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什么医生不愿同昏迷病人谈话?昏迷病人能听见吗?通过对昏迷病人脑干听觉功能的广泛研究表明:不管昏迷的深度如何,大多数病人具有正常的脑干听觉诱发反应(BAERs)。正常BAERs的消失与病死率的增高相关。110—分贝卡嗒声刺激引出  相似文献   

2.
昏迷病人     
在临床急症中没有比昏迷病人的处理更困难的了。它所以困难是因为昏迷只是一个表明脑代谢衰竭的症状,而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昏迷可以是低血糖或脑瘤等多种病因引起,因为隐蔽的昏迷原因很多,所以医生需抓紧时机作出适当的诊断和治疗,以避免产生不可逆转的脑部损害。  相似文献   

3.
昏迷是内科最常见的急诊之一,有关诊断和治疗已见于一般书籍和文献。本文从医疗实践出发,重点讨论昏迷的诊断步骤、病因和分类以及治疗。昏迷的定义昏迷是高级神经活动严重抑制的一种临床表现,其特点表现为意识丧失,对各种刺激失去正常反应,随意运动和感觉丧失。昏迷和昏厥不同,昏迷时意识丧失持久而不易迅速恢复。昏迷必须与去大脑皮层综合征相区别,二者可能为同一病因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害的不同病理  相似文献   

4.
昏迷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昏迷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23例住院的昏迷病人作为病人组(昏迷组).以同期住院的223例危重非昏迷病人为对照组(非昏迷组)。采用统一调查表和诊断标准对所有对象的一般情况、原发或主要疾病、急性并发症或器官衰竭、慢性脏器功能障碍等进行调查。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符合3项和4项标准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3-4)、急性呼吸衰竭、休克、急性肾衰、血糖过高、继发性全身性癫痫、第二原发疾病、原有脑软化,是昏迷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在校正了休克等因素后,SIRS3-4(OR=7.8,95%CI=4.307-14.001)、急性呼吸衰竭(OR=5.2,95%CI=1.683-16.242),继发性全身性癫痫(OR=2.6,95%CI=1.095-5.998)仍与昏迷密切有关。结论除昏迷的原发疾病外,多种急性并发症或器官衰竭,包括SIRS 3-4、急性呼吸衰竭、继发性全身性癫痫等,也是昏迷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可以联合或单独作用引起昏迷。  相似文献   

5.
脑损害昏迷患者意识/昏迷深度的无创监测及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通过脑状态监测仪(cerebral state monitor,CSM)获取患者数字化处理的脑电(EEG)信号:脑电指数(脑状态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肌电指数(eleetromyographic,EMG)、爆发抑制指数(bunt suppression,BS),量化昏迷深度及脑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对50例临床脑损害昏迷患者进行CSM监测,分析这些指标与患者的体征反射、听觉诱发电位(AEP)、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改变的关系。结果CSl0—100是从清醒到深昏迷、脑死亡的一个连续不断的刻度范围,与患者昏迷深度确切相关,与GCS昏迷评分、体征反射相应消涨;特别在恒定刺激作用下的CSI变化,结合BS、EMG能够准确判断患者预后,量化脑功能的改变并赋予其相应的临床意义。结论通过CSM无创实时监测获得量化的、数字化的脑功能损害程度,可以建立起量化的、数字化的脑功能损害临床标准,客观地指导临床救治和把握预后。  相似文献   

6.
α昏迷     
昏迷病人的脑电图(EEG)常呈现慢波性异常,亦可见到痫样放电、周期性脑波与电静息等。有的昏迷病人EEG呈类似正常成人清醒状态的α频率范围内的活动,称为“α昏迷”(“alpha coma”),又称为“α型昏迷”(“alpha pattern coma”)或“α样昏迷”(“alpha-like coma”)。现就α昏迷的某些问题作一综述。一、病因:自1953年Loeb与Poggio报告1例桥脑与中脑出血的昏迷病人EEG呈α图型以来,至今文献已有100余例记载,其主要病因有:①缺氧性脑病,几乎均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与/或呼吸骤停  相似文献   

7.
脑外伤昏迷时限与智力缺损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昏迷是颅脑外伤较常见而严重的症状[1].颅脑外伤后智力状况是判断脑功能障碍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对颅脑外伤后所致智力缺损的鉴定病例作一相关性分析,探讨脑外伤不同昏迷时限与智力缺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昏迷动物模型的制作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昏迷是一种急症,建立稳定的昏迷模型较为困难。本文对近些年来常见昏迷模型的动物选择、昏迷评定及制作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的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极度抑制状态,主要表现为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的无反应性,同时可伴运动、感觉、反射功能障碍及大、小便失禁等.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监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监测的应用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9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功能状态监测数据,根据随访3个月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清醒、昏迷及死亡3组,比较各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时脑状态指数(CSI)的差异性及变化情况. 结果 119例患者入院时的CSI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rp=0.816,P=0.000).各组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CSI值有差别,清醒组CSI值最高,昏迷组最低,统计分析显示各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时CS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功能状态监测可以反映患者的脑功能状态水平,在临床上应用CSI值连续监测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脑功能状态有助于预后评估及指导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长期但可逆性非外伤性昏迷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2005年7月~2008年9月期间入院的745例患者中满足下列条件者入组:(1)入院时昏迷,GCS评分小于或等于8分;(2)非脑外伤、非脑血管病;(3)昏迷,GCS评分小于或等于8分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4)治疗后意识清醒GCS评分15分,GOS评分大于或等于3分。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年龄、性别、昏迷持续时间、诊断、高峰时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脑电图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入组6例,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6~45岁,平均年龄中位值24.5±10.5岁。3例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例巨细胞病毒性脑炎、1例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和1例甲状腺危象性脑病。结论长期可逆性昏迷可能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综合征,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有四:首先是病因及对病因的积极治疗。其次是对非抽搐性惊厥持续状态的及时处理,最好立即脑电图监测,证实后即刻开始抗癫持续状态治疗。三是患者本身对损害因素的易感性,反映出不同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最后,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监测和护理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严重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脑功能的监测是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体感诱发电位(SSEP)因其方便、无创并能连续实时监测昏迷患者相关神经传导通路电生理的变化,间接反映脑干上行激活系统、大脑皮层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越来越成为临床对严重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测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就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昏迷是高级神经活动极度抑制的状态,表现为严重的意识丧失、运动、感觉及反射的障碍,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消失。近代的神经生理学认为,意识活动及醒觉状态的保持需具有正常的大脑皮质和上升性中枢网状觉醒系统(central reticular arousal system)(脑干网状结构与丘脑、血脑下部)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正常的大脑皮质活动需要由正常的上升性中枢网状觉醒系统所兴奋。而正常的大脑皮质活动也调节着脑干网状结构及丘脑的功能。因此,昏迷主要由于上升性中枢网状觉醒系统的损害而引起大脑皮质功能的兴奋消失,也可由于大脑半球较广泛的直接受损。或  相似文献   

14.
近十五年来,由于临床与神经生理学的进展,对昏迷的症候学有了新的认识,既能估计大脑功能障碍的深度,又能根据神经系征候判断病变的平面,从而对外伤后昏迷作出正确的预后估计。外伤后昏迷,其病变在病程演进中并非局限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和急救方案,总结抢救经验。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81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昏迷患者的病因及抢救方案。结果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以急性中毒、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并发症最为常见,急性中毒患者以女性多见,心血管疾病以男性多见。急性中毒和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病死率较低,心血管疾病、脑部病变及其他原因(溺水、电击)的病死率较高。结论及时分析昏迷患者的病因,积极组织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昏迷病人并发抗菌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经验教训,探讨其诊断要点及介绍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收治的6例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发生AA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收治颅脑外伤昏迷的7.32%,其临床特征为:大量抗菌素使用后5-15 天发生,起病急,进展迅速,表现为水样泻或粘液样稀便;大便镜检示:潜血(-)或(+),可有少许白细胞或脂肪球;大便培养发现真菌或梭形芽胞杆菌生长。结论颅脑外伤昏迷病人病情危重,并发症及复合损伤发生率高,加之激素的应用,术后禁食,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胃肠神经调节功能减弱,造成患者肠道菌群失调, 是AAD发生且难治的原因。其治疗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措施。合理应用抗菌素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病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选择由1981年6月至1983年5月间因脑血管病住院的病人200例,对其发生昏迷者从性别、年龄、病变部位、血压高度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一、昏迷的发生率本组200例中发生昏迷者70例,占35%。其中高血压脑出血64例,发生昏迷者39例;脑血栓92例,发生昏迷者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4例,昏迷18例。  相似文献   

18.
长期昏迷的促醒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脑外伤所致的长期昏迷的治疗是一个医学难题,本文就近年长期昏迷的促醒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昏迷患者脑电图构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探讨昏迷病人脑电图构型昏迷程度及预程度及预后之间接关系。方法对过去 17上间84例昏迷病人的脑电图进行研究。结果脑电图显示广泛性慢波,弥漫性波一侧偏胜,β-昏迷,纺锤-昏迷、α-昏迷,三相波,平胆波,广泛性周期性复合慢波,周期性一侧痫样主电,爆发-抑制(1)例。结论:分析昏迷病人的脑电色型对确定昏迷程度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昏迷是临床常见急症,据相关报道,昏迷病人占首诊病人总数的3%。由于昏迷的病因涉及多个学科的一系列疾病,同时由于患者本身不能提供详细的病情,虽通过详细的体检可发现一定的线索,但诊治仍有一定困难。因此需要临床医生在第一时间内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做出正确的临床分析,确定初步诊断,这对进一步的诊治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就昏迷的原因加以分析,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