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提出辨治妇科病特别重视肝脾肾,形成了以从肝论治为主,兼顾脾肾的学术思想,阐述了疏肝养肝调气血,滋肝补肾填精血,健脾疏肝促生化的从肝论治妇科病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根据《金匮发微》中关于妇人病的篇章以及《经方实验录》中的妇科医案,总结曹颖甫辨治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曹颖甫认为,妇科病病因病机大多以脾虚为本、水湿为标,且水血相杂,湿瘀并见,以及津血易亏,寒热各异;并引申“水分”“血分”作为其独特的辨证理论,具体可归纳为妊娠病血少水易多、产后病水血均易少、杂病水血各不同。曹颖甫应用经方辨治妇科病的经验可为中医临床妇科病的诊治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因妇女的经、孕、产、乳的特殊生理,女子又以阴血为本,而肝藏血,故妇科病多与肝相关,笔者业医十余年,临床从肝论治妇科疾病往往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李古松 《四川中医》2001,19(5):67-68
本文从疑难性皮肤病的发病特点,结合临床案例,介绍了几则辨治经验:即红斑性肢痛症,治宜育阴泄热;多形性红斑症,治需血疏风;出血性紫癜症,治宜健脾益肾,凉血止血;红斑狼疮,治当滋补肝肾,凉血化瘀;银屑病,治腚宣郁解毒,凉血散血。  相似文献   

5.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主要见于心肝血虚,或心脾两虚证,此为之常;曹洪欣教授认为治疗失眠不可拘于阴血不足之证,尚可从外感、血瘀、痰热、饮食入手辨治,此为之变.本文试举验案四则试作阐发.  相似文献   

6.
不寐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以往中医多认为不寐与心肝脾肾和阴血不足,脑海失常关系最为密切,其病理变化以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为主.本文运用脑血辨证理论系统阐释不寐证的发病机制,为临床从新的视野认知不寐,运用脑血辨证理论辨治不寐证提供新的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7.
温病的辨治纲要自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鞠通三焦辨证理论体系问世之后,至今仍被奉为圭臬,对临床辨治温病起了重要作用。但笔者认为,不论是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或八纲、脏腑、气血津液等辨治方法,均难较为全面深入地揭示温病的病变本质,以及拟定其更为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方药选定。另方面,上述几种辨治纲要诸多重复、混乱,给临床辨治温病带来较多不便之处,以致影响疗效。因此,探索更能适合温病的辨治法则较为重要。根据温热类温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对其辨证施治法则,提出以下几点初步看法加以探究。1 邪扰、阴伤、气耗、血瘀是…  相似文献   

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中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西医诊治虽然见效明显,但远期疗效则没有中医辨治显著。该症的中医辨治分型主要有脾气虚弱、宗气不足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肝血亏虚、阴不制阳证,肝气郁结、瘀阻脉络证,肾精亏虚、元气不足证等。从中医辨证分型的角度讨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朱丹溪重视养阴,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主张保精养血、滋阴降火。通过研读《局方发挥》,从反对温燥用药、倡议相火妄动、临证从阴辨治、养生顾护阴血四个方面解读朱丹溪的养阴思想。  相似文献   

10.
湿热秘是慢性便秘临床辨治中的常见中医分型,但在目前教材及诊疗共识中少见专门论述.杨春波教授系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擅长湿热秘的临证辨治,强调要抓住大便黏腻、排便不爽、舌苔黄腻等重要舌脉症特征,综合地域、个体体质等,在运用清化湿热治法之时并调气、血、阴、阳之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梳理柳宝诒对风温、肝病、热霍乱、休息痢、咳嗽、妇科病证及儿科病证的辨治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史丽伟  杨亚男  韩旭  徐翔  倪青 《中医杂志》2018,(23):2057-2060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临床紧扣病-期-症-指标的辨治思想,抓住气阴两虚、血脉瘀阻疾病特点,将本病分为早期、临床期、肾功能衰竭期三期,早期分肝肾阴虚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辨治,临床期分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辨治,肾功能衰竭期分为阴阳两虚证、肾阳衰微证、浊毒内蕴证辨治,综合对主症对症论治和对主症辨别不同证候论治,遣方用药选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具有改善糖尿病肾病指标作用的中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傅青主女科》为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傅山所著。傅山,字青主,山西人,擅长妇科,在妇科病的辨治上独树一帜,尤其奇经辨治方法的运用拓宽了奇经理论在妇科临床的应用,使奇经辨治在妇科中运用不断完善。他在奇经辨证理论的指导下所创制的一系列带下病常用方剂为后世所推崇,对妇科临床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  相似文献   

14.
胸痹的病机为阳微阴弦,常规认为"阴"乃为寒邪,然湿亦为阴邪,亦可痹阻胸阳。少阳经脉循行向上贯穿胸里,贯穿心;少阳为水火通道,为弱阳,易为湿所遏。刘英锋教授临床上从少阳湿热辨治胸痹,思路独到,疗效颇佳,特此加以归纳介绍,为临床辨治胸痹提供更广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浅析丹溪痹证辨治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维  吴晶金 《天津中医药》2012,29(2):153-154
朱丹溪对痹证认识颇深,形成了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其具体内容体现于《格致余论》、《丹溪心法》、《金匮钩玄》、《丹溪手镜》、《脉因证治》、《丹溪治法心要》等医籍中。对其辨治特色略作分析,认为书中着重强调辨治应注重养护阴血、外内合邪致病观、重视治痰,并对朱丹溪治疗痹证用药特色进行了概括,从以上几点探讨丹溪痹证辨治特色。  相似文献   

16.
杨明高 《中医杂志》2005,46(1):75-76
<辨证录>是清代名医陈士铎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祖传秘本及当地医家所传诵的病案整理而成,书中运用阴阳互根,五行生克之理辨析证候,准确透彻,且有创见、发挥,在血证的辨治上尤具特色,从肾阴亏虚,肾中虚火上炎,迫血妄行及气阴亏损不能摄血立论,形成血证顾气、降火调气、善用引经药物及血证宜补不宜泻的辨治思想.  相似文献   

17.
王东旭主任擅长治疗皮肤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等。笔者通过临床门诊医案,介绍王东旭主任辨治粉刺的临床经验和统筹兼顾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8.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是临床常见的以发热伴局部疼痛为主症的甲状腺疾病,其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及临床表现均符合中医温病特点,笔者参照叶天士治疗温病的"卫气营血"理论来辨治亚甲炎.临证中根据"卫气营血"辨证要点,将亚甲炎病程分为"肺卫风热""气分实热""邪伏营阴""瘀热内阻"四个阶段进行辨治,分别予以疏风清热解毒、清肺泄热、清热通腑、清营透热、凉血散血等治法,佐以软坚散结、疏利肝胆等,使邪去正复,热退肿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湿热辨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体分为湿热内阻伴气阴两伤、湿热内阻伴阴津亏虚、湿热内阻伴气机不畅三型论治.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治一顽固性失眠.因气阴两虚,营血不足,阴阳失调,心血失养,神不内藏导致失眠,运用生脉散、酸枣仁汤、桂枝汤化裁辨治而愈,介绍如下. 杨某,女,32岁,已婚.1999年3月29日就诊.近3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