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引言 目前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方法有很多,如快速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病理组织切片、血清学检查以及14碳尿素呼气试验(14C-UBT)、13C-UBT等,但每一种检测方法均有其优、缺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单项与联合以上检测手段对Hp感染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从而为临床联合应用检测手段提高Hp感染的诊断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友娟 《家庭护士》2009,7(12):1059-1060
介绍评估诊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可靠性,阐述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采用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的意义、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14C尿素呼气试验对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取180例因上腹部症状而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胃窦粘膜活检,分别行Wartin-Stany(WS)银染色、快速尿素酶实验(RUT)、14C尿素呼气试验(14C UBT),并同时行病理组织学诊断;将WS和RUT结果相一致且病理结果为慢性胃炎的病例入选,分析14C尿素呼气试验(14C UBT)诊断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结果 14C尿素呼气试验(14C UBT)的特异性为:93.8%;敏感性为:90.9%;准确性为:92.2%.结论 14C尿素呼气试验(14C UBT)是一项敏感的、特异的、安全、可靠的非侵入性Hp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半巢式PCR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方法:利用半巢式PCR方法(heminestedPCRassay)扩增磷酸葡萄糖胺变位酶基因(phosphogluco-saminemutasegene)内部片段,从而特异性地检测临床消化道标本中低拷贝数的幽门螺杆菌。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与临床常用的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14C尿素呼气试验和细菌培养4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半巢式PCR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2%and96.0%,采用半巢式PCR方法、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14C尿素呼气试验、细菌培养检测HP的阳性率分别为69.5%,61.0%,53.7%,67.1%,48.8%。结论:半巢式PCR是一种简便、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HP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13 C-尿素呼气试验(13 C-UBT )对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7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13 C-UBT 检测、病理嗜银染色检测,以病理嗜银染色检测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同时阳性为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准,评价13 C-UBT 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13 C-UBT 对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83%,准确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93%,阴性预测值为93%。结论13 C-UBT 的诊断效能逐渐下降,可能与继发性耐药相关,临床应用时客观评价其诊断价值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准确性。方法对23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进行病理组织学、快速尿素酶试验,以决定是否感染HP。结果以内镜检查结果作为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13C-UBT的敏感性是92.85%,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0%,诊断准确率95.56%。结论^13C-UBT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测定小儿HP感染可靠易行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2021,41(3)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消化内镜检查、免疫组化染色及C14呼气试验检查。记录78例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免疫组化染色、C14呼气试验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不同炎症活动性、不同胃黏膜病变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以C14呼气试验检查数据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终判定标准,78例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中,29例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组化染色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敏感性为93.10%(27/29)、特异性为97.96%(48/49);轻度黏膜病变患儿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度、重度病变患儿,炎症活动度中度患儿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轻度、重度患儿(P均0.05)。结论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结果可作为临床判断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参考依据,不同病情患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特点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病密切相关,大部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时常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容易被忽视.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较多,在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Giemsa染色和血清学HP抗体测定.前两者属于侵入性检测方法,后者则为非侵入性检测方法[1].本文探讨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在临床上诊断HP感染的价值,对14C呼气试验(14C-UBT)和胶体金法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病密切相关,大部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时常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容易被忽视。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较多,在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Giemsa染色和血清学HP抗体测定。前两者属于侵入性检测方法,后者则为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本文探讨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在临床上诊断HP感染的价值,对^14C呼气试验(^14C-UBT)和胶体金法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方法 对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做尿素[14C]呼气试验的1814例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受检测的1814例体检者中,未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943例,占51.98%;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871例,占48.02%.结论 此次调查显示,北京地区部分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不容乐观,提早做好消化道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粪便抗原检测(HpSA)在Hp根除后患者中的效果,为Hp感染患者后期复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进行Hp根治后的17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SA,观察HpSA检测Hp的灵敏度和准确率,为Hp感染的检测提供依据。结果与14C尿素呼气试验金标准检测比较,患者治疗1周后,HpSA试验检测灵敏度为78.08%,诊断正确率为68.24%;患者治疗2周后HpSA试验检测灵敏度为74.12%,诊断正确率为54.71%;患者治疗3周后,HpSA试验检测灵敏度为46.38%,诊断正确率为47.65%。结论HpSA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高、灵敏度高、特异度高、适用于Hp的诊断,尤其适用于儿童、老年患者的筛查及无法开展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的贫困地区,且检测值不受患者是否进行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两种幽门螺杆菌非侵入性检测方法的临床适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及复发关系密切。近来大量资料表明亦与胃癌发生相关。目前用于诊断Hp感染的方法较多,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为侵入性检查,如活组织切片染色法、培养法、快速尿素酶法(RUT)等拐一类是非侵入性检查.如^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及体液中Hp特异性抗体及PCR—Hp—DNA检测、Hp粪便抗原(HpSA)检测等。作者以侵入性检查中活组织切片染色法及快速尿素酶法为金标准.联合检测了非侵入性检查中^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及HpSA,旨在观察其临床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粪便抗原检测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检测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8例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HpSA,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将后三项检查中二项阳性或细菌培养一项阳性作为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结果:金标准诊断HP感染,阳性54例,阴性44例。金标准阳性的54例中,HpSA检测阳性为51例,阴性为3例;金标准阴性的44例中,HpSA检测阴性为42例,阳性为2例。HpSA检测诊断HP感染的敏感度94.4%(51/54),特异度95.5%(42/44),准确度94.9%(93/98),阳性预测值96.2%(51/53),阴性预测值93.3%(42/45)。结论:HpSA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简便可靠,非侵入性的诊断HP感染的方法,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方法对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做尿素【14C】呼气试验的1814例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检测的1814例体检者中,未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943例,占51.98%;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871例,占48.02%。结论此次调查显示,北京地区部分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不容乐观,提早做好消化道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内镜幽门螺杆菌胃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具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40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所引起的消化不良,均进行智能分光内镜精细检查以及14C呼气试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胃炎。结果内镜下阳性表现的患者14C呼气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内镜下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智能分光内镜诊断幽门螺杆菌胃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探讨超微量14 C 尿素呼气试验 (14 C UBT)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超微量 (2 8kBq) 14 C UBT检测了 139例患者 ,和 37例经三联治疗的HP感染者 ,并观察了抑酸药物对14 C UBT结果的影响。结果 :①14 C UBT与胃粘膜内Hp细菌学检测比较其特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检测试验的实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14C尿素酶呼气试验(14C-UBT)和HpSA检测试验分析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以14C-UBT的检测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分析HpSA检测试验诊断Hp感染的价值.结果 HpSA检测试验与14C-UBT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1,P=0.688).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强(Kappa=0.84).HpSA检测试验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16%、88.10%、92.19%、92.50%、92.31%.结论 HpSA检测试验准确性良好,具有无创、经济、检测速度快等优点.该方法适用于基层医院进行Hp感染的筛查、复查和流行病学调查,亦适用于儿童、老年人Hp感染的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种血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方法,并评价其在Hp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抗Hp单克隆抗体捕获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再用酶标羊抗人免疫球蛋白对其进行检测,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同时与临床常用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14C尿素呼气试验和细菌培养5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药物根除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血清可溶性Hp抗原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0%和96.0%,此方法明显优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与14C尿素呼气试验差异无显著性,药物治疗前后血清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Hp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是一种简便、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Hp感染的方法,但不能用于Hp感染药物根除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13C 尿素呼气试验(13C UBT)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准确性。方法 对23例有消化 道症状的患儿进行病理组织学、快速尿素酶试验,以决定是否感染HP。结果 以内镜检查结果作为诊断HP感 染的金标准。13C UBT的敏感性是92.85%,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0%,诊断准确率 95.56%。结论 13C UBT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测定小儿HP感染可靠易行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14C呼气试验及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P)试验在诊断HP感染中的价值。方法以2004~2009年胃镜检查下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RUT)阳性病例63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抗HP治疗前同步进行血清抗HP及14C呼气试验检查。结果在632份RUT阳性病例中,14C呼气试验阳性率为92.9%,血清抗HP试验阳性率为60.9%。14C呼气试验阳性率与RUT阳性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14C呼气试验阳性率与血清抗H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C呼气试验是一较理想的非侵入性诊断HP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