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忠信 《青海医药杂志》1995,25(8):F004-F004
解热镇痛药在医药事业中占重要地位,是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但均有一些不良反应的对症治疗药。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解热镇痛药应用情况,现将1994年1~12月份住院药房使用解热镇痛药的处方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48例药源性粒细胞减少症,其中粒细胞缺乏16例,粒细胞减少32例。经临床分析28例的病因为解热镇痛药的不慎应用;7例为氯霉素;其它抗生素8例;他巴唑3例;硫唑嘌呤2例。我们认为合理应用上述药物,严格临床观察,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十分重要的。48例中,43例治愈,2例恶化,1例死亡。  相似文献   

3.
尹兵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8):609-609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系由氨基比林100mg、安替比林40mg、巴比妥18mg组成的复方制剂,是临床常用的急性高热时紧急退热的解热镇痛药。该类药物毒性大,药品不良反应(ADR)多见且症状较严重。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粒细胞缺乏、紫癜、皮疹、荨麻疹、表皮松懈症等。  相似文献   

4.
2007年度我院解热镇痛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建芳  杨秀 《河北医学》2009,15(3):315-317
目的:探讨我院2007年度解热镇痛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统计我院2007年解热镇痛药物的应用种类,并对其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进行分析。结果:DDDs排序前5位分别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关洛昔康分散片、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酚麻美敏片;日均费用依次为贝诺酯、酚麻美敏片、罗非昔布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美洛昔康分散片等。结论:解热镇痛药物临床应用广泛,新药层出不穷,临床医师应合理正确地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5.
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波 《当代医学》2009,15(18):30-30
目的了解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临床情况,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解热镇痛药在临床上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损害和变态反应。结论应合理使用解热镇痛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上,解热镇痛药是经常应用的.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水杨酸钠、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消炎痛、地塞米松、板蓝根等.由于解热镇痛药的解热和镇痛作用不尽桕同,在应用时注意合理选择,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106例确诊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婴幼儿,〈3岁占63%。持续发热的患儿占96.23%,多数为病毒感染(86.73%),严重的细菌感染占11%(败血症10%、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0.9%)。药物性粒细胞减少占2.8%,主要为解热镇痛药和抗菌素所致。所有病例用利血生片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好发于婴幼儿,定期检查血常规利于早期诊断,利血生片能缩短住院时间,具有很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正>解热镇痛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本文就我院1996年对解热镇痛药物的利用做回顾性分析,有利于指导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统计我院1996年解热镇痛药的消耗,采取不同的排列顺序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9.
解热镇痛药种类较多,临床应用广泛,合理使用该类药物对于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现就常用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和应用原则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0.
解热消炎镇痛药物临床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热消炎镇痛药属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按其作用大至可分为两类:解热镇痛类和消炎镇痛类。1解热镇痛药1.1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与其他药物解热作用的差异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而当患有某种疾病时,这种平衡被破坏,致使...  相似文献   

11.
解热镇痛药是我国消耗量最多的药物品种之一。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也十分普遍。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解热镇痛药所致的肝损伤,严重者导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这类药可引起肝损伤,发病较急,但损伤程度较轻,一旦停药,即可恢复。在用药后6  相似文献   

12.
小儿高热属于小儿危急症之一,应予以积极治疗。目前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儿科临床的解热药物种类有限,对常用解热镇痛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的治疗方法也少见报道。本文对1990年~1994年我科收治的此类病儿24例采用复方冬眠灵一次肌肉注射,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本组病例共24例,其中男13例,  相似文献   

13.
解热镇痛药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但是,“是药三分毒”,解热镇痛药也不例外。长期大剂量应用此类药物,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4.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其中许多药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此类药物的特点是解热作用较强,尽管化学结构各异,但均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而发挥作用。主要包括水杨酸类(阿司匹林)、乙酰苯胺类(非那西丁、对乙酰氨基酚)及部分吡唑酮类的单方或复方制剂(氨基比林、安乃近)。解热镇痛药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病如头痛、发热、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牙痛、风湿痛等,临床医师往往认为其见热必退、遇痛必止,这样导致延误、加重病情,怎样合理应用解热镇痛药,本文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5.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出血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出血40例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内一科(100700)顾亚琦,邹明对于解热镇痛药物及非甾体抗炎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胃肠道出血,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现将我院因服上述药物而引起消化道出血的40例分析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16.
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一些常用解热镇痛药在临床运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工作经验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归纳、总结。结果服用解热镇痛药时,应注意配伍以及年龄、剂量、时间的控制,避免产生不良反应。结论无论临床医师开处方,还是患者自购药物,应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张黎利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347-348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以解热或镇痛为目的一类非处方药。它能使发热患者的体温降至正常,而对正常人的体温无明显影响,有中等强度的镇痛作用。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环氧化酶,从而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目前我国解热镇痛药滥用现象非常严重,对机体的损害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8.
解热镇痛药尤以复方阿司匹林(APC)的严重副作用较少,解热镇痛效果肯定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果长期滥用则可产生依赖性。1985年11月~  相似文献   

19.
人类应用解热镇痛药已有150余年历史,现在,解热镇痛药已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药品,是全球应用面广,应用量大的医药品种之一。近年来,解热镇痛药市场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预计今后市场还将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20.
解热镇痛药对儿童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热镇痛药不良反应较多见,主要引起胃粘膜损伤;胃溃疡及出血;肝、肾损伤;粒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本文就儿童常用这类药物时易产生的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