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学生自我和谐应对方式与自杀态度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及其与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与自杀态度问卷(SAQ),对随机抽取的6所高校76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自杀行为、自杀者、安乐死持矛盾、中立态度,对自杀者家属持理解、宽容态度;与其他年级学生相比,大二年级学生对自杀者更持理解、宽容态度,大四年级学生对自杀者家属持矛盾、中市态度;亲子关系良好、生活满意度高的大学生对自杀行为、安乐死表现出更多的否定、歧视态度.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的自杀态度与自我和谐、应对方式均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自我和谐、应对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自杀态度.结论 大学生自杀态度受多种心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应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杀态度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预防自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杀态度问卷、内外向性格调查表、自评抑郁量表、自编调查表对赤峰学院体育系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体育专业大学生对自杀总体(F)上持矛盾或中立态度,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F1)、自杀者的态度(F2)上,有自杀意念者和无自杀意念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安乐死的态度(F4),有自杀意念者持支持态度,而无自杀意念者持矛盾或中立态度.[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对自杀态度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自杀态度是个体对自杀行为的看法和认知[1].也有学者把自杀态度定义为“个体对自杀行为、自杀者等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倾向”[2].有研究表明,自杀率的高低与人群对自杀的态度密切相关[3].石文娟等[4]研究发现,对自杀行为持赞成、理解态度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度是持反对态度者的8.28倍.研究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及心理因素对自杀态度的影响,对于在大学生中进行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内隐自杀态度,为提高该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西南地区2所高校的34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并采用外显自杀态度量表对其测试作为对照。结果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杀持消极的内隐态度,相容任务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P值均<0.01);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杀的外显态度以矛盾或中立态度为主,对自杀行为、自杀者和自杀者家属持矛盾或中立态度的分别占65.5%,75.9%和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杀持消极的内隐态度;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对自杀的双重态度。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杀态度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旨在了解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以及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自杀态度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0名大学生采用QSA和SCL-90进行调查研究。结果QSA总均分为2.65分,以SCL-90的9因子为自变量,QSA中对自杀者行为态度为因变量,逐步回归统计结果显示:抑郁、焦虑、人际关系3因子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绝大多数人对自杀行为持矛盾、中立态度;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等因子对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自杀态度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了解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以及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自杀态度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0名大学生采用QSA和SCL-90进行调查研究。结果QSA总均分为2.65分,以SCL-90的9因子为自变量,QSA中对自杀者行为态度为因变量,逐步回归统计结果显示:抑郁、焦虑、人际关系3因子进入回归方程。结论绝大多数人对自杀行为持矛盾、中立态度;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等因子对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城市社区成年人对自杀的态度。方法在杭州市4个社区随机抽取795名成年人接受调查,采用自杀态度问卷进行评估。结果社区成年人对自杀行为和自杀者多数持矛盾或中立态度(49.2%、50.6%),对自杀的态度各维度男女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老年组对自杀行为、自杀者、自杀者家属以及安乐死所持肯定或理解态度明显高于青壮年组(P0.01或0.001)。结论老年人对自杀的高肯定或理解态度是其高自杀率的主要原因,社会需高度关注老年人自杀预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安市中学生自杀行为发生情况,探讨自杀行为与自杀态度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临安市6所中学6个年级36个班共169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推断。结果:1693名学生中有440人(26.0%)曾经有过自杀意念,有自杀意念的440人中46人(10.5%)有过自杀未遂行为。1693名学生中对自杀行为、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和安乐死持肯定或理解态度的学生分别占7.3%、26.4%、56.5%和25.3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自杀行为的态度、对自杀者的态度以及对安乐死的态度是产生自杀意念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自杀意念在临安市中学生中较为常见,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支持者不在少数,预防中学生自杀行为应以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杭州市中学生对自杀的态度,为中学生自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在杭州市10所中学随机抽取了1250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在杭州市10个社区随机选取980名成年人作为对照,采用自杀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7.6%的中学生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或理解的态度,而且随着年龄逐渐增加,对自杀行为的肯定或理解程度也随之增加;只有13.8%的成年人肯定或理解自杀行为;中学生对自杀者及自杀者家属的肯定或理解程度也远远高于成年人.结论 青少年的高自杀率与其对自杀持肯定或理解的态度有一定的关系,提示预防青少年自杀时要重视态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杀态度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自杀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范围内7所高校的一至四年级大学生2 763名,采用自杀态度问卷和自杀意念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有自杀意念者608名,自杀意念率为22.0%;不同性别、年级、血型、生源地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专业、民族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有自杀意念组与无自杀意念组对自杀行为性质、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和安乐死的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可通过个体对自杀行为所持的态度,来判别个体自杀意念和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进而提前预防.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自杀危险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自杀危险性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自杀危险性评定问卷(SR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甘肃省三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对两组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发现,两组变量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典型相关系数是0.584)。构建的结构模型发现,心理健康的强迫因子对自杀态度和自杀动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心理健康水平的抑郁因子和敌对因子对自杀危险性的负性情绪因子、态度因子、动机因子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精神病因子对认知僵化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结论大学生的自杀危险性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自杀行为的态度、看法及其影响因素,为在高校开展自杀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贝克抑郁量表(BDI)和自杀态度与知识量表,对暨南大学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0.7%的大学生认为自杀未遂与自杀死亡程度是相似的,认为自杀是不可预防、不可以自我控制的分别占21.5%和15.5%,45.3%的大学生歧视自杀。有自杀意念的学生比无自杀意念的更倾向于认为自杀未遂与自杀死亡程度相似、自杀不可预防、自杀无法自我控制;女生比男生更认同自杀是可以自我控制的;经济/管理类学生、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的学生、家庭经济好的学生更加歧视自杀;个人每月生活费、家庭对本人读书的负担、学习成绩满意度是影响大学生自杀看法与态度的因素。结论应加强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自杀行为的正确认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预防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与自杀意念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特点,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自杀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6所高校768名在校学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及自杀意念情况.结果 13.2%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男生自杀意念为14.0%,高于女生的12.6%;理科学生为16.2%,高于文科学生的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自杀意念组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水平(100.11±9.26),(211.30±52.40)低于无自杀意念组大学生(90.34±12.14),(143.28±3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躯体化、抑郁、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强迫症状和恐怖因子对自杀意念有明显预测作用.结论 通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和谐可以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建立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模型。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采用多个问卷,调查了768位大学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结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压力、自杀态度和心理健康都有显著相关;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模型的拟合指数模型的拟合较好,可以被接受。对模型进行修正,修正模型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理论模型可以成立,修正模型更简洁、合理。结论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和压力对个体生命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个体所持有的生命价值观对自杀态度和心理健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杀态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自杀的态度,探讨中学生不同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杀态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和自杀态度问卷(QSA),对哈尔滨市12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2 44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占35.9%,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分布情况从高到低依次为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焦虑、学习压力等;对自杀行为和安乐死持肯定态度的中学生分别占11.1%和23.7%;不同心理健康状况中学生对自杀所持的态度明显不同。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减少自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17.
BACKGROUND: Both male gender and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have been related to depression and suicide, but their possible relationship to mental health literacy remains uncertain.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ssess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literacy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Japan and to examine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A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using a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Response rate was 88.2% from 8163 residents aged 30-69 year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ntal health literacy (including cognition of depression, attitude toward depression, and acceptance of suicide) and demographics,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the severity of depression were assess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respondents, 25.2% showed an inadequate cognition of depression, 12.5% showed an inadequate attitude toward depression, and 13.1% showed an acceptance of suicide. Of the complete respondents (65.5%), an inadequate cognition of de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being male (adjusted odds ratio=1.9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68-2.22), advanced age (2.18, 1.58-3.00), and a lower level of education (1.95, 1.34-2.86); an inadequate attitude toward de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being male (2.18, 1.82-2.61), a lower education (2.34, 1.38-3.97), and the severity of depression (2.26, 1.54-3.32); and an acceptance of suicide was associated with being male (1.33, 1.13-1.58) and the severity of depression (5.77, 4.20-7.93). CONCLUSIONS: Poor mental health literacy related strongly to male gender and a low level of education. According to our results, poor mental health literacy may possibly be a factor contributing to male vulnerability to suicide.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23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6所高校的大学生2143名,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 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18.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自杀意念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曾患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服用成瘾性物质、以往有过自我伤害行为、喜欢从阴暗面看问题等。结论 自杀意念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应加强其心理素质教育,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