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专业知识培训联合心理干预对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基层人员应对能力、急救能力及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0名基层人员纳入本次研究,以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名,对照组给予常规辅导,实验组给予专业知识培训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人员干预前后应对能力、急救能力、心理韧性及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应对能力量表中物品准备(t=7.681,P0.001)、执行过程(t=6.013,P0.001)、操作能力(t=5.784,P0.001)、效果评价(t=5.315,P0.001)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急救能力量表中技术操作(t=7.884,P0.001)、应急反应(t=9.382,P0.001)、团队协作(t=13.081,P0.001)、发现问题(t=10.042,P0.001)、解决问题(t=5.308,P0.001)、护患沟通(t=8.493,P0.001)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韧性量表中精神信仰(t=13.632,P0.001)、个人能力(t=13.192,P0.001)、控制感(t=17.295,P0.001)、忍受消极情感(t=21.260,P0.001)、接受变化(t=14.256,P0.001)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人员专业知识掌握非常好所占比率57.78%,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z=6.627,P=0.036)。结论:专业知识培训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增加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基层人员专业知识,提高其心理韧性、应对能力与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技术对劳教警察职业倦怠、情绪及社会支持的效果。方法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MB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贝克抑郁问卷(BDI)、社会支持状况评估(SSRS)等对217名劳教警察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2个月的心理干预,干预之后再次进行问卷评估。结果劳教警察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心理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改善(t=3.19和t=2.59,P=0.0016和P=0.0106);劳教警察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心理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t=14.382和t=3.562,P0.001);劳教警察社会支持各维度心理干预后较心理干预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技术对劳教警察职业倦怠效果显著,对劳教警察抑郁、焦虑情绪干预效果显著,对劳教警察社会支持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团体训练对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2所特殊学校的教师各36、48名,分别接受12个月积极心理团体训练(干预组)和支持性团体活动(对照组)。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基线和干预6月、12月共3次测评,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干预前后比较。结果:CD-RISC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GSES总分、SCSQ的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得分在测量时间与组别上均存在交互效应(均P0.001)。基线期两组的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月,干预组的CD-RISC总分及力量维度得分、GSES总分、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干预12月后,干预组的CD-RISC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GSES总分、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01),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01)。结论:积极心理团体训练对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弹性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为综合性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33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状态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6.09,P0.001),男性家属特质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3.20,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特质焦虑是状态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萨提亚团体辅导对离异家庭大学生自尊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中国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筛选某高校大学生18人,进行为期8周、每周1次的萨提亚团体心理辅导。结果:(1)被试在接受萨提亚团体干预前、干预后以及追踪后测自尊量表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26.031,P0.001),进一步事后检验发现,干预后自尊量表得分最高,追踪后测次之,干预前得分最低;(2)被试在接受萨提亚团体干预前、干预后以及追踪后测心理弹性量表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32.768,P0.001),进一步事后检验发现,干预后心理弹性量表得分最高,追踪后测次之,干预前得分最低;就心理弹性各因子得分检验发现,力量因子分在干预前、后及追踪后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坚韧因子分在干预前、后及追踪后测存在显著性差异(F=7.326,P0.001);乐观因子分在干预前、后及追踪后测存在显著性差异(F=9.532,P0.001);事后检验发现,干预后坚韧因子和乐观因子得分均大于干预前和追踪后测。结论:萨提亚模式团体辅导对提高离异家庭大学生自尊水平及心理弹性有一定的效果但干预后过一点时间后,团体辅导效果存在反弹倾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家属疾病认知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自制调查表调查分析脑肿瘤患者家属的应激来源,进行相应的疾病健康教育及认知心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OS)评估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干预组家属在干预2周、1个月及3个月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03,P=0.045;t=6.51,P<0.001;t=7.71,P<0.001),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家属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6,P<0.001);干预2周、1月及3月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SAS评分(t=2.04,P<0.045;t=5.17,P<0.001;t=6.21,P<0.001),干预1月及3月后干预组患者的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SDS评分(t=4,P<0.001;t=8.02,P<0.001;)结论:家属疾病认知干预能有效减缓家属及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突发群体事件受伤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急性期检出率与暴露时间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对乌鲁木齐市5家医院突发群体事件受伤住院的161名伤员在受伤第3、4周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事件影响量表(IE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测查,完成测查155例。突发群体事件2个月后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本(DSM-Ⅳ-TR)轴I障碍临床定式检查病人版(SCID-I/P)对128名伤员(失访27名)进行检查和精神科诊断。结果:样本中PTSD检出率为41.4%(53/128),男性与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7%vs.48.6%,P0.05)。男性暴露时间1 h者的SRQ20、IES得分低于暴露时间≤1 h者,女性暴露时间不同者SRQ20、IES得分无明显差异。男性暴露时间1 h者的PTSD检出率低于暴露时间≤1 h者[32.7%(16/49)vs.54.1%(20/37),P0.05],女性暴露时间不同者PTSD检出率无明显差异。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社会总支持、内支持、外支持得分与SRQ20、IES测评结果均不相关(r=-0.26~0.24,均P0.05)。PTSD伤员与非PTSD伤员的社会支持量表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突发群体事件男性受伤者中暴露时间1 h有较低的PTSD检出率和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与PTSD的发生可能无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自测健康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在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使用自测健康量表(SRHMS)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再次使用自测健康量表(SRHMS)进行评定,干预组在自测健康的3个维度(生理健康上t=2.772,P0.01,心理健康上t=7.779,P0.001,社会健康上t=6.403,P0.001)和总体心理健康得分上(t=7.035,P0.001)差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心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提升高师专科生心理弹性的团体辅导方式及效果。方法以江西九江职业大学师范专科19名学生为实验组,对他们进行8次团体辅导干预,本班20名同质同学为对照组,在辅导前后施测心理弹性量表。结果辅导后,实验组在弹性量表的总均分(t=5.14,P〈0.001)、自控性(t=2.77,P〈0.05)、挑战性(t=3.59,P〈0.01)、灵活性(t=4.45,P〈0.001)及乐观倾向(t=3.75,P〈0.01)等四成份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对照组弹性量表得分前后测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团体辅导对高师专科生心理弹性的提升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朝鲜族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发展现状。方法采用美国心理学家Luthans等人开发的心理资本量表(PCQ),随机抽取延边地区朝鲜族中小学校643名学生及山东地区的720名汉族学生进行心理资本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朝鲜族青少年的心理资本发展水平较高,在心理资本(F=4.11,P﹤0.05)及其希望(F=12.033,P﹤0.001)、乐观(F=3.28,P﹤0.01)维度上均存在年级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差异。心理资本(F=3.821,p﹤0.01)及其自我效能感(F=4.346,P﹤0.01)、乐观(F=3.849,P﹤0.001)维度的民族差异较显著,整体发展趋势是在不同年级阶段呈下降趋势。结论朝鲜族青少年的心理资本发展水平较高,在民族和年级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入组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儿亲属定期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前与国内常模比较SCL-90总分及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干预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北川极重灾区小学生地震后创伤症状评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地震半年后受灾地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的干预和辅导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儿童创伤症状量表(TSCC-A)和自编地震经历问卷对1027名北川3-6年级小学生进行评估。结果:震后小学儿童最为突出的症状倾向是焦虑,其次是抑郁和创伤后应激症状,具有地震中受伤经历、有亲人遇难、目睹亲人或他人死亡这些经历的小学生更容易出现高焦虑、高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高分离症状。结论:应向具有受伤、有亲人死亡、目睹了亲人或他人死亡经历的小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方法 对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SCL-90、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男女之间差别不明显,经心理干预以及随着患者病情改善.患者亲属SAS、SDS评分也随之下降。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着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应主动做好他们的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亲属应付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照料者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对30例老年痴呆照料者,通过对疾病知识及应付技能的心理干预并应用应付方式问卷进行干预前后的评价与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后老年痴呆照料者退避及自责的消极应付方式减少,求助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应付方式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促进老年痴呆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变消极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青少年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影响。方法对入组132例陪护亲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亲属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与国内常模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亲属SCL-90、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均〈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CL-90、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1),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建立HIV感染者/AIDS患者心理支持小组的形式,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实施地点为湖南省某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愿参加小组心理辅导和干预的HIV/AIDS患者19人组成2个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为期4次,每次3小时的团体心理干预,采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小组成员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由外部环境引起的易激惹状态有所改善;在寻求社会支持和应对问题的方式方面也有显著变化。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其社会支持和同伴支持、改善应对策略有一定效果,值得应用和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一级亲属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入组60例陪护亲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 74),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亲属进行评定.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亲属GQOLI-74维度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t=-0.63,0.38,0.94,0.98;P均>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6名抑郁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并对其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结果抑郁症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10~2.48,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t=2.11~2.52,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影响和效果。方法将自愿参加小组心理辅导和干预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28人分为2个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为期7次,每次2~3小时的团体心理干预辅导,采用中文版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中文版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小组成员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所改善;在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方面也有显著变化。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对改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问题、增强其社会支持和同伴支持、提高心理韧性方面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青光眼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调查,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并对其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结果青光眼患者的SCL-90中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因子、SAS和SDS的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32,2.26,2.43,2.41,2.35,2.12,2.10,2.59,2.63;P0.05),心理干预后,青光眼患者的SCL-90中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t=2.39,2.35,2.31,2.52,2.56,2.20,2.28,2.48,2.50;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