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广西莪术进行挥发油的含量测定,探讨其主要成分莪术醇的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广西7个产地和灵山10月份至次年2月份采收的广西莪术进行了挥发油的提取和含量测定,用气相色谱法对莪术醇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灵山产地广西莪术挥发油及莪术醇的含量最高,质量较好.1月份和2月份采收的广西莪术中挥发油和莪术醇的含量最高,广西莪术的最佳采收期应为1月份和2月份.结论:应将挥发油含量高,主要有效成分莪术醇含量高作为评价莪术药材质量和确定其最佳采收期的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准确测定姜黄属4种中药材挥发油中莪术醇含量。方法 以高效毛细管柱序升温气相色谱法测定莪术醇的含量。结果 本法能准确测定莪术醇的含量,回收率为101.4%,RSD为0.4%,还测定了4种姜黄属药物(温郁金、姜黄,桂莪术,蓬莪术)中莪术醇的含量,发现4种药材中莪中醇的含量差异显著。结论 为姜黄属药材质量的分析控制提供可行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广西不同产地丢了棒中Pb、Cd、As、Hg、Cu 5种重金属的含量,为控制和保障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检测.[结果]广西不同产地丢了棒根及根茎中有害元素铅、镉、砷、汞、铜的含量均较低.[结论]本文测定结果可为制定丢了棒重金属限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以及定量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地莪术的质量,优选最佳产地.方法 采用HPLC,流动相为乙腈-水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对7个不同产地的26批莪术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及3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研究,应用聚类分析与显著性差异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莪术药材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滇桂艾纳香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紫外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以芦丁为对照品制定标准曲线,测定不同产地滇桂艾纳香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最大吸收波长为505nm,在0~0.07923mg/ml(r=0.9994)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04%,RSD=2.64%。[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准确,可作为不同产地的滇桂艾纳香总黄酮含量测定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不同提取方法对莪术挥发油中β-榄香烯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石油醚提取法提取莪术挥发油,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法测定莪术油中β-榄香烯的含量,比较不同方法提取莪术挥发油中β-榄香烯含量的差异.[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莪术油中β-榄香烯的含量高于石油醚提取.[结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莪术挥发油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莪术不同饮片中姜黄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莪术不同饮片中总姜黄素及姜黄素含量.方法 总姜黄素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26 nm处测定,姜黄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乙腈:水(含5%冰醋酸)(45:55),检测波长为420nm.结果 各样品中,总姜黄素含量无明显差别,姜黄素含量以莪术生品中为高,炮制品中以醋炙品含量高.总姜黄素和姜黄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5%、99.55%,RSD为1.98%、1.27%,r=0.9980,0.9998.结论 醋制对莪术中姜黄素产生不同程度影响,醋制品中以醋炙品含量为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不同海拔红景天药材中的红景天苷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150.0mm×4.6mm,5μm);流动相以甲醇-水(15∶85),检测波长为275 nm,流动速度为1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红景天苷在24.8~124.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265×104 X+6.847×103,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为1.38%(n=5).不同产地、不同海拔红景天药材中的红景天苷含量间有差异.[结论]红景天苷含量与产地、海拔及野生或栽培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人工栽培黄花石蒜不同器官中加兰他敏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人工栽培黄花石蒜中加兰他敏的最佳采收器官及最适产地,寻找高含量的药材原料.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人工栽培黄花石蒜不同器官及不同产地中加兰他敏含量.结果 采用SPSS 17.0软件Corrected Model(模型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表明:黄花石蒜不同器官加兰他敏的含量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其含量由高到低各产地均依次为:花>根>花葶>鳞茎,其3个产地加兰他敏平均含量依次为花(0.135%)>根(0.080%)>花葶(0.020%)>鳞茎(0.017%);不同产地黄花石蒜中加兰他敏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花石蒜花中含量远远高于鳞茎中含量,每年都可采收,花可作为提取加兰他敏的药材原料,代替传统上使用的一次性采挖的鳞茎;3个产地人工栽培黄花石蒜中加兰他敏含量有细微差别,若以花作为药材原料,则大围山可作为最适种植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原尾蜥虎药材的薄层层析及检查项目研究为其质量控制标准的制订奠定基础.[方法]对广西6个不同产地20个批次药材进行薄层层析鉴别、水分检查、灰分检查和浸出物测定.[结果]初步确定了原尾蜥虎药材薄层层析鉴别、水分检查、灰分检查和浸出物测定方法.[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原尾蜥虎药材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不同产地莪术挥发油的含量测定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广西境内不同产地的广西莪术鲜品挥发油的含量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方法对各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的广西莪术鲜品挥发油得油率在0.44%~0.97%之间,经GC-MS分析鉴别出3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以倍半萜类为主。[结论]广西不同产地的广西莪术挥发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化学成分也有较大差别,其中以灵山广江的挥发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赤雹根中总皂苷的含量,为选择赤雹根种植地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个不同产地赤雹根中总皂苷的含量: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545nm.结果:赤雹根总皂苷在13.13-39.41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0.0559C-0.0271,r=0.9997.总皂苷平均回收率为98.9%,RSD值为1.99.三个不同产地赤雹根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0.12%(东北吉林、栽培)、0.38%(河北承德、栽培)、0.59%(河北青龙、野生).结论:三个不同产地赤雹根药材中赤雹根总皂苷含量差异较大,以河北青龙野生赤雹根药材中赤雹根总皂苷含量最高,人工栽培品中以河北承德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莪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测定3种莪术挥发油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莪术吉马酮、莪术二酮及姜黄素的含量。结果:(1)温莪术、蓬莪术挥发油成份达到药典规定标准;广西莪术挥发油成份低于药典标准。(2)吉马酮与莪术二酮含量以温莪术最高。(3)姜黄术含量以蓬莪术最高。结论:3种莪术挥发油、吉马酮、莪术二酮及姜黄素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建议将药典莪术项下的3个品种单列使用,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鹿鞭商品中总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玉秋 《当代医学》2009,15(7):153-154
目的建立鹿鞭药材中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以评价不同产地的鹿鞭药材质量。方法采用乙醚脱脂水提取后,苯酚-硫酸显色,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两个品种、10个不同产地的鹿鞭药材中的总多糖含量。结果样品中总多糖含量以葡萄糖计的回归方程Y=0.0209X-0.2007(r=0.9991),线性范围在0~50μg,RSD=17%,平均回收率为101.11%。结论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鹿鞭药材中总多糖含量的方法简便,结果理想,可作为该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温莪术中莪术醇含量高低的影响,为优选温莪术的炮制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制得温莪术药材的各炮制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并比较各炮制品中莪术醇含量高低。[结果]温莪术的不同炮制品中莪术醇含量在1.09%~1.38%(g/g)之间。[结论]不同炮制方法会影响温莪术中莪术醇的含量,各炮制品中莪术醇含量高低依次为:生品〉醋炒品〉莪术片〉醋煮品〉酒制品。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广藿香指纹图谱的差别.[方法]取不同产地广藿香样品6个,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果]不同产地广藿香挥发油部位中成分的薄层行为相似,而甲醇提和石油醚提部位中的成分则存在较大差别,主要为高要产广藿香与其他产地的差别,可用于广藿香的产地鉴别.[结论]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可作为简便、快速、稳定地区别不同产地广藿香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姜黄属植物根茎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硅胶G板上,以正丁醉-26%氨水-无水乙醇(30:3:1)为展开剂,用薄层扫描法分离测定了中国姜黄属植物毛郁金Curcuma aromatica Salisb.,温郁金C. wenyujin Y. H. Chen et C.Ling(or C. aromatica cv. Wenyujin),莪术C. aeruginosa Roxb.,黄莪术C. zedoaria (Christm.)Rosc.,桂莪术C.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川郁金C. chuanyujin C. K. Hsich et H.Zhang,姜黄C. longa L.根茎中姜黄素(curcumin),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和总姜黄素(curcuminoids)的含量,回收率97.07%~102.0%(n=6),变异系数为3.1%~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莪术进行鉴别,以便莪术的质量控制研究.方法 采用HP-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250℃,柱初始温度为50℃,保持3min,以20℃/min升至150℃,最后以2℃/min升至200℃,保持10 min,分流比10:1.载气为氦气,流速:1.0 mL/min.顶空瓶区域温度:90℃;样品瓶加热平衡时间:30 min;进样量:1.5 mL.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15个批次的样品的图谱中选取18个共有色谱峰进行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能够有效地区分四川、广西和云南等不同产地的莪术药材,并明确了对药材造成差异的主要成分为β-榄香烯、莰烯、β蒎烯、p-menth-1-en-8-ol、桉叶素、8,9-去氢-9甲酰基-环异长叶烯.结论 应用HS-GC/MS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建立了鉴别区分不同产地来源的莪术药材的方法,并找到了莪术中对分类起主要作用的特征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对温莪术中挥发油含量及挥发油中莪术醇含量高低的影响,为控制温莪术中药材的质量提供理论的依据。[方法]采用药典法提取并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的温莪术鲜品中挥发油含量,运用RP—HPLC法测定挥发油中莪术醇含量。[结果]不同生长期的温莪术鲜品中挥发油含量在0.471%~0.820%(g/g)之间,挥发油中莪术醇含量在0.862%~1.380%(g/g)之间。[结论]生长期长的温莪术中挥发油及油中莪术醇的含量均高于生长期更短的温莪术,生长期的长短会影响到温莪术中挥发油和莪术醇有效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延边地产传统朝药材万年蒿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并进行延边不同产地万年蒿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为万年蒿的质量控制及品种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0mm×4.6mm,5"m),流动相为甲醇-4mL/L磷酸水溶液,流动速度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35℃,采用线性梯度洗脱.[结果]对延边地产9批万年蒿药材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共检出16个分离度大于1.0的共有峰.[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可作为控制、鉴定与评价传统朝药材万年蒿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