶酸、维生素B12低于对照组(P<0.05);心梗组、脑梗组Hcy、叶酸、维生素B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与叶酸(rs=-0.379)、维生素B12(rs=-0.350)呈负相关(P<0.01)。Hcy水平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OR=1.253,95%CI:1.138~1.380)、急性脑梗死(OR=1.317,95%CI:1.182~1.467)的危险因素,Hcy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更强(β脑梗组0.275vs心梗组0.22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血清Hcy水平升高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有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Hcy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2DM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对血清VitB12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研究甲钴胺治疗T2DM口服二甲双胍的患者引起VitB12缺乏及Hcy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T2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降糖(A)组和其他降糖药物(B)组.6个月后测定两组VitB12、Hcy及HbA1c等水平,并给予A组辅助口服甲钴胺3个月后,再次测定上述实验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A组血清VitB12与B组比较[(347.21±21.18)vs(392.52士18.34)ng/L及Hcy (14.13±2.46) vs(11.02±1.96)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口服二甲双胍+甲钻胺较单纯口服二甲双胍时VitB12升高,Hcy下降(P<0.05).VitB12与Hcy呈负相关(r=-0.281,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出现VitB12水平降低,Hcy升高的原因之一,应定期监测VitB12、Hcy水平,适时补充甲钴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维生素B6、甲钴胺、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5医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维生素B6、甲钴胺、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叶酸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6.824,P0.05)。结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6、甲钴胺、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血浆Hcy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肾损伤的相关性及叶酸等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76例老年EH患者(EH组)及2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12及尿微量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尿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分析其相关性;EH组连续口服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16周后重复检测上述各参数.结果 EH组血清Hcy及尿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678,P<0.05);血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口服叶酸等治疗后EH组血清Hcy水平及尿Al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 老年EH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与其早期肾损伤有关,给予适量叶酸等干预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美多巴对帕金森病(PD)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的影响。方法检测17例PD病人美多巴治疗前后及3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PD组治疗后Hcy水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健康对照组(P0.05);PD组治疗前后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D组美多巴治疗前的血Hcy水平与叶酸呈负相关(r=0.692,P=0.015)。结论美多巴可以引起高Hcy血症,其机制并非通过影响体内叶酸及维生素B12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68例T_2DM患者,随机平分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疗法,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3.53%),(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PGG2h、HbA1c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疗法能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与对照组81.54%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5%(P 0.05);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空腹血糖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尿素氮、尿蛋白、胆固醇值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低血糖、血压,改善患者肾功能,调节尿蛋白、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