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逍遥舒坤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伊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逍遥舒坤汤+桂枝茯苓丸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逍遥舒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理疗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妇科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随机划分为40例/组,对照组给予理疗+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其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理疗、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可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甘草汤保留灌肠配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92例临床资料,对照组40例采用加味芍药甘草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加味芍药甘草汤保留灌肠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对照组证候评分12.03±2.18分,观察组11.54±2.06分,治疗后对照组9.14±1.93分,观察组7.06±1.04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5.00%,观察组为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保留灌肠配合微波理疗较单独使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缓解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对单纯性卵巢囊肿患者中医证候和囊肿体积的影响,并判断其临床综合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单纯性卵巢囊肿患者120名,随机分为当归芍药散组、桂枝茯苓丸组和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组,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评定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囊肿体积,治疗后评估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下降,囊肿体积较前均缩小(P<0.01);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囊肿体积缩小和临床综合疗效均优于当归芍药散组和桂枝茯苓丸组(P<0.05);当归芍药散组和桂枝茯苓丸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囊肿体积和临床综合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可有效改善单纯性卵巢囊肿患者的中医证候和囊肿体积,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当归芍药散或桂枝茯苓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合二藤汤保留灌肠法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为慢性盆腔炎属湿热瘀结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根据辨证湿热瘀结型给予二藤汤日1剂水煎400 ml,200 ml口服、200 ml保留灌肠。治疗组给予补肾调周方药口服日1剂联合二藤汤灌肠1剂/2 d。两组均在每个月经周期的期间治疗10 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这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体征疗效及B超检查情况的变化。结果在缓解盆腔疼痛、中医证候及局部体征疗效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说明缓解盆腔疼痛、改善中医证候和局部体征两组均有效,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妇科超声方面: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妇科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妇科超声指标,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调周法口服中药合二藤汤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明显降低盆腔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体征积分,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妇科超声异常指标有效,两组中抽查患者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用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FEV1及PEF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有效性研究确定一种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9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盆炎消+西药盆腔灌注;对照组采用西药盆腔灌注。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盆腔体征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有显著性差异(χ~2=40.278,P0.01)。两组治疗1疗程、2疗程、3疗程中医证候积分比较(t值分别是-2.130、-5.654、-2.213,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t值分别是-1.207,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2疗程盆腔体征积分比较(t值分别是-3.159,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1疗程、3疗程盆腔体征积分比较(t值分别是1.162、-0.161、0.252,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盆炎消合盆腔灌注是一种高效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热敏灸结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门诊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热敏灸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盆腔积液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腔积液量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中药离子透入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中药复方"妍婷"水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将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灌肠组和栓剂对照,灌肠组47例,栓剂对照组45例.分别采用"妍婷"水煎剂保留灌肠和康妇消炎栓栓剂直肠给药两种方法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气滞血瘀)的改变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同时观察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气滞血瘀)及临床局部体征指标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灌肠组改善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复方"妍婷"水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临床应用安全,无不良反应,为临床慢性盆腔炎用药提供了新的途径和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丸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眼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65例NPDR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掷硬币法分为治疗组(n=33)与对照组(n=32),两组均给予降糖处理,基于此治疗组加服桂枝茯苓丸,疗程均为1个月,评估治疗前后两组眼部功能、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视力平均值、眼底病变改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视力提高有效率、眼底改善有效率及眼底荧光造影(FFA)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更好地提高患者视力,改善其眼底病变情况的结局,且安全,故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IL-2、IL-8、VEGF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并给予两组患者3个月治疗时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改变情况,治疗前后两组血清IL-2、IL-8、VEGF水平及卵巢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证候积分较对照组相比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2、IL-8、VEGF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且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卵巢功能均好转,FSH降低、E2升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之功效,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血清IL-2、IL-8、VEGF水平,改善卵巢功能,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疗法治疗湿热蕴积型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湿热蕴积型慢性盆腔炎的女性患者随机成两组:治疗组48例(予中药内服+中药灌肠+物理治疗),对照组48例(予妇科千金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三个疗程前后中医证候、局部体征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盆腔B超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法均能降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局部体征评分,治疗组改善白带异常、经行腹痛加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方法均能改善血液流变指标、减少盆腔积液、缩小炎性包块,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位一体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痰热腑实型中风急性期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配合穴位贴敷,每日1次。必要时开塞露塞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痰通腑醒脑汤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次,若灌肠后出现大便稀软,腻苔退,改为隔日1次。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证候积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症状有改善。治疗后两组间证候积分比较,P0.05也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痰热腑实型中风急性期便秘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有利于疾病的预后,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资生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加味资生丸,每次6g,每日3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变化、白/球比值、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血清白蛋白含量、白/球比值、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用药后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白/球比值、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资生丸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六磨汤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7例,采用开塞露灌肠治疗;试验组37例,采用加味六磨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便秘积分、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后10 d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便秘积分均明显下降,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后相比,治疗后10 d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便秘积分均明显下降,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10 d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便秘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六磨汤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便秘情况,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联合妇科灌肠液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验方内服和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单独予以中药内服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盆腔积液量、盆腔包块缩小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1%,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彩超检查盆腔包块/盆腔积液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口服联合妇科灌肠液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盆腔炎性积液吸收及盆腔炎性包块消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健脾益肾配方颗粒联合中药脐贴干预脾肾阳虚型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66例脾肾阳虚型亚健康状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即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健脾益肾配方颗粒治疗,实验组在坚持对照组治疗的同时联合中药脐贴干预。治疗结束后,检测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疲劳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1)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临床检测统计可知,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2)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实验组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3)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疲劳程度,疲劳积分比较显示,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疲劳积分均有明显降低,且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益肾配方颗粒具有补脾温肾助阳之效,可以明显减轻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症状,调节患者体质,联合中药脐贴,能加强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改善患者亚健康状态,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藤汤联合桂枝肌瘤丸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使用桂枝肌瘤丸治疗,观察组联合红藤汤治疗,均于月经干净后服药,连续用药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液免疫、T细胞亚群、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IgG、IgA、IgM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4~+/CD_8~+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下腹胀痛刺痛、腰骶胀痛、经期腹痛、月经不调、带下异常、低热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73%%(51/55)vs72.73%(40/55)](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使用红藤汤联合桂枝肌瘤丸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免疫状况,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用中药热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7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行B超检查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O.01)。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差异有显著意sz(P〈0.01)。[结论]加用中药热敷配合中药保留灌肠能有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茯苓汤内服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加味桂枝茯苓汤内服灌肠治疗;对照组40例,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α-糜蛋白酶4000U、2%普鲁卡因4ml、0.9%生理盐水30ml通液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管袢形态、血液流态、袢周状态积分及总积分均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幅度更显著,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加味桂枝茯苓汤内服灌肠能改善患者微循环,加速局部的血液流通,纠正炎症所致的血液“浓、粘、凝、聚”状态,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和输卵管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