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美洲大蠊研末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8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放疗时使用康复新液联合美洲大蠊研末,对照组单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放疗期间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结果放疗第3周,试验组发生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多为1级,对照组多为2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第7周,试验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主要为1、2级,对照组主要为2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美洲大蠊研末用于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新原液雾化吸入在防治鼻咽癌放射性黏膜损伤的参与时机。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放疗期间接受康复新雾化吸入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60例病例有23例康复新原液雾化吸入参与时间为放疗0次,19例为放疗10次、18例为放疗15次,康复新雾化吸入应用方法10ml/次,3次/d。结果康复新雾化吸入放疗0次、10次参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显著轻于放疗15次参与,放疗0次、放疗10次参与对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无差异。结论康复新原液雾化吸入在防治放射相关口腔黏膜损伤的最佳参与时间为放疗10次,放射相关口腔黏膜炎症轻,放疗耐受性好,过早参与不能明显减轻炎症,且增加患者花费及心理负担,过晚参与放射相关口腔黏膜损伤程度重,放疗耐受性差,甚至导致放疗中断。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5,(14):1971-1973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联合注射用氨磷汀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96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于每次放疗前15~30 min静脉滴注注射用氨磷汀,200 mg/m2,10 min内滴注完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喷洒于口腔黏膜表面。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程度、口腔黏膜疼痛程度、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及营养不良风险率的差异。结果:放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及口腔黏膜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及营养不良风险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氨磷汀治疗鼻咽癌放疗患者,可有效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减轻口腔黏膜疼痛,减少营养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炎清颗粒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帕依固龈液,3~5 m L含漱3 min,5次/d;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口炎清颗粒,20 g溶于200 m L温开水冲服,2次/d,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口腔黏膜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7周末,治疗组数字疼痛评分法(NRS)疼痛分级1级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3级疼痛患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4~7周末口腔黏膜分级1级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3~4级患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炎清颗粒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及疼痛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综合口腔护理法应用于鼻咽癌放化疗期间发生Ⅲ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经验,为临床相关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8例鼻咽癌放化疗期间发生Ⅲ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患者进行分析,评估疼痛级别,再根据黏膜炎在口腔的位置、疼痛级别选择合适的含漱液和相应的口腔护理方法,分别记录患者黏膜炎愈合的时间和疼痛的缓解时间。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均未发展为Ⅳ度黏膜炎,且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0?.64±17.66)d,28例患者中伴有疼痛者27例,缓解时间为(16.67±10.96)d。结论根据患者疼痛级别及口腔黏膜炎发生部位,选择合适的含漱液和剂型,进行相应的综合口腔护理,能较快促进口腔黏膜炎的愈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了放疗及化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核黄素磷酸钠对放疗性口咽黏膜炎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82例接受首次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放疗期间每日静滴核黄素磷酸钠10mg;对照组40例,未用核黄素磷酸钠.结果 治疗组放射性口咽黏膜炎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两组间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中应用核黄素磷酸钠可有效减轻口咽黏膜炎症,对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米福汀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及涎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对照组予多贝氏漱口液,每天漱口4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注射阿米福汀;观察两组对放射性口腔黏膜及涎腺损伤的防治效果。结果阿米福汀可明显延缓或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及口干的发生,对照组0~2级口腔黏膜反应、口干发生率分别为30.8%(8/26)和34.6%(9/26),而阿米福汀观察组则为86.7%(26/30)和83.3%(25/30);同时对照组的3级以上口腔黏膜反应与口干发生率为69.2%和65.4%,观察组则为13.3%和16.7%,两组口腔黏膜反应与口干程度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阿米福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放疗反应保护剂,它可减缓和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与口干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在防治放射性口腔炎中的疗效。方法收集120例鼻咽癌患者按住院号单双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放疗一开始,治疗组康复新液每日3次餐后10mL含漱3min,对照组每日0.2%替硝唑洗必肽液10mL,三餐后含漱,用到放疗结束。按WHO黏膜反应标准来进行性统计。结果χ2检验(P<0.0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康复新液能延缓和减轻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康复新液防治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由放射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急性放疗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08例恶性肿瘤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在放疗的同时予康复新液5~10 m l含漱,ti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漱口,常规口腔护理。结果治疗组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较对照组明显轻(P<0.01)。结论康复新液对口腔黏膜急性放疗反应疗效好,使用方便,是良好的放疗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复新联合漱口液治疗放疗后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放疗后口腔黏膜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益口漱口液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漱口液。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新联合漱口液治疗放疗后口腔黏膜炎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防治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于本院放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放疗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预防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护理、口腔护理、中药调理和心理辅导等措施.观察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病率及其治疗效果,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 预防组口腔黏膜炎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组治愈时间平均为(3.98±1.26)d,痊愈8例,治愈率100.00%;对照组患者治愈时间平均为(4.04±1.37)d,痊愈9例,治愈率64.29%.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白细胞和血小板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放疗后并发口腔黏膜炎的发病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护理口腔,减轻黏膜炎严重程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赵建国  张凌  项晓军  余锋  熊建萍 《中国药房》2010,(48):4547-4549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洗口腔后,rhG-CSF漱口液含漱;对照组42例,单纯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洗口腔。结果:治疗组Ⅲ、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8.6%和71.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时间较晚,放射治疗20Gy时,治疗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68.2%,对照组为9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CSF局部预防用药能推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并可降低Ⅲ、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四环素、甲硝唑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48例门诊Hp阳性的患者分为观察组(74例)使用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四环素、甲硝唑四联抗Hp治疗。对照组(74例)使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疗程均为1wk。疗程结束4~8wk后复查胃镜或~(14)C呼气试验,检查Hp根除状况。结果观察组成功随访68例,其中62例Hp得到根除;按方案根除率为91%。对照组成功随访69例,42例Hp得到根除,按方案根除率为61%。2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含四环素的四联抗Hp治疗方案效果明显优于三联方案;在甲硝唑和克拉霉素高耐药的地区可以考虑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向莉  何丽佳  任培蓉  范娟 《中国药业》2010,19(17):67-69
目的观察多瑞吉治疗鼻咽癌放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所致疼痛的疗效。方法将45例经病理学诊断明确为鼻咽癌并在放疗或化疗过程中出现急性口腔黏膜炎所致中、重度疼痛患者,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瑞吉,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的镇痛作用、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2.61%,对照组为31.82%;研究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均能耐受。结论多瑞吉用于鼻咽癌放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所致中、重度疼痛,镇痛作用强,不良反应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便于治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4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接受FOLFOX治疗.观察组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治疗4周期后,利用x2检验对比两组客观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体客观缓解率优于对照组(41.89%比1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297,P=0.000).两组治疗后高血压(22.97%比36.49%)、胃肠道反应(22.97%比33.78%)以及白细胞减少(18.92%比28.38%)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3.234、1.834、2.128,P=0.072、0.176、0.14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联合顺铂膀胱灌注化疗对早期膀胱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治的早期膀胱癌患者80例,参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于术后进行化疗,对照组给予顺铂常规化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联合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化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VEGF水平、HER-2表达情况,生活质量变化,临床疗效,复发率及生存率,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VEGF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ER-2低表达率、过表达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客观缓解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生存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柔比星联合顺铂膀胱灌注化疗能够显著改善早期膀胱癌患者VEGF水平,调节HER-2表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咽拭子培养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1月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17例,因药物过敏中途退出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2组均采用同样的放化疗方案,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时,观察组治疗前行咽拭子检查,然后再根据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治疗前不行咽拭子培养检查,2组治疗后均再行咽拭子培养,对比2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口腔黏膜炎症变化等情况,观察咽拭子培养的作用。结果2组咽拭子培养阳性45例(39.13%),观察组58例,咽拭子阳性29例(50.00%),此29例按药敏试验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对照组57例,咽拭子培养阳性16例(28.07%),57例均按经验予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后,观察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疼痛的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用药后咽拭子培养阳性16例,产生耐药7例,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使用抗生素后的咽拭子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100%,合并感染者常见,使用抗生素治疗前行咽拭子培养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且对感染控制效果优于经验性用药,操作简单,适用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氟康唑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继发的真菌感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与真菌感染的关系及氟康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71例口腔粘膜受到大面积照射的肿瘤病人 :男性 4 2例 ,女性 2 9例 ;年龄 52a±s 4 1a( 11~ 76a) ,在病人的口腔粘膜反应最严重的时候 ,做口腔粘膜真菌学检查 ,32例有真菌感染的病人 ,用氟康唑胶囊 10 0mg ,po ,qd× 5d或氟康唑注射液 150mg ,iv ,gtt× 3d治疗。结果 :真菌的检出率为 4 5% ,以白念珠菌感染为主。有真菌感染和无真菌感染的 2组病人 ,在急性放射性粘膜反应上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有真菌感染的病人用氟康唑治疗 ,治疗前后的粘膜反应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结论 :严重的急性放射性粘膜反应与真菌感染有密切的关系 ;有真菌感染的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用氟康唑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放射性粘膜反应  相似文献   

19.
新鲜血浆防治放射性皮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新鲜血浆防治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鼻咽癌放疗发生2级以上放射性皮炎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新鲜血浆局部涂擦放射野皮肤。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3、4级放射性皮炎最终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1.1%(χ2=4.063,P=0.044)、创面感染率为1.11%和7.78%(χ2=4.709,P=0.030)、总有效率为98.89%和92.22%(χ2=4.709,P=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鲜血浆可以有效防治放射性皮炎,其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