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35名大学生和132名青年教工的胃镜检查结果和统计分析表明,学生中常见胃部疾病在发病时间、诱发原因、症状、胃病类型、胃镜下粘膜形态学改变的严重程度等方面都不同于青年教工。大学生的胃部疾病主要产生于大学期间,多属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无规律,进食不当、受凉或某些药物影响等。引导学生科学地安排学习、生活、休息、改进学生食堂的管理,提高伙食质量,并配合药物治疗,是防治大学胃部疾病的基  相似文献   

2.
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新生自我控制和攻击行为的关系,为预防或缓解大学新生攻击行为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hysical Activity Rating Scale-3,PARS-3)、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大学生攻击行为量表以及自编的人口统计学问卷,对随机抽取的扬州某大学986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新生攻击行为(60.81±9.56)和自我控制得分(63.78±8.79)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男生攻击行为得分低于女生(t=1.66,P<0.05),非独生子女攻击行为得分高于独生子女(t=-3.38,P<0.01),来自城市的大学新生攻击行为得分低于农村学生(t=-3.29,P<0.01).与低体育锻炼水平大学生组相比,高体育锻炼水平组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强,攻击行为少(F值分别为6.94,5.01,P值均<0.05);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r=-0.49,P<0.01),体育锻炼水平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r=-0.12,P<0.01),体育锻炼水平与自我控制之间存在正相关(r=0.13,P<0.01).中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体育锻炼既可以直接减少或缓解大学新生攻击行为,也可以通过提升自我控制,间接地减少或缓解大学新生攻击行为,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1.59%.结论 体育锻炼是预防大学新生攻击行为的有效手段,自我控制在体育锻炼预防大学新生攻击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朝  于宗富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7):1308-1310
[目的]了解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发展的特点,为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届大学新生进行团体测验.[结果]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中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P<0.05);从平均因子分看,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比独生子女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多项因子分高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虽然有几项因子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但在强迫、精神病性上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结论]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比例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有必要对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新生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贫困大学新生适应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336名贫困大学新生与446名非贫困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贫困大学新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方面心理健康状态好于非贫困大学生新生。结论:贫困大学新生在长期艰苦环境中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习惯,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延边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延边大学2008级到2010级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医学专业,大学二年级女生自测生理健康(BZT)得分较低;大学二年级女生自测心理健康(MZT)得分较低;月生活消费501-1000元,女生自测社会健康(SZT)得分较低;月生活消费501-1000元,大学二年级级女生健康总分(ZCZT)较低.结论延边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相关因素是性别、专业、年级和月生活消费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新生的血尿酸(SUA)水平、高尿酸血症(HUA)患病情况及HUA患病的危险因素,为高校大学生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云南省某高校2018级大学新生3 295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入学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SUA、肝功等,并对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对象SUA水平为(350.06±85.01)μmol/L。其中男生SUA水平为(406.07±85.07)μmol/L,女生为(318.35±66.64)μmol/L(P0.05);城市学生SUA水平为(364.64±86.01)μmol/L,农村学生为(344.69±84.01)μmol/L(P0.05)。研究对象HUA检出1 080人,检出率为32.8%。其中男生检出460人(38.6%),女生检出620人(29.5%)(P0.05);城市学生检出330人(37.2%),农村学生检出750人(31.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性别是HUA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大学新生SUA水平及HUA检出率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和户籍学生之间SUA水平及HUA检出率均有差异,体质指数是HUA的危险因素。以上结果应引起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重视,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对大学生HUA的早期干预,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艾裙 《中国校医》2002,16(3):270-271
世界卫生组织 (WHO)认为 :“健康 ,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 ,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趋于成熟时期 ,根据大学生年龄特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为建立大学新生心理档案 ,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笔者在心理健康调查的基础上 ,发现问题 ,分析原因 ,并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研究选取安徽机电学院 2 0 0 0级人文社科系、应用数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艺术设计系 6个自然班 2 42名学生 ,发放心理测量问卷 2 42份 ,收回有效…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AIDS)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青年、青少年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关键,因此对青年、青少年进行AIDS宣传于预显得十分重要[1].为了解我市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开展艾滋病宣传干预的效果,并为我市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6年在我市部分大学新生中开展了艾滋病宣传干预效果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青年学生艾滋病主动检测意愿的现状,提出促进青年学生主动检测意愿的建议,为进一步提高青年学生艾滋病检测意愿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促进大学生HIV主动检测意愿调查问卷,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成都某高校778名在校大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778名大学生中,91.6%的学生有艾滋主动检测意愿,在不同年级(χ2=11.416,P=0.010)、认为自己感染艾滋病风险情况(χ2=18.615,P<0.001)等因素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为大二或大三、认为自己艾滋病感染风险为非常低或比较低或一般(P均<0.05)的青年学生更愿意进行艾滋病主动检测。结论 该高校大学生艾滋病主动检测意愿较高。应该结合该高校学生的特性,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以此提高大学生HIV主动检测率。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自杀意念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探讨有自杀意念的大学新生心理状况和人格特征。方法 应用EPQ、UPI和SCL—90等量表测量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有自杀意念的大学新生SCL—90总分及因子分(除了躯体化因子以外)都高于国内成人常模,而且人格特征(特别是N分)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结论 有自杀意念的大学新生心理状况值得关注,特别是N分高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科技大学学生心理状态,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西安科技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个专业的6个班级学生进行SCL-90和自信心量表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工程专业学生SCL-90量表各因子均分在1.43~1.81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的均分(P0.01),男生和女生均分在强迫症状、焦虑和恐怖3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迫症状方面,环境工程与煤层气工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源化学工程与煤层气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郁方面,环境工程与煤层气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学生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5%的人缺乏自信。70%的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参差不齐。结论该校学生有各种心理问题,大学院校依然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2.
青年学生是近代教育的直接产物 ,在学校这一近代制度和生活空间之中学习和生活 ,体验着近代的意义 ,在此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即学生文化。本文通过考察 1 92 0年代上海地区大学的实际状况及其运营情况 ,探索产生于其中的学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并注意到当时围绕、制约大学和学生们的时空构造。  相似文献   

13.
邓亚丽  李晓玲  廖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541-5543
目的:了解女大学新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状况及对教育的需求,探讨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的时机及方法。方法:以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 153名女大学新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女大学新生生殖健康知识总体认知度不高,尤其是来自乡村的学生。在生殖生理知识上,怀孕的部位、正常月经的表现、生殖器官组成知晓率最高(分别为72.3%、70.3%和61.8%)、而月经期保健、排卵时间、卵巢功能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31.9%、27.7%和20.9%);在避孕知识上,避孕方法的知晓率最高55.5%,紧急避孕的知晓率最低19.1%,人工流产时间和危害性的知晓率低(分别20.6%和31.1%);性病的传播途径和种类知晓率分别是70.6%和69.1%,知道预防性病方法的有44.6%。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报刊书籍、同伴交流。95.8%的学生希望学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67.5%认为应该从大一开始。生殖健康教育首选形式前3位依次是:专题讲座(31.7%),必修课(23.2%),选修课(21.4%)。结论: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亟待提高,应尽早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需求,探讨更好地性健康教育对策,为开展适宜的性教育提供根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州市3所非医学类大学的2 13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女大学生对性健康教育的需求中,认为正确性知识重要98.06%、会对自己的性态度和行为产生正面影响90.08%;认为学校应该开展性教育92.89%;对过去学校的性教育不满意65.17%;过去学校未开展过性教育68.97%;目前大学性教育中存在困难的原因排前位的是学生不愿参加60.08%、形式/内容不佳38.52%;而大学性教育中"学生不愿参加"的原因排前位的是未意识到重要性66.41%、害羞44.27%;认为知道安全避孕知识重要98.58%;愿意学习如何避孕83.21%;当发生性行为时,知道如何采取安全避孕12.51%;进行性教育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等。女大学生更期望专业人士(54.08%)、老师(22.35%)、同伴教育(16.34%)和家长(14.93%)为其开展性教育;而专题讲座/课堂(51.55%)、提供适合大学生阅读的性读物(43.66%)、开设性教育课程(40.19%)是女大学生欢迎的性健康教育方法,而曾经获得性相关知识的途径不能满足她们的需求。结论:女大学生对性教育的需求迫切,现实与需求却相反,同时她们需要广泛、全面的性知识,性教育时应提供适宜女大学生的内容、形式、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美两国大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调适水平特征。方法选择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356名学生和中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70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美国与中国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中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美国大学生与中国青年常模相比较,躯体化(t=2.17,P0.05)、强迫(t=5.49,P0.01)、敌对(t=2.11,P0.05)因子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大学生与中国青年常模相比较,躯体化(t=8.41,P0.01)、焦虑(t=8.41,P0.01)、恐怖(t=6.42,P0.01)、敌对(t=2.84,P0.05)、精神病性因子得分(t=5.14,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美大学生比较:美国大学生在躯体化、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得分均低于中国大学生,而强迫得分高于中国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国大学生心理调适水平较高,略优于中国大学生,这主要源于中美两国社会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教育体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有其特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进入大学后的青年从生理到心理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改变。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生理卫生对其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近十年来 ,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 4 ]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某医科大学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 ,以发现该校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同时重点了解对性问题的认识是否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选择某医科大学四个年级 (一至四年级 ) ,根据分层整群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军校大学新生体能训练成绩与其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为预防军校大学生心理疾病、维护其心理健康、制定科学有效的军事体能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WCQ)对1795名军校大学新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1)军校大学新生的体能训练成绩整体呈正态分布;(2)不同体能训练成绩军校大学新生在心理弹性水平和应对方式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体能训练成绩优秀组在心理弹性和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在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上低于其他组。结论体能训练成绩的优劣与军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有一定联系,体能训练成绩好的学生心理弹性好,更多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刘颖 《中国健康教育》2012,28(7):558-560
目的 了解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现状.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河南省4所本科院校365名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毕业生的焦虑水平得分为(44.01 ±4.14)分,与全国常模得分(29.78±0.4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9,P<0.01);文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水平(44.49 ±4.26)分,显著高于理科大学毕业生(43.50±3.80)分(t=2.333,P<0.05);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水平为(44.53 ±4.60)分,显著高于师范类大学毕业生(43.57±3.90)分(t=2.151,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的因素有专业性质(OR=1.173,95%CI:1.011 -1.323)和是否师范类(OR=1.238,95%CI:1.032-1.649).结论 高校应进一步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张惠娟  黄大元 《中国校医》2013,27(3):172-174
目的了解湘西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吉首大学224名新生进行测评。结果至少有1项SCL-90的因子分≥3分的学生占9.82%,阳性项目均分≥3的学生占3.57%;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女生在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方面,比男生更具有倾向性;与国内常模相比,吉首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成人、青年水平,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基本一致。结论湘西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突出,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225名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民族院校大学生ITS总分平均为(79.04±8.87)分,高于其理论平均值(75分)(p<0.01)。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SCL-90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常模(p<0.05)。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人际信任测量值与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p<0.01)。有心理问题的大学毕业生的人际信任各因子及总分明显低于无心理问题者(p<0.01)。结论人际信任是影响民族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提高人际信任、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