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老年胰腺假性囊肿中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与开腹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胰腺假性囊肿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中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其住院时间,值的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92-3793
目的探讨给予细菌性肝脓肿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细菌性肝脓肿老年患者中选取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切开置管引流治疗,观察组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体温、血象复常时间及脓腔消失、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应用于老年细菌性肝脓肿治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获得更快恢复,总疗效更理想,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下经皮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肝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8例肝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接受常规肝脓肿切开置管引流术,研究组34例患者接受超声介入下经皮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介入下经皮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创伤性小,可有效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手术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对促进肝脓肿患者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09-2017-12期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治疗效果、相关实验室指标、并发症、中转手术情况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积液消失时间,血清CRP、体温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有效、微创、方便、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S100β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引流术可改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指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32例,在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PCD冲洗治疗,比较两组SAP患者疗效、临床各项指标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体温、白细胞低于对照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及中转开腹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腺假性囊肿、胰腺或胰周脓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可改善SAP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评分,提高治疗效果,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及影像学特征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脓肿切开引流术,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比较观察组术前术后影像学表现,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皮质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14% vs 77.14%,P < 0.05);影像学结果显示,术前肝区均可见混杂回声区且内部可见液性暗区,术中可见超声引导下穿刺针进入肝脓肿混杂回声区内,术后即刻可见液性暗区消失。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前,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丙二醛、皮质醇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术后胆瘘、脓气胸、伤口感染、肝内脓腔大出血及弥漫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 vs 2.86%,P < 0.05)。  结论  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改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S-Amy)、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P)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急腹症患者380例,其中AP组患者200例,非AP组患者180例。AP组包含急性轻症胰腺炎(MAP)组患者1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组患者64例,选择同期门诊的健康体检者7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学指标并分析其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AP组S-Amy水平明显高于非A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AP组患者CRP、WB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MAP组S-Amy水平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CRP、WBC水平明显低于SAP组(P0.05);3项血清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AP患者S-Amy、CRP、WBC水平均有所增高,且3项血清指标联合检测,能反映AP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卉  龙小丽  曹佳 《护理研究》2023,(2):359-362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上肢功能锻炼预防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导管相关性血栓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置管后进行局部上肢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凝血指标及穿刺侧腋静脉血流速度。结果:剔除脱落病例,最终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纳入30例病人。置管期间观察组无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对照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为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腋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显著(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上肢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改善肿瘤PICC置管病人血液循环障碍,调整全身血液高凝状态,有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1923-1924
目的研究和探讨超声介入辅助下经皮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用于临床治疗肝脓肿的疗效与系统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23例肝脓肿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其超声介入辅助下经皮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选取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23例肝脓肿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其肝脓肿部位手术切开置管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8.6%)显著低于对照组(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辅助下经皮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用于临床治疗肝脓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杜玲 《当代护士》2022,(3):32-34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恢复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及白细胞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可增强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加快体内炎症消失,促进血淀粉酶、白细胞复常,安全可靠,利于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钠联合奥曲肽治疗对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及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单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淀粉酶(AMY)、胃泌素(GAS)、炎症反应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MY、GA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钠联合奥曲肽治疗轻度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清AMY及GAS水平,降低炎症指标,缓解患者胰腺炎相关病症,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行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的7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低于对照组的3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行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命体征指标、临床症状、血清炎性指标及其阳性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8、IL-1β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和MO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炎性指标,从而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7):1045-1046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予以卡托普利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干预前后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清胰淀粉酶(PAMY)、胰脂肪酶(LPS)、胰蛋白酶原-2(TPG-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TPG-2、LPS、PAMY、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TPG-2、LPS、PAMY、CRP、TNF-α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消化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PS)检测方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行AMY与LPS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及其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结果重度急性胰腺炎组与轻度急性胰腺炎组患者的AMY、LP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急性胰腺炎组AMY、LPS水平比轻度急性胰腺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Y、LPS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高于两者单独检测结果。结论 AMY联合LPS检测可以为急性胰腺炎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淀粉酶(S-Amy)、胰脂肪酶(LPS)、蛋白酶原激活肽(TA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尿胰蛋白酶原-2(Tgb-2)对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检测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包括60例轻型胰腺炎,40例重型胰腺炎),100例非胰腺炎急腹症患者,50例健康者的S-Amy、LPS、TAP、CRP、IL-6和Tgb-2,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P患者S-Amy、Tgb-2,TAP水平均高于非AP组,非AP组高于健康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P组LPS水平明显高于非AP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非AP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组和非AP组之间CRP、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SAP组TAP、CRP及IL-6水平明显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Amy、LPS、Tgb-2水平2组间无差异(P〉0.05)。在AP的诊断中,Tgb-2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其次是LPS。结论在AP的诊断中,Tgb-2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S-Amy和LPS,Tgb-2是鉴别AP的最好标志物,联合S-Amy和LPS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而TAP、CRP、IL-6则有助于病情评估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腹腔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行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d7与d14,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均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d7,对照组DAO、LPS含量、APACHEⅡ和CTSI评分较d1略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各值较d1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d14,对照组各值较d1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各指标较d1和d7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AP早期腹腔置管引流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减轻肠道黏膜屏障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胰汤灌肠联合改良灌肠技术治疗中、重度胰腺炎患者疗效及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脾胃病科收治的60例中、重度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中、重度胰腺炎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胰汤灌肠联合改良灌肠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排气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肠黏膜功能指标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D-乳酸、DAO、内毒素、L/M值以及血清IL-6、IL-8、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汤灌肠联合改良灌肠技术治疗中、重度胰腺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联合应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患者共137例,观察组(86例)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照组(51例)单独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痰止咳抗炎等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和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较单一使用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对血清TNF-α和hs-CRP水平的影响更明显,效果更优,可作为临床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