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文内报告的21例脊椎原发肿瘤包括Ewing 氏肉瘤7例,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骨样骨瘤2例,骨母细胞瘤4例,神经纤维瘤病、骨软骨瘤、软骨母细胞瘤、淋巴瘤及骨肉瘤各1例。脊椎骨易发生的原发肿瘤为E wing 氏肉瘤、动脉瘤样骨囊肿(简称ABC)、良性骨母细胞瘤(BO)及骨样骨瘤(OO),大多数病例可依据病史,查体及骨骼检查易确诊。有一小部分少见的脊椎原发肿瘤可由CT 认证(例如,骨软骨瘤及可能的脂肪瘤),而另一些则只能依据组织学检查确  相似文献   

2.
骨样骨瘤较少见,国内报道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0.9%,占良性骨肿瘤的1.6%。本文收集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股骨干骨样骨瘤5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探讨本病的X线表现特点和CT在本病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髋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髋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42例行CT检查,24例行MRI检查。结果骨囊肿13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6例,骨巨细胞瘤6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母细胞瘤1例,骨样骨瘤3例,骨化性纤维瘤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3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6例,嗜酸性肉芽肿3例,骨肉瘤4例,软骨肉瘤3例,恶性骨母细胞瘤1例,淋巴瘤2例,转移瘤17例。良性骨肿瘤17例(占20.7%),肿瘤样病变38例(占46.4%),原发恶性骨肿瘤10例(占12.2%),转移瘤17例(占20.7%)。结论髋周是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好发部位,X线平片+CT或X线平片+MRI是较好的综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骨样骨瘤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骨肿瘤,由成骨性结榜组织及其形成的骨样组织所构成,约占全部骨肿瘤的1%,原发骨肿瘤的3%,良性骨肿瘤的10%,病因不明,目前争论有二:其一认为本病不属肿瘤,实属类炎症(1,2),其二以Jaffe氏为首的学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独立的良性骨肿瘤,自1935例Jaffe氏报告5例,并提出本病的命名以来,大多数学者如Dahlin氏等,均同意Jaffe氏的意见(2),由于认识不同,以往曾有许多名称,如慢性骨膜下脓疡,慢性硬化性非化脓性骨髓炎,骨皮质内脓疡及骨样组织骨炎等。  相似文献   

5.
成软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是较少见的原发于骨的肿瘤,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早在1928年Ewing即确认本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并称为“钙化性巨细胞瘤”。1931年,Codman称之为“骨骺软骨瘤样巨细胞瘤”。1942年Jaffe和Lichenstein指出这种肿瘤起源于软骨母细胞或成软骨结缔组织,因此称为“成软骨细胞瘤”。48例成软骨细胞瘤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完整的X线平片。20例作了CT扫描,10例作了MRI检查,下面就影像学征象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瘤均为良性成骨性肿瘤,其组织学表现极为相像,但发病部位,放射学和临床表现不同,主要的区别为病变的大小,骨样骨瘤的生长非常有限,其直径不超过1~2cm,而骨母细胞瘤则可以很大,作者报道了2例具骨样骨瘤特征的肿瘤,在切除后复发,而显示为典型的骨母  相似文献   

7.
骨样骨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良性骨肿瘤,约占骨肿瘤的1%。早在30年代即有报道,1935年Jaffe正式命名为骨样骨瘤,现将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8.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骨肿瘤,是起源于成骨性软骨性的结缔组织肿瘤,约占整个原发良性骨肿瘤的1%左右。我院先后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现报告如下: 例1 女,30岁。发现右小指肿 块2年,后逐渐增大。体检:右手小指有一约  相似文献   

9.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经验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捷  于峣  吴宪尧  侯秋萍 《人民军医》2004,47(5):288-289
骨样骨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它由成骨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构成。这种骨样组织不能正常成骨的原因尚不明确。据国内统计,骨样骨瘤占骨良性肿瘤的1.66%,发病率低于国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院骨肿瘤的发病情况及构成比率。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11年10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的646例骨肿瘤病例的住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性骨肿瘤607例,原发恶性骨肿瘤39例,良性骨肿瘤以骨软骨瘤、骨瘤最多见,原发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与软骨肉瘤为主,肿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年龄小于30岁。结论骨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良性较为多见。良性骨肿瘤的发病率远高于恶性骨肿瘤。  相似文献   

11.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Chondromyxoid fibroma)又称纤维粘液样软骨瘤(Fibromyxoid chondrorna),简称CMF,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骨肿瘤,起源于软骨结缔组织,具有粘液样和软骨组织的特征,而不是直接起源于软骨细胞,而后产生粘液样变。按WHO统计,CMF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04%,占良性骨肿瘤的2.3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锁骨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63-01-2009-06期间经病理证实的锁骨病变56例,分析其发病情况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锁骨病变共56例,其中良性骨肿瘤15例(26.8%),恶性骨肿瘤33例(58.9%),肿瘤样病变8例(14.3%).锁骨肿瘤种类较多,在恶性锁骨肿瘤中按发生比率依次为转移瘤20例(占35.7%)、浆细胞性骨髓瘤5例(8.9%)和骨肉瘤4例(占7.1%);良性骨肿瘤主要是骨软骨瘤4例(7.1%),肿瘤样病变依次为嗜酸性肉芽肿和骨囊肿,各3例(分别占5.4%),锁骨肿瘤占同期所统计的全身骨肿瘤的0.73%.结论 锁骨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相对少见,且以恶性肿瘤为多,良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相对少见.锁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大多缺乏特异性,部分良性病变可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影像征象.  相似文献   

13.
丁建平  张泽坤  王冬梅  李玉清   《放射学实践》2010,25(10):1079-1082
目的:探讨足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总结经病理证实的182例足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表现。结果:182例足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男126例,女56例,平均年龄32.46岁,发病率11~30岁占51.65%。良性骨肿瘤168例(包括肿瘤样病变29例),恶性骨肿瘤14例,良恶性之比为12∶1。部位中趾骨88例,跟骨36例,距骨33例,跖骨20例,其他跗骨5例。病种骨软骨瘤最常见,其次为骨囊肿、内生软骨瘤、成软骨细胞瘤及腱鞘巨细胞瘤,转移瘤排在第六位。结论:足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种类繁多,其影像表现除具备与发生在其他骨骼类似的共性外,也有其不同的个性,充分了解不同部位的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按WHO统计,骨软骨瘤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9.89%,占良性肿瘤的43.80%,好发于长骨干骺端,仅少数发生在骨骺。长骨干骨软骨瘤极少见,  相似文献   

15.
软骨母细胞瘤为一种少见的起源于软骨的良性骨肿瘤,占所有原发性骨肿瘤的1%弱,主要发生于青年,约65%患者的年龄为20岁左右。男女发病比例为2:1~3:1,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长管状骨的骨骺,特别是肱骨近端、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该肿瘤亦可发生于扁平骨,仅2.9~8.8%生长在骨盆,而Y形软骨则是骨盆软骨母细胞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作者报告了2例生长在Y形软骨的具有侵袭性X线所见的软骨母细胞瘤,其X线平片表现为:病变区溶骨性破坏,皮质膨胀,未见骨化及钙化。CT检查并示溶骨性破坏区内有点状钙化,软骨下受累及盆腔内软组织肿块。活检结果发现边界清楚的小多边形细胞增殖及稀疏的破骨型巨细胞。作者指出,该病X线上大多表现为侵袭性甚至发生恶性变的原因为:①肿瘤位置很深,以致需较长时间才能  相似文献   

16.
动脉瘤性骨囊肿(ABC)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肿瘤样病变,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左右,其为原发或继发尚存争论。好发于10~20岁,5岁以下罕见,10岁以下少见。X线表现为进行性、活动性、静止性三种。进行性动脉瘤性骨囊肿无骨源性修复征象、无骨膜包壳和明显病变界限。活动性者有不完整的骨膜包壳和明确病变界限。静止性者有完整的骨膜包壳和硬化缘。作者研究了3例男性,4例女性患儿,均经病理证实,年龄2.9~10.6岁。病程1周~3个月。临床症状为疼痛、病理骨折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骨原发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或征象典型的颅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47例.结果 47例中,颅骨良性肿瘤22例,其中骨瘤11例,表皮样瘤和表皮样囊肿4例,骨软骨瘤、神经纤维瘤病各2例,海绵状血管瘤、骨样骨瘤、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颅骨恶性肿瘤6例,其中多发骨髓瘤、血管肉瘤各2例,尤文氏瘤、骨肉瘤各1例;颅骨肿瘤样病变19例,其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8例,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7例(其中嗜酸性肉芽肿4例,黄色瘤病3例),棕色瘤、畸形性骨炎各2例.结论 颅骨原发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种类繁多,影像学表现各有特征,一般诊断需结合临床和病理.  相似文献   

18.
骨样骨瘤系由成骨性结缔组织及其形成的骨样组织及编织骨所构成,占良性骨肿瘤的1.66%,本文集6例,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脊柱良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评价脊柱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脊柱良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行X光平片,CT或MRI检查,均经穿刺和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发生于颈椎8例,发生于胸椎10例,发生于腰骶椎12例,血管瘤、骨母细胞瘤、巨细胞瘤、内生软骨瘤、嗜酸性肉芽肿和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各异,具有特征性。结论:综合平片、CT和MRI分析对脊柱良性病变不难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20.
程少容  王鹰  孙志强  阳昱恒  沈桂萍  高松  佘小夫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69-1373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特征表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特征表现。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30例同时行CT检查,25例行MRI检查。结果:骨囊肿15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1例,骨软骨瘤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5例,骨巨细胞瘤5例,软骨母细胞瘤和骨母细胞瘤各3例,骨化性纤维瘤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1例,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内生软骨瘤1例,韧带样纤维瘤1例,软骨粘液样纤维瘤1例,骨样骨瘤1例。所有病例在病变部位、数目、大小、边界、内部结构、软组织改变及病理性骨折方面具有一些共性及特性。结论:股骨近端良性骨病种类繁多,以骨纤维结构不良和骨囊肿为好发病种,多种影像学方法的联合使用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式及评判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