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概說: 虚实是祖国医学八綱辨証論治理論体系中診疗工作重要組成的两綱。虚实是指邪正盛衰而言,《內經》謂:“邪气盛則实,精气夺則虛”,說明实是指邪气盛,虛是指正气虚,邪实是病势增劇,正虛是机能衰弱。正气是指机体的生理机能和抗病能力,在平时为調节机能,邪气是指外感六淫和內伤七情等致病因素。祖国医学对发病机制及病理机轉的理論,是以邪气(致病因素)和正气(机体)两方面的盛衰消长來說  相似文献   

2.
前言中医临床处方用藥,完全是建立在“辨証論治”基础上的。張仲景的“伤寒論”就是“辨証論治”的典范。“辨証论治”是有它一定的理論基础,不是无原則、无根据的随証治疗。像阴阳、五行、经络、臟腑、营卫、气血、三焦、三因、四診、八綱、八法等等,就是中医“辨証論治”的理論基础。我們中医既然以“辨証論治”为治疗疾病的独特方法,那么我們中医都要熟練的掌握这个方法;同时要使学习中医的人能够容易学会这个方法,問題就是要如何找出“辨証論治”的規律。有了一定的規律可循,“辨証論治”就不是一个茫无头緒的难事了。就外科本身来說,一个病各家有各家不同治法和处方,几百个病就有几百个不同的治法和处方。要全面掌握这些治法和处方是很困难的,尤其在教学当中使学员能在短期內全面掌握起来就更困难了。如果掌握了“辨証論治”的規律,这个困难就要小得多了。  相似文献   

3.
矽肺乃一頑固性职业病,不但肺部有进行性弥漫性的纤维病变,严重影响着呼吸机能,而且也影响着全身机能,因此治疗矽肺必須强調辨証論治。在我們治疗中,以輔正驅邪,攻补兼施为綱;以辨証施治的扶阳益气、滋阴益血、滋阴退热、清金潤肺,及症状疗法的宣肺利膈、止咳化痰,病因疗法的解毒化石、軟坚散結为緯。依据我们經驗,因本病患者多因久病轉虛,故我們在第一阶段一般以补为主,补中有攻,即辨证施治和对症疗法相結合,因而在衰弱和自觉症状逐漸得到改善和消除,型別有了初步轉变。第二阶段在辨証施治的基础上以攻为主,着重病原疗法,攻中有补的原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中医临床研究工作中,有关各种疾病的中医辨証分型問題,是当前普遍重視而又分歧較多的一个問题,以传染性肝炎的辨証分型为例,少者三、五型,多者十余型,綜合起来可达数十型,甚至一个地区的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医生亦各有互不相同的分型。主要  相似文献   

5.
崩漏一症,妇科最为常見。古人对此症之病因証治,說法殊多,而諸家对此症之論述,亦各有异。徐玉琳老大夫从事妇科工作已四十余年,根据其临床經驗,制訂出治疗崩漏之驗方如刘寄奴散及卫生湯等,經我們使用于临床的体会,只要辨証确当,掌握其适应証,确有一定效  相似文献   

6.
我們自1957-1960年配合福建省中医研究所流行性乙型脑炎研究治疗小組,及本院中医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除半数左右病例用单味大青叶治疗外,其余的病例均以辨証方法进行治疗。我們的診断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化驗室检查,部分病例还經过血清学証实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并与鈎端螺旋体鉴別。我們把已証实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患者,按其症状的輕重,  相似文献   

7.
閱读了秦伯未先生于中医杂志1961年8月号發表的“关于潰瘍病辨証分型和治法的我見”一文之后,使我們在潰瘍病的辨証和治疗方面学習到了不少东西,其中尤其是关于本病屬于脾胃虛寒型的証治經驗更是給予了我們许多启发。但是在这篇文章里,我們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茲本着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出以下几点意見,不当之处希望批評指正。  相似文献   

8.
中风是一种发病骤急、症情严重的疾患。凡卒然暴厥、昏不知人、半身不遂或四肢不举、口眼喎斜以及說語言蹇瀒等証,皆属本病范畴。由于中风的原因不一,表現症状又很复杂,所以前賢对本病的分型就有各种不同的說法。就个人所知,中风类型虽多,而以閉、脱两証較为常見。同时,按閉脱分型,对指导临床辨証施治来說,又能执簡御繁,得其要領。因此本文着重就本病的閉脱两証举要談談。 閉証的主要症状为卒然昏仆,牙关紧閉,两手握  相似文献   

9.
胃脘痛又称心痛,发病率很高,我們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几乎每天者能看到几例,但其病因不同,証候亦異,故前人有九种心痛之說。茲就个人临床所见,从中选择7例,介紹如下,并作了簡要的辨証分析。不妥之处,請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10.
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論》,是一部理論与实践相結合的中医典籍。他不仅使用药物治疗,而且論及針灸,虽然全书有关針灸的原文只有31条,但其使用范围却相当广闊,并有一定的规律。茲将笔者对《伤寒論》有关針灸方面的点滴体会,略談如下,祈諸同道指正。一、病在三阳者宜針《伤寒論》辨証論治的綱领主要在于分別阴阳。相对地說,其病在三阳者,多为外邪初中,正气未衰的实証或热証;病在三阴者,多为病程較久,正气已虛的虛証或寒証。若以針、灸两者相对而論,則針偏于泻而灸偏于补。《伤寒論》中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医辨証诊治的方法糾正机体不平衡,对治疗高血压病、特別是在血压下降以后具有一定作用,这已經經临床証实。为了更进一步探討高血压病的証治规律,本刊特發表“关于高血压病中医分型的討論”一文,欢迎公开討论。我們認为、这是中西医合流創造祖国新医学派一个最好的典范。因此不辞谫陋,也將我  相似文献   

12.
辯証唯物主义認为世界上的每一事物、現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和其它的事物、現象是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变化着;並且認为矛盾对立統一的斗爭,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源。恩格斯說:“当我們深思地观察自然、人类历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动时,那末,在我們面前首先出現的是种种联系及交互作用底无限錯綜的图画,其中,沒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一切都运动着、变化着,产生着和消失着。”(轉引自艾思奇:《辯証唯物主义綱要》)毛主席也  相似文献   

13.
外科疗疮,向以經絡立論,但其发病机轉与溫热病頗为接近。我們运用溫病卫气营血学說进行辨証施治,效果頗为滿意。我們根据疔疮在发病过程中所出現的脉症,分作卫、气、营、血四型。其辨証大約如下表。茲择各型病例各一則,介紹于下。 (一)卫分型陈玉珍,女性,十八岁,学生。患者于1960年4月21日右頰部发生小米粒肿起,周围漸觉肿痛,两日后畏冷发热,食欲不振,經某医院注射青霉素无效。入院时体温39.2℃,血象检查:白血球一万七千六百(中性86%,酸性3%,淋巴11%)右頰紅肿有  相似文献   

14.
伤寒以六經辨証,溫病以三焦论治,虽然六经、三焦同是以症候群为辨証论治的法則,但三焦既是代表疾病的初、中、末三期,复以上焦指心肺,中焦指脾胃,下焦指肝肾,又是代表部位病变。复结合卫、气、营、血而叙述三个时期、三个部位的症候羣,这样就若網在綱地完成辨証论治的体系。这是前贤根据传染病發病的一股现象和机体反应各个階段中,总結出來的治疗規律,用以指導实踐。茲述其意义如下:  相似文献   

15.
辨証論治是祖国医学的特点,它是导源于《黃帝內經》,而闡发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論》。辨是辨别、分析;証是証候、現象;論是討論、决定;治是治疗、处理。換句話說,辨証論治就是辨别分析多种疾病所呈現的証候群,进一步討論和决定疾病的处理以及治疗方法。辨証是論治的前提,論治是辨証的继续;沒有正确的辨証,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論治。辨証論治是医生对一切疾病認識处理过程中为理、法、方、葯的根据。  相似文献   

16.
辨証論治是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基本准则,运用四診八綱把临床病理表現加以系統的分析和归納,掌握每一疾病的主証,从而針对病情作出診断、定出灵活的治疗方法,所以有極滿意的疗效。內經曰:“謹守病机,各司其屬,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告訴我們事物有它的正面和反面,考虑問題,要从全面出發,要有整体观念,这一宝貴的思想方法,在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是在整体的观点与內外統一的基础上辨証論治的,很科学的应用四診八綱以診察症征、分析原因,然后确定診断,从而施治。其論治的依据很多,如我們习知的:按三阴三阳六经分証,上、中、下三焦論病,經絡脏腑和营卫气血的分层次观传变,五脏六腑和十二经絡的分屬归經等等,都是临床上常用的辨証論治的方法。古人在这一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經驗。即以腎病而論,在治疗上也是結合其他脏腑的  相似文献   

18.
舌象是中医辨証的主要依据之一,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視,故謂“心之苗,脾之外候”,而脾胃运化机能的变化,更易表現于舌象。現代医学也认为舌粘膜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反应較为灵敏的一种組織。說明舌象是机体对疾病反应的重要临床表現之一,成为中医四診的主要組成部分。由于在临床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又鑑于活体舌苔組織象国內尚未見諸报告,因此,我們对舌象特別是活体組織学方面进行了初步  相似文献   

19.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实质,是具有朴素的辯証唯物主义思想的。所以搞清这个問題,对祖国医学理論的认識和指导临床实践都有一定的帮助。关于这个問題近一年来健康报以及各地中医杂志已有了不少的論述,但是在論証的方法上,感到还存在着一些概念模糊,或者是概念不清的现象。最近又讀了江苏中医62年10月份王新华同志所写的略談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有些地方是对我有启发的,也有些认識基本上是一致的,如首先指出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是为中医診疗原則——辨証施治——所决定的。所以他說我們在談到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时,决不能脫离辨証施治这一前提,实质上它是辨証施治的必然結果。其次是对病的名称要以中医病名为依据。他說无論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其病应以中医学中的病为依据,即使要結合现代医学分析,也不应把两种概念混淆起来。再次是辨証和施治的关系认为是有內在联系的f一般所說的辨証,即为中医診断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它是施治的前提,只有在辨証明确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治疗原則和治疗方法。以上三点笔者和他在总的认識上是一致的,但在問題的具体分析上,还有以下三点的不同看法,爰特提出来和王新华同志作一次商榷,同时亦希望同道們指正。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自从石家庄人民医院揭开了实驗中医治療乙型腦炎的序幕之后,全國各地的实驗療效,已引起了全國医学界以及國际友人的注意,虽然在治愈的机理方面,目前尚未能完全得到現代科学的証实,但从它驚人的療效來看,已成为一个不容否認的事实。当然,在中医学里面,并沒有乙型腦炎这个名称,但这种症狀的疾病,在很早年代的中医文献中,就有了不少的記載,說明了中医对乙型腦炎的治療,能獲得优良的成績,决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新的創造發明,而是經驗積累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