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评价螺内酯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60例老年DCM心力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为螺内酯联合培哚普利,加基础用药(地高辛、双氢克尿噻);对照组为培哚普利加基础用药。治疗10周后复查两组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血清钾、镁和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24h室性早搏(VA)数均有减少(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显著增加(P〈0.05)。两组均未发现高血钾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在老年DCM心力衰竭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较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管一平  邹翰琴 《心脏杂志》2011,23(5):623-625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CHF)对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 风心病并发心衰患者86例,随机分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组(试药组)以及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后1年测定心功能与左室内径等指标。结果: 试药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治疗风心病心力衰竭较常规治疗方法在改善心衰,阻止心脏重构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宝云龙  谷晓颖 《心脏杂志》2005,17(5):476-478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76例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脏病伴轻中度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38例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氯沙坦治疗(联合治疗组),38例单用氯沙坦治疗(氯沙坦组)。在CHF标准用药的基础上,美托洛尔和氯沙坦均由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到目标量。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和容积,一年内检查3次。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增加,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减少,联合治疗组与氯沙坦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有32例耐受目标量,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轻咳,与氯沙坦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氯沙坦治疗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的轻、中度CHF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联合治疗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及螺内酯联合治疗。3月后,观察血浆BNP水平变化及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月后,2组间血浆BNP浓度、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CHF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预防左心室重构,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老年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Ⅰ~Ⅱ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门诊及住院老年NYHAⅠ~Ⅱ级收缩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75ml/m2]患者107例,对照组54例接受常规治疗,螺内酯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螺内酯24mg/d,所有患者在入选前及药物应用6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LVEF的变化,入选前及治疗后1、2、4周,随后每月监测电解质、肾功能。结果治疗6月后,2组LVEDVI、LVESVI、LVMI和LVE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螺内酯组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螺内酯组高钾血症的发生率(9.4%)明显升高,但无严重高钾血症(血钾≥6.0mmol/L)及肾功能衰竭(血肌酐≥353μmol/L)发生。结论在应用ACEI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老年NYHAⅠ~Ⅱ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重构且在严密监测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6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发病24h内,以目前最佳常规药物治疗做对照组(7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做螺内酯组(81例)。两组患者均在STEMI后24h内做多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并计算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左室射血分数(LVEF),1月后由专人复查。结果两组基线临床特征及各项超声心动学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1月后,两组各项超声心动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螺内酯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STEMI发病后常规治疗基础上立即加用螺内酯可进一步加强抗左室重构的作用,进一步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内酯和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要求的60例老年CHF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药物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洋地黄、硝酸异山梨醇及利尿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螺内酯与美托洛尔丸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12 w。观察比较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治疗疗效、左心室功能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缩末期容积(LVESV)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螺内酯和美托洛尔可以更好地抑制老年CHF患者左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用于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均采取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后,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口服,并观察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及左心结构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心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9.5%高于对照组的88.6%,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用于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梁通流 《内科》2012,7(3):241-242
目的观察与评价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收缩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老年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及4个月对两组患者心率、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6 min步行试验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在治疗后2个月及4个月,对照组在治疗后4个月,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降低(P〈0.05);射血分数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升高(P〈0.05)。治疗后4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降低,射血分数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升高(P〈0.05);6个月、12个月后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49)。结论在严格掌握β受体阻滞剂适应证前提下,此类药物治疗老年收缩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CDS)联合螺内酯对充血性心衰(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60例CHF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经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治疗组联用CDS、螺内酯,对照组单用CDS。治疗前后分别行心脏超声、血浆BNP检查和心功能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明显减少,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均〈0.05),以治疗组改善明显,但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血浆BNP均明显降低,心功能明显改善(P均〈0.05),均以治疗组降低或改善明显(P均〈0.05)。结论CDS联合螺内酯可明显降低CHF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改善其左室重构和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慢性心力衰竭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的患者80例,随机分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所有患者均按常规心衰治疗方案治疗,实验组在心衰治疗方案基础上将ACEI或ARB类药物替换为依那普利叶酸片。对所有受试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半年后测定血清Hcy水平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室形态学,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治疗半年后心室重构及心脏舒缩功能相关治疗均有改善,血清Hcy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片可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并高Hcy血症患者血清Hcy水平,从而改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小儿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Ⅱ~Ⅲ级)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疗程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小儿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左心衰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急性左心衰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接受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室率、QT间期、心功能指标[心排血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59%(35/37)高于对照组72.97%(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T间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室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CO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左心衰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患者心室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按入院顺序将88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接受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均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较对照组低,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培哚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显著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朱俊国  张林林  李勋 《心脏杂志》2010,22(5):724-726
目的:比较两种降尿酸药物(别嘌呤醇和苯溴马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改善心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伴高尿酸血症的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接受常规治疗的为常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别嘌呤醇的为别嘌呤醇组,加服苯溴马隆者的为苯溴马隆组。治疗6个月后,对比各组血尿酸、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别嘌呤醇组和苯溴马隆组降低尿酸的效果相当;和常规治疗组相比别嘌呤醇组对心功能的改善更显著(P<0.05),而苯溴马隆组与常规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别嘌呤醇对改善CHF患者心功能的作用优于单纯排尿酸的苯溴马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6例心理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BOSTON心力衰竭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EDV、LVESV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肌代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葛坤文  钟太敏 《心脏杂志》2016,28(6):694-696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高血压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尿肽(BNP)前体(Pro-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并发CHF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试药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按照高血压病并发CHF的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试药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pro-BNP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药组的显效率为49%,总有效率为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76%,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试药组治疗后的LVEF为(44±4)%,显著高于对照组〔(35±4)%,P<0.05〕;试药组治疗后的Pro-BNP水平为(733±58) ng/L,对照组治疗后的Pro-BNP水平为(802±63) ng/L,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ro-BNP水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试药组治疗后的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比索洛尔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并发CHF患者的Pro-BN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螺内酯治疗前后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的变化,探讨螺内酯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舒张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3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螺内酯(20 mg/d)治疗组,随访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清PICP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心房、左心室大小、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及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E、A)及其比值(E/A)。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PIC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且螺内酯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E/A比值与治疗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螺内酯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螺内酯通过降低Ⅰ型胶原的合成可能可以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3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强心剂,血管扩张剂等基础抗心衰治疗,试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左室收缩功能相关参数的变化,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好转,但是试药组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改善率,脑钠尿肽水平的下降、左室射血分数的增加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70/75),高于对照组的74.7%(56/75)(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