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兰倩  韩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4):2130-2132
目的 了解牙周非手术治疗对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液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27名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接受牙周非手术治疗,包括口腔卫生宣教、洁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查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探诊出血(BOP)和血液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非手术治疗后3个月,患者PD由4.82 mm下降到2.73 mm,AL由3.79 mm下降到2.43 mm,CRP由2.82 mg/L下降到1.2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牙周非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液C反应蛋白的水平,从而降低其全身性炎症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Florida探针评价合并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合并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10例,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使用Florida探针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的牙周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结果 前牙组、后牙组和所有牙组在治疗后PD和AL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且前牙组牙周袋深度治疗前后的改变较后牙组明显(P<0.05).6个位点治疗前后的PD和AL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6个位点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对牙周非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反应.Florida探针能够较准确、客观地评价牙周状况.  相似文献   

3.
伍明  伍英  曾立  王宁 《江西医药》2005,40(10):611-612
目的 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并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选择的病例随机分为牙周治疗组和非牙周治疗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记录牙周同一点治疗前和治疗后4、12、24周时的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和HbA1c的情况;对照组于入选时及入选后24周观察上述指标。结果 治疗组于治疗后4、12、24周时各项牙周临床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组HbA1c于治疗后12、24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各项牙周指标及HbA1c在24周内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并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牙周状况。降低HbA1c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牙周状态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以期对伴2型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个性化牙周序列治疗方案。方法纳入我院牙周科中重度牙周炎70例。其中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35例(伴糖尿病牙周炎组),无系统疾病者35例(单纯牙周炎组)。这其中伴糖尿病牙周炎组中HbA_1c<7%为血糖控制较好组(A组)HbA1c>7%为血糖控制较差组(B组)。两组70例患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记录全口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出血指数(BI)和菌斑指数(PLI)及血生化检查。结果伴糖尿病牙周炎组及单纯牙周炎组PD、AL、BI、PLI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糖控制越好者改善效果越好。伴糖尿病牙周炎组HbAlc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_1c治疗前后的变化与其基线水平相关,(P<0.05)治疗前HbAlc水平越高者,治疗后下降的幅度越大。结论牙周非手术治疗不仅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采用牙周康泰辅助性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口腔科于2O1O 年5月-2O12年8月收治的4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牙周康泰煎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探诊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探诊深度、菌斑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探诊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探诊深度、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O. O5);治疗3、6个月后,两组探诊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探诊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牙周康泰辅助治疗牙周炎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给予光动力疗法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光动力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后的探诊出血和牙周探诊深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探诊出率阳性率和牙周探诊深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的探诊出率阳性率和牙周探诊深度显著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探诊出率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给予光动力疗法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牙周炎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32例,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非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各16例。治疗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牙周同一位置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牙周临床指标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强化治疗组的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等指标与非强化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对于糖尿病2型合并牙周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牙周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石英纤维带黏接自体牙冠结合截根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松动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口腔科89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松动前牙患者病例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不锈钢联合复合树脂牙周夹板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石英纤维带黏接自体牙冠结合截根术治疗,观察两组1年内固定效果、牙龈及牙周情况、探诊出血(BOP)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附着丧失度、牙周袋深度、GBI、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BOP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石英纤维带黏接自体牙冠结合截根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松动前牙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龈及牙周情况,降低探诊出血阳性率,提高1年内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辅酶Q10对牙周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及牙周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牙周炎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模式分为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每组30例。阴性对照组患者采用冠心病常规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实验组患者在阴性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辅酶Q10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CAL、龈沟出血指数分别为(3.87±0.42)分、(5.26±0.85)mm、(4.68±0.39)mm、(1.53±0.22)分,阴性对照组分别为(3.89±0.45)分、(5.27±0.82)mm、(4.66±0.37)mm、(1.55±0.21)分;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CAL、龈沟出血指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护理对糖尿病并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体质护理,对照组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使用四环素凝胶剂,记录牙周同一点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的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BOP)、菌斑指数(PLI)及附着丧失(AL)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牙周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治疗组PD、BOP、PLI和AL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其中PD、BOP、PLI治疗后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体质护理对糖尿病及其牙周炎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性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邓丽芬 《北方药学》2018,15(7):78-7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对患者血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老年患者217例,给予口服二甲双胍片(0.5g/次,3次/d)联合甲硝唑片(0.2g/次,3次/d)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HbA1c)水平变化,以及牙周指数附着龈丧失(CAL)、出血指数(BI)以及牙周探诊深度(P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FPG、2hPG、HbA1c、CAL、BI、PD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二甲双胍片联合甲硝唑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血糖代谢水平,并改善牙周指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肾固齿丸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牙周基础治疗后,实验组给予补肾固齿丸治疗;对照组不服药,3个月后复查各项牙周指数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服药前,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PD)、附着水平(PAL)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后复查,2组各项牙周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补肾固齿丸对慢性牙周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志忠  杨斌  李丽 《中国医药》2013,8(9):1320-1322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北京军区总医院门诊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糖尿病常规治疗,同时口服替硝唑胶囊1.0 g/次,1次/d,疗程6d;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后第2、8周复查牙龈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治疗后第8周,观察组和对照组牙龈指数、BI、PD、附着丧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9±0.3)分比(1.6±0.4)分、(0.9±0.3)分比(1.3±0.5)分、(2.5±0.5)mm比(3.0±0.5)mm、(1.6±0.4)mm比(2.2±0.6) mm,P<0.05];2组患者治疗后第8周HbA1c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30/30)高于对照组8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能加速局部炎症消退,增加牙周附着水平,有效改善患牙周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牙周基础治疗前,后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来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与牙周炎症的相互关系。方法纳入我院牙周科中重度牙周炎70例。其中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35例(伴糖尿病牙周炎组),无系统疾病者35例(单纯牙周炎组)。健康对照组35例。这其中伴糖尿病牙周炎组中HbA1c<7%为血糖控制较好组(A组),HbA1c>7%为血糖控制较差组(B组)。三组患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记录全口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出血指数(BI)和菌斑指数(PLI)及TNF-α检查。结果伴糖尿病牙周炎组及单纯牙周炎组PD、AL、BI、PLI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线时伴糖尿病组中B组(血糖控制较差者)牙周炎症重于A组(血糖控制较好者)(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伴糖尿病牙周炎组和单纯牙周炎组的TNF-α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糖尿病牙周炎组的TNF-α浓度高于单纯牙周炎组的TNF-α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糖尿病牙周炎组B组(血糖控制较差者)的TNF-α浓度高于A组(血糖控制较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基础治疗前,基础治疗后3个月伴糖尿病牙周炎组B组(血糖控制较差者)TNF-α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治疗前后TNF-α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伴糖尿病牙周炎及单纯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态,同时也可一定程度改善血糖控制较差的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的TNF-α浓度  相似文献   

15.
韩伟 《中国实用医药》2014,(22):111-111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侵袭性牙周炎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行牙周基础治疗,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后附着水平(CAL)、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I)等牙周相关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所有患者的CAL、PD以及BI较之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其中局限型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1个月比较PD、CA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型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比较PD、CAL和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牙周相关指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杨剑锋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66+168-166,168
目的观察并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牙周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0年8月收治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采用强力霉素口服治疗;实验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牙周基础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评价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指数(BOP)、临床附着丧失(CAL)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IC)指标值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牙周炎临床效果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与牙周基础治疗和六味地黄丸,对照组仅作牙周基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复查牙周指数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菌斑指数(PLI)、牙周探针深度(PD)、附着水平丧失(AL)、牙齿松动度(TM)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复查,两组患者PD、AL、TM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采用中药固齿胶囊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牙周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联合中药固齿胶囊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比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牙周指标的改善情况和临床作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出现显著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菌斑、探诊出血、探诊深度以及附着丧失指数指标改善明显,且实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33%)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固齿胶囊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对龈沟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慢性牙周炎10例,共入选28颗第一磨牙为观察牙进行基础治疗,观察基础治疗前、基础治疗后1个月、基础治疗后2个月患牙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牙周附着丧失和牙齿松动度的改善情况,及龈沟液量的变化。结果基础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周附着丧失均低于基础治疗前,且基础治疗后2个月低于基础治疗后1个月(P〈0.05)。基础治疗后2个月牙齿松动度较基础治疗前和基础治疗后1个月好转(P〈0.05)。基础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龈沟液体积小于基础治疗前,且基础治疗后2个月小于基础治疗后1个月(P〈0.05)。龈沟液体积与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周附着丧失、牙齿松动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基础治疗后慢性牙周炎牙周组织炎症程度减轻,龈沟液量也随之减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健脾护齿方结合牙周基础治疗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观察,观察其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予以健脾护齿方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牙周基础治疗,疗程3个月。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出血指数(BOP)、牙周探诊深度(PPD)和牙周附着水平(PAL),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以及血清中总钙(Ca)、无机磷(P)和碱性磷酸酶(ALP)进行检测。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病例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间治疗后PLI和BOP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PPD和PAL则有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ALP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表明健脾护齿方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血清ALP也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