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肝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超细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管探查取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5年3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联合超细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肝外胆管结石18例的临床资料。胆囊管横行切开,插入O lympus超细纤维胆道镜XP20,直径3.7 mm,球囊扩张胆囊管,胆道镜经扩张的胆囊管插入胆总管进行探查,网篮套取结石。取石完毕后,离断胆囊管,剥离胆囊,并置引流管。结果1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5~190(120.0±32.8)m in,术中出血量20~30 m l。术后住院时间4~10(5.5±2.0)d。18例随访1个月无胆道残余结石。结论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肝外胆管结石,避免了放置T管的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预防胆道残余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胆道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和取石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991年起,在190例胆道手术中运用纤维胆道镜经胆总管途径或胆囊管途径,作胆道镜检查和取石。结果:术前诊断为胆总管结石93例,探查后证实为124例;单纯胆囊结石术前诊断84例,探查后诊断为63例。术后残石率降低到2.63%。结论:纤维胆道镜检查能发现B超、CT等未能发现的胆道结石;借助网篮能取出结石,降低残石率。该技术是预防残余结石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笔者回顾性分析开腹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的47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47例中,9例单纯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32例联合应用液电碎石仪碎石,4例改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均取净结石,2例探查阴性,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日9.2d。提示,对肝外胆管结石且有胆道探查指征的患者,选择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胆囊管途径的胆道镜检查、取石术,既可取尽结石,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又可避免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的弊端.2004年6月至2008年8月我科118例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患者中,应用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26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取石临床经验。方法80例胆囊结石可疑胆总管结石采用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腹腔镜下分离胆囊管至胆总管汇合处,剪开胆囊管前壁,扩张器适当扩张胆囊管,行胆道造影明确胆道结石分布,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后再造影确认结石取净,夹闭胆囊管并切除胆囊。术后不常规放T管。结果6例胆道探查阴性。术中证实74例胆道有结石,0.6~1.0cm18例,<0.5cm56例。31例胆道内1枚结石,43例有2枚以上。18例需用等离子碎石器碎石。67例行胆囊管扩张。胆囊管开口变异6例。胆囊管损伤2例,处理后无术后胆漏。5例可疑肝内胆道结石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行T管造影和胆道镜检查证实2例左肝管结石行胆道镜取石治愈,3例未发现结石。本组手术时间(168±34)min,出血量(50±8)ml,术后腹腔引流量(30±17)ml。62例术后3个月B超检查,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结论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是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6.
纤维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12月178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纤维胆道镜取石的临床应用体会. 结果 全部手术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术后放置胆道内置引流管、胆总管一期缝合107例,余71例放置T管引流,无一例中转开腹,胆道镜检查取石时间平均31 min(6~92 min),162例肝外胆管结石均于术中成功取净,术后1个月经B超检查内置管组107例中104例已排出,3例经胃镜取出,107例胆道内置引流管者随访3~51个月,平均27.8月,无胆道残余结石及胆道狭窄.16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检查发现胆管残余结石5例,均为术中已知残余结石,术后6周经T管窦道1~3次取出. 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熟练技巧应用纤维胆道镜,能可靠彻底地清除肝外胆管结石,疏通主要肝管,为胆道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合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可行性、临床价值和手术适应证。方法 :应用腹腔镜手术设备和纤维胆道镜及配套器械为 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 ,手术时间 4 5~ 10 0min ,术后次日下床活动、进食 ,术后 3~ 5d出院。结论 :选择性地实施腹腔镜结合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临床可行 ,优点明显  相似文献   

8.
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入路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人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Olympus CHFP20胆道镜,经胆囊管人路施行胆管探查取石术76例,其中直接置入胆道镜36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处切开胆总管侧壁置入胆道镜40例。结果①直接置入胆道镜者,取石后闭合胆囊管残端29例,置放胆囊管导管7例。取净结石34例,残留结石2例,术后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成功;②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处切开胆总管侧壁置入胆道镜者,取净结石37例,推入十二指肠2例,胆管切口出血中转开腹1例。一期缝合不放置引流管12例,术后胆漏1例,引流1周愈合;应用胆囊管导管预防胆漏27例,术后7~24天拨管出院。随访1个月~2年无异常。结论LC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人路施行胆管探查取石,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是目前较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对胆囊管细小者,在胆囊管胆总管汇合处切开胆总管侧壁可扩大手术适应证。选择性放置胆囊管导管,有利于引流感染性胆汁,减轻胆道压力及胆管壁水肿,保障切开的胆囊管及胆总管顺利愈合。  相似文献   

9.
术中胆囊管气囊扩张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术中胆囊管气囊扩张,经胆囊管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检查、取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胆囊切除时明确或高度怀疑有胆总管结石时,不切开胆总管行胆囊管气囊扩张,经胆囊管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或取石。结果:术中胆囊管气囊扩张,经扩张的胆囊管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成功26例。其中行纤维胆道镜取石或液电碎石取石20例,胆总管内无结石6例。术后无胆总管结石残留,无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本术式有与胆总管切开取石相同的疗效,具有微创、恢复快、手术安全等特点,对胆总管无结石患者避免了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在胆道外科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腹部小切口行胆囊管胆道镜探查胆总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右上腹肋缘下4~6cm切口开腹,经胆囊管残端放入胆道镜检查及取石135例。结果135例中109例(80.7%)胆总管结石被清除,阴性探查26例(19.3%)。术后发生残余结石4例(2.9%)。1周后均经EST+取石治愈。术中及术后发生胆总管末端损伤1例(0.7%),胆囊管残端撕裂伤2例(1.4%)。漏胆2例(1.4%),均经处理治愈。结论经腹部小切口行胆囊管胆道镜探查胆总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胆胰管内窥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21例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或可疑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者,在开腹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德国PolyDiagnost公司组合式、软性、可旋转纤维内窥镜(外径F8)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结果 2例肝内胆管结石,用套石篮顺利取出。胆总管结石14例,其中6例经胆囊管顺利取出,4例钬激光击碎结石取出,2例行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微切开取石,未成功2例,行传统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5例未见明显结石及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术后胆漏1例,无胆道残余结石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应用胆胰管内窥镜经胆囊管进行肝内外胆管探查,避免了胆总管切开和放置T管,提高了胆道结石诊断的准确率,是一种安全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非扩张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腹腔镜下切除胆囊之前切开胆囊管,插入C管行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后,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经胆囊管插入金属网篮或取石球囊,取出胆总管结石同时经胆囊管放置C管引流。结果36例手术均获成功,结石全部取净。手术时间90~150min,平均125.4min;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4d;C管引流时间3~4d。36例术后随访3个月,B超检查均无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无胆总管狭窄或扩张。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非扩张性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时经胆囊管取出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4年7月经胆囊管胆道造影18例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切除胆囊之前切开胆囊管,插入造影管行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后,经胆囊管插入金属网篮,取出胆总管结石. 结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造影18例,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其中2例因结石明显大于胆囊管直径,2例因导管无法经胆囊管进入胆总管,1例因结石嵌顿于壶腹部套篮无法套取结石而放弃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结石取出,余6例成功完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结石取出术.6例随访6~18个月,B超检查未发现胆总管结石残留,无胆总管狭窄或扩张. 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结石取出术可作为部分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术中诊断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术,胆囊管置管(C管)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调查1995年10月至2004年12月术前经影像学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的89例患者。结果: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35例,术后残留结石2例,胆漏4例,放置T管(24±5.6)d。经胆囊管取石C管引流39例,术后残留结石2例,无胆漏,C管放置(8±4.5)d,与T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是值得推荐的方法。经胆囊管路径,不仅可用胆总管取石后的引流,且可在胆道外科诸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管径3.7mm)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胆道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6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6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通过胆道镜工作通道,用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技术将结石击碎,注水冲出或用取石网篮套出。结果 63例胆道结石均一次清除取出。无胆道损伤、胆漏。全组术后3个月复查B超或MRCP,未发现胆道残余结石、胆道狭窄。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超细胆道镜联合双频激光碎石术直观,准确,方便,疗效确切,是治疗胆囊合并胆道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6月~2013年10月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治疗胆总管结石36例,分离胆囊管至近胆总管处,Hem-o-lok结扎胆囊管近端,横行剪开胆囊管远端1/2~2/3周径,置入胆道镜。结果手术时间45~110 min,平均77 min;术后住院时间3~5 d,平均4.2 d。均无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发生。36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5个月,无上腹部疼痛症状,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中隐匿性胆总管结石行微创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7月-2012年5月对27例LC术中发现的隐匿性胆总管结石采用微创治疗。胆囊管内径>5 mm者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胆总管内径>6 mm者行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微切开后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或留置造影管;胆囊管内径≤5 mm、胆总管内径≤6 mm者直接留置造影管,术后再次造影,必要时行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取石。结果手术均获成功。8例直接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11例行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微切开后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7例,留置造影管4例,1周后造影均阴性;8例直接留置造影管,1例术后36 h滑出,1周后ERCP造影胆囊管残端无渗漏,EST取石,术后1周再次造影3例结石消失,4例仍有结石,均经EST取出。无出血、胆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24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无结石残留、胆管狭窄及胆管炎发生。结论熟练运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技术,对LC术中发现的隐匿性胆总管结石实施微创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术的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n=78)和开腹组(n=66)。结果 腔镜组一期缝合39例,T管引流32例,经胆囊管探查2例,中转开腹5例;术后胆漏7例,胆管炎4例,残余结石2例,肠穿孔1例,MODS 1例,电解质紊乱5例,伤口感染2例。开腹组术后胆漏合并胸、腹腔积液1例,胆管炎1例,残余结石2例,术后出血再次手术1例,电解质紊乱4例,伤口感染4例,肝肾功能不全2例,死亡1例。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微创、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9.
纤维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可行性和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选择性地对273例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在术中行纤维胆道镜检查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273例均获痊愈。有11例发生胆漏(4.03%),4例发生切口感染。随访3个月~13年未见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纤维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临床价值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为85例胆管结石患者行LCBDE的临床资料。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镜、输尿管硬镜及气压弹道碎石设备、L形腹腔镜胆道取石钳取石。结果:85例手术均获成功。78例经胆总管探查取石;7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73例使用L形腹腔镜胆道取石钳取结石;12例使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碎石设备碎石;6例为肝内胆管结石。62例放置T管引流,23例一期缝合胆总管。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微创、安全、有效。联合应用胆道镜、输尿管硬镜及气压弹道碎石设备、L形腹腔镜胆道取石钳操作简捷、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