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味黄芪建中汤为主治疗胃溃疡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6个月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半年随访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78例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3月收治的15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的疗效,和随访半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3%,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半年后,对照组复发率为11.11%,治疗组复发率为1.28%,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在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西药,患者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气虚体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体质慢性疲劳综合征随机分成2组,各30例。治疗组予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对照组予以肾气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S治疗后症状及气虚体质评分两组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气虚体质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比较两组疗效、Hp转阴情况、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虽略高于对照组的81.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Hp清除率虽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3,(5):925-926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加味黄芪建中汤,对照组40例,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证候及血液流变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是治疗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安全有效的方剂。  相似文献   

7.
程刚 《陕西中医》2013,34(1):20-21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施治疗的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了治疗组(采用黄芪建中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每组3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效果较好,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比较得知,采用西药联合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药联合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明确,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剂,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秦巍 《河南中医》2013,33(3):341-342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有效率为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黄勇刚  舒坦  苟勇  赵平  赵勇 《光明中医》2016,(5):679-681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克坚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轻、中度异型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给予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克坚膏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5%,对照组为4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克坚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脾胃虚寒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胃溃疡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3月~ 2011年6月所收治的150例胃溃疡患者,全部病例均经过胃镜检查而确诊,均经病理检查,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实行黄芪建中汤治疗.结果: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是治疗胃溃疡的有效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樊拖迎  周虎  樊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5):1846-1847,1950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黄芪建中汤大剂量组(20 g/kg)、加味黄芪建中汤中剂量组(10 g/kg)、加味黄芪建中汤小剂量组(5 g/kg)和果胶铋组各10只,采用100%乙酸诱导的慢性胃溃疡模型,给予相应治疗16 d后,观察胃黏膜的病理、血液中前列腺素(6-K-PGF1α)、胃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胃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血液中超氧化歧化酶(SOD)变化。结果加味黄芪建中汤促进了胃溃疡黏膜修复、显著提高了血浆6-k-PGF1α、胃液中EGF、胃组织中NO及血浆SOD水平。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对大鼠乙酸胃溃疡胃黏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敷脐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用黄芪建中汤散剂加味敷脐;对照组用妈咪爱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7%,对照组总有效率88%。结论:用黄芪建中汤散剂加味敷脐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有显著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溃疡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较好,可快速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复发,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按照中医辨证分型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43%、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随访半年,溃疡复发率观察组5.71%、对照组1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与奥美拉唑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与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复发率为2.0%;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0%,复发率为20.0%,研究组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与奥美拉唑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后晨僵、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低于对照组(P0.05),TNF-α、IL-1、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M、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加味黄芪建中汤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证型均属于脾胃虚寒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55例,对照组展开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于此基础展开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对比2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4.55%,而对照组是72.73%,有显著性差异(x~2=9.5652,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而对照组是18.18%,有显著性差异(x~2=4.2744,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可取得显著疗效,且能控制不良反应出现,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19.
加味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加味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建中汤治疗,设立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作比较观察.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疗效及胃内窥镜下病理变化.结果:加味建中汤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胃黏膜腺体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的改善均十分明显(P<0.05).结论:加味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安云  陈伟刚 《新中医》2020,52(4):18-20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阳虚型功能性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用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治疗组运用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均治疗共4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有5例患者失访,疗效结束后显效率治疗组36.0%,对照组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脘痞满、食欲减退、神疲乏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脘痞满、食欲减退以及神疲乏力等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能改善脾阳虚型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