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颌窦癌是鼻窦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 ,而腺样囊性癌较少见 ,且后者可发生远处转移 ,而转移至甲状腺的临床报告则很少见。我科 1 999年收治 1例上颌窦腺样囊性癌甲状腺转移病例。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44岁。 1 999年 3月开始出现左侧鼻塞 ,2个月后鼻塞渐进性加重 ,并出现左侧面部麻木。鼻窦 CT示左上颌窦骨壁普遍破坏 ,行上颌窦活检证实为腺样囊性癌 ,即在我院作60 Co放疗 ,放射量为 45 Gy,放疗 8月份结束。于 1 0月 8日复查 ,左鼻道通畅 ,未见新生物 ,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甲状腺不大。鼻窦 CT示上颌窦肿块较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上颌窦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探讨影响上颌窦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1984年1月—2002年1月36例原发于上颌窦的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单纯手术、单纯放疗与放疗结合手术等治疗方式的疗效。对其治疗与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初次治疗结束后,全组有19例(19/36,52.8%)带瘤生存。全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8、3%,其中Ⅲ期患者为75.0%,Ⅳ期患者为42.9%。手术+放疗组、单纯手术组及单纯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71.4%和12.5%。肿瘤分期、治疗方式和初次治疗后是否有肿瘤残留是影响上颌窦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分别为0.047、0.035和0.024)。结论上颌窦腺样囊性癌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初次治疗后是否有肿瘤残留以及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法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腺样囊性癌、腺囊性癌或称圆柱瘤为来源于涎腺肿瘤的最常用名词。这种肿瘤约为所有涎腺瘤的6%。腺样囊性癌发生于以下各部小涎腺者,即硬腭、口腔粘膜、鼻窦及上呼吸道,较之发生于大涎腺者为常见。上颌为其最常见的发生部位。虽然鳞癌为上颌部所有肿瘤的最常见者,而腺样囊性瘤的发生率仅居其次,约占恶性肿瘤的10%。在大体观察时,腺样囊性癌很象良性混合瘤,但在显微镜观察下,这种似乎很局限的肿瘤,其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0岁。因左鼻腔腺样囊性癌手术后,放疗后复发伴头痛,眼痛入院。患者1998年12月因鼻阻,血涕在外院就诊,拟诊为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行上颌窦根治术,术后病检示鼻腔腺样囊性癌,术后放疗。1999年2月CT随访提示肿瘤复发行鼻侧切开术,术后再次放疗。2000年5月,因鼻腔新生物行鼻内镜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鼻息肉,2001年2月因并发脑  相似文献   

5.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少见,作者曾遇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 1978~ 2 0 0 0年共收治上颌窦癌 416例 ,其中鳞状上皮细胞癌 32 8例 (78.84% ) ;腺样囊性癌 30例 (7.2 1% )。现就30例腺样囊性癌病人的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腺样囊性癌男 13例 ,女 17例 ;年龄 2 3~ 70岁。其中单纯放疗 5例 (T3N0 1例 ,T4N0 3例 ,T4N1 1例 ) ;单纯手术治疗13例 (T3NO6例 ,T4N0 5例 ,T4N1 1例 ,T4N2 1例 ) ;手术 +放疗11例 (T2 N0 2例 ,T3N0 2例 ,T4N0 5例 ,T4N2 b 2例 ) ;放疗后手术1例 (T4N0 1例 )。 30例病人全部随访 ,其 5年存活率见附表。附表  30例上颌窦腺样囊性癌临床治疗 5年存活…  相似文献   

7.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其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4-2003年40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其生存率、复发及远处转移特点.结果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原发于上颌窦者最多见,占80%.全部患者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76.9%和61.6%;5年和10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4.2%和23.0%.5年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5.0%和23.0%.肺转移是远处转移的主要方式,远处转移的出现和生存率下降密切相关(χ2=7.26,P=0.007).术前放疗患者远处转移发生率(18.2%)低于术后放疗者(3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P=0.24).对复发患者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复发后5年生存率为60.0%.结论 远处转移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放疗的综合治疗是治疗腺样囊性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放疗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积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可有效延长复发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0岁。因左鼻腔腺样囊性癌手术后,放疗后复发伴头痛,眼痛入院。患者1998年12月因鼻阻,血涕在外院就诊,拟诊为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行上颌窦根治术,术后病检示鼻腔腺样囊性癌,术后放疗。1999年2月CT随访提示肿瘤复发行界侧切开术,术后再次放疗。2000年5月,因鼻腔新生物行鼻内镜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鼻息肉,2001年2月因并发脑脊液鼻漏又行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2002年4月6日CT  相似文献   

9.
腺样囊性癌又称“圆柱癌”,常发生于口腔大小涎腺及呼吸道黏膜腺体,原发于外耳道的腺样囊性癌临床较为少见,我院2001年收治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耳鼻咽喉科少见的恶性肿瘤[1~3],鼻中隔腺样囊性癌罕见。我科最近诊治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细胞黏附分子是一类重要的膜表面蛋白,介导细胞间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肿瘤的侵袭转移与细胞黏附分子的黏附和去黏附密切相关。腺样囊性癌是头颈部最具特征的恶性肿瘤,其突出特点是局部的侵袭性生长、易复发和早期神经侵袭及转移。腺样囊性癌的侵袭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探讨细胞黏附分子与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和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细胞黏附分子与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上颌窦癌上颌骨全切除一期颊瓣重建硬腭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以来 ,我们对 6例上颌窦癌患者行上颌骨全切除一期颊瓣重建硬腭术 ,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6例中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35~ 69岁。右侧上颌窦癌 5例 ,左侧 1例 ;病理诊断为鳞癌 4例 ,腺样囊性癌和上颌窦乳头状瘤癌变各 1例 ;TNM分类 :T2 N0 M0 2例 ,T3N0 M0 4例。1 .2   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先行患侧常规上颌骨全切除术 ,保留软腭及健侧硬腭。然后用患侧颊瓣重建硬腭。其手术要点是 :①在颊瓣粘膜和面部皮肤间锐性切开分离 ,注意避免损伤腮腺导管。展开颊瓣 ,观其末端“L”形 …  相似文献   

13.
喉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小唾腺腺癌,由于罕见,文献报道不多。对该肿瘤的临床特点了解甚少,对其治疗,特别是要不要行颈清扫,无一致意见。作者23年共收治喉腺样囊性癌6例。声门上型2例,声门下型4例。侵犯甲状腺3例,侵犯带状肌及软组织各1例。肝和骨转移1例,肺转移1例。6例均无颈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为腺管型和实体型各3例,2例远处转移均为实体型。本病在病理组织学上易与多型性腺瘤、腺样鳞状细胞癌、粘液上皮癌等肿瘤混淆,应借助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来确诊。为确定有无转移,所有病人均应进行胸腔X线,肺断层,内窥镜,骨闪光照像,头颅CT及实验室检查。喉腺样囊性癌的治疗以手  相似文献   

14.
腺样囊性癌是头颈部较为少见的肿瘤 ,一般采用手术治疗 ,术后放疗。某些部位手术困难或有全身疾患的病例 ,不得不行单独化疗。 1980年~ 1997年 ,头颈部原发腺样囊性癌行放疗 39例 ,男 2 1例 (5 4 % ) ,女 18例 (46 % ) ,年龄 2 6~ 82岁 ,平均 5 6 .5岁。原发部位腮腺、颌下腺 10例 ,中咽部 8例 ,上颌窦 5例 ,口腔 11例 ,上咽部、喉、外耳、口唇、颈部各 1例。病期能够确认 2 2例中 ,T1 4例 ,T2 8例 ,T3和 T4 各 5例。 39例中 N0 18例 ,N1 1例 ,N2 3例 ,不明 17例。初诊时远隔转移 1例。治疗上单独放疗 10例 ,并用手术 2 9例 (术前放疗 …  相似文献   

15.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5例报告朱瑾1魏有为1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临床少见,本科自1977~1995年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55岁,右耳道肿块3年,轻度疼痛,反复抗炎治疗无效。检查:右耳道口前方有蚕豆大小肿块,质偏软,皮肤颜色正常,明显压痛,耳周及颈...  相似文献   

16.
外耳道癌为头颈部少见肿瘤,约占耳部恶性肿瘤的2%左右[1],病例较少见,所以单个临床中心难以积累大量病例资料而得出有益的临床经验或规范。文献可供参考的病例分析也屈指可数,没有100例以上的统计分析,大部分是数例至数十例的病例报告。同时,外耳道癌的病理类型复杂多样,包括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耵聍腺癌、基底细胞癌、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肿瘤主体位于翼腭窝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例以翼腭窝为主要病变区域的肿瘤性疾病的诊治经过,其中原发性肿瘤3例,分别为纤维组织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和胆脂瘤,继发性肿瘤4例,其中上皮肌上皮癌、腺样囊性癌各1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和恶性组织细胞瘤外院术后复发各1例。神经纤维瘤和胆脂瘤患者分别行内镜辅助下鼻腔上颌窦或口腔上颌窦径路,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及4例继发性肿瘤者采用鼻侧切开径路。结果腺样囊性癌患者术后4个月局部复发,激光扩大切除后随访3年无复发或转移,其余6例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术腔上皮化,随访2~4年无复发或转移。主要并发症为鼻口腔瘘2例,愈合时间分别为术后9个月和11个月,鼻咽反流和下眼睑水肿各1例,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3个月消失。结论CT或MRI是诊断翼腭窝肿瘤的主要方法,经鼻腔上颌窦、口腔上颌窦或鼻侧切开径路可有效切除该处肿瘤。  相似文献   

18.
鼻腔和鼻窦恶性肿瘤罕见,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仅占0.2%,在头颈部肿瘤占3%。其中鳞癌占80%,腺样囊性癌仅占5%。腺样囊性癌主要依靠组织学诊断,鼻腔和鼻窦腺样囊性癌因临床解剖复杂,无典型临床症状和特异性影象学特征,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我科近期收治1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喉癌中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发生于喉的腺癌占2%[1],而由涎腺起源的喉腺样囊性癌更为少见,据统计约占喉恶性肿瘤的0.25%[2].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并就此复习了文献.  相似文献   

20.
腺样囊性癌多发于头颈部涎腺,发生于外耳道者少见。现将我科诊查的外耳道腺样囊性癌1例患者,报告如下:男,57岁,因左耳反复发作性疼痛5年余,伴口角右歪斜半月,在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无效后于2006年10月10日转入我科。患者主诉既往曾多次患外耳道炎及外耳道疖肿,行抗炎治疗,从未行局部组织病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