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牛膝下行说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笔者从误用牛膝致乳汁断绝案中,深悟“牛膝下行”之说甚是。爰举例如下。一鲁某,女,28岁。1974年5月诊。10天前突恶寒发热,身痛,西药治疗一周,高热递退,但低热缠绵,伴大渴。系热伏肺胃,拟  相似文献   

2.
牛膝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淑彬  鲁洪  纪耀华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2):1062-1062
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的功效 [1 ] 。近年来 ,药理实验表明 ,牛膝多糖具有抗肿瘤 ,提高宿主免疫功能 [2 ] ,并能提高记忆力和耐力 [3 ] 。牛膝中多糖的含量尚未见报道。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牛膝多糖。本文仅对牛膝多糖进行含量测定。1 仪器与药品72 1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 ,电光分析天平 ;牛膝 (购自长春市药材公司 ) ;葡萄糖标准品 (上海试剂三厂 )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2 方法与结果2 .1 牛膝总多糖样品液的制备取干燥至恒重的牛膝约 0 .5…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具有“引药下行”作用的中药牛膝对化学药物双氯芬酸钠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牛膝组、双氯芬酸钠组、牛膝+双氯芬酸钠组.采用角叉菜胶法制备大鼠急性关节炎模型,容积法测定大鼠足跖体积,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双氯芬酸钠含量,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PGE2水平.结果 牛膝和双氯芬酸钠合用后在0.5,1.5,3,5h的抗炎作用均强于单用双氯芬酸钠组(P<0.05);牛膝可以提高双氯芬酸钠的组织分布浓度,使双氯芬酸钠的AUCtissue/AUCblood提高了60%;双氯芬酸钠与牛膝合用后,炎症组织中的PGE2浓度下降更为明显,但血浆中的PGE2浓度反而比单用双氯芬酸钠时有所升高.结论 牛膝能够提高双氯芬酸钠在下肢炎症组织的靶向分布,牛膝对双氯芬酸钠具有靶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1.用法:朴硝一两(视患部赤肿大小可酌加或减少),双层纱布两块(比患处略大).将朴硝平铺于纱布夹层中,中心处微厚;再将纱布四周缝合,然后复盖于患处,外用橡皮膏或绷带固定.每天敷两次,敷后朴硝得热溶化.患者自觉局部有清凉或如虫行之感.2.适应证:乳痈初起,乳房红肿胀痛,或乳汁不通者.已成脓者,无效.3.疗效:作者用上法治疗2例,均于敷药后次日痊愈.一例为28岁,产后一个月,左乳红肿胀痛,乳汁不通已2天,经用上方敷后,局部胀痛即减,至晚乳汁不畅,次日换药一次而愈.另一例为23岁,产后乳汁不畅,右乳房胀痛,继则发热恶寒,乳汁不通,乳房焮肿胀痛,有灼热感,经敷上药后,局部灼痛减轻,6小时后换药一次,次日痛胀消除,乳汁通,寒热退,病已痊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土壤增施不同量生物质炭对牛膝植株生长和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的方法,在土壤中添加0(对照)、1%、2%、4%的生物质炭,比较不同处理牛膝植株性状和β-蜕皮甾酮含量变化。结果施入生物质炭能提高牛膝株高、茎粗、根长和根粗,减少叶片数和主茎分支数,根中β-蜕皮甾酮含量增加;添加4%生物质炭处理牛膝根干重和鲜重分别增加22.28%和21.82%;添加2%和4%生物质炭处理牛膝根中β-蜕皮甾酮含量比对照增加增加15.32%、28.47%。结论土壤中添加生物炭能促进牛膝植株生长,增加干重和提高牛膝β-蜕皮甾酮含量。  相似文献   

6.
广东土牛膝抗炎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东土牛膝乙醇提取液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或小鼠致炎、致痛模型,观察广东土牛膝对实验动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广东土牛膝可显著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和棉球肉芽组织的形成;广东土牛膝能提高小鼠热板致痛阈值,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显示出广东土牛膝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致痛部位的环氧酶,使PG合成减少而减轻疼痛.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壳水肿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对热板和醋酸致小鼠疼痛模型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广东土牛膝具良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Bl.的干燥根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三萜甙 ,水解后生成齐墩果酸、蜕皮甾酮、牛膝甾酮、β-谷甾酮、豆甾醇、β-香树脂醇、氨基酸、琥珀酸、钾盐、粘液质及水合甜菜碱。牛膝所含的皂苷具有一定的镇痛抗惊厥、加速子宫收缩、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历代大多炮制后入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 0 0 0年版一部 )有生牛膝和酒牛膝两种规格。《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 0 0 2年版 )有生牛膝、酒牛膝和盐牛膝三种炮制规格。现今还有酒蒸、蜜麸炒、炒炭等方法。各炮制品中齐墩果酸的含量及镇痛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牛膝、酒牛膝饮片色度值,比较牛膝及酒牛膝饮片色度差异,建立牛膝及酒牛膝饮片色度值限定标准.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牛膝、酒牛膝样品色度值,计算平均值并制定色度限定标准.结果:牛膝饮片与酒牛膝样品色度值平均值分别为0.0669、0.1921,牛膝、酒牛膝饮片色度值限定分别为不得过0.08、0.21.结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上升和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使产后缺乳的患者越来越多。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产后2~10 d内没有乳汁分泌和分泌量过少,或在产褥期、哺乳期乳汁正行之际,乳汁分泌减少或全无。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局部按摩治疗  相似文献   

10.
廖彭莹  王东  杨崇仁  张颖君 《中草药》2013,44(14):2019-2026
牛膝药用历史悠久,以“牛膝”冠名的药用植物很多.已进行较为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的4种牛膝分别属于牛膝属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粗毛牛膝A.aspera和杯苋属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头花杯苋C.capitata,不同种属的牛膝之间化学成分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现对苋科牛膝资源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综述,为牛膝药材的规范使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牛膝总皂苷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牛膝总皂苷低、中、高浓度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微板法检测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内皮素-1(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牛膝总皂苷中、高浓度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ET-1和PAI-1含量显著减少,NO和tPA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牛膝总皂苷对H2O2诱导的HUVEC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杰  杨旭东  宋高臣 《中医药通报》2010,9(5):58-59, 57
目的:探讨牛膝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牛膝低剂量组;D:牛膝中剂量组;E:牛膝高剂量组。8周后,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RT—PCR观察p53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牛膝多糖治疗组脑组织形态明显改善,脑组织细胞凋亡含明显减少,p53基因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牛膝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及p53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牛膝饮片及牛膝多糖对小鼠免疫抑制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牛膝饮片及其有效成分牛膝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二者作用的一致性。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牛膝饮片组、牛膝多糖组及香菇菌多糖阳性对照组,ip环磷酰胺3 d造成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同时分别ig生理盐水及相应药物7 d后测定牛膝饮片、牛膝多糖对小鼠胸腺、脾脏质量、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溶血素、溶血斑以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牛膝饮片、牛膝多糖均能提高环磷酰胺造成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胸腺、脾脏质量、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促进溶血素、溶血斑形成,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与模型组相比,两者均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各免疫指数,且差异显著(P<0.01或P<0.05);在本实验用药剂量下(牛膝饮片20 g.kg-1,牛膝多糖0.5 g.kg-1)2者作用强度相当。结论:牛膝多糖是牛膝中增强免疫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4.
牛膝的来源十分复杂,商品有牛膝即怀牛膝、川牛膝、麻牛膝、味牛膝、云牛膝、白牛膝、土牛膝、广东土牛膝,来源不同,功效及临床应用也有很大差别,现就牛膝、川牛膝及土牛膝的区别及应用介绍如下。1来源[1,2]牛膝来源于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牛膝、酒牛膝饮片药理作用的区别,探讨炮制原理.方法:通过小鼠耳廓肿胀法、热板邋法、扭体法及地塞米松血瘀模型比较牛膝、酒牛膝饮片抗炎、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结果:牛膝、酒牛膝饮片均有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牛膝、酒牛膝均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P<0.01),酒牛膝作用稍强于牛膝饮片(P>0.05,P<0.01).结论:牛膝酒炙增强活血化瘀作用,而抗炎、镇痛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王爱芬 《河北中医》1998,20(1):36-36
人工流产钳刮术是孕10~16周终止妊娠的一种方法.我们在行钳刮术前分别用牛膝、导尿管进行扩张宫颈管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选择要求终止妊娠者120例;年龄19~27岁;全部为初产妇;扩张宫颈管方法用牛膝90例,用导尿管30例.1.2 操作方法1.2.1 选用直径0.5cm~1.0cm、长5cm~6cm的牛膝原药生药材,用刀将表面削光滑,两端呈圆头,下端用10号丝线捆扎,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免折断或滑脱,并浸泡在95%酒精内1小时即用.将消毒牛膝徐徐插入宫颈管,上端至宫颈内口,下端及医用丝线放置于宫颈处,用1‰新洁尔灭棉球填塞阴道内,使牛膝处于潮湿环境并避免脱出.牛膝的根数要根据牛膝粗细、孕周及宫颈的大小而定,宫颈大者可用牛膝4~5根,小者用2~3根.孕周在12周以上者,用4~5根,孕周在10周以上者用2~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H-牛膝蜕皮甾酮在小鼠体内组织定量分布及药动学和归经的关系.方法:采用氚标记苋科植物牛膝的有效成分牛膝蜕皮甾酮为示踪剂,经小鼠尾静脉注入,测定36 h期间9个不同示踪时相器官组织样品中示踪剂含量.观察3H-牛膝蜕皮甾酮在体内动态定量分布、排泄状况和药动学,并探讨其与归经的关系.结果:同一器官的不同示踪时相和同一示踪时相的不同器官,其示踪剂含量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3H-牛膝蜕皮甾酮较集中分布于肝脏、肾脏、肾上腺、小肠和肺脏等器官.其药-时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特征,符合线性动力学,t1/2β为(778.65±12.36) min.结论:3H-牛膝蜕皮甾酮对器官组织选择性分布的特点与牛膝归经的脏腑络属关系基本一致,实验结果为牛膝的传统归经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现代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牛膝对双氯芬酸钠治疗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取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量1%CMC-Na水溶液)、单用牛膝组(牛膝水提液含生药量5.0 g·kg-1)、单用双氯芬酸钠组(双氯芬酸钠10 mg·kg-1)及牛膝双氯芬酸钠复方组(牛膝水提液含生药量5.0 g·kg-1+双氯芬酸钠10 mg·kg-1).采用弗式完全佐剂制备大鼠关节炎模型.运用容积法测定足跖体积,HPLC法测定双氯芬酸钠的药物浓度分布情况,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体内PGE2和IL-1β的水平.结果 牛膝双氯芬酸钠复方组的抗炎效果明显优于双氯芬酸钠组(P<0.05),药物组织分布比双氯芬酸钠组更为合理,体内PGE2及IL-1β水平也更接近正常水平(P<0.05).结论 牛膝能够提高双氯芬酸钠在炎症靶点的组织分布,并与其药效作用相吻合.其降低体内PGE2的作用可能和促进双氯芬酸钠向病灶组织分布蓄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盐粒拌炒和盐水炙牛膝2种不同方法对牛膝中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和25S-牛膝甾酮含量的影响,为牛膝盐制工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和25S-牛膝甾酮的含量,流动相乙腈-水-甲酸(16∶84∶0.1),检测波长250 nm。以牛膝生品为参考,考察2种盐制方法对牛膝中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盐水炙样品中以每100 g牛膝加食盐1 g,在150~180℃下炒制15 min的含量最高,盐粒拌炒样品以每100 g牛膝加食盐2 g,150~180℃炒制4 min的含量最高。盐水炙样品中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25S-牛膝甾酮质量分数均以3号样品为最高,分别为0.083%,0.015 7%,0.010%;盐粒拌炒样品中三者的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0.100%,0.019 1%,0.012 3%。结论:盐粒拌炒牛膝的样品中3种甾酮类成分的含量均大于生品和盐水炙牛膝的样品,2种不同盐制方法对牛膝中有效成分均有影响,为牛膝盐制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怀牛膝、川牛膝本草考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陶弘景释名为“其茎有节似牛膝”,即药名相形之义。牛膝常用品种有二,即苋科牛膝属植物的怀牛膝AchyeanthesbidentataBI .和杯苋属的川牛膝CyathulaofficinalisKuan。《中国药典》亦将牛膝分为怀牛膝和川牛膝2种。《本经》中并未将牛膝分川、怀,明清之后始分。怀牛膝之名首见于明代方贤所著《奇效良方》,因主产怀庆府而得名。川牛膝分布于川、云、贵等省,以主产四川而得名,为晚近发展的新品种。川牛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