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药用贝壳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慧卿 《药学学报》1980,15(8):495-502
本文对蛤壳、瓦楞子、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紫贝齿、白贝齿等7种生药进行了鉴别研究。对其中常用的17种贝壳外形、组织、粉末作了详细比较,并列出检索表和附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挖掘菟丝子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及潜在新处方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的含菟丝子中成药为来源,以Excel 2013、SPSS Modeler 14.1和SPSS Statistics 19.0为统计工具对纳入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搜索含菟丝子中成药46种。46种中成药包含168味中药,性味归经和功效以甘(431,51.93%)、苦(153,18.43%)、温(222,46.06%)、平(162,33.61%)、肾经(330,27.30%)、肝经(292,24.15%)和补虚药(316,65.56%)、利水渗湿药(35,7.26%)居多;剂型以丸剂(15,32.16%)、片剂(14,30.43%)居多;对组成含菟丝子中成药的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11种;对含菟丝子中成药的主治疾病进行统计,得到11类中医常见临床疾病。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治疗男性前阴病类和肾系病类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分别为5种和6种,高频药物聚类分析中得到治疗男性前阴病类和肾系病类的中药分别为8类和7类。结论 基于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挖掘得到菟丝子潜在药对组合以补虚药为主,未来可着重进行其与枸杞子、黄芪配伍在男性前阴病类,以及与枸杞子、白术、熟地黄、川芎配伍在肾系病中应用的研究,并可进行其外治疾病中成药和剂型的研究,以扩大主治病症。  相似文献   

3.
卢慧卿 《药学学报》1982,17(6):452-461
本文对石决明、白贝齿、海螺、牡蛎、珍珠母、蛤蜊、蚬子等的原动物耳鲍、拟枣贝、红螺、密鳞牡蛎、大连湾牡蛎、合浦珠母贝、日本镜蛤、四角蛤蜊、江户布目蛤等贝壳外形、结构、粉末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列表和附图。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石决明、牡蛎、珍珠母三味平肝潜阳药的碳酸钙含量,比较不同产地三者碳酸钙含量,为三者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石决明、牡蛎项下含量测定法,采用EDTA滴定法对碳酸钙含量进行测定,并用Kruskal-Wallis检验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碳酸钙含量在0.0210g-0.2021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1.000)。测得石决明碳酸钙的含量在89.85%-94.87%之间,牡蛎碳酸钙的含量在64.61%-96.75%之间,珍珠母碳酸钙的含量在88.71%-94.47%之间。结论:不同产地石决明、牡蛎、珍珠母碳酸钙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单以碳酸钙的含量作为其评价指标性成分,未能从整体上反映中药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用CO_2重量法分析不同地区石决明、牡蛎、瓦楞子及蛤壳生、煅样品中CaCO_3的含量,发现在这4种贝壳类中药的部分地区煅制品中,存在CaCO_3已部分分解的现象。利用以该法测得的CaCO_3含量,可算出煅制品的CaCO_3分解率(R_d值)。实验结果证明R_d值与煅烧条件相关,这有助于进行贝壳类中药的煅制工艺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分析《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治疗呕吐的中成药成方规律。方法 遴选并整理《新编国家中成药》所载的关于治疗呕吐的中成药处方,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中成药筛选后提取药物,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频数统计、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所提供的Apriori模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18.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及因子分析,其中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二分类变量资料的Ochiai算法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结果 对最终纳入166个中成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频次统计结果显示超过15次以上的使用频次的药物有40种,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21条,3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19条,4味中药药组关联规则8条;通过聚类分析生成树状图后,从中提取出具有关联性的药组8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最终得到公因子13个,共包含11个药组。结论 通过频次排序,药物中以理气药、化湿药为主;药对关联规则中理气化湿药对(陈皮→厚朴、陈皮→半夏)体现理气化湿的特点,三味与四味中药药组多是在陈皮→厚朴药对的基础上进行加味所得。陈皮→半夏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理气化湿药对以参与组成治呕中成药。在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的结果中,针对呕吐的治法是以理气化湿为主,以消食导滞为辅。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珍珠母、石决明和牡蛎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供试品经微波消解后,以铟为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结果各元素在相应范围内的线性良好(r>0.999)、精密度好(RSD<4%,n=6),其回收率为92.7%~107.9%。结论所用方法检出限低、简便快捷、准确可靠,可用于贝壳类药材中各元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黄力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中日友好医院黄力教授专家门诊处方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应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专家处方的挖掘与探索。结果 共收集处方275首,涉及中药197味,累计用药频次4 317次。其中高频药物的药性以平、温、微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所属中药功效以平肝熄风、补虚、活血化瘀、安神类为主,所属分类以平抑肝阳、补气、养心安神、活血调经类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总结出用药核心配伍组合为"葛根-川芎-龙骨-牡蛎-天麻"。聚类分析显示高频药物可分为4类:重镇安神、活血通络类;平肝补肾类;健脾燥湿化痰类;养心安神、益气活血类。结论 黄力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用药多取甘辛平温之品,注重平肝潜阳、镇惊安神,同时兼顾活血理气、滋补肝肾、养心安神。总结其处方思路为:以核心药对川芎-葛根、龙骨-牡蛎为基础,配天麻钩藤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佐以益气活血、养心安神类药物。  相似文献   

9.
中西药配伍禁忌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合理的联合应用中西药物能提高疗效 ,缩短疗程 ;不合理的中西药伍用 ,则会出现物理、化学配伍禁忌和药理性配伍禁忌 ,引起药效降低 ,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使病情恶化。现将临床常见的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分析如下 :1 降低疗效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异烟肼、利福平等不宜与石膏、瓦楞子、石决明、寒水石、牡蛎、龙骨、蛤蚧、明矾、自然铜、磁石、代赭石等组成的制剂和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止咳定喘丸、龙牡壮骨冲剂等配伍 ,以免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或络合物而影响吸收 ,药效降低[1] 。复方降压片、优降宁等不宜与含麻黄碱的中成药如麻杏…  相似文献   

10.
陈红  朱蓉  陈鸿平 《医药导报》2014,33(3):373-377
目的建立测定珍珠母、石决明和牡蛎中15种稀土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供试品经微波消解后,以铟和铑为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MS)测定。结果各元素在相应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精密度好(RSD<4%,n=6),各元素加样回收率为97.0%~105.0%。结论ICP MS法检出限低,简便快捷,准确可靠,是贝壳类药材中稀土元素含量测定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1.
Testace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TCM), derived from the outer shell of sea or freshwater mollusks, is a special and important catego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use of TTCM, a comparative identification study was performed on five commonly-used testacean drugs, including Haliotidis Concha, Arcae Concha, Meretricis Concha, Ostreae Concha and Margaritifera Concha (Shijueming, Walengzi, Geqiao, Muli and Zhenzhumu in Chinese, respectively). Typical morphological photographs of the crude drugs were acquired, and the key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rived powders under normal light microscope and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e were summarized. The major results can be concluded as follows: (1) the original species involved in the five TTCM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by their respective interspecie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2) the key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 powdered crude drugs were mainly crystal fragments, with the fragment features under both normal light and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e providing powerful points for differentiating the five commonly-used testacean drug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it is feasible to provide authentication for these five kinds of TTCMs by the combination of morphology with microscopy.Key words: Testace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Normal light microscopy,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拉曼光谱建立多种算法的定性模型,用于贝壳类动物药牡蛎和石决明的鉴别分析。方法 采集32批牡蛎和29批石决明共计366个样品的拉曼光谱,光谱在Matlab软件中作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Scale Normalization for ImagePyramids基线校正、归一化预处理,并对全部及特征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使用K最邻近法、决策树算法、判别分析法、集成学习法、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6种分类算法建立鉴别模型,通过贝叶斯优化对前5种模型性能进行提升。结果 预处理后拉曼信号峰明显,降维后牡蛎和石决明有聚类趋势。建立以200~310,670~740,1 050~1 100 cm-1为特征波段的5种算法鉴别模型,相比于全波段模型,除集成学习法、支持向量机外,其他算法准确率均有一定的提高。贝叶斯优化后,有3种模型训练集准确率达到98%,测试集准确率达到100%。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分类,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的正确率均达到100%,能够准确地区分牡蛎和石决明。结论 基于多种算法或IP建立了牡蛎及石决明拉曼光谱鉴别模型,预测效果均较为理想,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中使用中成药的情况,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确定数量间隔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门诊处方,对处方使用中成药的使用频率,使用途径,类别及临床使用合理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含中成药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33.84%,其中以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最为广泛,占中成药使用比率的47.32%,中成药的使用以口服为主,主要在眼表疾病及视网膜疾病中使用。结论中成药广泛应用于治疗眼科疾病中。  相似文献   

14.
黄鸣秋  刁雨辉  陈燕华  方芸 《中国药房》2013,(43):4126-4128
目的:为临床合理开具中成药处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桌院2012年1--6月389657张自费处方中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89657张处方中,中成药与西药联用处方有i00481张,占25.79%;超过3种中成药的处方有845张,占0.22%。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使用涉及临床各科室,尤其是心脑血管科和骨科。中药注射剂处方有40588张,占总处方数的i0.42%。结论:该院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的不合理现象较普遍,以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最为突出。为避免配伍禁忌,西医需掌握中成药的特点和相互作用,以充分发挥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的协同作用,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徐小燕  花蓉  唐晓天  刁雨辉 《中国药房》2013,(47):4485-4487
目的:促进临床安全、合理、规范应用中成药。方法:随机抽取某院门诊药房2012年1—3月处方9182张,对中成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0名医师、200名患者进行调研,对其不合理应用中成药的情况进行分类。结果:9182张门诊处方中,使用中成药的处方有3282张,占总处方数的35.7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师处方中成药的达65%,中西药联用率达95%;患者常用中成药的达75%,倾向(偏爱)中成药的达85%。结论:目前医、患双方对中成药的认识和使用均存在误区,临床中成药的使用存在不规范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卫生部北京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了解我院中成药处方的用药特点和变化趋势,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1月门诊中成药处方共计475 610张为样本,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 400张进行处方分析。结果: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基本能够注重对症用药和配伍组合,但也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之处。结论:中成药在临床疾病防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中成药的了解,切实做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合理用药,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某院门诊处方使用中成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某院门诊西药房处方中使用中成药的情况,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确定数量间隔法随机抽取某院2009年门诊处方,对处方使用中成药的品种个数、科别、患者年龄、诊断情况、中成药分类分布、合理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中成药比率占55.2%,其中内科处方占37%、儿科占有19%、外科与五官科各约占15%;非中医背景医生处方中成药约占97%;使用中成药以清热药为主,约占30%;不合理用药以合用两种中成药过程中重复中药为主;中成药处方无中医诊断的占大多数。结论: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合理使用中成药应辨证使用。通过医药人员的共同努力,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西医使用中成药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借鉴。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下半年门诊处方,对西医开具含中成药处方的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到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1 629张,不合理使用中成药处方67张,不合理使用率为4.11%。门诊西医使用中成药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结论:我院部分西医的中药理论知识相对缺乏,使用中成药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规范。医院有关管理部门以及医师、药师应积极应对,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某二级医院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结果,提示中成药用药风险,促进安全规范使用中成药。方法 收集控江医院2021年4月的门急诊处方31542张,依据中成药说明书和相关资料,对中成药毒性成分归类,并对用药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中成药和化学药处方问题类型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重复用药和用法用量问题。中成药说明书中对毒性药材成分警示不足,以及审核软件知识库的不完善增加了中成药使用的风险。结论 应完善审方系统中成药相关知识库,加强含毒性药材中成药的高警示管理,提高全民对中成药合理使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为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门诊处方1200张,对其中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率高达48.75%(585/1200),儿科、妇科、内科使用中成药处方较多;存在不合理使用中成药情况,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重复用药、选药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等。结论:中成药的使用较普遍,应加强医师、药师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