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钟洪兰  郭粤霞  李卫  黄华英 《中国药房》2010,(26):2486-2488
目的:探讨注射剂的合理应用,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从药物的给药途径、溶媒选择、药物配伍、静脉给药速度、药物配伍浓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注射给药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但某些失误和不良反应是可以预警的。通过加强用药监护,可将失误和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
正确选择注射溶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  纪立伟 《首都医药》2007,(14):43-44
目的防止因选用注射溶媒不当引发的药疗事故的发生。方法对与溶媒出现配伍反应的药物以列表形式加以总结。结果部分药易与溶媒发生反应,易发生药疗事故。结论临床药学工作者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溶媒,防止发生配伍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静脉给药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药学监护中需要关注的药学信息要点。方法:对静脉给药过程中抗菌药物的溶媒选择、配制浓度、静脉给药速度、给药间隔、给药顺序、药物配伍及光敏药物处置等环节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药学监护中应加强对用药中各个环节相关药学信息的关注和监控,以减少抗菌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促进抗菌药物的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发生的原因,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间住院患者静脉药物医嘱20000份,统计和分析其临床常见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发生的原因。结果:20000份静脉药物医嘱中,出现87份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占0.43%),87份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中有32份属药物配伍不当(占36.78%)、22份溶媒选择不当(占25.29%)、18份溶媒剂量使用不当(占20.69%)、12份药物剂量使用不当(占13.79%)和3份给药间隔不够合理(占3.45%)。结论:临床常见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主要为药物间配伍不当、溶媒选择不当、溶媒剂量使用不当、药物剂量使用不当及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加强对医嘱不合理用药的分析,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张嘉梅  谭玉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84-2185
注射药物配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在实际应用、操作过程中,由于药物配伍不当、溶媒选择不合理等原因,使药物发生沉淀、混浊、结晶、变色等理化反应,以致药效降低,发生输液反应,违背用药目的,对人体造成损害,给患者造成经济损失和卫生资源的浪费。作为医护人员,如何避免或减少上述不良现象的发生,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居琼华 《海峡药学》2011,(8):182-183
统计和归纳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注射给药处方差错数量。药师审核拒配门诊注射给药处方139份,主要表现在皮试标示不清、配伍不当、用量错误、数量不对、溶媒选择不当、给药途径不当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的不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海燕 《海峡药学》2011,23(2):169-171
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3月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方中遇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查出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医嘱171例,主要包括①给药剂量不当,②给药溶媒选择不当,③给药浓度不合理,④给药溶媒量选择不当,⑤给药间隔时间不当,⑥药物存在配伍禁忌,⑦其它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彭晶玮 《中国药房》2009,(8):630-632
目的: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静脉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药物的配伍浓度、溶媒选择、药-药配伍、静脉给药速度、光敏药物处置及液体的微粒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静脉给药方面存在着一定误区,但某些失误和不良反应是可预警的。应通过加强用药监护,将失误和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9.
我院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中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6年9月~2007年2月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将不合理用药医嘱按配伍禁忌、输液溶媒选择不当、给药频次不当及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进行分类、总结与分析。结果:共审核出不合理用药医嘱126份,其中配伍禁忌46份,输液溶媒选择不当38份,给药频次不当25份,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17份。经反馈给临床,大部分不合理用药医嘱得到纠正。结论:审核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脉用药医嘱,可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李欣  张催  闻琴 《抗感染药学》2016,(4):773-775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配制中心(PIVAS)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间实施PIVAS集中配药模式的7个病区住院患者的长期医嘱为A组,同期采取传统配药模式的7个病区住院患者的长期医嘱为B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间A组中7个病区未实行PIVAS集中配药模式时住院患者的长期医嘱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之间药物配伍的不合理率、药物溶媒不合理率、给药剂量不合理率、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率和药物不良反应(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药物配伍不合理率为0.051%,药物溶媒不合理率为0.011%,给药剂量不合理率为0.010%,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率为0.025%,不良反应(或事件)的发生率为0.031%;B组患者药物配伍不合理率为0.143%,药物溶媒不合理率为0.713%,给药剂量不合理率为0.357%,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率为0.145%,不良反应(或事件)的发生率为0.773%;C组患者药物配伍不合理率为0.133%,药物溶媒不合理率为0.690%,给药剂量不合理率为0.400%,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率为0.229%,不良反应(或事件)的发生率为0.932%;A组与B、C组间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VAS对不合理医嘱的干预明显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临床常见不合理静脉用药现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常见不合理静脉用药现象主要表现为:给药剂量不当、给药浓度不当、溶媒选择不当、药物配伍不当及给药方法不当.现对常见的不合理静脉用药现象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2.
魁学梅  张华  杨彦彪  冯光 《中国药事》2012,26(10):1147-1149
目的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静脉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药师查房中收集的输液问题进行整理,从药物的配伍浓度、溶媒选择、药物配伍、静脉给药速度、光敏药物处置及液体的微粒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临床静脉给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强药学监护,将失误和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3.
化疗药物配制的溶媒选择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陈西  刘孟娟 《中国药房》2012,(14):1319-1321
目的:分析与考察各种化疗药物与溶媒配伍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溶媒,以提高化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及阅读相关药品说明书,从药物的性质、结构、酸碱度等方面选择合适的溶媒,并了解配伍溶液稳定性的特点。结果:临床上常用于静脉输入的化疗药物应选择与药物pH相近的溶媒,同类药应根据不同结构选择不同的溶媒,某些化疗药物应取用适宜的溶媒量。结论:在化疗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应重视化疗药物配制的溶媒选择、配伍溶液的稳定性及储存。  相似文献   

14.
静脉药物配置中不合理用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找出解决不合理用药的方案。优化病人药物治疗。方法利用PIVAS作为工作平台,对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间出现不合理用药处方2160张,依据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相容性、给药时间、给药浓度、溶媒选择、药物单次剂量及累积剂量、中西药物配伍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年间共审方509596张,其中查出不合理用药2160张,占0.42%。在不合理用药处方中主要表现为:(1)溶媒选择不合理;(2)给药浓度错误;(3)药物配伍不当;(4)药物用量用法不合理;(5)不合理的用药衔接。结论通过审方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并及时纠正,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找出解决不合理用药的方案,优化病人药物治疗。方法利用PIVAS作为工作平台,对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间出现不合理用药处方2160张,依据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相容性、给药时间、给药浓度、溶媒选择、药物单次剂量及累积剂量、中西药物配伍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年间共审方509596张,其中查出不合理用药2160张,占0.42%。在不合理用药处方中主要表现为:(1)溶媒选择不合理;(2)给药浓度错误;(3)药物配伍不当;(4)药物用量用法不合理;(5)不合理的用药衔接。结论通过审方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并及时纠正,避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6.
药物的配伍变化观察应密切联系临床实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物的配伍变化观察应密切联系临床实际黄国平,程新娟,方慧(黄山市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组黄山市245000)日常医疗工作中,为了减少病人多次注射给药的痛苦,常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后再注射给药。而药物能否配伍则是其前提。其中,药物配伍是否出现理化禁忌则是主要...  相似文献   

17.
我院静脉输注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静脉输注药物在配置中心的不合理配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39张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对每一种类处方做了具体分析。结果:静脉输注药物配置处方存在溶媒选用、给药浓度、给药次数与途径不舍理以及药物配伍禁忌。结论:通过干预临床不舍理用药,可避免ADR的发生,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行前审方药师的岗前培训要点。方法: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方药师的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与结论:审方药师上岗前应主要从静脉药物溶媒或载体的适宜性、调配后药物的稳定性、不合理用药、避光药物、配伍的适宜性、药物给药速度、慎用或禁用药物等方面进行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相似文献   

19.
严平 《海峡药学》2007,19(12):149-150
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第一季度的门诊处方500张进行分析,发现不合理用药的问题。主要是临床诊断与处方用药不符、注射用药的溶媒选择不当、给药剂量过大、配伍禁忌等。  相似文献   

20.
黄迁玲 《北方药学》2018,(4):152-153
目的:监测我院住院患者及门诊处方输液医嘱,对医师静脉给药方案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门诊及住院处方输液医嘱进行审核,并对其中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我院临床静脉输液给药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表现在药物的配伍禁忌、溶媒选择的不合理、溶媒用量不适宜、药物剂量不适宜等方面.结论:定期进行合理用药评价,加强静脉药物配伍的监控,对促进临床静脉输液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