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家兔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前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术后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双氯芬酸钠组(术前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术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术前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联合组(术前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每组10只。分别记录术后第1天、术后3周、术后6周角膜水肿程度分级评分、前房闪辉分级评分、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分级评分、房水中前列腺素(PG)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B)法测定晶体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各组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分级评分、前房闪辉分级评分、PCO分级评分、房水PG水平相近(P>0.05);术后3周、6周时,其余3组以上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各指标分别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P<0.05),双氯芬酸钠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术后时间的增加,各组角膜水肿分级评分、前房闪辉分级评分、PCO分级评分、房水PG水平呈现出降低趋势,在术后6周时达到最低值(P<0.05)。其余3组晶状体TLR-4、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晶状体TLR-4、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P<0.05),双氯芬酸钠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晶状体TLR-4、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相近(P>0.05)。结论:术前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家兔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术前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术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可明显抑制家兔白内障术后晶状体TLR-4、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TLR-4/NF-κB炎症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与激素滴眼液控制青光眼术后炎症反应的疗效。方法将30例青光眼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和激素组,记录两组病人前房的反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前房反应均于2~6天消失,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与激素滴眼液均能有效地控制青光眼术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应用的疗效。方法行LASIK术患者68例136眼,屈光度范围-2.25--6.75D,随机分为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68眼)。对两组术后角膜刺激症状、上皮内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第1、3天角膜刺激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无一例发生角膜上皮内生。结论 LASIK术后合理使用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可明显减轻术后患者角膜刺激症状,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肖前峰 《药学进展》2004,28(12):563-565
目的:考察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临床应用于自内障术后的抗炎作用。方法:将自内障手术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53眼),对照组42例(46眼)。治疗组手术前后均使用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照组则不用,观察术后第1、4、7天病眼视力、前房渗出及人工晶状体前表面色素沉着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病眼视力的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前房渗出及人工晶状体前表面色素沉着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可减轻自内障术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罗艳  程旭康  王凤娣  林晗 《医药导报》2013,32(3):334-336
摘要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方法行LASIK手术患者140例(28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各140只眼。两组患者手术前3 d均滴用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qid;治疗组手术前3 d及手术后第1天加用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qid。分别于手术中记录两组患者的配合程度,手术后1,7 d及1,3,6个月观察眼部炎性反应及角膜刺激症状。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中配合程度为0~4分,治疗组平均(1.58±0.7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1±0.84)分(P<0.05)。手术后1,7 d治疗组局部症状评分分别为(1.53±0.87)及(1.02±0.6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2±1.53)及(1.63±0.75)分(P<0.05)。 结论在LASIK围手术期短期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围手术期炎症反应、角膜刺激症状,改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舒适度,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接纳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青光眼术后炎症反应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36例(72眼)小梁切除手术的患者,一眼应用双氯芬酸钠眼液作为试验组,另一眼应用典必殊眼液作为自身对照组,观察青光眼术后炎症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控制青光眼术后炎症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是控制青光眼术后炎症反应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赵辉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154-155
目的观察评价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后炎症反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3例(66眼)接受儿童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作为治疗组,1组常规应用妥布霉素滴眼液作为试验组,术后第1、3、7天观察房水混浊及人工晶体表面沉着物情况。结果两组在控制术后炎症反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和副作用。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是控制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杂质谱,进而分析杂质来源,寻找控制杂质的策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杂质谱,并比较其变化。结果双氯芬酸钠原料性质稳定,原料杂质决定于合成工艺,制剂过程中杂质谱无变化。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中杂质易降解,其中杂质B、C需重点检测和控制。结论通过对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杂质谱的分析可以有目的地控制一些杂质,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21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后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6例。观察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视力提高程度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前房渗出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可以有效减少术后不适,促进术后视力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0.
刘敏 《国外药讯》2005,(10):28-28
创新药物输送系统(IDDS)公司的可注射术后止痛剂Dyloject(Ⅰ)正处于临床开发的后期阶段。这种注射剂的有效组分是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迄今在美国上市的双氯芬酸钠只有片剂剂型,通常术后病人难以吞咽。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能将药与杂质峰完全分离。应用化学动力学原理以恒温加试验预测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稳定性及有效期,室温下有效期t^25℃0.9约为2.57年,与留样观察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2.
氯双滴眼液为新型广谱抗菌消炎滴眼液,用消炎镇痛药物双氯芬酸钠替代原氯地滴眼液中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没有激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副作用大大减轻,可长期用于治疗沙眼、急慢性结膜炎、麦粒肿等.主要成分为氯霉素、双氯芬酸钠,含有硼酸、硼砂缓冲溶液.因氯霉素和双氯芬酸钠在UV区光谱曲线重叠,不能用紫外法同时测定,而用HPLC法可同时测定此两种成分的含量,结果可靠,方法简便,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双芬酸钠滴眼液在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前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术后应用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42例,同时用生理盐水设对照组36例,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双氯芬酸钠滴 液可以有效地防止瞳孔缩小及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结论:在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术后加用此药,能达到缩瞳抑制及抗炎的双重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6,(3):717-718
目的:评价奥洛他定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疗效,为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6月间诊治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奥洛他定与双氧芬酸钠滴眼液联用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单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38%明显优于对照组为78.26%(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2%优于对照组为17.78%(P<0.05)。结论:奥洛他定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用于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李玮玲 《中南药学》2013,(3):230-232
目的采用HPLC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中苯扎氯铵的含量。方法乙腈-5 mmol.L-1醋酸铵溶液(含1%三乙胺,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5.0±0.5)(65∶35)为流动相,CNW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为214 nm。结果苯扎氯铵的测定在12.50~125.00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苯扎氯铵的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3%。结论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中苯扎氯铵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双氯灭痛制剂与剂型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光伟 《中国药房》1998,9(6):280-281
双氯灭痛为强效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炎、红斑狼疮、术后疼痛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等症.由于其消炎、镇痛、解热作用比消炎痛、阿斯匹林强许多倍,且剂量小,个体差异小,耐受性好,胃肠副反应轻,故目前正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其制剂与剂型的研究和开发亦非常迅速和品种多样.本文就近年双氯灭痛制剂与剂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普通制剂1.1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及防止白内障术后缩瞳等.处方:双氯芬酸钠1.0g,硼砂5.73g,硼酸8.68g,氯化钠2.9g,吐温-801…  相似文献   

17.
<正> 双氯芬酸钠为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其片剂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广东省药品标准已有收载,本文介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氯芬酸钠的含量,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结果满意。 一、仪器与药品 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uv—3000) 乙醇(分析纯) 双氯芬酸钠对照品购自上海第十五制药厂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为自制 二、实验条件 1.双氯芬酸钠的紫外吸收光谱取双氯芬酸钠对照品适量,用乙醇制成每ml含10μg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复方新霉素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双氯芬酸钠治疗白内障术后抗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患者给予双氯芬酸钠和复方新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则给予复方新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2、7、14、30天时的眼部症状、体征积分、前房闪辉值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给药治疗后7 d和14 d,实验组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t值为2.312和3.562,P值均<0.001。结果两组患者前房闪辉值及体征得分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且在实验组患者术后7 d和14 d的前房闪辉值及体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复方新霉素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炎症比单用复方新霉素前房炎性反应消退时间快,双氯芬酸钠滴眼液适用于在白内障手术后早期伴发炎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参,双氯芬酸钠和β-叶皂甙钠联合治疗严重偏头痛的疗效。方法:用丹参、双氯芬酸钠(诺福丁)和β-七叶皂甙钠联用治疗严重偏头痛5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双氯芬酸钠治疗严重偏头痛62例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用药组与双氯芬酸钠单用组总有效率及控制率差异显性(P<0.01)。结论:丹参、双氯芬酸钠、β-七叶皂甙钠联用治疗严重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多模式镇痛原理选择双氯芬酸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片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观察并评估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6月门诊诊治的120例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双氯芬酸钠片+双氯芬酸凝胶)和对照组(双氯芬酸钠片)。治疗组60例,给予双氯芬酸钠片25mg/次,Tid,口服+扶他林乳胶1~2g/次,日3次,共2周;对照组60例,给予双氯芬酸钠片25mg/次,Tid,口服,共2周。选择膝关节疼痛VAS评分、WOMAC评分标准(部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作为疗效评价标准。分别记录两组治疗7、14d膝关节VAS评分、WOMAC评分标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分析并进行术前术后及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7、14d,疼痛VAS评分:治疗组分别为(3.2±1.0)、(2.1±0.8)分,对照组分别为(3.5±1.5)、(2.5±1.3)分;WOMAC评分:治疗组分别为(40±8)、(42±13)分,对照组分别为(33±10)、(30±12)分;治疗后14d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为48%(24/50例次),对照组为71%(39/55例次)。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与术前进行组内比较,术后7、14d内与术前比较在VAS评分、WOMAC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7、14d行组间比较,在VAS评分、WOMAC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双氯芬酸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片行多模式镇痛可显著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症状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整体评价,为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门诊治疗提供了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