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微生物,荧火虫荧光素体系及荧光素体系在临床,生物化学及药物等方面分析检测中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荧光素酶既可以在溶液状态下也可以在固定/共固定状态下对各种酶,底物及辅因子进行分析检测,菌尿的测试,微生物及细菌污染控制检测;荧光虫及微生物荧光素酶反应都已应用到免疫检测及诱变扫应中。  相似文献   

2.
焦磷酸测序技术是一种新的依靠生物发光进行DNA序列分析的技术。在DNA聚合酶、ATP硫酸化酶、荧光素酶和双磷酸酶的协同作用下,将引物上每一个dNTP聚合与一次荧光信号释放偶联起来,通过检测荧光的释放和强度,达到实时测定DNA序列的目的。此技术不需要荧光标记的引物或核酸探针,也无需进行电泳,具有分析结果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和自动化的特点。在遗传多态性分析、重要微生物的鉴定与分型研究、克隆检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焦磷酸测序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磷酸测序技术是一种新的依靠生物发光进行DNA序列分析的技术.在DNA聚合酶、ATP硫酸化酶、荧光素酶和双磷酸酶的协同作用下,将引物上每一个dNTP聚合与一次荧光信号释放偶联起来,通过检测荧光的释放和强度,达到实时测定DNA序列的目的.此技术不需要荧光标记的引物或核酸探针,也无需进行电泳,具有分析结果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和自动化的特点.在遗传多态性分析、重要微生物的鉴定与分型研究、克隆检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疾病患者的检测效果,并观察愈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方法 将实验室病理组织学检测确认病原微生物感染的48例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及无病原微生物感染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聚合酶链反应、逆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检测结果,并依据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患者愈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逆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总阳性率(95.83%,46/48)高于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逆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愈后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焦虑、抑郁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逆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检测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感染患者中的检测效果高于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病原微生物感染愈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5.
压电基因传感器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基因检测手段。同以往的标记检测法相比具有很多的优越性 :不需要标记 ,操作简单 ,费时较少 ,在液相状态下便可直接获取杂交信息 ,可以对杂交反应进行动态、定量地监测。本文就压电基因传感器的原理、应用研究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是在等温条件下对目标DNA序列进行扩增的一种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方面,LAMP与染色镜检、生化鉴定、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核磁共振等技术比较,具有方法简单、特异度强、便于观察结果、不需要精密仪器等优势,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检测技术。该文主要对LAMP的终点检测方法及LAMP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上的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应用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检验人员选择LAMP作为临床微生物检验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压电基因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电基因传感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基因检测手段。同以往的标记检测法相比具有很多的优越性:不需要标记,操作简单,费时较少,在液相状态下便可直接获取杂交信息,可以对杂交反应进行动态、定量地监测。本文就压电基因传感器的原理、应用研究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kir3dl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的功能并明确其表达调控机制,构建了kir3dl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析其在K562细胞中的活性。采用PCR方法从含有kit3dl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5’侧翼区的质粒中扩增kir3dl1基因核心启动子序列,插入经Bg1II和NcoI双酶切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Basic;采用阳离子脂质体SuperFect包裹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转染K562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采用MTT法检测脂质体-DNA复合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有254bp的kir3dl1基因核心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3DL1-luc254并通过酶切及基因测序方法的鉴定;荧光素酶报告重组子在K562细胞中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高于阴性对照,且荧光素酶活性、相对活性持续3天无明显衰减。转染了3DLl-luc254报告质粒的K562细胞存活率在76%-92%之间。结论:成功构建了kir3dl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本研究采用的转染系统能够有效地在K562细胞中进行基因转染,kir3dl1基因核心启动子在K562细胞中具有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9.
fMRI可间接反应神经元的激活,其结果受脑血管生理及病理状态的影响。通过检测脑血管反应能力(CVR)可提高fMRI结果的准确性。屏气过程中血液内的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引起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导致BOLD信号升高。屏气条件下fMRI检测CVR,可克服基础及临床研究中CVR的个体差异,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就屏气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蜡样芽孢杆菌检测的可靠性.方法 将蜡样芽孢杆菌的标准菌株及阳性菌株应用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同时应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及检测时间.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16株蜡样芽孢杆菌符合率100%,缩短检测时间6~48 h.结论 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蜡样芽孢杆菌的鉴定简便、快速、准确,适合食源性疾病监测及食物中毒检测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mll-af4融合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以筛选靶向调控mll-af4融合基因的microRNA。利用Targetscan在线分析软件预测特异性靶向mllaf4基因3′端非翻译区域(3′-untranslated region,3′UTR)的microRNA,采用PCR方法从1例健康供者DNA中扩增mll-af4基因3′UTR序列,插入经EcoRI和PstI双酶切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M,采用脂质体SuperFect包裹荧光素酶重组质粒及microRNA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miR-142-3p mimics以脂质体Hiperfect转染至RS4;11细胞,选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ll-af4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有1935bp、2104bp和1371bp的mll-af4基因3′UTR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重组质粒pGL3-AF4-3′UTR,并通过酶切及基因测序方法鉴定得到证实。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提示,miR-142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RS4;11细胞中过表达miR-142-3p可以明显下调MLL-AF4融合蛋白及mRNA表达。结论:miR-142-3p通过靶向结合mll-af4基因3′UTR的结合位点特异调控mll-af4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观念认为正常人体上呼吸道有微生物寄生,而下呼吸道,尤其是远端气道及肺泡组织在正常状况下为无菌状态,该结论的形成主要基于传统的培养依赖的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非培养依赖的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广泛应用,相关研究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痰液和肺组织等多种下呼吸道样本中均发现了低密度、多  相似文献   

13.
核酸适体是通过指数式富集法配体进化(SELEX)技术从人工合成的DNA或RNA随机库中筛选出来的,能够与目标分子进行高亲和性和高特异性结合的寡核苷酸序列[1-2].适体,经常被称作"合成抗体",可以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与抗体相媲美:适体与靶物质结合具有很高的亲和力,解离常数可达nmol,甚至pmol水平,有时甚至优于抗体;适体的靶分子广泛,包括蛋白质、多糖、金属离子、核酸或病原微生物,理论上,适体可以从任何靶分子得到,包括毒性和非免疫原性复合物;而且适体稳定性强,易于被各种化学标记物修饰,可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不同领域,包括基础研究、药物的研发和纯化过程、临床诊断等[3].适体可以固定或不固定的配体方式分别用于非均相或均相检测中.大多数传统的诊断方法建立在配体或受体固定的基础上.这些检测方法费时费力,操作繁杂,不适于自动化分析.最近国内外学者相继建立均相检测方法,简单,易实行,快速并且可自动化.本文对适体在均相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妇科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应用超高倍显微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门诊就诊的620例妇女阴道分泌物样本,分别对受检样本实施常规检验方法(微生物培养试验及普通光学显微镜检验)和超高倍显微镜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式下样本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结果超高倍显微镜结果显示,620例阴道分泌物样本阳性检出率为45.32%,与常规检验的44.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高倍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281例阳性样本中,共检出130例支原体感染、62例霉菌、58例滴虫及31例加德纳杆菌,常规检验方法共检出128例支原体感染、62例霉菌、57例滴虫及31例加德纳杆菌,超高倍显微镜各项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与常规检验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应用超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可达到与常规微生物培养试验及普通光学显微镜检验相当的诊断效果,诊断效能较佳,可为临床微生物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90例患者的临床标本,对其荧光定量PCR技术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取2株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副溶血性弧菌及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试剂盒特异性检测,结果未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特异性100%;同时对所取菌株进行10倍系列系数PCR技术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102拷贝/mL核酸样本能够进行最低核酸检测限度。结论在微生物的临床检测中,荧光定量PCR技术灵敏度强,特异性好,检测效率高,还具有精准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式免疫散射色谱法和胶乳凝集试验的方法检测C-反应蛋白方法相关性及在临床检测中的联合应用。方法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C-反应蛋白临床血清标本45份。结果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具有不同的优点。结论在临床检测中干式免疫散射色谱法和胶乳凝集两种方法可以联合应用,对C-反应蛋白进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7.
应用计算机数据统计,图象分析系统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菌株鉴定,药敏试验,质量控制,流行病学调查和医院感染等方面进行了开发应用,通过近一年的临床实践,展示了强大的软件功能和鉴定能力,在与国外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对比中,显示出更符合我国国情及完善的病原鉴定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8.
粪便是由未消化的食物、经消化后未吸收的食物残渣与消化系统分泌物、消化道粘膜脱落物以及微生物、寄生虫等组成的混合物。进行粪检验可以获得被检者消化系统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等广泛的信息,具体来说,进行粪检验,一可以了解消化道及通向消化道的肝、胆胰等器官是否有梗阻、炎症和出血等情况;二可以筛选和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三可以粗略判定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四可以诊断消化系统的某些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随着各种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粪便检测技术方法的家族将变得更加全面的准确,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一些比较新的检验方法在大便检验中的应用及所带来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能够在果蝇S2*细胞中检测转录后调控元件对基因表达调控影响的双报告基因系统.方法 首先利用pAc5.1/V5-His c,pGL3-basic和pRL-SV40载体,构建能在果蝇体系中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报告基因质粒pAc-Fluc,以及用作内参照表达海洋腔肠荧光素酶的质粒pAc-Rluc.将TNF-α基因mRNA的3'UTR连接至pAc-Fluc的Luc编码区下游构建pAc-Fluc-TNF-α质粒,并与pAc-Rluc共转至果蝇S2*细胞,检测两种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能够在果蝇S2*细胞中组成型表达的双报告基因系统;在TNF-α mRNA 3'UTR控制下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比对照有显著下降.结论 可以利用该双报告基因系统在果蝇细胞中研究转录后调控元件对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20.
唐洁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2744-2745
目的探讨几种常见新生儿疾病病理状态下患儿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117例患7种不同疾病的新生儿(患儿组)及15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对照组)血浆D-D值进行检测,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检测数据。结果在疾病状态下患儿组整体血浆D-D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窒息及早产患儿组D-D水平升高显著,肺炎、出血性疾病患儿组有所升高,其余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种新生儿疾病中患儿存在血液高凝和微血栓形成状态,此时D-D检测阳性率高,在新生儿患儿中常规开展D-D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患儿凝血功能状态,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状态,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