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对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与单纯全麻对患者术中的影响,并总结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上腹部手术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联合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气管内全麻。对插管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联合组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联合组的术后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适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术中体位和心理评估。  相似文献   

2.
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的麻醉,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其最合适的麻醉方法。(1)监测麻醉;(2)局部麻醉+静脉麻醉;(3)气管插管下的全身麻醉等多种方法。现将作者从2004年12月至2006年9月参与的33例麻醉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脊柱脊髓损伤手术20例,10例轻症患者实施单次硬膜外麻醉;10例重症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术中硬外麻醉组镇痛效果欠佳,术中生理干扰大,全麻组则镇痛效果好,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经过顺利。分析:脊柱脊髓外伤手术采用硬外麻醉本身存在麻醉禁忌和很大安全隐患,而全麻刚好避开硬外麻之风险,既保证病人安全又利于手术操作。结论:脊柱脊髓损伤手术尽量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为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咽喉肿物切除的麻醉处理。方法:23例咽喉肿物病人,在支撑喉镜下手术,术中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全麻下手术,并连续监测血压(BP)、心电图(ECG)、和血氧饱和度(SPO2),术毕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结果:全组病例一次气管插管成功,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快。结论:气管插管静吸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咽喉肿切物除术,机体应激反应轻,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40例ASAⅠ~Ⅱ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20)为试验组,采用全麻诱导前先行硬膜外神经阻滞;B组(n=20)为对照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先不施行神经阻滞,直接进行全麻诱导,对插管前后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A组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变化不明显,而B组生命体征变化非常显著(P〈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用于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腹部外科病人全麻术后日护理与并发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是使用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状态,引起病人意识、痛觉暂时消失而达到手术时无痛的目的。手术完毕,麻醉终止,但作用于病人的麻醉药尚未完全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还存在潜在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呼吸道梗阻、窒息,呼吸道出血和心跳骤停等并发症。因此,如何护理好全麻术后病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院普外科对170例腹部手术病人全麻术后日护理与并发症进行了调查分析,本文主要讨论静脉复合麻醉十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结果共调查全麻腹部手术病人170…  相似文献   

7.
"恩纳"用于气管表面麻醉142例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我们率先将“恩纳”涂抹于气管导管表面,以观察其麻醉作用,配合浅全麻增加对气管导管刺激的耐受。方法:气管导管前1/3处均匀涂抹“恩纳”乳膏,根据病人的体重用最少的静脉麻醉药插管,插管后基本不用静脉及吸入麻醉药,观察插管后2、5、8分钟气管导管的套囊充气放气时病人的反应;对照组不用“恩纳”;另外7例经气管切开未用任何麻醉药直接插入涂有“恩纳”的导管。结果:7例气管切开插管,5例1分钟后即无呛咳反应,另2例2分钟时还有轻微反应,3分钟内均无反应;其余135例插管后2分钟有4例、5分钟有3例有反应;对照组10例,方法与上述病例相同,仅气管导管末涂抹“恩纳”乳膏,插管后2分钟无反应,5分钟左右病人呼吸恢复即呛咳、不能耐受气管导管的刺激。结论:浅全麻加气管导管涂秣“恩纳”乳膏的方法,使病人耐受气管导管好,可减少及提前停用麻醉药,术终即可拔管,增加了麻醉的安全性,不失为一种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与手术问题。方法回顾总结749例分别采取硬膜外麻醉666例(88.9%)、硬膜外+气管插管麻醉45例(6.0%)及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26例(3.5%);用三孔法或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三种麻醉方法均良好的满足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要求,全麻苏醒快,硬膜外麻醉成本低。749例手术中.中转开腹2例(0.3%),发生并发症11例(1.5%),均痊愈出院。结论三种麻醉方法的恰当选用,更能发挥各自优势及处理好病情与安危问题。而ASA1—2级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安全可行且经济。只要提高术前诊断水平,充分估计病情,严把手术适应证及手术关,即会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9.
全麻手术病人安置胃管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对拟行全麻的手术病人实施胃管安置术的时机。方法 将12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全麻组;B组:清醒组),A组病人在全麻气管插管后安置胃管。B组病人在麻醉前病人清醒状态下安置胃管。比较2组病人在安置胃管前和安置胃管时心率、血压变化。安置胃管时胃管误置入口腔、气管的次数以及术后患者对安置胃管时机的选择。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B组病人在安置胃管时血压、心率均明显增加,而A组病人增加不明显,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胃管误置入口腔的几率A组高于B组;胃管误置入气管的几率A组低于B组;术后随访,患者要求全麻后安置胃管的为100%。结论 拟施行全麻的手术病人宜选择在麻醉后安置胃管。  相似文献   

10.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困难插管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困难插管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20例术前预知经口腔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分为3组,每组40例。Ⅰ组,在麻醉诱导后直接喉镜下完成插管;Ⅱ组,采用清醒插管加表面麻醉方式,在直接喉镜暴露下完成插管。Ⅲ组,均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来完成插管。结果:Ⅰ组、Ⅱ组的插管成功率低于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与Ⅱ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插管时间上,Ⅰ组短于Ⅱ组、Ⅲ纽,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与Ⅲ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2次及2次以上操作的成功例数Ⅰ组、Ⅱ组多于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可用于多种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基础代谢率(BMR)的影响。方法60例甲亢患者分为局麻+强化麻醉(Ⅰ组)、全麻(Ⅱ组)和颈部硬膜外阻滞麻醉(Ⅲ组)各20例。测定麻醉前、麻醉后、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后5分钟、剥离甲状腺时、切除甲状腺时及手术结束时BMR的变化。结果与麻醉前相比。Ⅰ组麻醉手术期间BMR显著升高(P〈0.01);Ⅱ组麻醉诱导后BMR显著下降(P〈0.01),气管插管后BMR显著升高(P〈0.01),剥离、切除甲状腺组织时BMR升高较明显(P〈0.05),手术结束时BMR显著升高(P〈0.01);Ⅲ组麻醉手术期间BMR显著下降(P〈0.01)。与Ⅰ组同期相比,Ⅱ、Ⅲ组麻醉手术期间BMR显著降低(P〈0.01),与Ⅱ组同期相比,Ⅲ组麻醉手术期间BMR显著降低(P〈0.01)。结论甲亢手术采用气管插管、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较为理想,颈部硬膜外阻滞是最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艳敏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2000-2001
目的提高全麻气管插管中的护垣干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方法针对我院196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插管前的护理干预、插管中的护理干预、插管后的护理干预,并进行分析。结果196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顺利实施手术。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麻诱导时,应用某些直接影响心血管功能的药物,可预防在气管插管过程中病人产生心血管副反应[1~3]。本文介绍β1受体阻滞剂—甲氧乙心安在防止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副反应的作用,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术前检查无心脏传导功能障碍,无低血容量的全麻手术病人共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18~7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S),甲氧乙心安组(M)。对照组11例,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48.3±18.5岁。甲氧乙心安组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48.7±17.8岁。1.2麻醉诱导方法:所有病人术前均不使用麻醉止痛药与镇静药,…  相似文献   

14.
185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艳春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519-152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麻醉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85例老年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总结力月西等静脉复合诱导气管插管全麻、1%普鲁卡因复合液维持麻醉下患者的反应情况。【结果】全组麻醉经过基本顺利。术中根据麻醉深浅调整复合液滴速,必要时追加异丙酚,酌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控制血压、心率在正常范围。无明显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蓄积。【结论】老年患者用力月西等静脉复合诱导气管插管全麻,1%普鲁卡因复合液维持麻醉下行LC,可行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文  刘翔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5):917-918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适应性。【方法】选择拟行LC病人180例。采用1%利多卡因复合0.4%罗哌卡因施行硬膜外麻醉后行气管快诱导插管,并辅以力月西或丙泊本分复合芬太尼静脉滴注或泵注给予镇静、镇痛;常规监测Bp、HR、SpO2、ECG及血气分析。【结果】全部180倒病人上述监测及血气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可用于LC。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案对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LC)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影响,发现更适合LC的麻醉方案。方法 选择ASAⅠ~Ⅲ级择期行LC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G组(n=10)为全麻组;GE组(n=10)为全麻+硬膜外麻醉组。G组患者给予芬太尼0.5μg/kg、异丙酚1~2mg/kg、卡肌宁0.6mg/kg诱导插管,术中给予卡肌宁维持肌松;GE组患者在选择T8-9,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行全麻插管,诱导药物剂量及麻醉机参数调节同G组,术中硬膜外给予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镇痛。两组均静脉给予丙泊酚微泵静推维持麻醉深度。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腹腔充气后即刻(T2),腹腔充气后30min(T3),放气后10min(T4)及24h(T5)5个时点抽血检测患者的血糖及皮质醇水平,同时记录各时点血压(MAP)、心率(HR)的变化、各组麻醉药物的用量、苏醒时间、麻醉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选择同一手术组医生完成手术,且术前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等无明显差异(P〉0.5);除T1和T5外,G组其他时点MAP、HR均较GE组要显著增高(P〈0.05);同时,除T1外,其他各时点的血浆皮质醇含量及血糖也是G组较GE组要显著升高(P〈0.05);GE组丙泊酚及芬太尼用量则较C组要明显减少(P〈0.05),且患者术后苏醒的时间也较G组明显要短(P〈0.05);同时并不增加患者的麻醉费用及住院时间。结论 全麻插管+硬膜外麻醉对于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浆皮质醇影响较单纯全麻插管麻醉要显著减轻,是更适合该类手术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7.
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病人胃管置入时机与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病人胃管置入的时机及方法。方法将15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气管插管全麻病人随机分为3组,A1组在全麻气管插管后置入胃管,A2组在全麻诱导后喉镜直视下置入胃管,B组在麻醉前病人清醒状态下置入胃管。比较3组病人在胃管置入前、置入时、置入后1min的血压、心率变化,恶心呕吐反应,一次成功率,平均胃管置入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基础值比较,B组病人在胃管置入时恶心呕吐反应及血压、心率均明显增加,而A1组与A2组病人置胃管时和置胃管后,无恶心、呕吐反应,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平稳,与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2组病人置胃管一次成功率最高,人均插管所需时间最短(P<0.01)。结论拟施行气管插管全麻的病人宜选择在麻醉诱导后喉镜直视下置入胃管。  相似文献   

18.
弹性引导管芯在意外困难气管插管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使用可塑性弹性气管插管引导管芯(弹性引导管芯)处理意外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经验。方法:24例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的患者.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诱导、维库溴铵0.1mg/kg静注后以Macintosh喉镜行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术.声门暴露为Cormack-Lehane 2b-3级,均首先采用常规铜质气管导管管芯将一次性气管导管塑成“J”形插管.试插2次未成功者则改用直接喉镜下弹性引导管芯引导插管。以“顿挫感”及“末端遇阻”两指征判断管芯插入气管,然后在管芯导引下将气管导管套插入气管.以胸部听诊及呼气末CO2描记判断气管导管插入气管。结果:24例意外气管插管困难病人改用弹性引导管芯后全部在引导管芯导引下插管成功,其中22例(92%)1次引导插管成功;插管时间18—45s,中位数25s;所有病人随访未见插管所致的并发症。结论:可塑性弹性气管插管引导是一种处理意外困难气管插管、防止插管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单纯随机抽样分为全麻组(G组,n=30)和全麻+硬膜外麻醉组(GE组,n=30)。分别监测麻醉前(T0)、插管后3分钟(T1).切皮后10分钟(T2)、术中探查时(T3)及术毕气管拔管后5分钟(T4),这5个时点血压(MAP)、心率(HR)的变化及各组麻醉药物的用量、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T0和T1时MAP、HR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组T2、T3和T4时MAP、HR值较GE组显著升高(P〉0.05),而GE组各时点的所测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GE组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则较G组要明显减少(P〈0.05),且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也较G组明显要短(P〈0.05)。结论全麻插管+硬膜外麻醉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单纯全麻插管麻醉要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在经口内镜下环行肌切开术(POEM)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7月~2013年5月11例应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POEM术的患者,常规持续监测并定时记录患者在POEM术中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中的不良反应(如体动、呛咳、反流、误吸、皮下气肿、气胸及气腹等情况);术后患者对术中的记忆和疼痛的感觉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11例气管插管全麻下行POEM术的患者全部成功,11例麻醉效果全部满意,1例患者POEM术中食管下段全层肌肉切开,操作时间长,导致充入二氧化碳(CO2)过多出现皮下气肿、气胸或气腹。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下行POEM术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POEM手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